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化石吟課後詞語解釋速度啊初一化石吟課後詞語解釋速度啊

2021-03-08 23:08:13 字數 1679 閱讀 5802

1樓:風小葉

《化石吟》學習要點

2023年10月8日,新華社南寧分社在各大報紙上報道了一條重要新聞:廣西自然博物館研究人員通過對廣西柳州市附近出土的柳江人頭骨化石進行鈾系測試,顯示出地球上最早出現古人類是在至少500萬年前。小小的頭骨化石具有如此神奇的作用,讓我們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生命的軌跡。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讚美化石的詩歌——《化石吟》。

一、整體感知:掃清文字障礙,理解文章的內容,領會作者的思想。

1、《化石吟》是一首讚頌化石的抒情詩。作者先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讀者的想像,然後具體書寫遐思的內容: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像。讚美了科學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

2、讀準字音:

骸骨hái 潛行qián 蔥蘢lóng 裹藏guǒ

3、多音多義字:

載:a:zǎi: ①當「記」講 記載……

②當「年」講 三年五載……

b:zài: 其餘讀 zài 載重……

4、詞語解釋:

潛行:祕密行走。

海枯石爛:形容極長的時間。

5、關於本詩的結構:

本詩共7小節,可以分三層:

第一層(1、2):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讀者對化石的想像。

第二層(3--6):具體描寫遐思的內容。

第三層(7):迴應第1、2節。

二、重點研討

同學們在對文章的大體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瞭解的基礎上,還應學會細緻研究好的章節、詞語,以便把握文章的主旨。

1、第一層:連續不斷的問句既表現出作者濃厚的科學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也開啟了讀者思維的閘門,把讀者帶入一個神祕奇幻的神話。

2、第二層:這部分是詩的主體部分。「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現了作者的思路,得出生物進化的科學觀點。

之所以是「一本珍貴的密碼」是因為在化石中,作為生命基本物質的有機化合物還保留著,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刻下道道皺紋」寫的是化石,是一種比喻,人臉皺紋是生命歷程的寫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臉皺紋,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檔案嗎?此時作者的思緒飛向那遠古洪荒,海枯石爛,滄海桑田,物換星移,無論多麼久遠都阻擋不了生命的延續。

第6節作者轉入現實,由衷地讚歎大自然是魔法師,是雕刻家,至此作者的感情達到高潮。

3、第三層:迴應1、2小節,使全詩結構完整,有放有收,有問有答,並給人無窮的想像空間。

三、學法指導:

應通過反覆吟誦,感悟詩中的內容,重點詞句要仔細品味,在理解文章的內容時,要注意運用聯想和想象。

四、問題探索。

1、 如何理解第三節中"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化石的存在否認了上帝創造萬物之說,萬物都是遵循自然規律,逐漸進化而來。這也為人類正確認識自然提供了有利的**。

2、最後一節中"長眠地下剛甦醒的化石啊","長眠"與"甦醒"是否矛盾?為什麼?

不矛盾,"長眠"是指化石沉睡的年代長,"甦醒"是指化石被人們發現。

2樓:匿名使用者

奇幻 :奇異而虛幻 奇幻的遐想 奇異變幻 景色奇幻遠古 :遠古時代

骸骨:屍骨

烏有 :不存在

潛行:在不被別人發現的前提下進行某種活動

裹藏:包裹隱藏

蔥蘢:草木青翠茂盛

幽雅 :幽靜

歎服 :讚歎而且佩服

造物主:上帝

海枯石爛:原意是直到海水枯乾,石頭粉碎。形容經歷很長時間日轉星移:形容發生極大的變化。

化石吟的課後第一題答案

一化石所重現的逝去萬載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什麼話?可以用生物課上或課外所獲得的有關知識進行補充。這道題目的在於啟發學生的想像,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是一道開放題。3 4 5 6節是化石說的 話 二這首詩節奏鮮明,聲調和諧,性強。反覆朗讀,體會這一特點。並說說詩的第二節和最後一節構...

《風箏》一文的詞語解釋《風箏》課後詞語解釋

1 丫杈 ch 即椏杈,形容樹枝分杈歧出。2 風輪 風箏上能迎風轉動發聲的小輪。3 寂寞 j 孤單冷清。4 伶仃 1 ng d ng 孤獨,沒有依靠。5 憔悴 qi o cu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6 肅殺 形容秋冬天氣寒冷,草木枯落。7 訣別 ju 分別 多指不易再見的離別 8 盪漾 y ng ...

初一語文,詞語解釋,初一上冊語文所有詞語解釋

馬革裹屍 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多指軍人戰死於沙場。可歌可泣 值得歌頌,使人感動流淚,形容英勇悲壯的感人事蹟。鞠躬盡瘁 指恭敬謹慎,竭盡心力去效勞。瘁,勞累致病。當之無愧 承受得起這種榮譽或稱號 一點也不必感到慚愧。截然不同 形容兩種事物沒有一點必然聯絡。層出不窮 指接連不斷地出現,沒有窮盡。馬革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