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大體是什麼意思識大體什麼意思

2021-03-06 12:40:49 字數 4666 閱讀 2337

1樓:匿名使用者

懂得事情的要領或有關大局的道理。

南朝 樑 劉勰 《文心雕龍·奏啟》:「理既切至,辭亦通暢,可謂識大體矣。」 清 昭連 《嘯亭續錄·善撲營》:

「其後 文遠皋寧 任金吾時,以其賤卒不宜近上前,因奏罷之,人稱其識大體雲。」 聞一多 《演講錄·八年的回憶與感想》:「這年頭愈是年輕的,愈能識大體,博學多能的中年人反而只會挑剔小節。」

識大體是什麼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是指懂得事情的要領或有關大局的道理。如:識大體,顧大局。

識大體什麼意思

3樓:最美書屋

識大體bai

基本解釋:1.懂得事情的要du領或有關zhi大局的道理。

詞語分dao開解釋:

大體 : ①重要的義理專:識大體,

屬顧大局。 ②綱要:操綱領,舉大體。 ③副詞。大致;大抵:大體上一致|大體如此。

識 : 識 (識) shí 知道,認得,能辨別:識辨。識破。識相(xi刵g )。識途老馬。 所知道的道理:知識。

4樓:清天外

識大體,讀作shí dà tǐ,漢語詞語,是指懂得事情的要領或有關大局的道理。

中文名識大體

拼    音

shí dà tǐ

解    釋

懂得事情的要領或有關大局的道理

例    句

識大體,顧大局

5樓:冬眠蠍子

shí dà tǐ

[釋義]

1.懂得事情的要領或有關大局的道理。

[例句]

無偏無黨,正直是與,清靜無為,顧大局,識大體,使天下休養生息,以成就朕躬繼志述事之美。

什麼叫做識大體

6樓:匿名使用者

識大體,應該說,就是當有一件事發生了,很多人都會自覺的從自身方面想起,憑直覺去做專,但有一個人,卻屬跳出個人的這個『圈子』站在總體的角度上看,從而對這件事做出合理的解釋和解決方法。就比如說,小學的時候那篇課文,老師說畫一個核桃,如果單單在自己的角度看,看到的,只是一部分而己。但如果把自己角度看到的和別人看到的全部都加起來,就不一樣了。

想怎樣做到識大體,這對一個人來說,應該是很困難的,因為好多時候,都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有幾個那樣理智的人,遇到自己的事,依舊那樣理智和冷靜?

總體來說,就是無論遇到什麼事,先不要急著發表想法,也不要急著去做,首先要靜下心來,好好的想一想,儘可能的想全面一些,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想。比如說,一個小偷他偷了東西,通常,我們都會認為他就是個小偷,習以為常了,但是,我們從來都沒有站在他的角度去想一下,他為什麼會去偷呢?

當然,人不能所有的事都這樣想,那麼好多事都會由簡單變得繁起來。但通常遇到麻煩事的時候,最好多想想,有益無害啊。

7樓:夏末汀芷

1、識大體bai:懂得事情的要領或有關du大局的道zhi理。

2、注音:shí

dao dà tǐ

3、常用作:不識大體(bù內 shí dà tǐ):考慮容問題過於片面,不懂得從大局滲入。

4、出 處:《史記·平原虞卿列傳》:「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

5、例句:

上斥為不識大體,仍諭內監在外生事者聽人責懲。(《清史稿·高宗本紀》)

8樓:匿名使用者

清楚事物的本質,能顧全大局。

什麼叫做識大體?

9樓:琥珀玫瑰

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不講原則,不求真相,喜歡真善美而不予支援,憎恨假惡醜而不予反對,只一味和稀泥,打馬虎眼,保持一團和氣(此氣乃烏煙瘴氣之氣),就叫識大體。

10樓:_流星閃電

識大體【詞語】:識大體

【注音】:shí dà tǐ

【釋義】:懂得事情的要領或有關大局的道理。

11樓:手機使用者

懂得為人處事,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什麼叫識大體?

12樓:

識大體:是聰明人,懂得顧全大局,有戰略眼光。簡單說是明智!版舉例:應像蜜蜂,既採集權,又整理,這樣才能釀出香甜的蜜來不識大體:不懂得把握大局,做事不得要領。

舉例:不能像螞蟻,只是收集;也不可像蜘蛛,只從自己肚中吐絲

13樓:匿名使用者

識大體 說白了就是認識清楚事情大概體系,所以認識了大概體系就不會做些不當的行為了

14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從大局角度看問題!

15樓:之軒亂戀

.懂得事情的要領或有關大局的道理。

識大體,顧大局。是什麼意思

16樓:石小希

「識大體,顧大局」的意思是懂得事情的要領或有關大局的道理,對待問題時候,不計私利,有大局觀念、大局意識,能從大局出發,考慮大多數人的利益,即深明大義。

詳細釋義:

大體 :

1、重要的義理:識大體,顧大局。

2、綱要:操綱領,舉大體。 副詞。

3、大致;大抵:大體上一致|大體如此。

識 :1、識(識) shí 知道,認得,能辨別:識辨。識破。識相(xi刵g )。識途老馬。

2、所知道的道理:知識。

出處:聞一多 《演講錄·八年的回憶與感想》:「這年頭愈是年輕的,愈能識大體,博學多能的中年人反而只會挑剔小節。」

17樓:仍然空空如也

意思是懂得事情的要領或有關大局的道理,對待問題時候,不計私利,有大局觀念、大局意識,能從大局出發,考慮大多數人的利益,即深明大義。原句出自於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奏啟》和清代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原文:1、南朝劉勰《文心雕龍·奏啟》:「理既切至,辭亦通暢,可謂識大體矣。」

白話譯文:理由說的真切到位,言辭也通順,這才是懂得事情的要領了。

2、清代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十一回:「然而要顧全大局呢,也有個無可奈何的時候;到了無可奈何的時候,就不能不自己開解自己。」

白話譯文:如果要顧全大多數人的利益的話,還是有做不到的時候。真到了做不到的時候,就要自己開解自己不要太執著。

18樓:匿名使用者

指在對待問題時候,不計私利,有大局觀念、大局意識,能從大局出發,考慮大多數人的利益,即深明大義。也常稱為「識大體、顧大局」。

19樓:匿名使用者

境界博大,能夠從大局著想,不把個人的私慾放在首位。

20樓:匿名使用者

大體系,大局面就有大利益.

若是為了小利而失大利是為不智,吾等不取.

例:小樹砍來可以生火,燒一頓飯就沒了.如果養幾年,就可以取材造傢俱等,相比而言,燒火與傢俱就是小局與大局之比了

21樓:匿名使用者

認識到有關大局的重要道理,照顧全域性利益

「知進退明得失,知進退識大體。」是什麼意思?

22樓:子秴

「知進退,明得失。即知道什麼時侯,什麼時侯退回,明瞭得與失的。如果形容做人的話,一般指一個人能夠審時度勢,善於觀察和取捨。

「知進退明得失」是:是劉邦的名言。

一個人若要獲得智慧和財富,就需要付出艱苦不懈的努力和奮鬥。有人一來到這個世上,父母就為他積攢了萬貫家財,無需努力和奮鬥,於是整日無所事事,行屍走肉,這樣的人長壽者甚少。也有人從小家境貧寒,飢寒交迫,為了生計,整日奔波,這樣的人很坦然,很自在,很快樂,他們長命百歲。

還有極少數人,靠貪腐,靠坑蒙拐騙、靠搶奪豪取等不正當手段,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的財富,但他們終日提心吊膽,擔驚受怕,東躲**,害怕被人發現,生怕財富失去,思想始終處在莫名的壓力之下,這樣的人也不會長壽。這是 「得」與「失」的一種體現。

參考資料360百科:https://baike.so.***/

23樓:2015的賬號

「知進退明得失,知進退識大體」釋義:

知道什麼時侯前進,什麼時侯退回,明瞭得與失的關係,識大體,是懂事;如果形容做人的話,一般指一個人能夠審時度勢,善於觀察和取捨。

「知進退明得失」是劉邦的名言

知道什麼時候該爭取,什麼時候退讓,每一件事都明白自己的得失。看準時機,把握機會,把自己的能力,潛力,最大化發揮出來。

知進退,明得失。審時度勢,物盡其用

關鍵是要做到知行合一,切實做到這幾點。知行合一,有如武術裡的形神合一。

劉邦的其他名言:

大丈夫當如此也!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識得大體是什麼意思?

24樓:匿名使用者

【詞語】

:識大體

bai【注音】:dushí dà tǐ

【釋zhi義】:1.懂得事情的dao要領或有關大局的道理專大體 :

①重要的義理屬:識大體,顧大局。 ②綱要:

操綱領,舉大體。 ③副詞。大致;大抵:

大體上一致|大體如此。

識 : 識(識) shí 知道,認得,能辨別:識辨。識破。識相(xi刵g )。識途老馬。所知道的道理:知識。

男人都鍾愛“識大體”的女生的原因是什麼

我 從本質上說,我是那種比較看重外表的女孩。打扮並不完全是為了取悅他人。女生漂亮,男生不是也會開心嗎?這並不是說我們每個人都要花兩個小時化妝才能給他的男朋友面子。相反,你過去會花一個半小時化妝,但是在特殊的日子裡,比如面試那天,你自然會花兩個小時化妝。你的內心非常重視這件事,所以你願意讓自己的外表更...

for是什麼意思,for是什麼意思?

for的意思有 為 的意思,比如為小孩買東西 也有 因為 的意思,比如因為 而謝謝你等,不過這是微弱的意思。還有當後加一段時間時表示 一段時間 等等 for 英 f r f r 美 f r f r prep.表示物件 用途等 給,對,供 以幫助 為了 關於專 conj.因為 由於 例句 isn t ...

是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

汗水,但是經常被用來表示水,也可以用來表示壓力 努力 緊張。銀河的表情,它的外表是四方形 深藍色中間有一條星星的河流。這是一個浪漫的表情,熱戀的朋友可以發一個表情陪你一起去發現天空的祕密。請注意,在emoji表情中,微軟平臺顯示的形狀像一個螺旋狀中間夾著紫色橢圓形的影象。一顆藍色的心,他沒有紅色或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