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條件下生產要素包括哪些,按生產要素分配有哪些具體形式

2021-03-16 18:36:30 字數 4516 閱讀 3793

1樓:

歸納起來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各種物質生產條件,如土地等自然資源以及生產廠房、裝置、原材料等;另一類則是人的勞動,包括人們在生產過程中提供的活勞動、技術、資訊、管理等。

按生產要素分配有哪些具體形式?

2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按分配是指生產要素所有者憑藉要素所有權,從生產要素使用者那裡獲得報酬的經濟行為。它包括三層含義:(1)參與分配的主體是要素所有者,依據是要素所有權;(2)分配的客體是各種生產要素共同作用創造出來的價值;(3)分配的衡量標準,這涉及到按生產要素的質量、數量還是貢獻大小進行分配。

因此,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內在依據是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其直接表現和標準是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質量以及生產要素貢獻的大小。

生產要素主要包括:勞動、技術、資本、管理等。

「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指按照進行物質資料生產時所投入的生產要素的多少,進行收益分配的一種方式」。這句話說「白」了,就是生產前,你所拿出來用於生產的「東西」,譬如勞動力、資本、技術、土地等等愈多,將來生產後所形成的利潤中,你就能分得愈多。簡單地說,就是多拿多得,少拿少得。

這跟「按勞分配」中的「多勞多得,少勞少得」是同樣的道理。但比前者內容更豐富,方式更進步。因為,這表明你拿出來用於生產的「東西」不一樣,所獲得的「好處」也就不一樣,比方說,拿出土地「好處」便是地租;假如你拿出來的是勞動,那麼給你帶來的「好處」就是工資;如果你拿出來的是一筆數目不小的鈔票,那麼給你帶來的「好處」便是利潤。

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就是在社會必要勞動創造的價值的基礎上,按各種生產要素在價值形成中所做的貢獻進行分配。」「由於勞動、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在價值形成中都發揮著各自的作用,所以,社會主義的工資、利息和地租,不過是根據勞動、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所做的貢獻而給予這些要素所有者的報酬。

【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區別】

1、兩種分配方式的產權主體不同。按勞分配的產權主體只能是公有制;而按生產要素 分配方式則適用於包括公有制在內的多種產權主體。

2、兩種分配方式所處的地位不同。在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方式是主體,起主導作用,這一條要堅持不動搖。按生 產要素分配只是與按勞分配並存的多種分配方式中的一種,它要與按勞分配相結合。

3、兩 種分配方式所遵循的原則不同。按勞分配方式所遵循的是公平優先的原則,其不足之處是忽 視市場因素的影響,忽視效率。按生產要素分配方式所遵循的是效率優先原則,一切要素都 要通過市場來實現優化配置,市場決定分配,高效率必然獲得高效益、高回報。

其不足之處 是忽視非市場因素,忽視公平。

4、兩種分配方式的分配物件不同。按勞分配的物件只是個 人收入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的物件則既有個人收入分配(如要素所有權屬於公民個人的), 又有國民收入分配(如要素所有權屬於國家和集體的)。此外,兩種分配方式和性質以及各自 反映的生產關係也不同。

3樓:車晴蒿凱復

在我國,目前主要有以下形式:

1、按資本要素分配。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收入已突破了過去單純消費**的範疇,形成了消費**後的剩餘資金。並且隨著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這種剩餘資金也越來越大,這種剩餘資金一部分用於購買了房產,另一部分則主要轉化成了投資資金。

居民私有房產和投資資金的出現,必然會導致按資本要素分配形式的出現。對這種收入的性質,目前學術界看法還不完全一致。有人認為屬於按勞分配收入,理由是:

按勞分配實質是承認和保護社會成員的個人所有制,這種個人所有制的始點是社會成員的勞動力極其收入,同時也賦予了社會成員對其收入使用的自主權力,即無論是用於消費還是用於投資,都屬於按勞分配這種個人所有制範圍。按勞分配既包括按現期勞動的成果分配,也包括按過去的勞動成果分配。從目前看,居民的按資本要素分配主要包括以下具體形式:

一是將資金用於銀行儲蓄,獲取利息收入:二是將資金用於購買各種債券、**等有價**,獲取利潤、紅利、股息以及有價**買賣收入;三是將資金以獨資、合資等形式從事實業投資以獲取投資利潤;四是將自有房產、車輛等出租獲取租金收入。

2、按勞動力要素分配。即勞動者依據自己的勞動力狀況獲取要素報酬。勞動力是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勞動力要素參與收益分配,在市場經濟國家已得到普遍的認同。

按勞動力要素分配主要是按勞動力價值分配,而勞動力價值又是由生產與再生產這一勞動力的社會平均費用決定的,因而它有一個底線,即不能低到影響勞動力的生產與再生產。世界各國普遍的做法是對市場上勞動力價值貨幣表現的**即工資進行最低立法保障。要指出的是,我國在勞動報酬上也採用了工資這一形式,但這種作為按勞分配形式的工資與作為勞動力**形式的工資是不同的。

換句話說,按勞分配與按勞動力價值分配是不同的。按勞分配依據的是勞動量,即勞動力使用價值的發揮情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而按勞動力價值分配的依據是勞動力**,這種分配隨勞動力供求狀況上下波動。

不僅如此,按勞分配的物件是作為產出的勞動成果,而按勞動力價值分配的物件是作為投入的勞動耗費。此外,時間不同,按勞動力價值分配是在生產過程之前進行的,而按勞分配是在生產過程結束之後進行的。在按勞動力要素分配中還有一種情形是,隨著資本概念從物質資本到人力資本的擴充套件,勞動者還可根據其人力資本大小獲得派息和分紅。

這是按勞動力要素分配的新發展,它表明勞動力要素不僅可從投入方面參與分配,而且可從產出(利潤)方面參與分配。這也表明勞動力已從商品上升為資本形態。從投入方面參加分配,從一定意義上說,作為勞動力**的工資是人力資本投資於生產活動的直接成本,人力資本的派息分紅是人力資本的利潤,它是勞動者提高勞動能力、擴大再生產的基礎,是一種發展工資,也是人力資本產權的主要組成部分。

3、按技術要素分配。這是指技術要素所有者將自己所擁有的技術投入生產經營活動並據此取得報酬。在我國,按技術要素分配主要包括以專利權的形式獲得專利收益和以技術入股的形式獲取利潤分紅兩個方面。

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人力提倡並鼓勵按生產要素分配,對於我國發展高科技產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4、按管理要素分配。管理是一項重要的生產要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主要表現為組織協調和指揮運籌才能。在分配形式上,主要包括承包制、年薪制。津貼制等。

5、按資訊要素分配。資訊在知識經濟時代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生產要素,在市場競爭中,誰擁有足夠的資訊,誰就能掌握生產經營的主動權,佔據生產經營的優勢。因此,資訊要素所有者提供資訊時則根據該資訊對生產經營的貢獻來給予回報。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什麼要實行按生產要素分配

4樓:超級奶爸旺

生產要素,是指進行社會生產經營活動必須具

備的各種條件。在不同回的經濟發展答階段和不同的技術條件下,生產要素有不同的具體內涵。在原始社會,生產的基本要素是土地和勞動。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要素包括土地、勞動、資本、技術、知識管理和資訊等。

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第一次使用生產要素分配概念,但這時的按生產要素分配只是在比較狹小的涵義上被使用。黨的十五大報告第一次把按生產要素分配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分配原則,並與按勞分配原則相結合,共同構成了我國特定時期的收入分配製度結構和形式。按生產要素分配,就是按照投入生產經營活動的各種要素的貢獻大小進行收益分配。

簡單地說,就是根據各個生產要素在商品、勞務的生產和流通中的投入比例及貢獻大小來分配國民收入。

生產要素參與分配是市場機制作用的實現形式和要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生產所需要的各種生產要素,是在要素市場上,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進行配置,而社會生產所創造的新價值,也只能通過市場機制實現,這是市場機制的要求。

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分別包括什麼

5樓:瓔諾

按勞分配的基本內容是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即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的社會扣除以後,按照個人提供給社會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指社會根據各種生產要素在商品和勞務生產過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貢獻大小給予的報酬,即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

1,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指按照生產要素在生產中創造的價值、提供的貢獻多少分配。

而按勞分配,是指按照付出勞動的量分配,不以勞動帶來的價值量衡量。

2,在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中的勞動者的勞動收入屬於通過按勞分配方式取得的;

凡是耕,農民通過承包集體土地種植蔬菜、水果、林木等,獲得收入的,都屬於按勞分配。

3,生產要素主要包括資本、技術、土地、勞動力等

按生產要素分配,這是憑藉資本、技術、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而取得個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在我國現階段,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形式的多種多樣的。

按資本要素分配包括:私營企業主生產經營取得的稅後利潤,債權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紅和債券、**交易收入,等等。

按技術、資訊要素分配,是指科技工作者、資訊工作者提供新技術和資訊資料取得的收入。

按土地要素分配,是指憑藉土地取得的收入。

按勞動力要素分配,是指在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中,勞動者所獲得的工資收入。

6樓:我能證明世界

按勞分配存在於公有制之中。它包括工資、薪金、獎金、津貼等。集體所有制中農民的勞動收入也屬於按勞分配。建議你看看大綱版高一教材第二課中關於分配的內容。

按生產要素分配:主要是發生在私營和外資經濟中。意義是為了:

1,體現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等其他方面的尊重。2,利於讓一切勞動,知識,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 還有:

生產要素主要是:資本+技術+勞動+管理+土地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為什麼要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

社會主義經濟中產品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勞分配為基礎的,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按勞分配是公有制在分配領域的實現 舊的社會分工是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刺激國民生產熱情,帶動生產力,加快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尤其鄧爺爺提出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實行按勞分配,是由我國現實的經濟條件決定...

我國的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哪些

我國的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 度一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人民民主政權的組織形式。二 基本政治制度 1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它是指中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地方實行的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設立自治機關,依照憲法...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哪些內容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以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當代中國的先進文化是充分體現時代精神的文化.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包含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兩個大的方面.1 思想道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