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終南山詩中有畫的賞析

2021-03-06 09:28:30 字數 5360 閱讀 4950

1樓:匿名使用者

王維《終南山》賞析

終南山·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太乙】終南山之別名,其山延綿數千裡。

【近】近乎,或者接近。

【天都】因太乙為洞天之最,故曰天都,或說指唐都長安。

【入】接近

【分野】古以二十八宿星座的區分標誌地上的界域叫分野。

【中峰】中峰之北為秦,為雍州、井鬼之分;其南為蜀,為梁州、荊州、翼軫之分。

[欣 賞]

藝術創作,貴在以個別顯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劉勰所謂「以少總多」,古代畫論家所謂「意餘於象」,都是這個意思.。作為詩人兼畫家的王維,很懂得此中奧祕,因而能用只有四十個字的一首五言律詩,為偌大一座終南山傳神寫照。

首聯「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先用誇張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輪廓。這個總輪廓,只能得之於遙眺,而不能得之於逼視。所以,這一聯顯然是寫遠景。

「太乙」是終南山的別稱。終南雖高,去天甚遙,說它「近天都」,當然是藝術誇張。但這是寫遠景,從平地遙望終南,其頂峰的確與天連線,因而說它「近天都」,正是以誇張寫真實。

「連山接海隅」也是這樣。終南山西起甘肅天水,東止河南陝縣,遠遠未到海隅。說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實,說它「與他山連線不斷,直到海隅」,又何嘗符合事實?

然而這是寫遠景,從長安遙望終南,西邊望不到頭,東邊望不到尾。用「連山接海隅」寫終南遠景,雖誇張而愈見真實。

次聯寫近景,「白雲回望合」一句,「回望」既與下句「入看」對偶,則其意為「回頭望」,王維寫的是入終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剛走過的路。詩人身在終南山中,朝前看,白雲瀰漫,看不見路,也看不見其他景物,彷彿再走幾步,就可以浮游於白雲的海洋;然而繼續前進,白雲卻繼續分向兩邊,可望而不可即;回頭看,分向兩邊的白雲又合攏來,匯成茫茫雲海。這種奇妙的境界,凡有遊山經驗的人都並不陌生,而除了王維,又有誰能夠只用五個字就表現得如此真切呢?

「青靄入看無」一句,與上句「白雲回望合」是「互文」,它們交錯為用,相互補充。詩人走出茫茫雲海,前面又是濛濛青靄,彷彿繼續前進,就可以摸著那青靄了;然而走了進去,卻不但摸不著,而且看不見;回過頭去,那青靄又合攏來,濛濛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這一聯詩,寫煙雲變滅,移步換形,極富含孕。即如終南山中千巖萬壑,蒼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異草,值得觀賞的景物還多,一切都籠罩於茫茫「白雲」、濛濛「青靄」之中,看不見,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於進一步「入看」。

另一方面,已經看見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戀,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雲」、「青靄」俱「合」,則剛才呈現於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籠以青紗,或裹以冰綃,由清晰而朦朧,由朦朧而隱沒,更令人回味無窮。這一切,詩人都沒有明說,但他卻在已經勾畫出來的「象」裡為我們留下了馳聘想象的廣闊天地。

第三聯高度概括,尺幅萬里。首聯寫出了終南山的高和從西到東的遠,這是從山北遙望所見的景象。至於終南從北到南的闊,則是用「分野中峰變」一句來表現。

遊山而有「分野中峰變」的認識,則詩人立足「中峰」,縱目四望之狀已依稀可見。終南山東西之綿遠如彼,南北之遼闊如此,只有立足於「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於眼底;而「陰晴眾壑殊」,就是盡收眼底的全景。所謂「陰晴從壑殊」,當然不是指「東邊日出西邊雨」,而是以陽光的或濃或淡、或有或無來表現千巖萬壑千形萬態。

對於尾聯,歷來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評價。有些人認為它與前三聯不統

一、不相稱,從而持否定態度。王夫之辯解說:「『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則山之遼廓荒遠可知,與上六句初無異致,且得賓主分明,非獨頭意識懸相描摹也。

」(《姜齋詩話》卷二)沈德潛也說:「或謂末二句與通體不配。今玩其語意,見山遠而人寡也,非尋常寫景可比。

」(《唐詩別裁》卷九)

這些意見都不錯,然而「玩其語意」,似乎還可以領會到更多的東西。第一,欲投人處宿」這個句子分明有個省略了的主語「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見得「我」在遊山,句句有「我」,處處有「我」,以「我」觀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處宿」而要「隔水問樵夫」,則「我」還要留宿山中,明日再遊,而山景之賞心悅目,詩人之避喧好靜,也不難於言外得之。

第三,詩人既到「中峰」,則「隔水問樵夫」的「水」實際上是深溝大澗;那麼,他怎麼會發現那個「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樹林,有音響。詩人尋聲辨向,從「隔水」的樹林裡欣然發現樵夫的情景,不難想見。

既有「樵夫」,則知不太遙遠的地方必然有「人處」,因而問何處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詩人側首遙望的情景,也不難想見。

總起來看,這首詩的主要特點和優點是善於「以不全求全」,從而收到了「以少總多」、「意餘於象」的藝術效果。

王維《終南山》鑑賞 及譯文

終南山王維

太乙近天都①,連山到海隅②。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③。

分野中峰變④,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⑤,隔水問樵夫。

譯文:終南山高大雄偉,幾乎接近天都,山山相連,直到海角。回望剛剛在身前退向兩邊的茫茫白雲,淡淡青霧,又瀰漫成了朦朧迷濛的一片奇幻的境界。

中峰高大雄偉,成了分野之界,陰天和晴天裡千巖萬壑的景象相差懸殊。天晚了,想要找個人家住下,我只好隔著水向樵夫打聽。

疑難點註釋:①太乙:終南山的主峰,也是終南山的別名,在唐京長安城南約四十里處。

西起甘肅天水,東至河南陝縣,綿延八百餘里。天都:因太乙為洞天之最,故曰天都,或說指唐都長安。

②連山句:山山相連,直到海角。 ③ 兩句詩互文。即「白雲入看無,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回望合」。

白雲,白茫茫的霧氣。青靄,也是霧氣,比白雲淡。

④分野句:中峰南北,屬於不同的分野。古代天文學家將天空十二星辰的位置與地上州郡區域相對應,稱某地為某星之分野。 ⑤人處:人家、村子。

賞析點撥:

鑑賞這首詩,首先要注意詩的線索和順序。作者以遊蹤為線索,以時空變化為順序,對終南山進行了描繪。首聯是遠觀,用誇張手法寫出了終南山的高峻、廣大,它高近天都,山山相連,直到海角。

頷聯寫進入山中所見到的雲霧繚繞變幻莫測的奇妙景象。頸聯寫來到中峰時所見到的景象,突出了山之高大、景象之變換無窮。尾聯寫登山流連往返,以至天晚欲尋覓宿處。

線索清楚,層次分明,在僅僅四十個字之內把終南山的高大雄偉展現在我們面前。

其次,重點鑑賞詩的第二聯。這一聯詩採用了互文的手法來描寫進入終南山所見到的奇妙景象。詩人進入終南山,朝前看,白雲瀰漫,看不見路,也看不見其他景物,彷彿再走幾步,就可以浮游於白雲的海洋;然而繼續前進,白雲卻繼續分向兩邊,可望而不可即;回頭看,分向兩邊的白雲又合攏來,匯成茫茫雲海。

這種奇妙的境界,凡有遊山經驗的人都並不陌生,而除了王維,又有誰能夠只用五個字就表現得如此真切呢?「青靄入看無」一句,與上句「白雲回望合」是「互文」,它們交錯為用,相互補充。詩人走出茫茫雲海,前面又是濛濛青靄,彷彿繼續前進,就可以摸著那青靄了;然而走了進去,卻不但摸不著,而且看不見;回過頭去,那青靄又合攏來,濛濛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總起來看,這首詩的主要特點和優點是善於「以不全求全」,從而收到了「以少總多」、「意餘於象」的藝術效果。

終南山王維

太乙近天都, 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 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 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 隔水問樵夫。

藝術創作,貴在以個別顯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劉勰所謂「以少總多」,古代畫論家所謂「意餘於象」,都是這個意思.。作為詩人兼畫家的王維,很懂得此中奧祕,因而能用只有四十個字的一首五言律詩,為偌大一座終南山傳神寫照。

首聯「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先用誇張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輪廓。這個總輪廓,只能得之於遙眺,而不能得之於逼視。所以,這一聯顯然是寫遠景。

「太乙」是終南山的別稱。終南雖高,去天甚遙,說它「近天都」,當然是藝術誇張。但這是寫遠景,從平地遙望終南,其頂峰的確與天連線,因而說它「近天都」,正是以誇張寫真實。

「連山接海隅」也是這樣。終南山西起甘肅天水,東止河南陝縣,遠遠未到海隅。說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實,說它「與他山連線不斷,直到海隅」,又何嘗符合事實?

然而這是寫遠景,從長安遙望終南,西邊望不到頭,東邊望不到尾。用「連山接海隅」寫終南遠景,雖誇張而愈見真實。

次聯寫近景,「白雲回望合」一句,「回望」既與下句「入看」對偶,則其意為「回頭望」,王維寫的是入終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剛走過的路。詩人身在終南山中,朝前看,白雲瀰漫,看不見路,也看不見其他景物,彷彿再走幾步,就可以浮游於白雲的海洋;然而繼續前進,白雲卻繼續分向兩邊,可望而不可即;回頭看,分向兩邊的白雲又合攏來,匯成茫茫雲海。這種奇妙的境界,凡有遊山經驗的人都並不陌生,而除了王維,又有誰能夠只用五個字就表現得如此真切呢?

「青靄入看無」一句,與上句「白雲回望合」是「互文」,它們交錯為用,相互補充。詩人走出茫茫雲海,前面又是濛濛青靄,彷彿繼續前進,就可以摸著那青靄了;然而走了進去,卻不但摸不著,而且看不見;回過頭去,那青靄又合攏來,濛濛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這一聯詩,寫煙雲變滅,移步換形,極富含孕。即如終南山中千巖萬壑,蒼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異草,值得觀賞的景物還多,一切都籠罩於茫茫「白雲」、濛濛「青靄」之中,看不見,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於進一步「入看」。

另一方面,已經看見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戀,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雲」、「青靄」俱「合」,則剛才呈現於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籠以青紗,或裹以冰綃,由清晰而朦朧,由朦朧而隱沒,更令人回味無窮。這一切,詩人都沒有明說,但他卻在已經勾畫出來的「象」裡為我們留下了馳聘想象的廣闊天地。

第三聯高度概括,尺幅萬里。首聯寫出了終南山的高和從西到東的遠,這是從山北遙望所見的景象。至於終南從北到南的闊,則是用「分野中峰變」一句來表現。

遊山而有「分野中峰變」的認識,則詩人立足「中峰」,縱目四望之狀已依稀可見。終南山東西之綿遠如彼,南北之遼闊如此,只有立足於「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於眼底;而「陰晴眾壑殊」,就是盡收眼底的全景。所謂「陰晴從壑殊」,當然不是指「東邊日出西邊雨」,而是以陽光的或濃或淡、或有或無來表現千巖萬壑千形萬態。

對於尾聯,歷來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評價。有些人認為它與前三聯不統

一、不相稱,從而持否定態度。王夫之辯解說:「『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則山之遼廓荒遠可知,與上六句初無異致,且得賓主分明,非獨頭意識懸相描摹也。

」(《姜齋詩話》卷二)沈德潛也說:「或謂末二句與通體不配。今玩其語意,見山遠而人寡也,非尋常寫景可比。

」(《唐詩別裁》卷九)

這些意見都不錯,然而「玩其語意」,似乎還可以領會到更多的東西。第一,欲投人處宿」這個句子分明有個省略了的主語「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見得「我」在遊山,句句有「我」,處處有「我」,以「我」觀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處宿」而要「隔水問樵夫」,則「我」還要留宿山中,明日再遊,而山景之賞心悅目,詩人之避喧好靜,也不難於言外得之。

第三,詩人既到「中峰」,則「隔水問樵夫」的「水」實際上是深溝大澗;那麼,他怎麼會發現那個「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樹林,有音響。詩人尋聲辨向,從「隔水」的樹林裡欣然發現樵夫的情景,不難想見。

既有「樵夫」,則知不太遙遠的地方必然有「人處」,因而問何處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詩人側首遙望的情景,也不難想見。

總起來看,這首詩的主要特點和優點是善於「以不全求全」,從而收到了「以少總多」、「意餘於象」的藝術效果。

參考資料

終南山唐王維的詩意,終南山唐王維的詩意是什麼

終南山 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五律。全詩的意思是 高聳的終南山似乎接近長安,山巒延綿不絕遙遙伸向海濱。回望山下白雲滾滾連成一片,鑽進青藹眼前霧團沓然不見。巍峨終南山能分隔星宿州國,山川裡的陰晴也就各不相同。我想投宿人家在這度過一夜,隔著河川向打柴的樵夫詢問。這首詩的首聯寫終南山的遠景,借用誇張手法勾畫...

蘇軾評價王維的詩詩中有畫反覆誦讀《鹿柴》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

鹿柴 的全文如下 鹿柴 唐代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釋義 幽靜的山谷裡看不見人,只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背景 唐天寶年間,王維在終南山下購置輞川別業。鹿柴是王維在輞川別業的勝景之一。輞川有勝景二十處,王維和他的好友裴迪逐處作詩...

蘇軾曾評價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藝術特色在這首詩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一般你可以先把這句詩翻譯一下,用比較優美的句子描述詩中所描繪的景物,然後再分析詩歌手法,用到什麼修辭,有什麼作用。王維的詩一般是動靜結合,善用色彩等。怎樣理解蘇軾對王維的評價 詩中有畫 蘇軾在 書摩詰藍田煙雨圖 中曾這樣評價王維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 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也是對藝術意境應是一種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