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最近被鳥叫困擾了,它總是在晚上鳴叫,迴圈叫三聲,叫聲淒厲,並且到了早上就停止鳴叫了

2021-03-20 21:01:20 字數 5538 閱讀 4758

1樓:大溫vs小仔

不知道你是什麼地方的,你這鳥叫聲也許是鷹鵑。和四聲杜鵑的叫聲一樣的清脆嘹亮。

2樓:匿名使用者

叫三聲的多半是夜貓子,不是貓頭鷹就是夜梟,白天帶個彈弓去附近找找,好久沒吃過野味了。

3樓:匿名使用者

不要緊,只是比較喜歡晚上活動的鳥而已

4樓:那一年那一金牛

打下來,做鳥粥,很好吃的喔

有一種鳥,老是在晚上叫個不停 ,叫聲像絕兒絕兒的,特別大聲,好像 50

5樓:禾木由

是貓頭鷹。

民間有「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不怕夜貓子叫,就怕夜貓子笑」等俗語,常把貓頭鷹當作「不祥之鳥」,稱為逐魂鳥、報喪鳥等,古書中還把它稱之為怪鴟、鬼車、魑魂或流離,當作厄運和死亡的象徵。

產生這些看法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貓頭鷹由於嗅覺靈敏,能夠聞到病入膏肓的人身上的氣味,並且會發出笑聲,在很多地方在聽到貓頭鷹叫聲後數日之內會死人確實不是迷信,所以貓頭鷹被叫做報喪鳥。

6樓:匿名使用者

我樓下也有這種鳥,兩秒鐘叫一次,「啾、啾」,聲音尖厲、穿透力特別強,傳播範圍周邊300米,一叫就是一整夜,不帶停歇的!我都快崩潰了!吵的我整夜睡不著覺。

而且它還經常到處飛,最讓人崩潰的是它還邊飛邊叫!聽叫聲最大的聲音時,它是蹲在對面學校的樓頂上。最近我開始反擊了,一聽到它很大聲的叫,說明它又飛來對面學校樓頂來了,我馬上到陽臺用強光手電筒朝著那方向照過去,晃瞎它的眼,照幾下它就逃跑了,向別處飛走。

只要它滾去別的地方叫,我就可以清淨一會。等它飛回來,我再到陽臺上用強光手電筒趕走它。最近強光手電筒已經不好使了,照它半天它也不走;於是我去**買了強力綠光鐳射手電,現在真的可以射瞎它的眼,照三秒鐘它就逃走了。

7樓:

我小時候也聽過,啾汪啾在汪啾汪,是這樣的,老一輩說這種聲音是貓頭鷹,不太吉利,它來這塊叫,說明這附近有人快不行了,說貓頭鷹能感知那種氣息。所以我以前挺怕的。

8樓:春光無限好

貓頭鷹一類的,春天和冬天叫聲不一樣。它確實可以先知人類的死亡,因為它能聞到氣味。

9樓:長尾夾大本營

貓頭鷹吧,晚上活動的想來想去只有貓頭鷹和蝙蝠了,蝙蝠一排除就剩下它了

有一種鳥總是發出布穀布穀的叫聲,請問這是什麼鳥?

10樓:景田不是百歲山

大杜鵑(學名:cuculus canorus bakeri):是普通杜鵑的中國亞種。

體長約320毫米,翅長約210毫米。雄鳥上體純暗灰色;兩翅暗褐,翅緣白而雜以褐斑;尾黑,先端綴白;**尾羽沿著羽乾的兩側有白色細點;頦、喉、上胸及頭和頸等的兩側均淺灰色,**餘部白色,雜以黑褐色橫斑。雌雄外形相似,但雌鳥上體灰色沾褐,胸呈棕色。

又名喀咕、布穀、子規、杜宇、郭公、獲谷等。

11樓:國ss寶

杜鵑:常常可以聽到"布穀、布穀"的叫聲,或者叫"早種包穀、早種包穀",或者叫:"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還有"快黃快割"。這種聲音清脆、悠揚,非常悅耳動聽;當聽成"不如歸去"時,又感到令人惆悵、憂傷。山民們都叫它"布穀鳥",實際就是杜鵑。

它是催春鳥,吉祥鳥,因也叫"布穀鳥"與"子規鳥"

12樓:向無名者致敬

民間一般把發出布穀布穀的叫聲的鳥叫布穀鳥,它的學名是大杜鵑,是一種吃害蟲的益鳥。

大杜鵑(學名:cuculus canorus bakeri):是普通杜鵑的中國亞種。

體長約320毫米,翅長約210毫米。雄鳥上體純暗灰色;兩翅暗褐,翅緣白而雜以褐斑;尾黑,先端綴白;**尾羽沿著羽乾的兩側有白色細點;頦、喉、上胸及頭和頸等的兩側均淺灰色,**餘部白色,雜以黑褐色橫斑。雌雄外形相似,但雌鳥上體灰色沾褐,胸呈棕色。

又名喀咕、布穀、子規、杜宇、郭公、獲谷等。

棲息於開闊林地,特別在近水的地方。常晨間鳴叫,每分鐘24-26次,連續鳴叫半小時方稍停息。性懦怯,常隱伏在樹葉間。

平時僅聽到鳴聲,很少見到。飛行急速,循直線前進,在停落前,常滑翔一段距離。取食鱗翅目幼蟲、甲蟲、蜘蛛、螺類等。

食量大,對消除害蟲起相當作用。

分佈於中國西部和南部、印度、尼泊爾、緬甸、泰國。

中文學名

大杜鵑拉丁學名

cuculus canorus bakeri

別稱喀咕、布穀、子規、杜宇、郭公、獲谷、普通杜鵑華西亞種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形態特徵

大杜鵑額淺灰褐色,頭頂、枕至後頸暗銀灰色,背暗灰色,腰及尾上覆羽藍灰色,**尾羽黑褐色,羽軸紋褐色,沿羽軸兩側綴白色細斑點,且多成對分佈,末端具白色先端,兩側尾羽淺黑褐色,羽幹兩側也具白色斑點,且白斑較大,內側邊緣也具一系列白斑和白色端斑。兩翅內側覆羽暗灰色,外側覆羽和飛羽暗褐色。飛羽羽幹黑褐色,初級飛羽內側近羽緣處具白色橫斑;翅緣白色,具暗褐色細斑紋。

**頦、喉、前頸、上胸,以及頭側和頸側淡灰色,其餘**白色,並雜以黑褐色細窄橫斑,寬度僅1-2毫米,橫斑相距4-5毫米;胸及兩脅橫斑較寬,向腹和尾下覆羽漸細而疏。

大杜鵑幼鳥頭頂、後頸、背及翅黑褐色,各羽均具白色端緣,形成鱗狀斑,以頭、頸、上背為細密,下背和兩翅較疏闊。飛羽內側具白色橫斑;腰及尾上覆羽暗灰褐色,具白色端緣;尾羽黑色而具白色端斑,羽軸及兩側具白色斑塊,外側尾羽白色塊斑較大。頦、喉、頭側及上胸黑褐色,雜以白色塊斑和橫斑,其餘**白色,雜以黑褐色橫斑。

虹膜黃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近黃色。腳棕黃色。

大小量度為:體重雄性100-153克,雌性91-135克;體長雄性302-345毫米,雌性260-334毫米;嘴峰雄性18-23毫米,雌性19-23毫米,翅雄性203-240毫米,雌性187-223毫米;尾雄性150-190毫米,雌性147-189毫米,跗跖雄性20-24毫米,雌性19-26毫米。

棲身環境

大杜鵑棲息于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帶的森林中,有時也出現於農田和居民點附近高的喬木樹上。

生活習性

主要為夏候鳥,部分旅鳥。春季於4-5月份遷來,9-10月份遷走。

性孤獨,常單獨活動。飛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線前進。飛行時兩翅震動幅度較大,但無聲響。

繁殖期間喜歡鳴叫,常站在喬木頂枝上鳴叫不息。有時晚上也鳴叫或邊飛邊鳴叫,叫聲淒厲巨集亮,很遠便能聽到它「布穀-布穀」的粗獷而單調的聲音,每分鐘可反覆叫20次。鳴聲響亮,二聲一度,像「kuk-ku」。

主要以松毛蟲、舞毒蛾 、松針枯葉蛾,以及其它鱗翅目幼蟲為食。也吃蝗蟲、步行甲、叩頭蟲、蜂等其它昆蟲。

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西部到印度、尼泊爾、緬甸、泰國和中國南部。

13樓:妄與梔枯

大杜鵑。

性孤獨,常單獨活動。飛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線前進。飛行時兩翅震動幅度較大,但無聲響。繁殖期間喜歡鳴叫,常站在喬木頂枝上鳴叫不息。

有時晚上也鳴叫或邊飛邊鳴叫,叫聲淒厲巨集亮,很遠便能聽到它「布穀-布穀」的粗獷而單調的聲音,每分鐘可反覆叫20次。鳴聲響亮,二聲一度,像「kuk-ku」。

布穀鳥會模仿鷹叫佔巢下蛋

英國《自然·生態與進化》雜誌發表的一篇**稱,雌性大杜鵑(也叫布穀鳥)會「狡猾」到去模仿鷹叫來糊弄葦鶯。研究發現,雌性布穀鳥在葦鶯巢裡下蛋後,會模仿鷹叫,分散葦鶯的注意力,降低它們發現寄生在巢中的布穀鳥蛋的概率。

在此前的認知裡,雄性布穀鳥的叫聲主要用於宣誓「領土主權」——也只有雄性布穀鳥才能發出為人熟知的「布穀」聲,但雌性布穀鳥叫聲(有別於雄鳥叫聲,聲音類似笑聲)的作用一直不為人所知。不過,這種聲音卻與雀鷹(葦鶯的天敵)的叫聲相似。

此次,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研究了為什麼雌性布穀鳥在將蛋下在宿主巢裡後,會明目張膽地鳴叫,因為一般而言,這會給它們帶來「惡行暴露」的風險。

山雀同樣對雌性布穀鳥和雀鷹叫聲做出了相同的反應,證明了雌性布穀鳥與雀鷹叫聲的相似性引起了警戒行為。該研究表明,這種「狡猾」的、有性別區分的叫聲,正是杜鵑鳥寄生生活方式的重要部分。

14樓:巧米樂

布穀鳥。

布穀鳥體形大小和鴿子相仿,但較細長,上體暗灰色,腹部佈滿了橫斑。腳有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後。飛行急速無聲。

芒種前後,幾乎晝夜都能聽到它那巨集亮而多少有點淒涼的叫聲,叫聲特點是四聲一度——」布穀布穀,布穀布穀」。

15樓:興志谷爾

中文學名:大杜鵑。是普通杜鵑的中國亞種。

體長約320毫米,翅長約210毫米。雄鳥上體純暗灰色;兩翅暗褐,翅緣白而雜以褐斑;尾黑,先端綴白;**尾羽沿著羽乾的兩側有白色細點;頦、喉、上胸及頭和頸等的兩側均淺灰色,**餘部白色,雜以黑褐色橫斑。雌雄外形相似,但雌鳥上體灰色沾褐,胸呈棕色。

又名喀咕、布穀、子規、杜宇、郭公、獲谷等。

棲息於開闊林地,特別在近水的地方。性孤獨,常單獨活動。飛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線前進。

飛行時兩翅震動幅度較大,但無聲響。繁殖期間喜歡鳴叫,常站在喬木頂枝上鳴叫不息。有時晚上也鳴叫或邊飛邊鳴叫,叫聲淒厲巨集亮,很遠便能聽到它「布穀-布穀」的粗獷而單調的聲音,每分鐘可反覆叫20次。

鳴聲響亮,二聲一度,像「kuk-ku」。常晨間鳴叫,每分鐘24-26次,連續鳴叫半小時方稍停息。飛行急速,循直線前進,在停落前,常滑翔一段距離。

取食鱗翅目幼蟲、甲蟲、蜘蛛、螺類等。食量大,對消除害蟲起相當作用。

16樓:魷魚絲那鹹蛋

這個就是布穀鳥吧 。

布穀鳥又稱杜鵑,多數居住在熱帶和溫帶地區的樹林中。古時子鵑、子規、伯勞、謝豹、杜宇、杜鵑都指的是這種鳥。

17樓:我叫唐山的狂

這是一種叫做杜鵑的鳥類,體型中等,它們長期把自己的蛋下在別的小鳥的窩裡邊讓別的小鳥幫他們孵化自己的鳥蛋,而他們自己不管

18樓:匿名使用者

體長33-35釐米,體色以暗灰色為主,肚腹部夾有黑褐(雄)、慄紅(雌)等色澤的橫紋或斑點等。棲於開闊林地,卵產於葦鶯等鳥巢中,嗜食毛毛蟲,在我國有四個亞種,夏時幾乎遍佈全國。

杜鵑別名頗多,北宋雍熙年間那首有名的《宿山房即事》有這麼一句:「杜鵑謝豹子規啼。」此外布穀、伯勞、杜宇(望帝)等亦是其較為習見的名號。

杜宇的稱謂則來自一個美麗而憂傷的傳說。揚雄《蜀王本紀》:「杜宇……乃自立為蜀王,號稱望帝。

」鱉靈,原住長江邊,是一鱉精修練而成,每天夜裡他都要同出於江源之井中的情人朱利幽會。他聽說西海水災氾濫,便沿江而上,到了蜀國,望帝杜宇任用鱉靈為相,命其治水。朱利思念情人,也到蜀國來找鱉靈。

那一天,正好望帝出獵,在山野間邂逅朱利,見朱利貌美如花,便命納入宮中為妃。朱利不知鱉靈已是蜀相,不敢言明身份,卻一直悶悶不樂。鱉靈治水有方,變水患為水利,望帝為他設宴慶功,鱉靈大醉,留宿宮中。

深夜,朱利敲開了鱉靈的門,二人相見抱頭痛哭,各訴別後思戀之情。望帝發現二人幽會,並聽到了所訴情由,悔恨交集,當夜便草擬一道詔書,禪讓帝位於鱉靈,自己卻悄悄隱入西山修行。鱉靈繼位,稱叢帝。

望帝在山中非常思念朱利,在痛苦和寂寞中鬱郁死去,靈魂化作一隻杜鵑鳥飛回蜀都。

因了這個傳說,杜鵑鳥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的物件,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其情景悽苦萬狀;另外還有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幾千年來,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經把杜鵑鳥定位為一種悲鳥,一種悲愁的象徵物。

這隻鳥叫什麼名字請問這種鳥叫什麼名字了??!

白頭鵯 也叫白頭翁 白頭鵯 學名 py onotus sinensis,英名 light vented bulbul 或 chinese bulbul 又名白頭翁 白頭殼仔 臺語 是雀形目鵯科小型鳥類,為鳴禽,冬季北方鳥南遷為候鳥,臺灣亞種於臺灣為留鳥,平均壽命約10到15年。白頭翁常見於東亞,臺灣...

最近月我的徵信被各家銀行查了20多次,請問半年後我我可以

看逾期情況!不超過1個月的情況下,還是可以辦理的!徵信是所有銀行都能查到的!徵信一年被查了20多次,但從來沒有逾期過,請問我下班年還能貸款買車嗎?之前的次數不大影響,可以辦,不過沒事還是少查一些的好 我的徵信記錄兩年內被銀行查詢過20次,有過非常小額度的逾期記錄,會不會導致我的貸款審批不通過?這要看...

出生前,姥姥夢見我不好的夢,困擾了我唉!請問大神,怎麼樣,才能送走姥姥關於我的那個孬夢,使我走

你說出來就把此夢解了,好好以後的生活吧。你也知道了,那只是個夢而已,現實的人,為何為了一個不切實際的夢去糾結?又沒有科學根據。心態放好。順其自然,該來的始終會來。不該來的。你想的再多我就是徒增煩惱 我出生前,姥姥夢見我不好的夢,說出來就破解了。謝謝!你出生前,你姥姥夢見你不好的夢,現在說出來了!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