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國古代建築儲存下來的不多

2021-03-07 15:59:15 字數 5820 閱讀 5419

1樓:匿名使用者

很多的~故宮,天壇,岳陽樓,鳳凰樓,我老家的寶塔山,清涼山,西安古城牆~~~~

很多古建築由於是木質的,所以不能經歷千年,只能翻新,還有你說的都是政治性很強的建築,每次改朝換代都會砸一回的

2樓:匿名使用者

1、戰爭。無論是古代還是近代,因為戰爭損毀的名勝古蹟不勝列舉。阿房宮因為反對秦始皇**,項羽火燒阿房宮。圓明園就更不用說了,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跟是一把火燒了n天。

2、修葺不善。長期以來,對於古代建築物的保護在意識上和資金的投入上都顯得很薄弱。年數久了,經過風蝕等物理作用,建築殘損嚴重,但是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和修理。

3、盜墓和破壞行為猖獗。由於缺乏必要的管理。所以盜墓等破壞行為使得這些古代建築很難保持完好。

4、歷代的文化思想統治。中國古代,不僅僅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對於建築也是這樣,基本君王都會去新建宮殿,而對於以前的關注甚少,所以就造成了傳承不善的後果。

3樓:匿名使用者

阿房宮、圓明園都是因為戰火而毀滅的。

總的來說,我國古代建築受戰爭的影響最大。幾千年來的王朝交替,每一次都會爆發較大的戰爭,加之我國古代建築多以木質為主,更加容易損壞。

還有一點不知樓主注意沒有,人口的多少,城市的發達程度也是古建築能否倖存的關鍵。一般來說,人口少,城市欠發達的偏遠地區,古代的建築一般儲存較為完整。

4樓:呂相公

大概在西周中期,中國便出現了磚瓦,甚至當時有一間很有名的「瓦屋」。但出現磚瓦,並不意味著磚瓦的大量應用,主體建築,仍然是木製的,這一點直到明末清初都沒有大的改變。

中國古代磚石結構的建築不多,許多民間建築甚至官廄,都是木製結構,原因在於粘合劑的問題。由於沒有發明合適的粘合劑,中國古代保留下來的磚石建築,都是用糯米為主的粘和材料----這在以糧食為重要戰略資源的時代,其成本是不可想象的。

正因為這一技術上的原因,中國沒有像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古波斯那些國家一樣,留下大量的磚石結構建築,而是主要應用木製建築。

日本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以及中國技術的影響,同樣出於這樣的境地----在二戰結束前,日本幾乎所有城市的建築,也都是木製建築。

這些建築毀於戰火,或是和平時期的火災,機率實在是太高了。就像2023年,武當山遇真宮,就是毀於火災。

5樓:射月弓

因為我們國家文化裡有一種辭舊迎新的觀念,即喜歡一切都重新的開始。包括過年的時候,也總要穿新衣,打掃房間之類,總之喜歡擯棄過去的東西。體現在歷代王朝更替中,就是每個王朝都喜歡修建自己的新的宮殿,而將過去的完全擯棄。

與中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西方一些國家,如希臘等等。在這些國家,朝代的更替,往往只是政權的變換。新的王朝開始後,很多時候都會沿用之前的建築、王宮、神殿等。

像雅典衛城、帕特農神廟都是很好的例子。

在這就是東方民族所共有的一種思想了,那就是為表現氣節,或者是因為不願給敵人留下任何東西,一個王朝往往在覆滅時自己破壞自己的遺產。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的歷史遺蹟不容易儲存的原因。

當然,圓明園這類在往來侵略的戰火中被破壞掉的遺蹟,又另當別論了。

6樓:齊越縱橫

如開封和杭州為北宋南宋之都城,舊杭州在現在地下三米,開封更在七米開外了。宋代距今不過一千年,就已經如此了,還要求秦代的建築留下來,怎麼可能

7樓:匿名使用者

戰火論不足取,恰恰是和戰爭有關的長城流傳的久遠.

關鍵是修築用的材料,中原人喜歡用木頭,太容易毀壞.

你看趙州橋,你看大運河,你看都江堰,這些用石料的建築不都是好好的麼.

8樓:寂寞楊柳岸

因為我國朝代更新頻繁,戰火不斷,對歷史文化古蹟造成巨大破壞。尤其是近代史,列強侵略中國,8年抗戰等!另一方面我國長期處於封建社會,人民思想意識落後,缺乏文物保護死想,總之多方面原因造成了我國文物大量破壞!

9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古代史就是我國古代內戰史,總打仗能保留下來嗎

近些年我國個城市建設理念就是推倒重建,有老建築也拆沒了

10樓:兜兜——圈子

一個國家的成立有一個國家的象徵,一國國家的覆滅也存在其覆滅的象徵,再者,新成立的國家一般希望國家能在自己的絕對掌控之下,從而不會把前朝的象徵性事務發揚光大,導致文化古蹟的慢慢流失

中國古代的木結構建築為什麼只有很少部分儲存下來?

11樓:漫閱科技

用石頭和磚砌的建築相對容易留存,而用木材建造的房屋則相對比較易毀。迄今為止,西方的石結構建築留存了大量的遺址,如古埃及金字塔、阿蒙神廟,古希臘的帕提農神廟。勝利神廟、埃比道拉斯劇場,古羅馬的萬神廟、大角鬥場、戴克利先浴場等。

而中國的木結構建築,如秦漢時期的阿房宮、長樂、未央等宮殿,都不復存在。因為木頭建築容易被火燒,而一旦被火燒著,往往是毀滅性的。

為什麼中國古代建築材料多用木材?

12樓:眾神★無極

《中世紀抄

文明》這本襲書的第七章「物質文明」裡提到過:其實中世紀的歐洲是木質的世界。石料的開採、運輸、加工、建造,都需要複雜的技術和社會協作,在中世紀早期文化衰落的時代是很難完成的。

相比於木頭,石頭是一種奢侈的材料。用石頭翻修重建木質教堂,被視為進步和功績。我們所見的壯麗的石料大教堂和城堡,只是曾經存在的建築的極小一部分。

應用作者原話:「時間將一切理想化了」。

麻煩採納,謝謝!

中國有悠久的建築歷史,但為何中國古建築為什麼遺留這麼少?

13樓:小白自我

中國建築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然而,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古建築是唐朝的佛寺大殿,距今只有一千年。

項羽焚燒阿芳宮和發掘秦始皇陵墓就是最好的證明,朝代更迭,天下大亂,這對皇家園林來說是個糟糕的時期不只是中國人喜歡。如果你不相信,請看圓明園。這不用說。

這是顯而易見的。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到各大古都的古城牆,再到近幾十年的大拆大建。「拆」字裡有多少國寶級建築文物被毀?

日本和朝鮮都在學習我們過去的技能,這兩個國家儲存了許多已經滅絕的建築形式。他們有更多的火山和**,我們沒有必要減少戰爭。然而,他們國家的古建築在完整性和真實性方面都比我們的好得多。

除了傳統建築在材料上的客觀缺陷外,人為因素也極為重要。在物質文明快速發展的現代,我們應該喚起民族文化保護意識,多學習國外的成功經驗,不要留下太多遺憾。

14樓:冰與火

鴉片戰爭與北伐戰爭,解放戰爭抗日戰爭,中國近代史上多少次戰爭,早把古建築炸沒了燒沒了。而且建國以後 破四舊 ,為了蓋房子拆除古建築,古建築更少了。

15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的建築多數都是以木頭為主,木頭的耐久性沒有那麼久。

16樓:檸檬我超萌

破壞的太嚴重了,而且保護意識太薄弱,相對的建築材料也不易儲存

17樓:陽光的

實際上古建遺留很多,只是中國的歷史過於悠久,而且人口眾多,消耗量大,在現在社會快速發展的前提下,有些古建已經嚴重的阻礙了社會的發展,所以被歷史淘汰是必然的,畢竟古建主要是對歷史和當時人們智慧的見證,但是歷史就是歷史,如果總是被歷史過度約束,恐怕現代化發展就談不上了

18樓:鐜嬪皬濞溹竻

那就是西方古建築非常多,幾百上千年的古堡、教堂比比皆是,而在中國年代久遠的古建築非常少

19樓:必嗆蹲悔倉誠鞍

至於皇室大興土木還沒有儲存下來,就要看下一條了。

20樓:小柳

因為他們沒有太多的想法對後人沒有太多的可留東西。

21樓:西瓜吸塵器

由於人口眾多,消耗量大,在現在社會快速發展的前提下,有些古建已經嚴重的阻礙了社會的發展,所以被歷史淘汰是必然的

22樓:life何左珉夕

因為………俺這是認真教育啊!阿**哥,阿**哥,阿**瓜,什麼瓜,什麼瓜,什麼瓜,什麼瓜,什麼瓜,什麼瓜

23樓:幹物女

中國人是一個好鬥的民族,由於地方太大,周邊被山水阻隔,而在中國年代久遠的古建築非常少

為什麼儲存下來的中國古建築這麼少?

24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是古建築大多是土木建築,非特殊處理不易長時間儲存。第二是戰爭多,很多都毀在戰火之中了,其實在近代現代的發展上一味求現代化也破壞了不少古建築。

25樓:小陌

因為我們國家的人喜歡折騰自己,拆了舊的蓋新的。

26樓:等待又怎樣

中國人缺少保護古建築的意識。缺少對古建築價值認識。經歷了落後的痛苦,迫切的追求先進現代的享受,而古建築並不能提供這些,於是古建被歷史淘汰。

另外,由於當時經濟的落後,也無暇顧忌這些文化方面的問題。

中國古代建築有哪些至今還儲存下來了?

27樓:絔衍巹

北京故bai宮、天壇、頤和園、圓du明園、長城zhi、盧溝橋、趙州橋dao、承德避暑山莊、曲阜回孔府、曲阜孔答廟、大雁塔、小雁塔、河南少林寺、南京明孝陵、武漢黃鶴樓、徐州燕子樓、湖南岳陽樓、昆明大觀樓、蘇州園林、嘉興煙雨樓、南京城牆、開封大相國寺、應縣木塔、南京秦淮河、杭州嶽王廟、杭州保俶塔、杭州六和塔、杭州靈隱寺、杭州淨慈寺、揚州個園、徽州民居、紹興沈園、南京江寧織造府、南京棲霞寺、鎮江金山寺、鎮江芙蓉樓、洛陽白馬寺、正定大佛寺

28樓:匿名使用者

黃帝陵,復皇帝寶座,澄瑞亭藻制井,北京紫禁城bai新疆喀什維吾爾族民居,福建du晉江大侖蔡宅,zhi吉林朝鮮族dao民居

北京長城蘇州的留園;杭州的蘇堤.承德的避暑山莊,普陀寺,普勒寺,**的布達拉宮,長城,故宮,天壇.

秦時期的代表阿房宮還有秦始皇陵

比如說敦煌莫高窟

頤和園 貞節牌坊

避暑山莊 清東陵 清西陵 圓明園 大雁塔太多了

29樓:繼潤

故宮,頤和園,bai長城,黃鶴樓,岳陽樓du等等。

黃鶴樓位於湖zhi

北省武漢dao市長江南岸的武版昌蛇山之巔,為國家權5a級旅遊景區,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誌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黃鶴樓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頂,京廣鐵路的列車從樓下呼嘯而過。樓高5層,總高度51.

4米,建築面積3219平方米。黃鶴樓內部由72根圓柱支撐,外部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構建而成。

黃鶴樓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主樓周圍還建有白雲閣、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散發出漢族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它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眺,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

30樓:匿名使用者

孝陵石牌坊杆bai

仿木結構形式,du五間六柱zhi十一樓,面闊31.35米,高dao12.48米,全部用巨大專

的青白石構

屬築而成。夾石的頂部圓雕麒麟、獅子,看面分別浮雕雲龍、草龍、雙獅戲球等圖案。樑枋上雕刻旋子彩畫。

折柱、花板上浮雕祥雲。斗拱、椽飛、瓦壠、吻獸、雲墩、雀替均為石料雕制,做工細巧,刻技精湛,歷經數百年毫無走閃之跡,像這樣高大精美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為什麼我國古代建築通常會設計門檻

門檻在風水學中有很重要的意義。在中國傳統建築中大門入口都會設有門檻,它在風水學中的作用是阻擋外部不利因素進入家中,並防止才氣外漏。門檻兒是護家的神,絕不可猛踩,跨一跨門檻兒,給人一種家裡家外的感覺,也有隨時可移動的門檻兒,但可以坐,橫伏於門口兒。若是步行而來的。過去還有不能踩門檻兒的習俗,邁進去,退...

我國古代的建築與歐洲的建築有什麼不同

1.從根本上說,中西方建築藝術的差異首先來自於材料的不同 傳統的西方建築長期以石頭為主體 而傳統的東方建築則一直是以木頭為構架的。這種建築材料的不同,為其各自的建築藝術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2.從藝術建築方面來說,中國古代建築巧妙而科學的框架式結構 這是中國古代建築在建築結構上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因為中...

我國古代的一些水墨書畫作品,可長久儲存而不變色的原因是

我國古代的一些水墨書畫作品,可長久儲存而不變色的原因是書畫作品所用的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不容易與其它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故答案為 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 在防毒面具中裝有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地國古代的一些水墨 1 防毒面具中裝有活性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