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的哲學道理

2021-03-05 09:22:04 字數 614 閱讀 9780

1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二章》有bai關對du

立面相互依存的命題。《老子》zhi

認為事物都要以它的dao對立面回作為自己存在的根據。「貴以答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三十九章》諸如美醜、難易、長短、前後、有無、損益、剛柔、強弱、福禍、榮辱、智愚、巧拙、大小、生死、勝敗、攻守、進退、靜躁、輕重等等,都是既對立又統一的。

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他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為善,斯不善矣。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二章》)「惡」,相當於不美。美之為美,是相對不美講的,如果人們 只知道什麼美,不知道什麼是不美,那也就無所謂美不美了。

同樣,關頭吼是相對不善講的,只知什麼是善,不知什麼是不善,也就無所謂善不善了。有和無是對立的,但沒有有,也就沒有無;反過來,沒有無也就沒有有。在有之中包含著無的成分,在無之中也包含有的因素。

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前與後等,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因而都是相對的。《老子》關於對立面雙方互相依存的思想,進一步明確了矛盾的統一的觀念,在整個中國哲學發展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2樓:匿名使用者

矛盾雙方對立統一,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螞蟻和大象的較量說明什麼哲學道理

對事物要有客觀公正的認識,螞蟻和大象在形體 力量上懸殊太大,他們的比量是不公平公正的 小螞蟻和大象 這個故事說明一個什麼道理 世界上每個生物都是平等的.每一個生物都有自己的長短處,不能因為體型的大小而來判斷他們的能力,儘管生命的不同形式而已,但畢竟都是一個生命啊 螞蟻絆倒大象的故事說了什麼道理 說明...

中國傳統哲學和諧的思想說明了什麼哲學道理有什麼啟示

和諧思想 是中國傳統哲學的靈魂.不論是儒家還是道家,還是其他思想家,都把追求和諧作為自己的哲學目標.和諧概念在中國古代哲學中是以 和 的範疇出現的.較早的記載見於 國語 鄭語 西周太史史伯為鄭桓公分析天下大勢時指出,西周將要滅亡,原因是周王親小人 遠賢臣,不顧人民的意願,且 去和而取同 史伯認為 和...

居安思危所包含的哲學道理是,居安思危這句話所包含的哲學道理是

答案抄b 這是一道不定項選擇題,屬於成語型選擇題,是一道典型的 傳統的題目,考查的是矛盾的同一性 統一 原理知識內容。同一性 統一 是說矛盾著的雙方相互依賴,並且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鬥爭性 對立 是說矛盾著的雙方在性質上相互排斥。安 和 危 毫無疑問是性質相互排斥的,對立的,有鬥爭性。但 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