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中心句總起句和總括句有什麼區別

2021-03-07 18:49:39 字數 5338 閱讀 8209

1樓:

中心句、總起句和總括句的區別是概念不同、用途不同、特點不同。

1、概念不同:中心句就是一個段落的中心;總起句是一個段落的開頭;總括句就是一段的總結。

2、用途不同:中心句就是整段都是圍繞著這一句寫的;總起句總領全段進行;總括句就是一段的總結,可能是一個故事引出的一個道理,或是一段的主要內容的概括。

3、特點不同:

(1)中心句特點:一般在段的開頭的中心句起概括和總述作用;一般在段的中間的中心句起承上啟下作用;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歸納和總結作用;起強調和增強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開頭和結尾。

(2)總起句特點:總領全文,在某個段落中是概括整段文章的主旨。就是這段話的中心。在**和說明文中比較常見。

(3)總括句特點:概括了整個段落,表達了整個段落的大意。

擴充套件資料:

找中心句的方法:

1、從題目去找。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題目就是中心句。如《手術檯就是陣地》這一題目,實際上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2、從總起句去找。

文章開頭的總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內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3、從結尾上去找。

有些文章的結尾,往往總結全文,點明中心。

4、從反覆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為了突出某種意思,並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覆出現同一個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5、從議論句上去找。

文中議論處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議論句中的關鍵句就是中心句。

6、從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這個句子就是中心句。

7、從含義深長的句子上去找。

2樓:你愛我惜

中心句意思就是這篇課文的,中心自修,總棋局就是,這件事情,總擴句就是最後的總結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心句就是一個段落的中心,也就是說整段都是圍繞著這一句寫的。

總起句就是開頭啦,因這一句而起,總領全段進行。

總括句就是一段的總結,可能是一個故事引出的一個道理,或是一段的主要內容的概括。

什麼是學習?

4樓:drar_迪麗熱巴

學習,是指通過閱讀、聽講、思考、研究、實踐等途徑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學習分為狹義與廣義兩種:

狹義:通過閱讀、聽講、研究、觀察、理解、探索、實驗、實踐等手段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是一種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知識和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的改善和昇華)的行為方式。

廣義:是人在生活過程中,通過獲得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行為方式。

有關於學習的名言警句:

1、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廣賢文》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論語》

3、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愛因斯坦

4、學而不用則廢,用而不學則滯;學用必須結合,二者缺一不可。——周海中

5、我們一定要給自己提出這樣的任務:第一,學習,第二是學習,第三還是學習。 ——列寧

6、在尋求真理的長河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華羅庚

7、學習有如母親一般慈愛,它用純潔和溫柔的歡樂來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額外的報酬,也許就是罪過。 ——巴爾扎克

5樓:鄧桂花種雪

"學習"一詞最早的**是《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經後人理解演化變成了"學習".其傳統的解釋:

孔子說,學習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複習它,不也是另人愉快的事麼?但是如果從上面學習的定義來看,這段解釋應該是:學習知識,然後經常去實踐它,更為準確.

學是使用耳朵,眼睛的過程,習是使用手,腳的過程,學習就是一個人全身運動的過程.如果學是流入,習就是流出.不斷的流入流出可以保持活力和新鮮,人就會快樂高興.

如果只流入而不流出,時間久了就會憋出毛病.從我國歷史上的一些人物典故來看,多數讀書人是先學知識,然後用學到的知識報效國家,其道理就是先理論後實踐.這才是古代讀書人最高興最快樂的事情.

唉,寫到這裡,我不僅傷感,我也是讀書人,卻是不快樂的讀書人,因為我只有流入而沒有流出,只能理論而無法實踐.憋的難受

6樓:偷偷愛著你

狹義:通過閱讀、聽講、研究、觀察、實踐等手段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是一種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知識和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的改善和昇華)的行為方式。

廣義:是人在生活過程中,通過獲得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行為方式。

7樓:霖兒

學習是在成長中不斷的提高自己,不論何時何地都在尋找,都在提高,都在鍛鍊。。。。似乎一切都是在學習。吃飯,睡覺,做夢。。。。

很多很多。人們發現一件事,遇到一個意外,都可以成為學習 ,到底是什麼,誰都說不清楚。只是,活到老,就會學到老。

即使自己不想學,也會在無形中接受,並學會了!! 學習通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學習是個體在一定的情境中,由於反覆地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比較持久的變化。

理解應該把握四個要點:1、學習是以行為的變化為標誌的。2、個體的變化是由他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產生的,即後天習得的行為,不是由成熟或先天反應傾向所導致的變化。

3、由學習引起的變化是能相對持久保持的。4、學習是由反覆地練習或經驗積累而引起的,但光有練習不一定產生學習。狹義上的學習特指人的學習。

其表現是人的學習都具有學習的主體的意識性、學習內容和形式的社會性、學習過程的創造性三大特點。 學生學習又有其自身特點:1、學習內容的規定性;2、學習活動的順序性。

3、學習過程的受控性。

一、學習的五個層次 1. 最廣義的學習(包括動物的學習和人類的學習):指人和動物在生活中獲得個體的行為經驗以及行為變化的過程。

2. 次廣義的學習(指人類的學習):指人在社會生活實踐中,以語言為中介,自覺地、積極主動地掌握社會和個體的經驗的過程。

3. 狹義的學習(專指學生的學習):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之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的學習。

4. 次狹義的學習:指知識和技能的獲得與形成,以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與培養。

5. 最狹義的學習:專指知識和技能的獲得。

二、 各類詞典對學習的解釋 1. 學習:指通過閱讀、觀察、聽講、研究、實踐獲得知識或技能的活動。

(《現代漢語詞典》) 2. 學習:(1)掌握知識的過程或知識的真正佔有;學識。

這一意義極為寬泛。(2)指作為被強化練習的結果而發生的反應潛能性上相對永久性的變化。(g.

金布林)(《心理學詞典》)/(美)阿瑟.s.雷伯著) 3.

學習是通過實踐獲得的對行為模式的改變。生物學習上學習一詞含義甚廣,不限於語言材料的學習或技藝的掌握,原有習慣的放棄也屬於學習範疇。(《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8卷) 4.

學習:作為結果,指由經驗或練習引起的個體在能力或傾向方面的變化。作為過程,指個體獲得這樣變化的過程。

與成熟、適應、疲勞、藥物等引起的變化的不同點是:第一,能相對持久保持,而非短暫保持。第二,由後天的經驗或練習引起,不包含由生理成熟引起的變化。

(《教育大詞典》第五卷,上海教育出版社) 5.學習心理學家一般把學習定義為個體後天與環境接觸,獲得經驗而產生行為變化的過程。(《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邵瑞珍)

三、心理學中關於學習的定義 (一)學習理論中對學習的定義 1.學習是通過試誤而形成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桑代克) 2.學習是條件作用。

經典條件作用(巴甫洛夫),操作條件作用(斯金納) 3.學習是指通過觀察模仿示範者的行為而習得新的行為。(班杜拉) 4.

學習是對情景中各種關係的頓悟而形成完形。(苛勒) 5.學習即資訊加工過程 6.

學習是對符號意義的認識而形成認知地圖。(托爾曼) 7.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形成認知的過程。

(布魯納) 8.學習是人的自我實現(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人本主義心理學) (二)心理學家對學習的定義 1.

學習就是「通過由經驗產生的個體行為的適應性變化而表現出來的過程」。2.學習是「由強化練習引起的有關行為潛能的永續性變化」。

3.學習是描述那種與經驗變化過程有關的一種術語。它是在理解、態度、知識、資訊、能力以及經驗技能方面學到相對恆定變化的一種過程。

4.由練習或經驗引起的行為或知識的較持久的變化。 5.

學習是人的傾向性或能力的變化,這種變化能夠保持而不能單純歸因於生長過程。 6.學習是指一個主體在某種規定情境中的重複經驗引起的,對那個情境的行為潛能的變化。

這種行為的變化是不能根據主體的先天反應傾向、成熟或暫時狀態(如疲勞、醉酒、內驅力等)來解釋的 7.學習是人和動物憑藉經驗引起的傾向或能力的相對永續性的變化過程。(《學習心理學》,周謙主編) 8.

學習是指學習者因經驗而引起的行為、能力和心理傾向的比較持久的變化。這些變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藥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現出外顯的行為。(《學習論》,施良方著) 9.

學習就是人在一定情境下掌握一定的知識和由知識所制約的活動系列的過程。(《教育心理學》,李伯黍主編,華東師大出版社) 10.人的學習的實質是人與人

8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就是通過聽講或者實踐掌握真理的過程

9樓:百度使用者

人無時無刻不在學習,學習就是了解、認識自己以前不知道的知識

10樓:落葉峻峰

學(看繁體字),爻代指易經,子代指老子孔子孟子等人,包括自己,學的本意。習,練習,實踐。學而時習之。

11樓:小白大人

為達到某種目的而去看、聽、模仿、做自己不會做的事物,就是學習。

12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就是學習,沒有什麼是學習!

13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是自己的事,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方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方能學有所成。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跟著老師走。上課聽講,下來之後總結、歸納、理解記憶、做題實戰運用。

一般來講,老師教授的知識都是根據教學大綱、考試大綱來進行的,所以你想有個好成績,最好還是跟著老師走。

關於學習他人的名言

14樓:匿名使用者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論語·述而》

譯文:三個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當我的師長的人。人人都有相對的技能和特長,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只要虛心向別人學習,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師。

2、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孔子《禮記·學記》

譯文:如果只是獨自一個人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討論,就會孤陋寡聞。事實證明,學習夥伴有益於學習的進步。

3、人們要發展自己首先要虛心向別人請教。——武者小路

4、能虛心接受人家的意見,能虛心去請教他人,才能集思廣益。——松下幸之助

5、要在座的人都停止了說話的時候,有了機會,方才可以謙遜地把問題提出,向人學習。—— 約翰·洛克

有中心句的文章全文的中心句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品味人生中的每一種滋味 有一個失意的青年,爬上了一棵高高的櫻桃樹,想從樹上跳下來結束自己的生命,當他下定決心決定往下跳的時候,一群小孩子聚到了櫻桃樹下,好奇地看著青年。叔叔,你要幹什麼呀?一個小孩好奇地問道。總不能告訴他們自己要自殺吧!青年只說 我 我在看風景呢!那,你注意到沒?這棵樹上有好多的櫻桃...

含有總起句和過渡句的三百字作文,關於總分總和過渡句的作文 我要全文的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運轉正常的機器,文章中的一個個段落就好比機回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答件,這些零件不僅相互照應,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們連線起來。文章裡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應,也需要一些 小零件 即過渡段和過渡句把它們自然 緊密地連線起來。不然,文章就顯得支離破碎。所以,一定要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過渡...

中心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麼,中心句在全文起什麼作用

統領下文,或承上啟下,或總結作用 點名中心,使人對文章的思想一目瞭然。在文章開頭都是統領全文的作用 中心句的作用是 統領全它,點名中心 選段第一句話的作用是引領下文。中心句在全文起什麼作用?在段的開頭的中心bai句起概括du和總述作用。在zhi段的中dao間的中心句起承上啟下作用。在專段屬的末尾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