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及其意義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內容以及其對生物學的意義

2021-03-07 01:27:20 字數 4932 閱讀 1653

1樓:★夏ぜ醉雷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

原始生命過於簡單,而今天世界上的生命形式十分複雜;原始生命是單一的,而

今天世界上生命的物種是多樣的,十分豐富;原始生命是低階的,而今天世界上

的生命已走向高階。這種變化是個什麼樣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動力和機制是什

麼?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darwin,2023年~2023年)生活在19世紀,在他之前出現

了各種各樣的進化論思想:古希臘哲學家的預言;法國植物園院長布豐的生物分

類思想;達爾文的祖父提出的生物進化的可能性;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

(lamarck,2023年~2023年)的進化論思想;蘇格蘭地質學家賴爾(lyell,

2023年~2023年)的地質漸變論思想。但由於種種侷限性,最終在達爾文手中完

成的進化論在科學界和科學界之外引起的震動最為強烈,最為深刻,也最為久遠。

2023年,達爾文作為博物學家隨貝格爾號自東向西作環球探險航行,歷時5年。

達爾文的任務是在那一片未開發的世界仲裁激動、植物和岩石樣本。這5年對他

進化論思想的形成具有決定性意義,他自己就曾說:「貝格爾艦上的旅行,是我

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並且決定了我的全部研究事業」。

隨船航行的5年,達爾文一路觀察和記錄,採集了許多珍貴的標本,並大量地使

用了觀察方法、比較方法、分類方法、歸納方法和歷史方法,蒐集和整理了大量

的感性材料,進行了大量的思考。這使他從一個確信物種不變的神學專業畢業生

轉化為進化論者。

達爾文曾看到一種叫「土庫土科」的老鼠,由於長期在地下生活,很多都是瞎

子,它們卻沒有什麼不便,於是他想到了拉馬克的「用進廢退」的思想。

他在南美洲的一個群島上驚奇地發現,幾乎所有的爬行動物和至少一半以上的植

物都是這些島嶼所特有的,在世界其它地方見不到。比如他發現26種陸棲鳥中有

25種是特有的,而且它們的特徵排列成一個漸進的系列。對這些島上特有的眾多

的動植物的種,達爾文常想,難道上帝在這島上分別造出這麼多的種嗎?他堅定

地回答:這只是變種。那25種陸棲鳥是最初從北美洲遷來一種鳥的變種。

達爾文知道自然界的動植物有巨大的繁殖能力,而各種生物的數量在一定條件下

總是保持相對穩定。生物實際生存數量與繁殖數量之間相差很大,達爾文據此得

出結論:生物界存在著激烈的生存鬥爭。

在佔有大量資料的基礎上,達爾文特別注意研究了古生物的地質分佈和活的物種

的地理分佈。物種在空間上的有序的逐漸變化的序列使他堅信,物種在時間上具

有同樣的漸進的序列。

隨貝格爾號回來後,達爾文就是一個堅定的進化論者了,他不再相信物種是上帝

分別創造的,認為神創論解釋不了他所觀察到的事實,關於生物通過自然選擇而

連續進化的理論開始在達爾文的頭腦中形成,這與他航行前的觀點完全不同,他

說「這簡直像坦白了一場**案」。以後的20年,他又蒐集了大量資料,並整合

了同時代進化論者特別是華萊士(a·r·wallace,2023年~2023年)的思想。

2023年正式出版了他的偉大著作《物種起源》。

達爾文進化論認為生物有一個緩慢的變化過程,物種不是被分別創造出來的,一

個物種是從原有的另一物種傳下來的。整個生物系統發展是一個從一到多、從簡

單到複雜、從低階到高階的演化過程,在進化中物種會發生變化。那麼,生物是

如何進化的?要真正解開進化之迷就必須搞清進化的原因和機制。

達爾文認為進化的機制是自然選擇。達爾文觀察到,生物界普遍存在著繁殖過剩

的現象,繁殖過剩必然導致生存鬥爭。生存鬥爭是每時每刻都存在的,所以不斷

地有生物死亡的事情發生。在生存鬥爭中如何分出高低勝負呢?達爾文的回答

是,哪個個體或個體的哪種特徵適應了殘酷的鬥爭環境,便會被保留下來,否則

就被淘汰掉,即適者生存。一對生物所產生的許多後代,發育是不平衡的,其器

官的形態、功能、特性或多或少有某些差別,這些微小的、不顯著的、偶然的變

異在生存鬥爭中經受檢驗,大自然像一臺精密儀器,無所不在,年復一年,不知

不覺地工作著,把好的、對生物個體有用的變異保留下來,把壞的、不利的變異

排斥掉,這就是自然選擇。適者生存既是選擇的標準,也是選擇的結果。這種選

擇還會將有利的變異通過遺傳保留、積累起來。天長日久的生存鬥爭和自然選

擇,會使偶然的變異成為必然的屬性,生物會產生變種,這就是物種不斷進化的

過程。總之,生存鬥爭是物種進化的前提,自然選擇是物種進化的途徑,在生存

鬥爭中的自然選擇是物種進化的機制,適者生存是自然選擇的標準也是選擇的結果。

2樓:成都的高中生

不適者淘汰,適者生存

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內容以及其對生物學的意義

3樓:大槌頭

達爾文進化論主要包括四個子學說:

一,一般進化論:物種是可變的,現有的物種是從別的物種變來的,一個物種可以變成新的物種。這一點,早已被生物地理學、比較解剖學、比較胚胎學、古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的觀察、實驗所證實,我們現在甚至可以在實驗室、野外直接觀察到新物種的產生。

所以,這是一個科學事實,其可靠程度跟「地球是圓的」、「物質由原子組成」一樣。在今天,除了極其個別的由於宗教信仰偏見而無視事實的人,實際上已無生物學家否認生物進化的事實。

二,共同祖先學說:所有的生物都來自共同的祖先。分子生物學發現了所有的生物都使用同一套遺傳密碼,生物化學揭示了所有生物在分子水平上有高度的一致性,最終證實了達爾文這一遠見卓識。

所以,這也是一個被普遍接受的科學事實。

三,自選選擇學說:自然選擇是進化的主要機制。自然選擇的存在,是已被無數觀察和實驗所證實的,所以,這也是一個科學事實。

但是,現在學術界一般認為,自然選擇的使用範圍並不象達爾文設想的那麼廣泛。自然選擇是適應性進化(即生物體對環境的適應)的機制,對於非適應性的進化,有基因漂移等其他機制。也就是說,不能用自然選擇來解釋所有的進化現象。

考慮到適應性進化是生物進化的核心現象,說自然選擇是進化的主要機制,也是成立的。

四,漸變論:生物進化的步調是漸變式的,是一個在自然選擇作用下累積微小的優勢變異的逐漸改進的過程,而不是躍變式的。這是達爾文進化論中較有爭議的部分。

在達爾文在世時以及死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大部分生物學家,特別是古生物學家,都相信生物進化是能夠出現躍變的,認為新的形態和器官是源自大的躍變,而不是微小的變異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緩慢而逐漸地累積下來的。包括赫胥黎在內的一些古生物學家由於強調生物化石的不連續性,而持這種觀點。在遺傳學誕生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早期遺傳學家們由於強調遺傳性狀的不連續性,也普遍接受躍變論。

在20世紀40年代,「現代綜合」學說將遺傳學和自然選擇學說成功地結合起來,漸變論逐漸佔了優勢。但是近

二、三十年來,古生物學和進化發育生物學的研究表明,生物進化過程很可能是漸變和躍變兩種模式都存在的,躍變論又有抬頭的趨勢。不過,進化論所說的躍變,除了某些非常特殊的情形(例如植物經雜交出現新種),並非是指在一代或數代之間發生的進化,而可能經歷了數千年、數萬年乃至數百萬年,只不過以地質年代來衡量顯得很短暫而已。

現代生物學的發展,促進了生命起源、物種分化和形成等進化理論的進一步發展,認為生物最初從非生物而來,現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種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們在進化過程中,通過變異、遺傳和自然選擇,由低階到高階,從簡單到複雜,種類由少到多。

4樓:賈恆首裳

達爾文進化論為現代生物進化

論提供了理論的基礎,是現代生物進化論的鼻祖,他們的區別在於達爾文進化論側重於動物個體的演化,而現代生物進化論更側重於個體與種群和群體的演化。在達爾文學說中,自然選擇來自過度繁殖和生存鬥爭

而在現代進化論中,則將自然選擇歸於基因型有差異的延續,沒有生存鬥爭,自然選擇也在進行.。

簡單地說

達爾文側重表面(表)

現代進化論側重內在基因(裡)

達爾文生物進化論學說提出的意義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達爾文的進化理論,從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

的觀點出發,認為生物的變異、遺傳和自然選擇作用能導致生物的適應性改變。它由於有充分的科學事實作根據,所以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百餘年來在學術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達爾文的進化理論還存在著若干明顯的弱點:

①他的自然選擇原理是建立在當時流行的「融合遺傳」假說之上的。按照融合遺傳的概念 ,父、母親體的遺傳物質可以像血液那樣發生融合;這樣任何新產生的變異經過若干世代的融合就會消失,變異又怎能積累、自然選擇又怎能發揮作用呢

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意義有哪些?

6樓:曉曉江蘇

進化論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重大科學突破。第一次是日心說取代地心

說,否定了人類位於宇宙中心的自大情結;第二次就是進化論,把人類拉到了與普通生物同樣的層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與人類有了或遠或近的血緣關係,徹底打破了人類自高自大,一神之下,眾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

進化論(英文:theory of evolution)並非什麼演化都是進化,進化論,是以史為鑑,要找出生命生存規律和發展方向的系統性的科學理論,是對生命起源和發展的一種假說。

古希臘時期曾經出現一些零星的演化思想,包括現在「演化論」者的演化無方向存在即合理,都不是系統性的科學理論。21世紀進化學絕大部分以「分子鐘為基礎、蛋白質pam矩陣和blosum的氨基酸矩陣為證據」的分子系統發生學和進化動力學為基礎,由達爾文的進化論指導。以埃爾溫·薛定諤的《生命是什麼》為主體方向,近中性突變為框架

,已成為當代生物學的核心思想之一,解釋了染色體平衡易位等基因變化。而達爾文進化論主要特指進化論在達爾文時代的觀點。

自然選擇說主要包括以下3個和諧統一的內容:

(1)生存鬥爭的理論。生殖過剩與生存條件的有限這一矛盾是地球上的物種被淘汰的外在原因之一。

(2)遺傳性發生變異的理論。雖變異的機制並不清楚,但普遍發生變異的事實不容否認,達爾文以此說明物種演變的內在原因。

(3)適者生存的理論。生存條件一直在變化,如果物種的變異適合於變化的環境,那麼就在生存鬥爭中取得勝利而發展;如果物種的變異不適宜於它當時生存的條件,那麼就趨於衰減或滅亡。

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核心觀點 用字的詞語概括

物競天擇。達爾文進化論主要包括四個子學說 主要觀點 一,一般進化論 物種是可變的,現有的物種是從別的物種變來的,一個物種可以變成新的物種.這一點,早已被生物地理學 比較解剖學 比較胚胎學 古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的觀察 實驗所證實,我們現在甚至可以在實驗室 野外直接觀察到新物種的產生.所以,這是一...

生物進化論的提出,有什麼歷史意義

挑戰了封建神學,否定了神創說,促進了人類認識的飛躍 把發展變化思想引入生物界,開創了生物科學發展的新時代 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提供了自然史基礎 對處於國家危亡時期的中國思想界也產生巨大震動。你可以使用下101教育 裡面有很多 背景素材可以使用。進化論給人文領域帶來了一場顛覆性的革命。在達爾文之前,人們普...

生物進化的意義,生物進化的意義是什麼?

第一 進化只是看到了一定穩定條件下的演變 速度,力量,技巧,工具,乃至智力,智慧。第二 當條件發生變異的時候,這種條件無法 也就不存在進化的方向,比如,假設氣溫突然降低,恐怕北極熊的耐寒恐怕比人類的智商還要穩妥。無法 將來,如何進化?如果有知道將來,或許退化還管用一點。第三 進化,不如說是在穩定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