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無處不飛花這句詩是描寫哪個城市的

2021-03-06 02:58:06 字數 5783 閱讀 6195

1樓:睢寧一指禪

描寫的城市是:長安(現在的西安)。

春城無處不飛花——‍「春城」指春天裡的都城長安。「飛花」即花瓣紛紛飄落,點明暮春季節。「無處不」,用雙重否定構成肯定,進而寫出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

《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是一首諷刺詩,但詩人的筆法巧妙含蓄。從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繪了一幅寒食節長安城內富於濃郁情味的風俗畫。實際上,透過字裡行間可感受到作者懷著強烈的不滿,對當時權勢顯赫、作威作福的宦官進行了深刻的諷刺。

中唐以後,幾任昏君都寵幸宦官,以致他們的權勢很大,敗壞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對此都極為憤慨。本詩正是因此而發。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這兩句描寫春日長安城花開柳拂的景色。「無處」指花開既多且廣,「飛花」寫花開的盛況,時值春日,長安城到處是飛花柳絮,一派繽紛絢爛的景象。「東風」指春風,「御柳斜」是狀摹宮苑楊柳在春風吹拂下的搖擺姿態。

「斜」字用得妙,生動地寫出了柳枝的搖曳之神。這是寒食節京城的白天景色。景色由大而小,由全城而入宮苑。

下面接著寫宮苑傍晚的景象。「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是寫天黑時分,宮苑裡傳送著一支支由皇帝恩賜給宦官的蠟燭。蠟燭燃燒通明,升騰起淡淡的煙霧‍,嫋嫋娜娜地縈繞在宦官家,到處瀰漫著威福恩加的氣勢!

使人如見他們那種炙手可熱、得意洋洋的驕橫神態。在封建習俗的統治下,不要說全城百姓,就連那些不是寵臣的朝官之家,在禁止煙火的寒食之夜,恐怕也都是漆黑一片。唯獨這些宦官之家,燭火通明,煙霧繚繞。

由一斑而見全豹,僅此一點,足見這些宦官平日如何弄權倚勢,欺壓賢良。作者在這裡僅用兩句詩,寫了一件傳蠟燭的事情,就對皇帝的厚待親信宦官,宦官的可惡可憎的面目暴露無遺,達到了辛辣諷刺的目的。

2樓:摩羯小吳狗狗

1、久雨綿綿初放晴——貴陽

2、遠洋船隻出港口——上海

3、四季柳綠春常在——長春

4、海上綠洲春常在——青島

5、人生從來無病痛——永康

6、春城無處不飛花——昆明

7、江河解凍漸消冰——開封

8、無風無浪濤自停——寧波

9、八月香飄滿園濃——桂林

10、元旦春節喜相逢——重慶

11、載歌載舞慶昇平——樂昌

12、一路平安回家中——旅順

3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什麼意思告訴我吧

春城無處不飛花這句詩是什麼句?

4樓:冬熱夏寒

什麼句?——什麼句式?

無處不——雙重否定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出自唐代韓翃的《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希望能幫助到你

5樓:匿名使用者

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詩文解釋】 春天的長安城中,熱鬧繁華,處處飛花,寒食節東風吹拂著御柳。

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嫋嫋的輕煙飄散到五侯的家中。 【詞語解釋】 春城:春天的長安城。

傳蠟燭:寒食節普天下禁火,但權貴寵臣可得到皇帝恩賜而燃燭。 五侯:

宦官寵臣。 【詩文賞析】 寒食是我國古代一個傳統節日,在清明前兩天,是從春秋時傳下來的,是晉文公為了懷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按風俗家家禁火,只吃現成食物,故名寒食。

由於節當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為遊玩的好日子。寒食節那天,韓翃在長安街頭漫遊,被眼前的暮春景色迷住了,一直到暮色降臨。晚上,皇宮裡閃出一團團燭光,一片亮亮堂堂。

而宮外卻是一片漆黑,埋在深深的暮色裡。韓翃感慨萬分,想到楊貴妃和她的哥哥,倚仗皇帝的恩寵,作威作福,提筆寫下《寒食》。這首詩寫了寒食節京城裡的融融春意,並諷刺了皇帝的偏寵。

全詩含蓄自然,富有情韻。望採納

春城無處不飛花這句詩中哪些詞點明瞭時令?

6樓:清風白酒留故人

春城無處不飛花這句詩中「春,飛花」點明瞭時令意思。

飛花指楊花。

點明時令是暮春。

這句詩翻譯:暮春的長安城裡漫天舞著楊花。

7樓:匿名使用者

春城無處不飛花,這首詩中"寒食東風御柳斜。"表明了這是描寫寒食節的詩句。

8樓:匿名使用者

寒食東風御柳斜 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這句詩是描寫哪個城市的?

9樓:張鈺濤

「春城無處不飛花」這句詩是描寫是,春城無處不飛花——昆明。

源自《寒食》。《寒食》是唐代詩人韓翃的一首七言絕句。詩的前兩句寫的是白晝風光,描寫了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和皇宮園林中的風光;後兩句則是寫夜晚景象,生動地畫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

全詩用白描手法寫實,刻畫皇室的氣派,充溢著對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對盛世承平的歌詠。從當時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愛該詩,歷來評價也很高。

有人認為這首詩選取典型的意象描寫宮廷寒食節的情況,是詩人借古諷今,含蓄表達了對宦官得寵專權的腐敗現象的嘲諷。也有意見認為由於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動了自己的形象與情感之中,發而為詩,反而使詩更含蓄,更富於情韻。

寒 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暮春時節,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的柳枝。夜色降臨,宮裡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裡。

春天,長安城處處飄飛著落花;寒食節,東風把御園柳枝斜。

黃昏時,宮中傳出御賜的燭火,輕煙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參考資料韓翃.《寒食》.未知:未知,唐

「春城無處不飛花」是哪首詩裡的

10樓:韓琴

「春城無處不飛花」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韓翃創作的一首七絕《寒食》,下一句是寒食東風御柳斜。 全詩原文如下: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白話文釋義:暮春時節,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的柳枝。夜色降臨,宮裡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裡。

擴充套件資料

這首詩所寫的寒食是我國古代一個傳統的節日,在清明前兩天,是從春秋時傳下來的,是晉文公為了懷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

這是一首諷刺詩,但詩人的筆法巧妙含蓄。從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繪了一幅寒食節長安城內富於濃郁情味的風俗畫。實際上,透過字裡行間可感受到作者懷著強烈的不滿,對當時權勢顯赫、作威作福的宦官進行了深刻的諷刺。

前兩句描寫春日長安城花開柳拂的景色。「無處」指花開既多又廣、「飛花」寫花開的盛況,時值春日,長安城到處是飛花柳絮,一派繽紛絢爛的景象。「東風」指春風,「御柳斜」是狀摹宮苑楊柳在春風吹拂下的搖擺姿態。

這是寒食節京城的白天景色。景色由大而小,由全城而入宮苑。

下面接著寫宮苑傍晚的景象。「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是寫天黑時分,宮苑裡傳送著一支支由皇帝恩賜給宦官的蠟燭。蠟燭燃燒通明,升騰起淡淡的煙霧,嫋嫋娜娜地縈繞在宦官家,到處瀰漫著威福恩加的氣勢!

使人如見他們那種炙手可熱、得意洋洋的驕橫神態。

詩中用「傳」與「散」生動地畫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國沿襲已久的習俗,但權貴大臣們卻可以破例地點蠟燭。詩人對這種腐敗的政治現象做出委婉的諷刺。

11樓:郭嘉

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詩文解釋】 春天的長安城中,熱鬧繁華,處處飛花,寒食節東風吹拂著御柳。

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嫋嫋的輕煙飄散到五侯的家中。 【詞語解釋】 春城:春天的長安城。

傳蠟燭:寒食節普天下禁火,但權貴寵臣可得到皇帝恩賜而燃燭。 五侯:

宦官寵臣。 【詩文賞析】 寒食是我國古代一個傳統節日,在清明前兩天,是從春秋時傳下來的,是晉文公為了懷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按風俗家家禁火,只吃現成食物,故名寒食。

由於節當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為遊玩的好日子。寒食節那天,韓翃在長安街頭漫遊,被眼前的暮春景色迷住了,一直到暮色降臨。晚上,皇宮裡閃出一團團燭光,一片亮亮堂堂。

而宮外卻是一片漆黑,埋在深深的暮色裡。韓翃感慨萬分,想到楊貴妃和她的哥哥,倚仗皇帝的恩寵,作威作福,提筆寫下《寒食》。這首詩寫了寒食節京城裡的融融春意,並諷刺了皇帝的偏寵。

全詩含蓄自然,富有情韻。

12樓:匿名使用者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官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這兩句詩中描寫的景物是什麼?

13樓:厭食是家人

春城無處不飛花」。「春城」指春天裡的都城長安。「飛花」即花瓣紛紛飄落,點明暮春季節。

「無處不」,用雙重否定構成肯定,進而寫出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第二句「寒食東風御柳斜」是寫皇宮園林中的風光。「御柳」是指御苑裡的柳樹。

當時風俗寒食日折柳插門,清明這天皇帝還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以示恩寵。所以詩人在無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隨東風飄拂的「御柳」。

14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首諷刺詩,筆法卻含蓄巧妙。譏諷那些宦官之家在本該萬家禁燭的寒食節夜晚,燭火通明,煙霧繚繞「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這兩句描寫春日長安城花開柳拂的景色。「無處」指花開既多又廣、「飛花」寫花開的盛況,時值春日,長安城到處是飛花柳絮,一派繽紛絢爛的景象。

「東風」指春風,「御柳斜」是狀摹宮苑楊柳在春風吹拂下的搖擺姿態。「斜」字用得妙,生動地寫出了柳枝的搖曳之神。這是寒食節京城的白天景色。

景色由大而小,由全城而入宮苑。下面接著寫宮苑傍晚的景象。

15樓:匿名使用者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點明描寫的地點是**?

16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是指春天的京城。

詩句春城無處不飛花是一個什麼句意思是什麼作者用這個句式強調了什麼?

17樓:匿名使用者

「春城無處不飛花」是一個雙重否定句。

「春城」指春天裡的都城長安。「飛花」即花瓣紛紛飄落,點明暮春季節「飛花」寫花開的盛況,時值春日,長安城到處是飛花柳絮,一派繽紛絢爛的景象。

「飛」字的動態強烈,有助於表現春天的勃然生機外,還說明了詩人在描寫時序時措辭是何等精密。「飛花」,就是落花隨風飛舞。

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說「落花」而說「飛花」,這是明寫花而暗寫風。

18樓:半支魚竿

「春城無處不飛花」是一個雙重否定句,意思是暮春的晶城處處飄飛著柳絮落花,作者用這個句式強調了長安城的春天到處萬紫千紅,充滿愛意

19樓:匿名使用者

雙重否定句!!!!!!!

由「春城無處不飛花」這句詩想到的兩個成語有什麼?

20樓:皓凌

「春城無處不飛花」出自《寒食》,唐代詩人韓翃的一首七言絕句。

可想到成語有朝朝寒食,夜夜元宵,早晚都像過節一樣。形容生活奢華,整天尋歡作樂。

在《元曲選白仁甫一》中有:「寡人自從得了楊貴妃,真所謂朝朝寒食,夜夜元宵也。」之句。

「春暖花開」,意思是春天氣候溫暖,百花盛開,景色優美。比喻遊覽、觀賞的大好時機。

春城無處不飛花是哪首詩裡的春城無處不飛花這句詩是描寫哪個城市的?

春城無處不飛花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韓翃創作的一首七絕 寒食 下一句是寒食東風御柳斜。全詩原文如下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白話文釋義 暮春時節,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 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 的柳枝。夜色降臨,宮裡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裡。擴充套...

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城無處不飛花。綠樹陰濃夏日長。五月榴花照眼明。全詩,快,最好註釋!第一的

萬紫千紅總是春 出自宋朝朱熹的 春日 意思是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春城無處不飛花 出自唐朝韓翃的 寒食 春城 指春天裡的都城長安。飛花 即花瓣紛紛飄落,點明暮春季節。無處不 用雙重否定構成肯定,進而寫出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即暮春的長安城裡...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這兩句詩中描寫的景物是什麼

春城無處不飛花 春城 指春天裡的都城長安。飛花 即花瓣紛紛飄落,點明暮春季節。無處不 用雙重否定構成肯定,進而寫出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第二句 寒食東風御柳斜 是寫皇宮園林中的風光。御柳 是指御苑裡的柳樹。當時風俗寒食日折柳插門,清明這天皇帝還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以示恩寵。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