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分歧是什麼

2021-03-05 21:45:25 字數 5279 閱讀 2786

1樓:糖豆豆

1、赫爾巴特的教育目的是由教師根據兒童的未來生活制定的,現在的教育是為了明天的生活;杜威則相反,他對兒童今天的生活和明天的生活同樣重視,不能為了明天而犧牲今天。

2、在教育目的的制定中充分重視每個兒童的個性。杜威比赫爾巴特更注重兒童個性,並有走入另一個極端之嫌。

3、教育目的都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兩位教育家都選擇了教育改良的道路。不同的是, 赫爾巴特要改良的是封建社會,杜威要改良的是資本主義社會。

杜威與赫爾特相比,已徹底擺脫了封建思想,從而前進了一大步。

擴充套件資料

赫爾巴特認為在「教學中有兩條主線,歷史的和自然科學的。」 以這種兩分法為基礎 , 他把人的興趣劃分為兩類六種,相應地開設不同種類的課程,」 除了這六種主要興趣型別的科目外,他認為「 技術知識 」也很重要;杜威重視活動課程與學科課。

赫爾巴特的課程論是針對 「 古典人文主義 」 的缺陷提出的 , 它所涵蓋的廣泛的內容 , 嚴謹的結構是以前的課程論無法比擬的 , 成為現代課程論的基礎。

杜威的課程論是對赫爾巴特的繼承和發展。在當時教材脫離生活和兒童實際的情況下, 實有振聾發饋的作用 , 反映了時代和工業科技發展的要 。他的課程論與其它思想一樣 , 其實質並不是只要活動不要知識 , 而是要求對知識要活學活用。

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會中,教育只是外力強加於受教育者的。在民主的社會中就不同了,應當奉行無目的論。實則,在階級鬥爭和無產階級革命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強調教育在改進社會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論的資 產階級性是顯而易見的。

杜威認為人們在社會中參加真實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長和改造經驗的正當途徑。 所以教師要把教授知識的課堂變成兒童活動的樂園,引導兒童積極自願地投入活動,從活動中不知不覺地養成品德和獲得知識,實現生活、生長和經驗的改造。

赫爾巴特指出:「不存在『無教學的教育』這個概念,即教育(道德教育)是通過,而且只有通過教學才能真正產生實際的作用,教學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徑。

2樓:微笑中的憂傷

1,教育目的不同。

赫爾巴特強調教育是人未來生活的一種準備;杜威提出教育無目的論,他反對外在的、固定的、終極的教育目的。在杜威看來,外在的教育目的是強加的,不能充分考慮兒童的本能與需要;固定的教育目的缺乏靈活性,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具體情況;終極的教育目的是一種。理論上的虛構和假設,因為世界是變動不息的。

「教育過程在它自身以外無目的;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就是生長;在它自身以外,沒有別的目的」。這就是杜威最著教育目的論。

2,教師與學生地位不同。

赫爾巴特強調教師是中心,以教師為主,學生處於被動地位;杜威提出兒童中心論,整個教育過程中要以兒童為中心,要求尊重兒童的天性;

,3,課方面不同。

赫爾巴特強調以系統知識為中心,重視學科學習,忽視學生的生活經驗,杜威以其經驗論哲學為基礎,提出了「做中學」和從經驗中學的課程理論。杜威始終反對把**和專家們事先編好的教材作為教育的重要內容,而主張以兒童的直接經驗為教育的起點。他強調對直接經驗進行組織、抽象和概括。

,4,教學方法不同。

赫爾巴特強調教師的講授,杜威十分推崇這種從做中學或從經驗中學習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強調教學必須考慮兒童本性發展的特點,必須考慮兒童的接受能力和個別差異,教學必須考慮兒和需要,使兒童積極、主動地學習。

5,教學重點不同。

赫爾巴特強調學生會對知識的掌握,杜威非常關注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他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科學思維的方法。

,6,教學過程不同。

在教學過程上,杜威依據學生在做中學的認識發展提出了五個階段的過程:從情境中發現疑難;從疑難中提出問題;作出解決問題的各種假設;推斷哪一種假設能解決問題;經過檢驗來修正假設、獲得結論。它被簡明地概括為:

困難、問題、假設、驗證、結論的五步,也有人把它叫做五步教學法。而赫爾巴特試圖根據心理學來闡述教學過程,提出了明瞭、聯想、系統、方法四個階段,揭示了課堂教學的某些規律性。這一理論對指導和改進教學實踐起了積極作用,它也標誌著教學過程理論的形成。

赫爾巴特的教學過程理論後來被他學生所發展。赫爾巴特的教學過程理論,注意運用心理學於教學,重視系統知識與技能的傳授,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領導作用,加強了課堂教學並使上課規範化,這都使教學得到改進、質量得到提高。

3樓:free_冰雪

杜威的教育思想

(一)論教育的本質和目的

教育的本質和目的的理論是杜威整個教育體系的核心。在批判傳統學校教育的基礎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和「教育無目的」的觀點。

(二)論課程、教材、教法與學法

主要包括:課程與教材、思維與教學、「從做中學」。

(三)論「兒童中心」與教師引導

從批判傳統教育忽略兒童的做法出發,杜威認為,學校生活組織應該以兒童為中心,一切必要的教育措施都是為了促進兒童的生長。

(四)論道德教育

杜威認為,從廣義上說道德就是教育。他的德育論是以實用主義道德論為基礎的,否認客觀的永恆道德,把實效作為衡量善惡的標準。

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最高目的——道德

「教育的惟一的工作與全部的工作可以歸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二)嚴管重罰的管理論

赫爾巴特認為,在學生道德觀念尚未形成之前,必須對他們進行「管理」。

(三)主知主義的教學論

1.提出了多方面興趣的概念以及教學必須培植多方面興趣的要求。

2.論證了智育和德育的關係,揭示了教學具有教育性這一原理。

3.強調了直觀觀念形成的價值,論證了教學系統化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

4.提出了「教學形式階段」的理論,揭示了教學書本知識的客觀規律

(四)注重心靈陶冶的訓育論

4樓:匿名使用者

杜威不是上海申花的嗎

赫爾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異同說

5樓:各種怪

一、不同:

1、內容不同

杜威的理論是現代教育理論的代表,區別於傳統教育「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師中心」的「舊三中心論」,他提出「兒童中心(學生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的「新三中心論」。

赫爾巴特,教育學作為一種科學,是以實踐哲學和心理學為基礎的。前者說明教育的目的;後者說明教育的途徑、手段與障礙。他在哲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了教育目的論,在心理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了教學理論,在倫理學的基礎上建立了道德教育理論,從而奠定了科學教育學的基礎。

2、主張不同

杜威,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個人能夠繼續他的教育不是要在教育歷程以外,去尋覓別的目的,把教育做這個別的目的的附屬物。

赫爾巴特主張教育目的是培養擁護普魯士君主制度的具有「完美德性」的人。

二、相同點:強調教學階段,對教學過程進行分析,赫爾巴特提出三階段說,杜威提出思維五步法或**五步法。

擴充套件資料:

杜威的教育思想內容:

(一)教育即「生活」、「生長」和「經驗改造」

教育能傳遞人類積累的經驗,豐富人類經驗的內容,增強經驗指導生活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把社會生活維繫起來和發展起來。

(二)教育無目的論

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會中,教育只是外力強加於受教育者的目的的。在民主的社會中就不同了,應當奉行無目的論。實則,在階級鬥爭和無產階級革命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強調教育在改進社會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論的資 產階級性是顯而易見的。

(三)「學校即社會」

杜威認為人們在社會中參加真實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長和改造經驗的正當途徑。 所以教師要把教授知識的課堂變成兒童活動的樂園,引導兒童積極自願地投入活動,從活動中不知不覺地養成品德和獲得知識,實現生活、生長和經驗的改造。

(四)教學論

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長和經驗改造的理論為基礎,對教材和教法等課題。

(五)道德教育論

杜威極力強調道德才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在實施方面,杜威首先主張「由活動中培養兒童的道德品質」,其次是要求結合智育達到德育的目的。再則,他很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

(六)兒童中心論

杜威是在批判舊教育的過程中提出「兒童中心主義」思想的,也就是說,是在「破舊」中「立新」的。

6樓:匿名使用者

赫爾巴特和杜威教育

思想異同

不同點:

一、教育目的不同。赫爾巴特強調教育是人未來生活的一種準備;杜威提出教育無目的論。他反對外在的、固定的、終極的教育目的。

在杜威看來,外在的教育目的是強加的,不能充分考慮兒童的本能與需要;固定的教育目的缺乏靈活性,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具體情況;終極的教育目的是一種理論上的虛構和假設,因為世界是變動不息的。「教育過程在它自身以外無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就是生長;在它自身以外,沒有別的目的」。

這就是杜威最著名的教育目的論。

二、教師與學生地位不同。赫爾巴特強調教師是中心,以教師為主,學生處於被動地位;杜威提出兒童中心論,整個教育過程中要以兒童為中心,要求尊重兒童的天性;

三、課程方面不同。赫爾巴特強調以系統知識為中心,重視學科學習,忽視學生的生活經驗,杜威以其經驗論哲學為基礎,提出了「做中學」和從經驗中學的課程理論。杜威始終反對把**和專家們事先編好的教材作為教育的重要內容,而主張以兒童的直接經驗為教育的起點。

他強調對直接經驗進行組織、抽象和概括。

四、教學方法不同。赫爾巴特強調教師的講授,杜威十分推崇這種從做中學或從經驗中學習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強調教學必須考慮兒童本性發展的特點,必須考慮兒童的接受能力和個別差異,教學必須考慮兒和需要,使兒童積極、主動地學習。

五、教學重點不同。赫爾巴特強調學生會對知識的掌握,杜威非常關注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他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科學思維的方法。

六、教學過程不同。在教學過程上,杜威依據學生在做中學的認識發展提出了五個階段的過程:從情境中發現疑難;從疑難中提出問題;作出解決問題的各種假設;推斷哪一種假設能解決問題;經過檢驗來修正假設、獲得結論。

它被簡明地概括為:困難、問題、假設、驗證、結論的五步,也有人把它叫做五步教學法。而赫爾巴特試圖根據心理學來闡述教學過程,提出了明瞭、聯想、系統、方法四個階段,揭示了課堂教學的某些規律性。

這一理論對指導和改進教學實踐起了積極作用,它也標誌著教學過程理論的形成。赫爾巴特的教學過程理論後來被他學生所發展。赫爾巴特的教學過程理論,注意運用心理學於教學,重視系統知識與技能的傳授,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領導作用,加強了課堂教學並使上課規範化,這都使教學得到改進、質量得到提高。

相同之處:

赫爾巴特與杜威生活在不同的時代,因此教育思想必然有很多不同之處。教育本身具有歷史繼承性,因此他們的教育思想也有相同之處。

一、強調教育培養的人為社會發展服務;

二、都重視學生的道德教育;

三、強調教學階段,對教學過程進行分析,赫爾巴特提出三階段說,杜威提出思維五步法或**五步法。

道家的教育思想和西方的自然主義的教育思想是不是一致的

肯定不一致,道家教育思想主張 道法自然 西方的自然主義,自然的狀態 在盧梭關於人類不平等和國家的起源學說中固然是指人類的史前時代,但在教育上更側重指人性中的原始傾向和天生的能力。西方的自然主義不太瞭解,道家的自然是指接受一切而不加整治。這樣心靈就自在了。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是什麼?盧梭自然教育的核...

《論語》六則主要記錄孔子關於教育思想的談話。他在學習態度和學

孔子關於學習態度的主張有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三人行,必有我師回焉 擇其善者 答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關於學習方法的主張有 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 有教無類 經邦濟世 的教育觀,因材施教 啟發式 的方 注重童...

張雪門幼兒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早在本世紀30年代,張雪門就曾根據教育目標的不同,把中國的幼稚教育分為4類 1 培植 他認為清末仿效日本辦理的蒙養院就屬於這一類。它們都是以 陳腐的學問,忠孝的道德,嚴格的管理,再加上勞心而不勞力的培養 為造就士大夫服務的。他在1933年發表的 我國三十年來幼稚教育的回顧 一文中,對這類日本式蒙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