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10個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2021-03-05 13:09:14 字數 5324 閱讀 8764

1樓:匿名使用者

民族:傣族

傳統節日:潑水節

生活習俗:男婚女嫁時,相互潑水以示祝福。跳「跌腳」 舞。男、女穿對襟或斜襟大袖短衫,長褲,纏頭。

飲食文化:奇異之物如螞蟻蛋、蟬蛹、花蜘蛛、竹蛆、沙蛆、青苔等成為傣族喜愛的食品。

民族:京族

傳統節日:唱哈節

生活習俗:京族家庭實行一夫一妻制,嚴禁姑表通婚和族內通婚。

飲食文化:以大米為主食,玉米、番薯、芋頭為雜糧。

民族:阿昌族

傳統節日:耍白象

生活習俗:阿昌族的服飾簡潔、樸素、美觀。男子多穿藍色、白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下穿黑色褲子,褲腳短而寬。少女喜歡穿筒裙。

飲食文化:阿昌族日食三餐,喜食酸性食品。過去青年男女有嚼煙、檳榔的習慣,牙齒往往被染成黑色,故又有「齒黑為美」的舊俗。

民族:土家族

傳統節日:趕年

生活習俗:男女多經對歌相愛結婚。土家族婚俗女子出嫁前,有「哭嫁」的風俗。

飲食文化:土家族人最愛吃粑粑(餈粑)臘肉、油茶等食品,還有合菜;團饊;綠豆粉(米粉);油炸粑。

民族:錫伯族

傳統節日:抹黑節

生活習俗:媳婦不能與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遞刀給別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對方,忌食狗肉,族內同姓禁止通婚等。

飲食文化: 錫伯族男子一般都有吸菸和飲酒的嗜好。錫伯族以米、面等為主食,也食用奶茶、酥油、牛肉、羊肉等。

2樓:水上飛

蒙古族人喜歡騎馬和摔跤。藏族人獻哈達表示祝福。

3樓:千年風雅玉敏

藏族忌食魚類

遊牧民族忌食狗肉

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忌食豬肉、動物的血和自死的物。男子喜歡戴白帽或黑帽壯族人喜歡吃醃製的酸食,有歌圩的習俗

彝族有火把節

白族男女都包頭,喜歡吃酸、冷、辣味食物,還愛喝烤茶黎族人喜歡吃水飯

蒙古族喜歡吃牛羊肉和奶食品、喝紅茶

朝鮮族愛吃冷麵、泡菜和打糕

土家族有擺手舞

4樓:捕捉一隻大柚子

蒙古族每年

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壯族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滿族非常重禮節,平時見面都要行請安禮。如果遇到長輩,要請安後才能說話,以示尊敬。最隆重的禮節是抱見禮,也就是抱腰接面禮;家裡一般都有「萬字炕」(即一房西、南、北三面都是土炕),西炕最尊貴,用來供奉祖宗,不能隨意去坐;給客人上菜必須成雙成對,客人一旦接受婦女的敬酒,就必須喝乾,否則被認為是不禮貌的;滿族最突出的禁忌是不準殺狗,禁吃狗肉,禁穿戴帶有狗皮的衣帽;滿族信仰薩滿教。

祭天,祭神,祭祖先時,以豬和豬頭為祭品。宰殺前要往豬耳朵內注酒,如豬的耳朵抖動,則認為神以接受,就可以宰殺了,俗稱「領牲」。

土家族若有是逢年節到土家人家裡做客,主人會拿出雪白的餈粑去烤,待烤得兩面金黃開花時,吹拍乾淨,往裡灌白糖或蜂蜜,雙手捧給客人。有的地方給客人吃餈粑還有些講究,即把烤好的餈粑給客人後,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過就咬,這時主人會搶回去吹打拍淨,蘸上糖再給客人。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土家族的傳統節日有:

吃新節,舍巴日,趕年,牛王節,花朝節,洗神節等。

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待人接物很講禮貌,在路上遇到尊長和朋友時,習慣於把右手掌放在左胸上,然後把身體向前傾30度,並連聲問好;無論做什麼事都長者優先,對長者相當尊重,小輩在長者面前不喝酒、吸菸;家裡來了客人,全家都出來歡迎,然後女主人以十分真誠的態度,用盤子端來茶水。禁食豬肉、驢肉、食肉動物及凶禽猛獸;禁食一切動物的血。彝族

5樓:易訊達瑞

φφqa↖.過∧價價一夼十

10個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文化瑰寶、代表人物有哪些?

6樓:未姝年

1、滿族

滿族主要分佈在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回族居第三位。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

2023年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

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2023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2、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蒙古族將「9」視為吉數。

3、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西遼遷入黃河流域,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

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4、苗族

苗族的**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較為重要,最為隆重的當屬牯藏節(13年一度)。

5、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裡的藏族自稱「博巴」。

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

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

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曆正月初一的藏曆年。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豔麗服裝,戴著奇形怪狀的假面具,用嗩吶、海螺、大鼓奏樂,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會」。

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婦女們便去背「吉祥水」,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6、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稱為「慄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

2023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僳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穫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杆節等。

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杆節」扣人心絃,據說上刀杆是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7、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

2023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

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

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8、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

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教。

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四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分佈在中國南方的廣西、貴州、雲南、廣東等地區的壯族同胞,與漢族同時過春節。除夕晚上,要做好節日那天所吃的米飯,稱為「壓年飯」,有的地區群眾稱為「吃立節」,壯語為「過晚年」的意思。

它預兆來年農業豐收。有的還包制有一尺多長,五六斤重的粽粑。大年初一清早,天還沒亮人們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婦女們都爭著到河邊或井旁「汲新水」,開始新的一年沸騰的生活。

9、土家族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貴州、重慶。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己的語言。大多數人通漢語,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

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每年農曆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重陽節打粑粑。

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尤其崇拜祖先,以祖先為正神,眾神之首,每逢年節都要大敬祖先,初

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

土家族是少有的過兩個大年的民族,即趕在漢族過大年的前一天多過一個大年,俗稱「趕年」。張家界土家族人有這樣的俗語:「三十六,跌跟頭」;「人滿三十六,喜的喜, 愁的愁」。

因為土家人認為,36歲死人的比例最高,出禍事的機率最大,故民間凡事總要回避「36」。

10、高山族

高山族是臺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群。

「高山族」這個名稱是2023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對臺灣省民族的總稱。高山族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大,素有「森林寶庫」 的美譽。

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穫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擴充套件資料

少數民資宗教信仰

中國是一個有著多種宗教的國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教等。中國少數民族群眾大多有宗教信仰,有的民族,群眾性地信仰某種宗教,如藏族群眾信仰藏傳佛教。

中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關於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規定,制定了具體政策,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少數民族公民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動。

中國少數民族中,信仰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的,有藏、蒙古、土、裕固、門巴、普米、納西、珞巴等7個民族;

信仰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的,有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民族和部分佤族;信仰伊斯蘭教的,有回、維吾爾、哈薩克、東鄉、保安、撒拉、柯爾克孜、塔塔爾、烏孜別克、塔吉克等10個民族;

信仰**教的,有彝、苗、拉祜、景頗、僳僳等族的一部分。俄羅斯和鄂溫克族的一小部分人信仰東正教。在獨龍、怒、佤、景頗、高山、鄂倫春等一些少數民族中,還保持著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種信仰。

各民族群眾,不論信仰何種宗教,他們正常的宗教活動都受到法律的保護。在少數民族散居的地區,他們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護。

參考資料

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少數民族節日風俗習慣

朝鮮族的婚姻為一夫一妻制。按照傳統習慣,近親 同宗 同姓不婚。男主外,女主內 是一種普遍習俗。父子關係是一切人倫關係的基礎。講求父慈子孝,長子贍養父母。社會上老人受到尊重,人們非常鄙棄不孝不敬的人和行為。多數地區居民實行土葬,散居在城鎮的則實行火葬。朝鮮族比較喜愛素白服裝。婦女服裝為短衣長裙,叫 則...

煙臺節日風俗習慣,少數民族節日風俗習慣

1 亂歲 舊時煙臺有個說法,每到臘八之後,人間的 神仙都會上天過年,此時沒有神仙檢視的人間,有些事平時不能做的這個時候就可以做了。古時結婚彩禮需要準備的相當豐 厚而結婚的過程又非常繁瑣,所以一些貧困家庭就會選在這個時候給子女舉辦婚禮,以期少給些彩禮又能迅速地把婚禮辦完,還不會被神仙指責。這種在臘月裡...

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我國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傳統節日

1 彝族 雲南的彝族主要分佈在橫斷山脈南部 哀牢山脈 烏蒙山脈和金沙江 紅河 南盤江流域。彝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崇虎 尚黑 敬火 愛武是彝族文化的幾個鮮明特點。而彝族的十月太陽曆,可與聞名於世的瑪雅文明相媲美。火把節和跳公節是彝族的傳統節日。2 白族 白族,主要住在於雲南西北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