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哪個朝代的首都

2021-03-07 11:56:24 字數 4856 閱讀 6969

1樓:牙牙的弟弟

西安做過13個朝代的首都,分別是: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

1、西周

西周(前1046—前771),姬昌(文王)遷都豐(今西安市長安區馬王村一帶)。姬昌死,其子姬發(武王)即位,在灃河的東岸營建鎬京(今灃東新區斗門鎮一帶)並修文王緒業,公元前2023年,經牧野之戰,滅商建立周朝,史稱西周。

前781年,周幽王繼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執政,朝政腐敗激起國人怨恨;三年(前779年),伐六濟之戎失敗;同時天災頻仍,周朝統治內外交困。

幽王,寵愛褒姒,幽王廢掉正後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嬖寵美人褒姒為後,其子伯服(一作伯盤)為太子。宜臼逃奔申國,宜臼的母親是申侯的女兒。申侯聯合繒國和西方的犬戎進攻幽王。

殺幽王於驪山之下,犬戎乘機掠走大量財寶。西周就此滅亡。宜臼靠諸侯的幫助,登上王位,是為平王,翌年遷都洛邑,從此,歷史進入東周時期。前771年,西周覆亡。

2、秦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國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

秦王朝雖在歷史上擁有巨大影響,但濫用民力,統一僅十餘年。前209年,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而起,天下響應,劉邦、項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3、西漢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 )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十二帝,享國二百一十年,又稱為前漢。

公元前202年劉邦于山東定陶稱帝,國號漢,定都洛陽。同年遷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西漢時期諸夏人民的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 。西漢也是中國的**時代,文學、史學、藝術和科技等領域的成就輝煌燦爛,隨著絲綢之路,對外交往的日益頻繁,成為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強國。西漢出土文物種類豐富,展現出多姿多彩的風貌。

公元8年,王莽廢西漢末帝,定都長安,史稱新朝,西漢覆滅。

4、新莽

新朝(8年—23年),是繼西漢之後由西漢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公元8年臘月,王莽廢漢孺子(劉嬰)為安定公,改國號為新,建都常安(今西安漢長安城遺址),史稱新莽。

新朝開創了中國歷史上通過禪讓稱帝成功的先河,因為傳統史觀相對於通過戰爭革命取得政權,比較鄙棄禪位這種移轉政權的方式,所以王莽一直被中國史學家誤認為是「偽君子」。

中國古代史學家對新朝的評價幾乎都是負面的,尤其是《漢書》視王莽為逆臣賊子。後世亦是按漢書觀點評價王莽,直到清末之後,評價才有所改變。

5、東漢

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稱漢朝。

公元25年,劉秀稱帝,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建立東漢並開創了光武中興。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挾獻帝遷都長安,自此朝廷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

董卓被殺死後,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覆滅,進入三國割據時期。

6、西晉

西晉(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之一,另與東晉合稱晉朝。傳四帝 ,國祚五十一年。

司馬炎於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權而建立新政權,建國號為晉,定都於洛陽。

建興元年(公元313年),晉懷帝在平陽遇害,晉愍帝遷都長安,下令司馬睿、劉琨等的共七十萬大軍分三路合擊平陽。結果身為此戰主力的司馬睿在士族的鼓動下竟抗命不遵。

建興四年(公元316年)長安失守,西晉滅亡。

7、前趙

前趙(304-329),亦稱漢趙,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十六國」之一,是西晉晚期由匈奴人建立的政權。

304年十一月,劉淵以復漢為名,在左國城(今山西離石縣北)即漢王位,改元元熙,定國號為漢。正式建立漢國(匈奴漢國)。

308年十月,劉淵正式稱帝,改元永鳳。309年遷都平陽。310年病卒。長子劉和即位,後庶弟劉聰弒篡。316年晉愍帝降漢,西晉亡。

318年七月,劉聰(漢昭武帝)死,其太子劉粲繼立,八月靳準發動平陽政變殺粲。鎮守長安的漢中山王劉曜發兵攻靳準。

十月劉曜軍行至赤壁(今山西河津市西北的赤石川),即位稱帝,改元光初,次年改國號為趙(前趙)。

319年四月,漢主劉曜從粟邑返回長安,舊都平陽經此戰亂城室殘破、陵廟無存,現實際上又為石勒所控,於是定都長安。

329年,後趙軍乘勝西進,前趙太子劉熙棄長安而奔於上邽[guī](今甘肅天水)。九月,後趙石虎攻克上邽,殺劉熙及其文武百官,前趙亡。前趙5主15年,後趙2主11年。

一說漢趙傳3世5主,凡二十六年。

8、前秦

前秦(公元350年—394年)是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政權之一。公元350年氐族人苻洪佔據關中,稱三秦王 ,共歷六主,享國四十四年。

公元352年苻健稱帝,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與東晉斷絕。394年,七月,前秦帝苻登在馬毛山以南跟後秦帝姚興交戰,廢橋之戰為後秦尹緯擊潰,被生擒後斬首,太子苻崇投奔湟中繼承帝位。

十月,苻崇被西秦首領乞伏幹歸驅逐,投奔隴西王楊定,兩人於攻擊西秦時被西秦涼州刺史乞伏軻彈斬殺,前秦到此滅亡。

9、後秦

後秦(公元384年~417年)是十六國時期羌人貴族姚萇建立的政權。傳三世共三帝,歷經三十四年。

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萇稱帝於長安(今陝西西安漢長安城遺址),國號秦,史稱後秦。統治地區包括今陝西、甘肅東部和河南部分地區。

義熙十三年(417年)劉裕大軍攻破潼關,圍攻長安,姚泓舉國投降,後秦覆滅。

10、西魏

西魏(公元535年―556年),中國南北朝時期由北魏**出來的割據政權。由宇文泰擁立魏孝文帝的孫子元寶炬為帝,國號「大魏」。

建都長安(今西安漢長安城遺址)。政權實由宇文泰掌握。至公元557年被北周取代,經歷兩代三帝,歷時二十二年。

西魏恭帝四年(557年)正月,在其堂兄宇文護的扶持下,宇文護逼迫西魏恭帝拓跋廓把皇位禪讓給宇文覺,宇文覺即位稱帝受禪位,正式即位稱天王,國號大周,史稱北周,是為北周的開始。

11、北周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稱後周(唐宋以後鮮用),宇文周。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奠定國基,由其子宇文覺在其侄子宇文護的擁立下正式建立。歷五帝,共二十四年。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實際掌握西魏政權的宇文泰死後,第三子宇文覺正式即位稱天王,自稱周公。次年初,他廢西魏恭帝自立,國號周,建都於長安(今西安漢長安城遺址),史稱北周。

公元581年,楊堅代北周,改國號隋,北周享國二十四年而亡。

12、隋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朝代。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於楊堅,北周覆亡。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

隋煬帝在位時期修建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但因過度消耗國力,引發隋末民變和貴族叛變。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死隋煬帝。

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建立唐朝。公元619年,王世充擁立的皇泰主楊侗也被廢,隋朝覆滅,國祚38年。

13、唐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次年於長安稱帝建立唐朝。

天祐四年(907年),朱溫逼唐哀帝李柷禪位,唐朝滅亡。

2樓:到永久

西安是十三個朝代的首都,這十三個朝代按照先後順序分別是: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周伯姬昌(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營建豐京,將臣民從岐山周原遷於此。

又命子姬發(周武王)在灃水東岸營建鎬京。後者為政治中心,前者為宗教、文化中心,合稱「宗周」,為西安建城之始。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後,以豐鎬為都,為西安作為都城之始。

西安是***公佈的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中國古都學會認定的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帝都歷史最長的古都。曾經作為中國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1100多年。

西安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於2023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 ,美媒評選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下轄11區2縣並代管西鹹新區,總面積10752平方公里,2023年末戶籍人口905.

68萬。

擴充套件資料

近代西安發展

抗戰時期河南等地失守,大批難民沿隴海路湧入西安,主要集中在火車站和尚仁路(今解放路)一帶。尚仁路迅速發展成為新的商業區,西安城內的商業重心也開始集中到了城市的東部。

在中共長征之後,陝北地區成了蘇區,西安成為國民黨的重要前線,**25年( 2023年) 12月12日在此發生了西安事變。

**33年(2023年)9月1日,西安市**正式成立,為陝西省轄市。

**36年( 2023年) 8月1日,西安市升格為國民**行政院直轄市,為全國12個院轄市之一。

2023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屬陝甘寧邊區轄市。

2023年改由西北軍政委員會領導,2023年1月27日西北軍政委員會改為西北行政委員會管轄,西安市屬西北行政委員會。2023年3月12日,改為**直轄市,為全國12個**直轄市之一;2023年6月19日改為省轄市。

3樓:凮起雲湧

西安市是西周、秦

、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和唐代的首都。

西安是十三個朝代的首都,這十三個朝代按照先後順序分別是: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周伯姬昌在今西安城西南營建豐京,將臣民從岐山周原遷於此。

又命子姬發在灃水東岸營建鎬京。後者為政治中心,前者為宗教、文化中心,合稱「宗周」,為西安建城之始。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後,以豐鎬為都,為西安作為都城之始。

西安是***公佈的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中國古都學會認定的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帝都歷史最長的古都。曾經作為中國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1100多年。

西安市中心屬於哪個區,西安市文昌門屬於哪個區

屬於雁塔區。西安市最核心的就是新城區 碑林區 雁塔區,其中碑林區以文昌門的碑林命名,雁塔區就是以大雁塔命名.西安市中心屬於蓮湖區。1.地理位置 蓮湖區位於西安市城區西北部。東以北大街 北關正街 龍首村與新城區接壤 西以西 安 戶 縣 鐵路 北以龍首北路 大白楊路與未央區相連 南以南護城河 大環河與碑...

西安市中心屬於哪個區,西安市文昌門屬於哪個區

屬於雁塔區 人們習慣把鐘樓做為西安市中心,其實它在老城牆內中心的稍偏南一點。老城牆內的行政區有蓮湖區 新城 區 碑林區。鐘樓或鼓樓附近,屬於雁塔區。西安市最核心的就是新城區 碑林區 雁塔區,其中碑林區以文昌門的碑林命名,雁塔區就是以大雁塔命名.市中心在鐘樓,鐘樓行政劃分屬於蓮湖區 西安市文昌門屬於哪...

西安市70中和遠東二中哪個好,西安市70中和遠東二中哪個好

主要還是在自己來 如果自律性源較高就可以考慮70 因為70高中的校風不是很好 如果上不了重點班建議你就別去上70 還有。70中高中的辦學時間比較短 我初中在70上 70中的硬體水平還是不錯的 很值得肯定 另外,70和遠二都是省級標準化高中 遠東二中.管得嚴 西安市遠東一中和遠東二中哪個好 身為遠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