如何評價集裝箱碼頭的效率和效益

2021-03-03 21:37:19 字數 5685 閱讀 1171

1樓:匿名使用者

這恐怕就是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吧!100大集裝箱港口吞吐量排行榜的侷限性

長期以來,「貨運系統」

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2643236(cargo systems)

雜誌每年會推出世界前100位集裝箱港口的吞吐量排行榜,這對集裝箱碼頭經營商來說無疑是極具價值的參考工具,但是它在提供具體營運資訊方面仍然有侷限性。

首先,全世界646座集裝箱碼頭中的80%的碼頭吞吐量其實是相當小的,只有50萬teu或者更少。而全球集裝箱吞吐量的80%是由30到40個真正的大港口完成的。這些進入排行榜的100大港以及隨後的更多港口,每個港口通常都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碼頭。

因此單從排行榜來看,這些港口內部各碼頭營運商之間在轉口**以及進出口**或者集裝箱尺寸方面的差異都看不到了。

其次,因為傳統的teu吞吐量的定義深入人心,中轉集裝箱計算為一次進口和一次出口,同單純進口或出口的箱子來比較,顯得很不公平。這種排名有點誤導,比如在遠東地區把上海港同新加坡港作比較。由於上海港的中轉箱比重(40%左右)遠遠低於新加坡港(90%以上),所以如果按進出港口的自然箱來計算,上海港可能會超過新加坡港而名列世界大港的榜首。

第三,在評價集裝箱碼頭生產效率方面的一個主要問題出在多式聯運上。通過水運還是陸路進行集疏運,客戶的要求完全不同。不僅在海運集裝箱碼頭有一些基本的集裝箱處理要求差異,而且在船公司也會根據不同的客戶對道路和鐵路服務的要求而採用不同的服務。

當然這些差異不只是在轉運、轉口**和駁船運輸中,也存在於進出口**裡,但是,不管採用何種集疏運方式,都存在許多獨特的客戶服務要求,一個共同的因素就是集裝箱堆場的效率,這是對不同倉儲系統的評價標準。

碼頭生產效率的區域差異性

作為服務業,港口不同於製造業。比如飛機製造業,對於波音和空客的競爭力,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指標進行分析研究。顧客(航空公司)會選購其中價效比比較高的產品或者說競爭力比較高的產品。

但是由於港口在地域上有天然的壟斷性和不可遷移性,所以對於上海港和深圳港,比較這兩者的碼頭生產效率就毫無意義。比如,不管上海港和深圳港排名次序如何,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順德生產的電器產品絕不會運到上海港出口;而崑山的集裝箱也絕不會跑到深圳港去出口。碼頭投資商也絕不會根據你的排行榜來調整其投資的目標。

因此這樣的碼頭生產效率指標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那麼,我們通常所說的港口碼頭生產效率到底該同誰比較呢?顯然,應該

是同一港口群內部各港之間的比較。

眾所周知,近年來環渤海、長三角、東南沿海、珠三角、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內部各港口間的競爭愈演愈烈。有的港口群內甚至出現了壓價競爭和重複建設的現象。通過一系列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來比較同一港口群內各港口的碼頭生產效率,有助於合理配置資源,降低物流成本,優化區域產業結構和交通運輸結構,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

無論是**、託運人、碼頭投資商、船公司,還是當地居民,都將因此而受益。

衡量集裝箱碼頭生產效率的首要標準就是區域差異性。遠東的港口無法與歐洲和美國的港口相比。從表面來看,資金和操作成本也可能十分不同。

因此,生產效率的比較應該是劃分割槽域的,特別是擁有共同腹地的互相競爭的相鄰港口之間進行比較才有現實意義。

事實上,一旦專門考慮泊位的吞吐量,資料的敏感性就變得十分明顯了。因為在歐洲、美國以及遠東地區根據所選擇的不同的結果形式會產生很大的差距,而不是如預期的那麼小。此外,極為重要的是,做出決策分析的關鍵就是將決策簡單化。

最成功的設計系統或產品往往總是那些簡單的東西。因此,要評價不同碼頭之間的效率和效益並不需要很龐大的指標體系,而只要設計出夠簡單的單一指標。

集裝箱碼頭效率指標設計

從系統設計角度看,一個海運集裝箱碼頭有四個組成部分,即船到岸、岸到堆場、堆場到堆場、堆場到閘口。如果碼頭的核心是堆場,則其一方面與泊位相聯絡,另一方面與閘口相聯絡。因此,泊位服務以及閘口業務也許被視為評價集裝箱港口吞吐量的兩個主要的因素,而這兩個因素影響著堆場的效率。

堆場的效率是管理控制的一個關鍵部分,但是這不是評判客戶標準的關鍵指標。因此,如果分別以泊位與閘口為物件來分析碼頭的效率,就算同一個港口其結果往往也不盡相同。比如,南安普頓集裝箱碼頭多年前發生的事件,閘口擁擠影響著整個碼頭的操作,人們稱此現象為連鎖效應。

雖然如此,我們認為泊位的生產效率是主要影響客戶成本的因素。許多集裝箱港口採用「每年每米泊位岸線的teu」標準來衡量泊位的生產效率。只要一年內資本投資沒有變化,那麼這個分析用於內部測量評估港口變化,也是簡單並且合適的。

在同一座碼頭進行歷史比較的時候要注意前後的可比性。如果增加一臺岸邊起重機,那麼從生產效率的角度來看這將變得毫無意義。如果減少工人的休息時間或減少機構改動時間可以提高工人的產出水平的話,那麼直接的比較是合理的。

如果給工人們一些額外的工具能使他們能夠提高工作效率的話,那麼生產效率的分析也必須加入成本測量工具。

因此,比較碼頭生產效率的核心指標應該是「teu/米泊位岸線/年」。基本的生產效率標準是在相似的操作情況或者現狀下準確測量單個泊位的產出,但是當包含一些變動因素在內的話,則必須新增成本因素。

任何企業業務的主要目的均是提高服務水平,不管該企業是在製造、分配、專業服務、零售或者其他任何行業。事實證明客戶願意為較好的服務付更多的錢,特別是如果它能為客戶降低經營成本的話。然而,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服務。

它可以定義為送達時間或效率或企業對缺陷的態度,或根據不同的客戶要求願意及時改進的能力等等。但是有服務就有收費,可以提供比市場上實際需要的更好的服務,毫無疑問這減少了企業的利潤。

考慮到效用,泊位的利用率的標準就有個矛盾在裡面。在這裡,最優的泊位利用率被認為是65-70%

,這已經考慮到天氣以及船期表的變化。如果利用率高於這個標準就可能會出現擁堵;而低於這個標準,那麼就需要支付額外的成本來維持這超出的能力。

簡述效率、效果和效益之間的聯絡和區別。

2樓:sunny回到未來

一、聯絡

效率、效果與效益的聯絡:公式表示為,效益=效果×效率。在效益不變的情況下,效果和效率成反比;在效果不變的情況下,效益與效率成正比。三者相互依存。

二、區別

1、性質不同:

效率(efficiency)是指有用功率對驅動功率的比值,同時也引申出了多種含義。效率也分為很多種,比如機械效率(mechanical efficiency)、熱效率(thermal efficiency )等。效率與做功的快慢沒有直接關係。

效果是指在給定的條件下由其動因或其它原因或多因子疊加等行為對特定事物,所產生的系統性或單一性結果。由某種因素造成的結果:收到良好的效果。

指演出中人工設計安排的光照、聲音等:模擬火車開動的音響效果很逼真。

效益是指某一特定系統運轉後所產生的實際效果和利益。反映了人們的投入與所帶來的利益之間的關係,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2、提高方式不同:

效率的提高主要靠工作方法、管理技術和一些合理的規範,再加上領導藝術。

提高效益必須有政策水平,戰略眼光,卓絕的見識和運籌能力。

效果則強調人的行為目的和手段方面的正確性與效果方面的有利性。

擴充套件資料

提高效率的方法:

1、不浪費時間——積極的做事,不要消極怠工。這一點基本屬於時間管理的範疇,時間管理的概念很多,如gtd等。

2、把時間用來幹正確的事情--保證自己所做的事情確實能夠幫助自己完成目標。

3、從管理學的角度而言,提高效率的途徑在於資源的有序分配。通過設立標準流程、操作規程、分工協作等規範化體系,以實現管理系統的良性運作。

3樓:匿名使用者

效率、效果和效益向來都是企業追求的目標,三者既有聯絡又有區別。

效率是指以儘可能少的投入獲得儘可能多的產出。效率通常指的是正確的做事,即不浪費資源。如,勞動生產效率常用人均產量、人均產值等指標來表示。

但僅僅有效率是不夠的,管理當局還應該關注效果,也就是完成活動以便達到組織的目標。效果是一項活動的成效與結果,是人們通過某種行為、力量、方式或因素而產生出的合乎目的性結果。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確的事情,即所從事的工作和活動有助於組織達到其目標,其主要是由戰略(如經營領域選擇是否得當,生產的產品是否對路?

為了擴大企業的規模,應該併購什麼樣的企業?為了擴大產品出口,是應該先開啟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的市場?)決策所決定的。

效益是指某一特定系統運轉後所產生的實際效果和利益。具體地說,它反映了人們的投入與所帶來的利益之間的關係,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那麼組織怎樣才能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呢?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效率是關於做事的方式(實際上是策略的制定),而效果則關係到所作的事是否正確(實際上是戰略的制定),其涉及到組織的結果及組織的目標。因此,企業管理當局不能只是關注達到和實現組織目標,也就是關注效果(戰略是否正確),還應該儘可能有效率地(正確的策略)完成組織工作。否則,將無法實現企業的高效益。

在成功的組織中高效率和高效果是相輔相成的,而不良的管理通常既是低效率的也是低效果的,或者雖然有效果但卻是低效率 的。

什麼是效能?

「效能」這個詞的原意是指事物所蘊藏的有利的效用能量,主要從能力、效率、質量、效益這四個方面體現出來。效能、效率、效益是既相互聯絡,極容易混淆,又有明顯區別的幾個不同概念。它們的共同點在於都強調一個「效」字,但所指的側重點又有所不同。

為什麼效率不是效能?

效率的本義是指在單位時間裡完成的工作量,或者說是某一工作所獲的成果與完成這一工作所花人力、物力的比值。從經濟意義上講,效率指的是投入與產出或成本與收益的對比關係。是不是辦事效率越高就越好呢?

不一定正確。因為效率並不能反映人的行為目的和手段是否正確。

效能則強調人的行為目的和手段方面的正確性與效果方面的有利性。例如,甲企業100個生產工人年產彩電產值1億元,由於外觀、質量因素使得產銷率只有60%;乙企業200個生產工人年產彩電產值1.5億元,產銷率高達95%。

如果單從效率上講,甲企業的效率明顯高於乙企業。然而,甲企業生產的產品市場銷路不好,顯然甲企業生產的目的沒有達到,它不符合效能的有利原則,乙企業的效能明顯好於甲企業。因此,效能好是保證工作有效的前提。

只有效能有了可靠的保證,提高效率才有實際意義。

效率與效能另一個區別是獲取的途徑、方法不同。世界著名管理學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西蒙對「效率與效能的區別」作過較全面的剖析,他認為:「效率的提高主要靠工作方法、管理技術和一些合理的規範,再加上領導藝術;但是要提高效能必須有政策水平,戰略眼光,卓絕的見識和運籌能力」。

為什麼效益也不是效能?

效益是人類行為活動追求的目標之一,是管理的永恆主題。經濟效益是指有效產出與其投入之間的比例關係,可以運用若干個經濟指標來計算和考核。

效益高低並不完全等同效能的高低。效益是構成效能的重要因素和有機部分,但效益的高低並不一定反映得出效能的高低。因為效益所體現的是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所取得的效果和利益的現實性,而效能所反映的是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所取得的效果和利益的現實性和潛在性,它不僅體現效果和利益的大小與高低,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取得效果和利益的能力大小與強弱。

怎樣衡量企業效能?

衡量效能的因素包括能力、效率、質量、效益四個層面。

企業效能指標從內容上說,包括效率和效益高低的現實性指標、效率和效益提升的潛在性指標兩大方面。

效率和效益高低的現實性指標,其實質是測評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開展經營管理活動所取得的效果和利益的大小與高低。在管理實踐中,可以採用銷售收入增長率、利潤增長率、人均利潤、總資產利潤率、淨資產利潤率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判。

效率和效益提升的潛在性指標,其實質是測評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所取得的效果和利益的潛在能力。在實際管理中,可以採用內部溝通效率、優良客戶增長率、產銷率、產品優質率、客戶忠誠度、員工滿意度、群體內聚力、員工建議增長率、技術進步率、新產品貢獻率、資本充足率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將效率和效益高低的現實性指標、效率和效益提升的潛在性指標兩大方面進行綜合加權計算,則可得出企業效能高低的綜合性判斷。

如何減少貨櫃在經濟不發達地區浪費現象的產生

您好,減少貨櫃,在經濟不發達地區浪費現象的產生,一般可以 轉租,這樣就可以避免的,具體是這樣的希望能幫到您。小貨櫃在經濟不發達的地區,浪費現象的產生,就是這回拉去或貨櫃一定要保護好完整的完整性,節約能源,留著下一回,還要繼續使用。一般貨櫃在經濟不發達的地區,使用的規模和次數還是很少的,所以要...

集裝箱的數字和字母都代表什麼,誰來看一下

標準集裝箱箱號由11位編碼組成,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由4位英文字母組成。前三位 主要說明箱主 經營人,第四位 說明集裝箱的型別。第二部分由6位數字組成。是箱衝兄頃體註冊碼,用於一個集裝箱箱體持有的唯一標識。第三部分散陸為校驗碼,由前4位字母和6位數字經過校驗規則運算得到,用於識別在校驗時是否發生錯...

集裝箱20尺40尺普櫃和40尺高櫃的內徑及外徑尺寸

1.20尺櫃內尺寸 591 234 238cm。2.40尺櫃尺寸 1204 234 238cm。3.40尺高櫃 1204 234 268cm。集裝箱,英文名container。是能裝載包裝或無包裝貨進行運輸,並便於用機械裝置進行裝卸搬運的一種組成工具。集裝箱最大的成功在於其產品的標準化以及由此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