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李商隱這是一首詠物詩,作者通過詠落花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2021-05-24 06:37:16 字數 5604 閱讀 4108

1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詩寫於會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閒居永業.當時,李商隱陷入牛李黨爭之中,境況不佳,心情鬱悶,故本詩流露出幽恨怨憤之情.

首聯直接寫落花.上句敘事,下句寫景.落花雖早有,客在卻渾然不覺,待到人去樓空,客散園寂,詩人孤寂惆悵之情頓上心頭,詩人這才注意到滿園繽紛的落花,而且心生同病相憐的情思,用語巧妙.

頷聯從不同角度寫落花的具體情狀.上句從空間著眼,寫落花飄拂紛飛,連線曲陌;下句從時間著筆,寫落花連綿不斷,無盡無休.對「斜暉」的點染,透露出詩人內心的不平靜.

整個畫面籠罩在沉重黯淡的色調中,顯示出詩人的傷感和悲哀.

頸聯直接抒情.春去花落,「腸斷未忍掃」,表達的不只是一般的憐花惜花之情,而是斷腸人又逢落花的傷感之情.「眼穿仍欲稀」,寫出了詩人面對落花的痴情和執著.

尾聯語意雙關.花朵用生命裝點了春天,落得個凋殘、沾衣的結局;而詩人素懷壯志,卻屢遭挫折,也落得個悲苦失望、淚落沾衣、低迴淒涼、感慨無限的人生際遇.

全詩詠物傷己,以物喻己,感傷無盡.

這是一首詠物抒情詩,說說這首詩歌表達了詩人哪些感情

2樓:逆襲之愛敵

詩作者藉助歌頌美好的事物而抒發內心的情感獨白,說明了詩人遠大的志向和久遠的報員情懷!值得詩人頌揚的不僅僅是特定的事物,而且藉助一些景物向世人傳達出非凡的志向和愛國愛家愛人的深厚的情有獨鍾!

李商隱《落花》中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樓:wanwan書月

這首詩寫於會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閒居永業。當時,李商隱陷入牛李黨爭之中,境況不佳,心情鬱悶,故本詩流露出幽恨怨憤之情。

首聯直接寫落花。上句敘事,下句寫景。落花雖早有,客在卻渾然不覺,待到人去樓空,客散園寂,詩人孤寂惆悵之情頓上心頭,詩人這才注意到滿園繽紛的落花,而且心生同病相憐的情思,用語巧妙。

頷聯從不同角度寫落花的具體情狀。上句從空間著眼,寫落花飄拂紛飛,連線曲陌;下句從時間著筆,寫落花連綿不斷,無盡無休。對「斜暉」的點染,透露出詩人內心的不平靜。

整個畫面籠罩在沉重黯淡的色調中,顯示出詩人的傷感和悲哀。

頸聯直接抒情。春去花落,「腸斷未忍掃」,表達的不只是一般的憐花惜花之情,而是斷腸人又逢落花的傷感之情。「眼穿仍欲稀」,寫出了詩人面對落花的痴情和執著。

尾聯語意雙關。花朵用生命裝點了春天,落得個凋殘、沾衣的結局;而詩人素懷壯志,卻屢遭挫折,也落得個悲苦失望、淚落沾衣、低迴淒涼、感慨無限的人生際遇。

全詩詠物傷己,以物喻己,感傷無盡。

落花.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樓:霜寒冰聽殘荷

古人見落花而傷懷,大多因移情所致,從落花想到自己,折射出對人世短促的感傷。

《落花》是唐代詩人李商隱所作的一首五律。

此詩通過對花葉飄落表達了詩人素懷壯志,不見用於世的悽婉和感慨。全詩洋溢著傷春惜花之感。

落花李商隱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落花》是北宋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首聯破題,刻畫落花時一片迷離悽苦的景象,狀物而不滯於物。頷聯承上「落」意,從時空角度深入描繪了落花的全過程,極纏綿悱惻之致。頸聯以滄海客歸,珠猶迸淚,章臺人去,骨尚遺香,比喻落花的精誠專一,表現了詩人的忠厚悱惻之情。

落花宋祁

墜素翻紅各自傷,青樓煙雨忍相忘。

將飛更作迴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

滄海客歸珠有淚,章臺人去骨遺香。

可能無意傳雙蝶,盡付芳心與蜜房。

終憐孤寂石上月,不意心思卻落花。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5樓:南橘之人

終究可憐月亮,不想深入思考花兒卻落了。表達孤單寂寞無奈思念,或是自憐自愛的情感

李商隱《落花》的鑑賞

詠物言志詩的主要思想和情感是神馬~~~~~~最後一個了!親們,加油告訴我吧!

6樓:心殘舞魂

詠物言志詩是通過對獨特的事物的讚賞,來表達自己的精神品質或理想。鑑賞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把握所詠之物的特點

既然是詠物詩,當然要寫所詠之物的形態、色澤、特徵,追求貼切逼真,但如果僅僅是客觀的描摹,滿足於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詠物詩。也就是說,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如「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行蹤漂泊不定),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李商隱《蟬》)這是一首詠物詩,以蟬喻作者自己。前四句寫蟬的艱難處境:

由於自命高潔,總是食不果腹;雖然竭盡全力地叫,也是白費精神,得不到同情。這實際是說詩人自己。下面四句則直抒胸臆。

三聯上句說自己官位低微,無所歸依;下句說田園都荒蕪了,還做這個官幹什麼呢?透出要辭官歸隱的心意。尾聯又把自己的命運和蟬聯絡起來,從蟬的叫聲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蟬一樣清苦。

作者是懷著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寫蟬的,用蟬來警戒自己,要像蟬那樣保持清高和廉潔,即使政治環境惡劣,也永遠不變初衷。

2、體悟詩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託的感情

陶淵明詠菊,抒寫自己悠閒適、不慕富貴的心境;陸游詠梅,表明自己為媚於俗、堅守正義的氣節。由於作者的經歷遭際、情趣愛好以至觀察角度的不同,即使寫同一事物,他們也往往會有不同的感受,表達出不同的感情來。當然不是所有的詠物詩都含有詩人明確意識的寄託。

但是一首優秀的詠物詩,總是以其生動的形象和強烈的美感吸引讀者,而且有意無意地透過所詠之物,或流露詩人的人生態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隱含生活的道理。這就是我們在讀解時要細加領悟的。

如「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東風不用媒。」(李賀《南國十三首》)這是李賀辭官回鄉居住在昌谷家中所作。詩中第

一、二句是寫新花開,

三、四句則寫暮春花落,通篇把花人格化。花開時像越女那雙水靈靈的眼神和那副白裡透紅的漂亮的臉蛋,美不勝收。可是好景不長,一到日暮(暮春)百花凋零,落紅滿徑。

「可憐」乃惜花傷春之情,也是詩人自傷自悼之詞。末句則用擬人的手法寫落花身不由已的時候的狀態。從表面上看「嫁與東風」是自願,「不用媒」證明了這一點。

其實嬌花又何嘗願意離開枝頭。「嫁與東風」雖「不用媒」,仍是不自主的事情。花盛開時未嫁,而花凋零時始嫁,則培增惆悵。

其實,這是一種悲劇的氣氛,卻從欣喜的情調來寫它。似乎反常,又合乎詩中旨趣之道。聯絡詩人當時的境況,詩人才不過二十多歲,正當風華正茂,卻不被當局所用,懷才不遇,自生自滅,不勝悲悽。

細味此情,便知詩人寫此詩的良苦用心。

3、分析詠物詩的寫作技巧

詠物詩的寫作技巧或擬人,或比喻,或正面描寫,或側面烘托等。

(二)例:小松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解說]:詠物言志詩先要看清所讚揚的「物」有什麼特點,其次再分析作者所讚揚的精神和品質。本詩是說,松樹在小的時候沒有引起人的重視,直到高聳入雲,人們才說它高。

可以想道作者是以「小松」自喻。

7樓:好吧不說了

這個你得根據詩的內容來說吧,不同的物代表的寓意不一樣,而且根據作者自身的情況和當時的社會背景,即使是同一物體表達的感情也是不一樣的。

李商隱《落花》的賞析和解釋

8樓:匿名使用者

[詩歌鑑賞]詠落花,託幽

怨——李商隱《落花》賞析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伍隍中學 李明隆

落花李商隱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稀。

芳心①向春盡,所得是沾衣②。

[註解]

①芳心:花心,亦指看花人之心,有雙關意。②沾衣:雙關。既指花零落飄飛沾人衣,又指惜花人觀落花傷感而淚落沾衣。

[鑑賞]

這首詩寫於會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閒居永業。當時,李商隱陷入牛李黨爭之中,境況不佳,心情鬱悶,故本詩流露出幽恨怨憤之情。

首聯直接寫落花。上句敘事,下句寫景。落花雖早有,客在卻渾然不覺,待到人去樓空,客散園寂,詩人孤寂惆悵之情頓上心頭,詩人這才注意到滿園繽紛的落花,而且心生同病相憐的情思,用語巧妙。

頷聯從不同角度寫落花的具體情狀。上句從空間著眼,寫落花飄拂紛飛,連線曲陌;下句從時間著筆,寫落花連綿不斷,無盡無休。對「斜暉」的點染,透露出詩人內心的不平靜。

整個畫面籠罩在沉重黯淡的色調中,顯示出詩人的傷感和悲哀。

頸聯直接抒情。春去花落,「腸斷未忍掃」,表達的不只是一般的憐花惜花之情,而是斷腸人又逢落花的傷感之情。「眼穿仍欲稀」,寫出了詩人面對落花的痴情和執著。

尾聯語意雙關。花朵用生命裝點了春天,落得個凋殘、沾衣的結局;而詩人素懷壯志,卻屢遭挫折,也落得個悲苦失望、淚落沾衣、低迴淒涼、感慨無限的人生際遇。

全詩詠物傷己,以物喻己,感傷無盡。

9樓:匿名使用者

落花李商隱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稀。

芳心①向春盡,所得是沾衣②。

[註解]

①芳心:花心,亦指看花人之心,有雙關意。②沾衣:雙關。既指花零落飄飛沾人衣,又指惜花人觀落花傷感而淚落沾衣。

[鑑賞]

這首詩寫於會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閒居永業。當時,李商隱陷入牛李黨爭之中,境況不佳,心情鬱悶,故本詩流露出幽恨怨憤之情。

首聯直接寫落花。上句敘事,下句寫景。落花雖早有,客在卻渾然不覺,待到人去樓空,客散園寂,詩人孤寂惆悵之情頓上心頭,詩人這才注意到滿園繽紛的落花,而且心生同病相憐的情思,用語巧妙。

頷聯從不同角度寫落花的具體情狀。上句從空間著眼,寫落花飄拂紛飛,連線曲陌;下句從時間著筆,寫落花連綿不斷,無盡無休。對「斜暉」的點染,透露出詩人內心的不平靜。

整個畫面籠罩在沉重黯淡的色調中,顯示出詩人的傷感和悲哀。

頸聯直接抒情。春去花落,「腸斷未忍掃」,表達的不只是一般的憐花惜花之情,而是斷腸人又逢落花的傷感之情。「眼穿仍欲稀」,寫出了詩人面對落花的痴情和執著。

尾聯語意雙關。花朵用生命裝點了春天,落得個凋殘、沾衣的結局;而詩人素懷壯志,卻屢遭挫折,也落得個悲苦失望、淚落沾衣、低迴淒涼、感慨無限的人生際遇。

全詩詠物傷己,以物喻己,感傷無盡。

10樓:香菇戰寶

賞析:首聯直接寫落花。上句敘事,下句寫景。

落花雖早有,客在卻渾然不覺,待到人去樓空,客散園寂,詩人孤寂惆悵之情頓上心頭,詩人這才注意到滿園繽紛的落花,而且心生同病相憐的情思,用語巧妙。

頷聯從不同角度寫落花的具體情狀。上句從空間著眼,寫落花飄拂紛飛,連線曲陌;下句從時間著筆,寫落花連綿不斷,無盡無休。對「斜暉」的點染,透露出詩人內心的不平靜。

整個畫面籠罩在沉重黯淡的色調中,顯示出詩人的傷感和悲哀。

頸聯直接抒情。春去花落,「腸斷未忍掃」,表達的不只是一般的憐花惜花之情,而是斷腸人又逢落花的傷感之情。「眼穿仍欲稀」,寫出了詩人面對落花的痴情和執著。

尾聯語意雙關。花朵用生命裝點了春天,落得個凋殘、沾衣的結局;而詩人素懷壯志,卻屢遭挫折,也落得個悲苦失望、淚落沾衣、低迴淒涼、感慨無限的人生際遇。

譯文高閣上的遊客們已經競相離去;小園的春花隨風凋零紛紛亂飛。花影參差迷離接連著彎彎小徑;遠望落花回舞映著斜陽的餘暉。我的肝腸欲斷不忍把落紅掃去;望眼欲穿盼來春天卻匆匆迴歸。

愛花惜花自然要怨春去得太早;春盡花謝所得的只是落淚沾衣。

一首關於 古詩 的作文,寫你一首喜歡的古詩作文

看著手上的唐詩宋詞,我突發奇想,我已經不小了,我能不能作一首詩呢?我冥想了一會兒,就象瞎子摸象一樣,不懂。所以我跑向能詩善畫的叔叔那去。叔叔,寫詩的要點是什麼?我急著問。1.詩句簡短而意義豐富,2.詩要分行,3.詩的韻律感 節奏感較強。4.出美麗的想象 從平凡中看出不平凡 5.出動人的情意 加入感情...

李商隱《無題》這一首詩裡面是怎麼寫的

其一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蠟照半籠金翡翠,麝薰微度繡芙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其二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其四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

詩仙李白作過一首抒寫狂喜之情的詩,作於流放途中,這首詩是

早發白帝 城.唐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參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牽連,流放夜郎 今貴州省西部 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在返回江陵途中,寫下了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愉悅的心情。朝辭白帝彩雲間 首句寫詩人的回想,點出開船的時間是早晨,地點是白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