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心理學的優勢原則是什麼概念,學前兒童心理學研究原則

2021-03-03 23:02:32 字數 3095 閱讀 8118

1樓:

學前兒童心理bai

學是研究從初生du到入學zhi前兒童心理髮生

發展規律的dao科學。 .學前兒童專心理髮展的一般規屬律:

學前兒童心理髮展的過程都是從簡單、具體、被動、零亂朝著較複雜、抽象、主動和成體系的方向發展,其發展趨勢和順序大致相同。 .科學的兒童心理學產生於 19 世紀後半期,一般以 1882 年德國生理和心理學家蒲來爾的兒童的心理一書的出版為標誌。

.學前兒童心理學的基本原則,客觀性原則、發展性原則、教育性原則。

.研究學前兒童心理的具體方法:1 觀察法、2 實驗法 3 測驗法 4 間接觀察法 5 談話法和作品分析法

.從滿月到半歲的發展:1 視覺和聽覺迅速發展 2 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加 3手眼協調動作開始發生 4 開始認生

.兒童動作發展的規律:1 從整體動作到區域性的、準確的、專門化的動作。

2 從上部動作到下部動作 3 從**部分的動作到邊緣部分的動作。4 從大肌肉動作到小肌肉動作 5 從無意動作到有意動作

學前兒童心理學研究原則

2樓:匿名使用者

(一)客觀性原則

因為研究與被研究的都是「人」,都有主觀意識,會使材料帶有主觀性,因此在心理學研 究中特別強調要以充分的事實材料為依據。

(二)發展性原則

必須用發展的眼光研究學前兒童心理,不僅要注意已經形成的心理特點,更要注意那些 剛剛萌芽的新特點及其發展趨勢。

(三)教育性原則

研究工作對學前兒童心理總會有或多或少的影響, 研究過程本身往往就是教育過程, 因 此研究者必須對兒童的身心發展負責。這是研究者必須遵循的職業道德。

3樓:匿名使用者

客觀性,活動性,發展性

研究學前兒童心理學的意義何在?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4樓:超級慄欣

學前bai兒童心理學的研du究是純先天性的研究,沒有zhi外界事件源汙染dao的研究,是版研究生理變化與心理變化聯接權的互動性狀態變化,具有很強的心理可以論斷依據,比如操作性條件反射遵循原則:1.對被測試者完全的心理保護,不能有心理傷害2.

測試過程完全需要其家屬知曉,不能隱瞞事實3.對兒童即時性獎勵,實驗合理科學

學習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意義

5樓:匿名使用者

6、幫助教師準確地瞭解問題;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幫助教師**並干預學生;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教學進行研究。

1、通過它可以瞭解兒童出生後各階段的心理狀態、心理現象以及在面對兒童時期即將遇到大部分事件兒童的心理反應如何。可以更好的促進兒童的早期心理髮展,力求在兒童早期樹立健康的心理,儘可能的確保兒童在今後的成長發展中,擁有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2、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是有關兒童心理髮展的基礎學科,不僅介紹了兒童心理髮展的路徑,而且還介紹了這個領域的研究狀況。通過這門學科,對兒童心理會有全面系統的瞭解,能夠形成相應的脈絡。

3、各章內容的組織以學前兒童心理髮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為主線,力求全面呈現學前兒童心理髮展的規律和特點,為形成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4、幫助教師準確地瞭解問題;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幫助教師**並干預學生;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教學進行研究。

5、探索人類心理是21世紀重要的學科之一,教育心理學從教育的角度去研究心理規律,將補充和擴充套件心理學理論。隨著人們對教育重要性的喚醒,逐漸也關注到教育學中還有很多規律需要完善,教育心理學的學習,將有助於這些規律的完善。

6樓:小鈴鐺

研究學前兒童心

理學的意義 幼教工作者通過學習學前兒童心理學,有以下幾方面的收穫: 1、掌握關於學前兒童心理髮展規律的基本知識。

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從出生到入學前心裡發生發展有關規律的科學,幼教工作者只有掌握了學前兒童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基本規律可以提高自己瞭解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能力,特別是他們的心理髮展特點和學習活動規律。才能使自己「快速」瞭解 「幼兒」的內心世界呢?學前心理學這一學科,本書將幫助我們瞭解學前兒童的發展,以及如何運用於教學實踐。

如,它闡述學前兒童發展過程;;圍繞「學前兒童心裡發展的年齡特徵」、學前兒童注意到發展」、「學前兒童的記憶發展」等,簡述學前心理學的學科發展;

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學前兒童注意發展,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物件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它是一種心理狀態,特別是小班的小朋友我們平常也會說我們班某某幼兒的注意真是差,總是在抱怨怎麼會這樣那樣的,我學了這章後我知道了3—6歲的幼兒兒童的注意發展的特徵仍然主要是無意注意佔優勢,有意注意初步發展。有意注意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水平底,穩定性差而且依賴**的組織與引導,注意的選擇有賴於知識經驗好認真水平。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我受益非淺,掌握了許多學前教育的理論知識,我一定在工作中不斷實踐,利用空餘時間繼續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7樓:匿名使用者

瞭解兒童出生後各階段的心理狀態、心理現象以及在面對兒童時期即將遇到大部分事件兒童的心理反應如何。

可以更好的促進兒童的早期心理髮展,力求在兒童早期樹立健康的心理,儘可能的確保兒童在今後的成長發展中,擁有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同時也可以更好的促進監護人或直接撫養人與兒童之間的關係。

8樓:文藝果糖

可以讓兒童從小就樹立樂觀開朗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簡述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的內容

9樓:天馬神行者

學前兒童心理學研究物件是從出生到進入小學之前(0~6歲)這段時期的兒童。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人從出生到入學前心理髮展規律的科學。廣義的學前期,指人從出生到進入小學之前(0~6歲)這段時期。

學前兒童心理學的研究物件,是在這個年齡範圍內的兒童心理的發展規律。學前兒童心理髮展的一般規律: 1、學前兒童心理髮展存在個體差異,但其過程都是從簡單、具體、被動、零亂,朝著較複雜、抽象、主動和成體系的方向發展,其發展趨勢和順序大致相同; 2、相同年齡兒童的心理,一般具有大致相似的特徵; 3、兒童心理髮展的過程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受遺傳、教育、環境等各種因素影響,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規律的。

這一切說明,學前兒童心理的發展受客觀規律的制約,這些規律包括: 1制約學前兒童心理髮展過程本身的規律; 2制約影響學前兒童心理髮展的各種因素作用的規律。

心理學的概念和性質,心理學的概念和性質

一 心理學的概念 心理學是指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二 心理學的性質 心理學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雙重性質 1 從心理現象的發生的主題上看,人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一。2 從心理現象的內容上看,人所反映的客觀現實是社會存在和自然現實的同一。3 從心理現象產生的器官上...

心理學上的認同是什麼概念心理學專業或愛好者求主

認同的機制,應該是被壓抑的潛意識被外界事物激發引起的釋放。看電影的過程,實際是人尋找自己情緒發洩渠道的過程被感動流淚,就是電影情節觸動了情緒出 口,人就對其產生同感,就認為這個電影好 能在大多數人中引起共鳴,就是好影片。反之,差的電影沒有很好地尋找到人類清晰發洩的出口。至於嚇的尖叫,其實也是觸動了人...

完形心理學的起源,完形心理學的概念?

完形心理學也叫做格式培心理學。19世紀末,以馮特 w wundt 為代表的心理學家倡導了構造主義心理學,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學家稱之為 束捆假設 bun dle hypothesis 的元素說,認為複雜的知覺是簡單感覺的束捆,意識經驗是各種簡單元素的群集。正如r s 伍德沃斯 r s woodwo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