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古詩的知識和故事,有關詩歌的知識和故事!

2021-03-20 01:49:43 字數 5657 閱讀 7332

1樓:張仁杰

七言詩包括七言古詩(簡稱七古)、七言律詩(簡稱七律)和七言絕句(簡稱七絕)。

七言體是古代詩歌體裁,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為主的詩體。它起於民間歌謠。

先秦時期除《詩經》,《楚辭》已有七言句式外,《荀子》的《成相篇》就是模仿民間歌謠寫成的以七言為主的雜言體韻文。

西漢時期除《漢書》所載的《樓護歌》、《上郡歌》外,還有司馬相如的《凡將篇》、史游的《急就篇》等七言通俗韻文。

東漢七言、雜言民謠為數更多,如東漢末年的《小麥謠》、《城上烏》(司馬彪《續漢書·五行志》)、《桓靈時童謠》"舉秀才"(葛洪《抱朴子·審舉》)都是很生動、通俗流暢的七言和雜言民間作品。相傳漢武帝曾會聚群臣作柏梁臺七言聯句,但據後人考證,實系偽託,並不可靠。

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現存的第一首文人創作的完整七言詩。以後湯惠休、鮑照都有七言作品。鮑照的《擬行路難》18首,不僅在詩歌內容上有很大擴充套件,同時還把原來七言詩的句句用韻變為隔句用韻和可以換韻,為七言體的發出了新路。

從樑至隋七言體詩歌逐漸增多,至唐代七言詩才真正發達起來。七言詩的出現,為詩歌提供了一個新的、有更大容量的形式,豐富了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表現力。

擴充套件資料

古詩的特點

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各種詩歌體裁。有「歌」、「行」、「吟」三種載體。

古體詩四言詩,在近體詩中已經不存在了,雖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體詩。《詩經》中收集的上古詩歌以四言詩為主。兩漢、魏、晉仍有人寫四言詩,曹操的《觀滄海》、陶淵明的《停雲》都是四言詩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

五古最早產生於漢代。《古詩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詩。漢代以後,寫五言古詩的人很多。

南北朝時的詩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後的古體詩中五言的也較多。而七古的產生可能早於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見。

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現,唐人又稱七古為長句。

雜言詩也是古體詩所獨有的。詩句長短不齊,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

三、四、

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詩經》和漢樂府民歌中雜言詩較多。

漢魏以來樂府詩配合**,有歌、行、曲、辭等。唐人樂府詩多不合樂。唐宋時代的雜言詩形式多種多樣:有七言中雜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難》;

有七言中雜三言的,如張耒的《牧牛兒》;有七言中雜

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將進酒》;有七言中雜

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以

四、六、八言為主雜以

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難》。

此外,古絕句在唐時也有作者;都屬古體詩範圍。古體詩在發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互動關係,南北朝後期出現了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體、近體之間的新體詩。

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乃至古體作品中常融入近體句式。但也有些古詩作者有意識與近體相區別,多用拗句,間或散文來避律。

2樓:匿名使用者

陸游生在積弱積貧的南宋,一生志在恢復中原。但由於當時主和派勢力很大,陸游受到排擠。他三十歲時,在禮部考試中被除名,四十二歲被免官。

四十六歲時,陸游入蜀出任夔州(今四川奉節)通判,一年後,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請,入幕辦理軍務,這讓陸游很興奮,因為四川宣撫使駐南鄭(今陝西漢中),是抗金的前線;王炎是抗戰派的領袖。陸游積極投身軍旅生活,放馬走遍南鄭前線,為北伐獻計獻策。但幾個月后王炎被召回,幕府被解散,陸游也被調回成都任了個參議官的閒置,這對於做夢都是

3樓:匿名使用者

不會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有關詩歌的知識和故事!

4樓:匿名使用者

詩歌欣賞是一種藝術審美活動。詩歌欣賞要具備如下的知識:

1.如何品詩。人們常把欣賞詩歌叫「品詩」。所謂「品」,第一是要細心地認真地思考和回味;第二是要凝神定情,在一個安靜的環境和比較穩定的情緒下進行欣賞活動;第三是要想象、聯想的翅膀,從自身的文化知識和經驗中尋找與詩歌意念相對應的形象感受;第四是用必要的重複來加深對詩情詩意的把握。

2.讀詩入意境。欣賞詩歌還要「讀」。詩歌具有節奏,韻律,不讀只看,是無法細緻深入地領略這種美感的。

反覆認真地讀詩,詩中那種情感的慷慨激昂和音調的鏗鏘有力、節奏的明快活潑,或者情調的纏綿悱側、言語的呢呢喃喃、節拍的波浪起伏,就會十分自然地融匯在一起,使你為之所感動。

3.提高欣賞情趣。當然,詩歌欣賞同其他藝術欣賞活動一樣,也有一個情趣、格調、標準的問題。一方面要努力培養健康的欣賞情趣,確立較高的欣賞標準,另一方面要選擇適當的詩歌作為欣賞物件。

對於情趣和格調過於低下庸俗的詩歌,應該有分析、剔除,批判的能力。

曹植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一個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來,要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以證明他寫詩的才華。如果他寫不出,就等於是在欺騙皇上,要把他處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傷心又憤怒。他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著想著……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內作了一首詩,當場念出來: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成 道詩人白居易為了要求得更高深的學問,到處向人請教,但仍不能滿足他強烈的求知慾。

有一天地聽說有一位得道的禪師,學問非常高深。於是不惜千里跋涉去求見,好不容易見到了禪師,便虛心地問:「**,請告訴我如何才能得道?

」禪師回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不解地說:

「這連三歲小孩也知道呀,怎能說是道呢?」禪師回答:「三歲小孩也知道,但80老翁也難奉行啊!」

5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很高興能為你解答:

古詩不一定等於詩

歌,因為中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現代一般統稱為詩歌。它是按照一定的音節、韻律的要求的。總之詩歌就是既可以像讀書一樣朗誦,又可以像歌一樣吟唱。

故事: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一個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來,要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以證明他寫詩的才華。如果他寫不出,就等於是在欺騙皇上,要把他處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傷心又憤怒。他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著想著……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內作了一首詩,當場念出來: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成 道詩人白居易為了要求得更高深的學問,到處向人請教,但仍不能滿足他強烈的求知慾。

有一天地聽說有一位得道的禪師,學問非常高深。於是不惜千里跋涉去求見,好不容易見到了禪師,便虛心地問:「**,請告訴我如何才能得道?

」禪師回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不解地說:

「這連三歲小孩也知道呀,怎能說是道呢?」禪師回答:「三歲小孩也知道,但80老翁也難奉行啊!

」李白讀書的故事

李白是我國唐代偉大的詩人,但他小時候讀書卻不怎麼刻苦,甚至有些貪玩,有一天他到一條小河邊去玩,看見一個老太婆在磨一根鐵棒,就上去好奇地問:「老奶奶,你為什麼磨鐵棒?」老太太告訴他是在磨針。

李白說:「那麼粗的鐵棒怎麼能磨成針呢?」老人說:

「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針」。李白深有感悟,從此刻苦讀書,成為一代「詩仙」。

詩歌知識:

最早的詩歌是人們的口頭創作,靠口耳流傳,可以不依賴文字.像《左傳》所記的宋國築城民夫們諷刺華元的詩,就是口頭創作,當然,這還不是最早的詩歌,最早的詩歌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詩歌的起源和勞動有關係.

此外,詩歌的起源還同宗教和娛樂有關係.公元前6世紀,我國就編成了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對後代詩歌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它實際上是中國詩歌的源頭.

楚辭是戰國後期產生於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

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秦朝,幾乎沒有詩歌留下來.繼秦以後的兩漢存在約400年,留下了價值很高的詩歌遺產,首先是樂府民歌.稱「樂府詩」.

以後各代常常把入樂能唱的詩詞稱為「樂府」,已不是漢代**機關的涵義了.

2南北朝樂府民歌

曹魏和西晉時的民歌流傳下來的較少,最有特色的是東晉以後的南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特色鮮明,

3兩漢魏晉南北朝文人詩 ,出現五言體的民歌.

「三曹」和「建安七子」的詩歌直接繼承漢代樂府詩的傳統,干預現實,感情熾烈,詩風質樸勁健,被後世稱為「建安風骨」,

南朝的齊、樑時代,產生了音韻學,作詩講求四聲(平、上、去、入)和對偶,形成了格律較嚴的新體詩.這種詩被稱為「永明體」,永明體詩為唐代近體詩(律詩和絕句)的形成做了準備.

南朝後期的樑、陳時代,統治者日益奢侈**,詩風也隨之衰頹,出現所謂「宮體詩」,專門寫帝王貴族的腐朽生活和色情內容,使詩歌趨向末路.

唐帝國建立後,保持了長時期的政治穩定,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文化取得空前繁榮,整個國家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好形勢,為詩歌寫作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唐代的科舉考試重視詩賦,知識分子要中進士當官,就要會作詩,這也是對詩歌創作的促進.就詩歌本身說,唐代的

五、七言古詩和樂府歌行進一步成熟,講求聲調韻律的

五、七言律詩和絕句最後形成,

初唐詩歌

這是唐詩繁榮的準備時期,

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古體詩的特點是:每篇句數不限,每句字數不限,可押韻也可不押韻,押韻也可換韻,句與句間沒有平仄對應和用詞對仗的要求.

一句話,古體詩格律上比較自由,同近體詩在格律上有極嚴格的要求不同.古體詩分兩大類:五言古詩和七言古詩(或簡稱五古和七古).

此外還有句式長短不齊的古詩,一般歸入七古.有的古體詩句數、字數和律詩相同,但用韻、平仄和對仗都不同於律詩的要求,所以仍是古詩.

近體詩,又叫今體詩(「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講求嚴格的格律.近體詩有四項基本要求:一是句數、字數有規定;二是按規定的韻部押韻;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間要求平仄對立和相粘;四是規定某些句子之間用詞要對仗,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

近體詩分兩大類:(1)律詩,由八句組成,五字句的稱五言律詩,七字句的稱七言律詩.(2)絕句,由四句組成,五字句的稱五言絕句,七字句的稱七言絕句.

唐代詩歌的樣式,在初唐時期已經齊備,到盛唐時期就出現了詩歌創作的高峰.

2盛唐詩歌

(1)田園山水詩

(2)邊塞戰爭詩

3中晚唐詩歌

唐代中後期,王朝的鼎盛期已過,但詩歌創作仍未衰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國走向衰落過程中的危機和民間苦難,藝術成就很高,對後世影響也很大.

唐代詩歌,無論就其作者之眾多、題材之廣泛,還是就其藝術之高超、影響之深遠來說,都是空前的.我們要繼承和研究這份寶貴的遺產,吸收其精華,期望有一天再創造出一箇中國詩歌的新高峰.

宋代是繼唐代之後又一個詩歌藝術最發達的朝代,就留存到今天的宋詩總量說,要遠遠超過唐詩.

宋代詩人很懂得唐詩的價值,很注意向唐代詩人學習,在繼承唐詩傳統的基礎上,他們又另闢蹊徑,有了自己的創造,因而形成了自己獨具的特色.

在1270多年間,詩歌創作總是在「復古」、「反覆古」上兜圈子,缺乏創造力和開拓精神,寫出的作品大部都比較平庸,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

清代是我國詩歌史上又一個創作繁榮的朝代,雖然其影響不及唐詩、宋詞之大,但名家輩出,成績不小.清代詩人有的偏向繼承唐詩傳統,有的偏向繼承宋詩傳統,也有不分唐宋凡歷代詩歌都學習繼承者,其中許多詩人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現代詩也叫「白話詩」,是詩歌的一種,與古典詩歌相對而言,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韻律.現代詩的發現可以追源到清末,當時,一些從西方引進的詩作已開始用白話進行翻譯,但是這些作品量不是很大,所以鮮為人知.現代詩名稱,開始使用於2023年—紀弦創立「現代詩社」時確立.

現代詩主要流派為新月派、九葉派、朦朧派.

有關詩歌的知識和故事

詩者,感其況而述其心,發乎情而施乎藝也 摘自趙缺 無咎詩三百序 詩歌是世界上最古老 最基本的文學形式,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而詩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一定的音節 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 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孔子認為,詩具有興 觀 群...

誰有詩歌的知識 故事,求有關詩歌的知識和故事50個題目和答案!!!!急用!!!!!!!

自古以來一直是詩歌表現的主題之一。尤其是在交通 通訊極不發達的古代,一旦離鄉,前路漫漫,何日是歸年 關山重重,鄉書誰人傳遞?於是,遠在他鄉異地的詩人,常常不禁悲從中來,美麗而憂傷的詩句便汩汩而出,成為了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詩篇。觸景生情。詩人們魂牽夢縈的思鄉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種機緣而奔湧而出。逆旅夜雨...

有關詩歌的知識和故事簡單點詩歌的知識和故事簡短

傳說汪倫是唐朝涇州 今安徽省涇縣 人,他生性豪爽,喜歡結交名士,經常仗義疏財,慷慨解囊,一擲千金而不惜。當時,李白在詩壇上名聲遠揚,汪倫非常飲慕,希望有機會一睹詩仙的風采。可是,涇州名不見經傳,自己也是個無名小輩,怎麼才能請到大詩人李白呢?後來,汪倫得到了李白將要到安徽遊歷的訊息,這是難得的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