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阿沾
1、***不忘師恩
2023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岑突患腦血栓逝世,***參加了治喪委員會並送了花圈,輓聯上寫著:「張伯岑老師千古,學生***敬輓。」張伯岑病故後,***一直惦記著張家的生活,自然災害時期,***把自己的購物證給張伯岑夫人,還派人給張夫人送去500元,並囑咐交際處對張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關照。
2、**給老師讓座
2023年,**同志在雲南政治學校禮堂看戲,開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務員引了進來,**一眼便認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禮,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將座位讓給老人,待老人座定後,他自己才坐下。
3、彭總穿便服見教師
2023年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30週年紀念日,這一天,***元帥身穿便服,準備接見北京市部分中小學教師代表。工作人員提醒他說:「彭總,您是國防部長,應該著軍服才好。
」彭總說:「今天是去見老師,學生見教師應該穿便服。」接見的時候,彭總穿著便服,頻頻向老師問好。
4、子貢尊師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也是第一個打破貴族教育壟斷,開創私學的人。他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多達三千人,其中有名的**有七十二個,子貢便是其中之一。
子貢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師。 一次,魯國有個大夫在人前貶低孔子,抬高子貢,剛好被子貢聽到了。他非常氣憤,絲毫不因為那人在誇自己而給他留情面,當即打了一個比方。
他說,如果說每個人的才能就是一所房子,那麼老師的房子圍牆就有十多丈那麼高,屋子裡富麗堂皇,一般人沒法翻過圍牆看得到裡邊的擺設;而子貢我的房子呢,不過是隻有肩高的圍牆,一眼就可望盡。
接著,他又把老師比作太陽和月亮,太陽和月亮可是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呀!大夫聽了這一席話,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十分慚愧。
孔子死後,子貢悲痛萬分,在孔子墓旁住下,整整守墓六年。竭力維護老師的尊嚴和名聲,守護老師的遺冢(zhǒng,墳墓),是子貢尊重老師的方法。
5、李宗仁尊師若父
抗日名將李宗仁幼年時有個叫曾其新的老師,駝背彎腰,被人們戲稱「曾背鍋」。可李宗仁卻從來不因為老師形貌醜陋而產生疏遠情緒,而是像尊敬父輩一樣尊敬他,認認真真跟老師學習。
李宗仁長大以後,成了著名的將軍,依舊沒有忘記自己的老師。因為曾其新老師年老無依,李宗仁就讓他長期隨軍,自己出錢奉養,還特地在司令部駐地附近修建房屋,給老師靜居,並派一名副官專門侍奉,自己也每天親自去問安。
此外,李宗仁的另一名姓朱的老師,也長期隨李宗仁起居。李對他的照顧也是無微不至。老河口的老百姓都說,在李將軍身上,真正體現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師生之愛,得恩不忘報,實乃大丈夫。
2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程門立雪:北宋大學問家楊時,在40多歲時與好友遊酢一起去向程頤求教,湊巧趕上程頤在屋中打盹兒。
楊時便勸告遊酢不要驚醒老師,於是兩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下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急,楊時和遊酢卻還立在雪中,遊酢實在凍得受不了,幾次想叫醒程頤,都被楊時攔住了。程頤一覺醒來,才發現門外的兩個「雪人」。
現代:***請老師吃飯
***給老師捐款
**給老師讓座
李宗仁尊師若父謝謝
古今中外尊重老師的事例
3樓:匿名使用者
上課認真聽講,學好每一門功課;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對老師有禮貌等。
4樓:巨藍光象
在北宋時期,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他特別喜好鑽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於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程顥死後,又將楊時推薦到其弟程頤門下,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
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學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尊師敬友,深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得其真傳。
一天,楊時同一起學習的遊酢向程頤請求學問,卻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楊時便勸告遊酢不要驚醒老師,於是兩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天飄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急,楊時和遊酢卻還立在雪中,遊酢實在凍的受不了,幾次想叫醒程頤,都被楊時阻攔住了。
直到程頤一覺醒來,才赫然發現門外的兩個雪人!從此,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楊時,楊時不負重望,終於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之後,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且形成獨家學派,世稱「龜山先生」。
後人便用「程門立雪」這個典故,來讚揚那些為求學師門,誠心專志,尊師重道的學子。
張良拾鞋
秦朝末年,張良在博浪沙**秦始皇沒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隱居。一天,他在鎮東石橋上遇到位白髮蒼蒼、鬍鬚長長、手持柺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橋下,便叫張良去幫他撿起來。
張良覺得很驚訝,心想:你算老幾呀?敢讓我幫你撿鞋子?
張良甚至想拔出拳頭揍對方,但見他年老體衰,而自己卻年輕力壯,便剋制住自己的怒氣,到橋下幫他撿回了鞋子。
誰知這位老人不僅不道謝,反而大咧咧地伸出腳來說:替我把鞋穿上!張良心底大怒:嘿,這糟老頭子,我好心幫你把鞋撿回來了,你居然還得寸進尺,要讓我幫你把鞋穿上,真是過分!
張良正想脫口大罵,但又轉念一想,反正鞋子都撿起來了,乾脆好人做到底。於是默不作聲地替老人穿上了鞋。張良的恭敬從命,贏得了這位老人孺子可教的首肯。
又經過幾番考驗,這位老人終於將自己用畢生心血註釋而成的《太公兵法》送予張良。
張良得到這本奇書,日夜誦讀研究,使之後來成為滿腹韜略、智謀超群的漢代開國名臣。張良剋制自己的不快,為老人拾鞋、穿鞋,看上去好像很窩囊,但這並不是軟弱的表現。明知自己比老人身強力壯,處處禮讓,這既表現為對老人的尊重,也表現為對自身品格的完善。
張良正是在不斷禮讓的過程中,磨礪了意志,增長了智慧,最終成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
5樓:匿名使用者
知識為人類開闢了認識世界、通往宇宙之路,而教師則帶領我們開啟了知識的大門。教師的工作沒有轟轟烈烈的場面,只是在一方小小的講臺上默默無聞地耕耘、澆灌,平凡而艱辛,卻蘊含著偉大,創造著神奇。人的成長成才離不開教師。
一個沒有教師、沒有知識的社會,不過是一片貧瘠的荒漠。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歷史上,凡見有作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無不重視教育,尊重教師。古人云:
「三教聖人,莫不有師;千古帝王,莫不有師。」「不敬三師,是為忘恩,何能成道?」回顧從古到今先哲賢聖對尊師重教的精闢論述,應對我們有深刻啟示。
《禮記·學記》中指出:「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之敬學。」意為:
教師受到社會普遍尊敬之後,教育才能得到重視,教育得到重視後人們才懂得努力學習。三者的關係互為前提。教師受到尊重意味著人們重視教育,人們接受教育就會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為懂得更多的道理就會重視學習,尊敬老師。
如此良性迴圈,古人對其認識是相當深刻的。
《呂氏春秋·勸學》中講道:「疾學在於尊師。」戊戌四君子譚嗣同在《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中也曾告誡世人:
「為學莫貴於尊師。」《荀子·大略》中說:「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
」深刻地闡明瞭國家興衰與重視知識、尊敬教師的關係。
《禮記·學記》中還指出:「凡學之道,嚴師為難。」意為:
在所有做學問的道理中,尊敬老師可謂難事。尊敬老師是學生的本分,然而尊師難以持之以恆。初學尊師並不難,但是學生逐漸學有所成,甚至超過老師時,尊師就很勉強了。
這也是有些人終不能成大氣候的根本原因。古今中外,無數事例告訴我們應該尊敬老師。我們只有通過自身的實際行動來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才能在社會上樹立良好的學風,有力地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鮑日新尊重教師重在行動
尊重教師的勞動。教師的辛勤勞動體現在教學上,學生虛心學習,認真聽好老師的每堂課,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這是對老師最大的尊重。
尊重教師的人格。古人曰:「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可見教師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作為學生應從心裡敬重老師,尊重老師的人格。學生和老師談話時,應主動請老師坐,若老師不坐,學生應該和老師一起站著說話。
同老師談話,要集中精神,姿勢端正,雙目凝視老師,有不同看法時,可及時向老師請教、**。要虛心接受老師批評,不可當場頂撞老師。
禮儀行事。見到老師應問好、行少先隊禮或鞠躬行禮;上下課要起立迎送;進老師辦公室時要輕輕敲門或喊報告,然後開門進去,行禮後說明來意;在老師辦公室、寢室不能亂翻動老師的物品;休息時間最好不打擾老師;到辦公室或老師家不宜逗留過久,辦完事應儘快離開等等。張文菲
程門立雪
尊師重教是我國傳統的禮儀美德。自古以來就流傳著許多尊師的動人故事。北宋時,河南洛陽的程顥、程頤倆兄弟既是著名的理學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
他們是宋明理學的奠基人,長期在洛陽講學傳道,開創了宋代四大學派之一的洛學。
當時,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特別喜好鑽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於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程顥死後,楊時又被推薦到其弟程頤門下,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學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尊師敬友,深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得其真傳。
一天,楊時同一起學習的同窗向程頤請教學問,卻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為了不驚醒老師,兩個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天上飄起鵝毛大雪,越下越急,楊時和同窗卻還立在雪中。
直到程頤一覺醒來,才赫然發現門外的兩個雪人。從此,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楊時,楊時不負眾望,終於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之後,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且形成獨家學派,世稱「龜山先生」。
後人便用「程門立雪」這個典故,來讚揚那些求學師門,誠心專志,尊師重道的學子。
古今中外尊師的故事
6樓:阿沾
1、華羅庚成名不忘師恩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成名之後不止一次說過:「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師栽培。2023年,華羅庚從國外回來,立刻趕回故鄉江蘇金壇縣,看望發現他數學才能的第一個」伯樂「,王維克老師。
他在金壇作數學報告時,特地把王老師請上主席臺就座,進會場時讓老師走在前面,就座時只肯坐在老師的下首。
2、魯迅尊敬老師
魯迅對啟蒙老師壽鏡吾一向很尊敬。他18歲到南京讀書,每當放假回紹興時,總要抽空看望壽先生。
2023年至2023年,在東渡日本留學的8年間,他經常寫信向壽老師彙報自己在異國的學習狀況。一次,他奉母命從日本回紹興辦婚事,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時間專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壽先生。
魯迅在日本還拜章太炎先生為師學文字學。章太炎先生逝世後,他連續撰文兩篇紀念。
3、**給教官讓座
2023年初春的一天,**同志在雲南政治校園禮堂和大家一齊看戲。開演前,**同志正和觀眾談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務員引了進來。
**一眼便認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禮,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親切地呼喚:「葉老師」。然後請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後,他自己才坐下。
4、居里夫人尊敬老師
2023年,居里夫人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鐳。這一發現,震驚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金的科學家。
從而,她享有盛譽,博得了人們的敬仰。可她對她過去的老師仍然十分尊敬。
居里夫人的法語老師最大的願望是重遊她的出生地——法國北部的第厄普。但是,她付不起由波蘭到法國的一大筆旅費,回鄉的期望總是那麼渺茫。居里夫人當時正好住在法國,她十分理解老師的情緒,不但代付了老師的全部旅費,還邀請老師到家裡做客。
居里夫人的熱情接待使老師感到像回到了自己家裡一樣。
2023年5月,華沙鐳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國參加落成典禮。許多著名人物都簇擁在她的周圍。典禮將要開始的時候,居里夫人忽然從主席臺上跑下來,穿過捧著鮮花的人群,來到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年婦女面前,深情地親吻了她的雙頰,親自推著她走上了主席臺。
這位老年婦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時候的老師。
在場的人都被這動人的情景所感動,熱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熱淚。居里夫人就是這樣,當她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之後,仍舊沒有忘記以前傳授給她知識的老師。
5、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裡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禮。
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
同時還打比方讚揚老子,他說:「鳥兒,我明白它能飛;魚兒,我明白它能遊;野獸,我明白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能夠結網來逮住它,會遊的魚兒我能夠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能夠用良箭把它射下來。
至於龍,我卻不能夠明白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古今中外有許多孝敬長輩的故事,古今中外孝敬長輩的故事。
白。我,見過這麼早起來啊 古今中外孝敬長輩的故事。古今中外尊敬長輩 孝敬長輩的故事有哪些 古今中外有哪些孝敬父母的故事,請列舉 中華美德故事 陶侃孝敬母親,聽從母親的教誨,成為了鄉里的名人 黃香給父親暖被窩,沒有棉襖卻從不說冷 古今中外有許多孝敬長輩的故事,誰能幫我?古今中外孝敬長輩的故事都有那些 ...
古今中外重用人才事例,古今中外名人勤奮成才的例子
1 秦孝公用商鞅 秦孝公重用衛鞅 即商鞅 實行變法,獎勵耕戰,並遷都咸陽 今陝西咸陽東北 建立縣制行政,開阡陌,在加強 集權的同時,不斷增進農業生產。對外,秦與楚和親,與韓訂約,聯齊 趙攻魏國都城安邑 今山西夏縣西北 拓地至洛水以東,自此國力日強,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2 齊桓公用管仲 齊桓公任管...
古今中外的名人謙讓的小故事,古今中外的謙讓的一些事例
中國孔子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 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 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 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