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請你結合相關史實進

2021-03-20 14:48:16 字數 4722 閱讀 5594

1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加強了西漢與西域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它不僅起著中國與西域乃至歐洲物質交流作用,也起著文化交流作用。而文化交流則具有更深遠的歷史意義

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 請你用史實說明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的科技 文化 經貿交流之路.

2樓:蛋撻小達人

①是溝通中西交通的路上要道;②是東西方**往來的重要通道(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陶瓷、鐵器、漆器傳入西方, 西方的毛皮、香料、藥材、珠寶傳入中國);③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樑(漢代城市有古 羅馬魔術藝人表演、唐朝盛行由波斯傳入的馬球遊戲);④溝通了亞歐兩大洲,在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史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⑤是聯結中國同亞洲、歐洲、北非各國

3樓:天滴水

絲綢之路是古代經貿往來的通道!貨幣、物品價換的通道!經貿的往來中也相互瞭解各自的風俗文化!

東西方的文明發明相互借鑑引進,古代中國四大偉大發明為世界做出重大貢獻!古文明的國家的偉大發明也為世界作出重大貢獻!

週年紀念是歷史學習關注的熱點之一。(1)西漢時期開闢的「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張

4樓:我抄鳥

(1)2151     (2)152  (3)60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與2023年週年有關歷史事件的準確識記,第(1)問,主要考查學生張騫出使西域的準確識記,聯絡已學知識可知漢武帝為反擊匈奴,於公元前138年,派張騫出使西域,因此距今約2151週年。

第(2)問,主要考查學生對《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頒佈相關史實的準確識記,回顧已學知識可知《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是2023年頒佈的,因此距今152週年。

第(3)問,主要考查學生對一五計劃的準確識記,聯絡已學知識可知2023年我國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因此距今60年。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最早在馬可·波羅來華之後開通。錯誤:  ...

5樓:百度使用者

錯誤:馬可·波羅來華       改正:張騫通(出使)西域

試題分析:西漢時期,張騫通西域為絲綢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馬可·波羅來華髮生在元朝時期。

點評:關於絲綢之路的開闢,學生還要知道,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是漢武帝。絲綢之路的路線是長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中亞——西亞——歐洲。

沿著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織品、冶鐵、鑿井、造紙等技術相繼西傳,西方的毛皮、汗血馬、瓜果以及佛教、魔術、**、舞蹈、雕塑等也紛紛東來,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

以史實說明絲綢之路為什麼是「東西方交往的代名詞」。

6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前二世紀的漢武帝時,為了打敗稱雄漠北、搔擾中原農耕居民的遊牧王國匈奴,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聯絡被匈奴人從河西趕走而定居在阿姆河一帶的大月氏人。張騫經過千難萬險,雖然沒有搬來大月氏的兵,卻全面瞭解了西域的政治和地理情況。隨後漢武帝又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這一次使團的人數總共有三百人之多,張騫及其隨行者的足跡也更為廣遠,到了大宛(費爾幹那)、康居(以今塔什干為中心的遊牧王國)、大月氏、安息(古代波斯帕提亞王國)、身毒(印度)等國。

張騫的兩次西行,打破了遊牧民族對絲路**的壟斷,使中國和中亞、南亞、西亞諸王國之間建立了直接的**往來關係, 張騫等人帶回的報告,也是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首次真知實見,而且由司馬遷和班固分別寫入《史記·大宛傳》和《漢書·西域傳》.

公元前60年,漢朝在西域設立了西域都護,控制了塔里木盆地。漢朝的使者,可以得到西域各個綠洲王國的**,西行變得更加容易,使者相望於道,往來不絕。

2023年,英國考古學者斯坦因在敦煌西北長城烽燧下,發現了一組用中亞粟特民族的文字所寫的粟特文信件,這是在涼州(武威)的粟特商人寫給家鄉撒馬爾幹(samarkand,在今烏茲別克)貴人的書信,不知什麼原因而埋藏在敦煌長城腳下。信中談到,這些以涼州為大本營的粟特商團,活動的範圍東到洛陽,西到敦煌,經營中國絲綢等商品的長途販賣。這組書信寫於西晉末年(312年前後),它們真切地反映了當時絲綢之路上的商品交易活動。

而且,不論是東晉五胡十六國,還是後來的南北朝,都不斷有東往西去的使者旅行在絲綢之路上。比如,310年,天竺(印度)僧人佛圖澄至洛陽; 399年,東晉僧人法顯等西行取經; 437年,北魏遣董琬、高明等出使西域諸國; 468年,北魏遣使韓羊皮出使波斯,與波斯使俱還; 518年,宋雲與惠生自洛陽出發,西行取經; 530年, 波斯國遣使南朝; 此外,還有大量沒有留下名字和事蹟的使者往來於東西各國。

從唐太宗到武則天,唐朝的勢力不僅直接牢固控制了塔里木盆地的西域諸王國,而且成為天山以北、蔥嶺以西廣大區域內各個王國的宗主國,中西往來更加暢通無阻,當時的文化交流也呈現出令人眼花繚亂的景象。西方的珍禽異獸、珠寶香料、玻璃器皿、金銀貨幣紛紛傳來,中亞、西亞的穿著、飲食等生活方式,**、舞蹈等文化娛樂活動都源源進入中原,佛教進一步盛行的同時,祆教、摩尼教、景教以及新興的伊斯蘭教都在此時正式傳入中國內地,唐朝的兩京長安和洛陽以及絲綢之路上的一些大城市如涼州,都紛紛呈現出國際都市的風貌。絲綢之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從長安(今西安)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

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在南北朝時期形成,在明末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元末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等等。

絲綢之路(德語:die seidenstrasse)一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2023年出版的《中國》,有時也簡稱為絲路。

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通西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併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

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最為有名的要算班超再次通西域和玄奘從印度取經回國。他們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絡在一起。

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韓國、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達義大利、埃及,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進入漢代,著名的「絲綢之路」溝通了中外文化間的交流,中國逐漸被譽為「絲國」;進入中世紀後,伴隨著中國瓷器的外銷,中國又開始以「瓷國」享譽於世。從8世紀末開始,中國陶瓷開始向外輸出。經晚唐五代到宋初,達到了一個高潮。

這一階段輸出的陶瓷品種有唐三彩、邢窯(包括定窯)白瓷、越窯青瓷、長沙窯彩繪瓷和橄欖釉青瓷(即廣東近海一帶的窯口生產的碗和作為儲藏容器的罐)。輸出的地區與國別有:東北亞的朝鮮與日本;東南亞的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南亞的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和印度;西亞的伊朗、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阿曼;北非的埃及;東非的肯亞和坦尚尼亞。

此時海上交通路線主要有兩條,一是從揚州或明州(今寧波)經朝鮮或直達日本的航線;二是從廣州出發、到東南亞各國,或出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經斯里蘭卡、印度、巴基斯坦到波斯灣的航線。當時有些船隻繼續沿阿拉伯半島西航可達非洲。前述亞非各國中世紀遺蹟出土晚唐五代宋初的瓷器,就是經過這兩條航線而運輸的。

宋元到明初是中國瓷輸出的第二個階段。這時向外國輸出的瓷器品種主要是龍泉青瓷,景德鎮青白瓷、青花瓷、釉裡紅瓷、釉下黑彩瓷,吉州窯瓷,贛州窯瓷,福建、兩廣一些窯所產青瓷,建窯黑瓷,浙江金華鐵店窯仿鈞釉瓷,磁州窯瓷,定窯瓷,耀州窯瓷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前述朝鮮新安海底沉船經11次發掘,出土陶瓷器2萬餘萬件,除極個別的為朝鮮瓷和日本瓷外,均屬中國所產,其中絕大多數已判明所屬窯口。

宋元外銷瓷輸往的國家較前大為增加,有東北亞、東南亞的全部國家,南亞和西亞的大部分國家,非洲東海岸各國及內陸的辛巴威等國。宋、元、明初時期的航線,主要有航行到東北亞、東南亞諸國的航線及通往波斯灣等地的印度洋航線。這時期中國航海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印度洋航線上。

一是可從波斯灣沿海岸向西行進而到達紅海的吉達港,然後上岸陸行至麥加;也可以在蘇丹邊界的埃得哈布港上岸,馱行至尼羅河,再順河而下到福斯塔特(古開羅);還可以從紅海口越曼德海峽到東非諸國。二是開闢了從馬爾地夫馬累港直達非洲東海岸的橫渡印度洋的航線。

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餘年是中國瓷器外銷的**時期。輸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鎮青花瓷、彩瓷、廣東石灣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其中較精緻的外銷瓷多是國外定燒產品,其造型和裝飾圖案多屬西方色彩,還有些在紋飾中繪有家族、公司、團體、城市等圖案標誌,稱為紋章瓷。

這時期的外銷瓷數量很大,17世紀每年輸出約20萬件,18世紀最多時每年約達百萬件。輸出的國家有東亞的朝鮮半島和日本、東南亞及歐美諸國。運輸路線一條是從中國福建、廣東沿海港口西行達非洲,繼而繞過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達西歐諸國;另一條是從福建漳州、廈門諸港至菲律賓馬尼拉,然後越太平洋東行至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港,上岸後陸行,經墨西哥城達大西洋岸港口韋臘克魯斯港,再上船東行達西歐諸國。

在17和18世紀,中國瓷器通過海路行銷全世界,成為世界性的商品,對人類歷史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7樓:迷茫の蝴蝶

絲綢之路的開闢,有力地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商品交流、文化交流、宗教思想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路。在工業化到來的時刻,完成了它的使命。

它已被東起連雲港,西至荷蘭鹿特丹的10900公里長的新亞歐大陸橋所取代。但是,它仍有可開發的新價值。

為什麼說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

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的原因 絲綢之路 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沿著這條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織品以及冶鐵 鑿井 造紙等技術相繼西傳。西方的毛皮 汗血馬 石榴 葡萄等瓜果以及佛教 魔術 舞蹈 雕塑等也紛紛東來。絲綢之路是西漢與西域交往和交流的歷史見證。絲綢之路也是西漢時期及以後,中國...

絲綢之路是一條經濟之路,因為它促進東西方什麼

絲綢之路是一條偉大的友誼之路,它把東西方國家聯絡到一起,共同交流民族文化!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的發展。絲綢之路是一條經濟之路,因為他它促進了東西方經濟的發展。絲綢之路是,因為。仿寫句子。絲綢之路是一條經濟之路,因為他住進了東西方經濟的發展,絲綢之路,因為仿寫句子,因為仿寫句子,你要仿...

絲綢之路里面描寫東西方交流的句子

張騫向漢武帝介紹了西哉各國的方位 人口 兵力 風俗 物產 相互關係以及對漢朝的態度等情況。聽了他的陳述,人們才知道,西域並不是王母娘娘和眾神居住的瓊瑤仙境,也不是傳聞中的流沙千里 草木不生的恐怖世界,那裡有許多希望和漢朝友好通商的國家。於是漢武帝派張騫再次出使西域,聯合烏孫等國共同抗擊匈奴,打通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