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課為什麼叫《落花生》,5年級第15課落花生

2021-03-22 15:57:51 字數 5634 閱讀 6496

1樓:雨天娃娃

落花生是本文寫的主題,作者通過落花生的形象,生動地讚美了勞動者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

2樓:希菲可可

因為作者的父親想讓自己的孩子像落花生一樣,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

3樓:消耗一人

許地山許地山(1893~1941),現代作家、學者。名贊堃,字地山,小時候父親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給許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2023年許地山開始創作時,就以落華生作為自己的筆名(在古文中,「華」同「花」),勉勵自己要做一個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祖籍廣東揭陽,生於臺灣台南一個愛國志士的家庭。回大陸後落籍福建龍溪。2023年中學畢業後曾任師範、中學教員。

2023年考入燕京大學文學院,2023年畢業留校任教。期間與翟秋白、鄭振鐸等人聯合主辦《新社會》旬刊,積極宣傳革命。「五·四」前後從事文學活動,2023年1月,他和沈雁冰、葉聖陶、鄭振鐸等12人,在北平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創辦《**月報》。

2023年往美國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哲學系,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較學,獲文學碩士學位。後轉入英國牛津大學曼斯菲爾學院研究宗教學、印度哲學、梵文、人類學、民俗學等。 2023年回國在燕京大學文學院和宗教學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時致力於文學創作。

2023年應聘為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任教授,遂舉家遷往香港。在港期間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協會主席。 2023年"七·七"事變後,他發表文章、演講,宣傳抗日,反對投降。

"皖南事變"發生,即與張一廛聯合致電蔣介石,呼籲團結、和平、息戰。同時擔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香港分會常務理事,為抗日救國事業奔走呼號,各項組織和教育工作。後終因勞累過度而病逝。

許地山一生創作的文學作品多以閩、臺、粵和東南亞、印度為背景,主要著作有《空山靈雨》、《綴網勞蛛》、《危巢墜筒》、《道學史》、《達衷集》、《印度文學》;譯著有

4樓:匿名使用者

喏,這是**,看看他的滿意答案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十五課為什麼叫落花生,不叫花生?

5樓:碧血一心

落花生和花生指的是同一種植物。不同地域、不同年代叫法的區別罷了。

落花生的意思是在花落了之後,地下的果實才能趨於成熟,即「生」。

6樓:我是夢丫頭

花生原名為「落花生」,亦名番豆,相傳宋元之間,廣東商人得自海上諸國,種於沙地上,又曰長生果。花生一般皆栽培於沙地,一年生草本,莖蔓延於地上,葉為羽狀複葉,夏秋間開出黃色小花,花形細小。花落時,子房落於土中,生長結實。

《落花生》是一篇現代優秀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所受的家教。作者許地山,現代**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樸實洗煉、清新自然的筆墨,寫自己對社會人生的感觸,常寄寓深邃的哲理和優美的情思於字裡行間。這篇習作文章在寫作上主要的特點是以物喻人。

文章通過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品嚐花生時談論花生的好處,告訴我們做人要做務實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所以常用的筆名是「落華生」。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十五課落花生,為什麼叫落花生

7樓:hu文軒

據說明代建基皇帝朱元璋還是一介平民的時候,有一回,他在一塊田地裡睡覺,那塊田裡種的是花生,傳說那時的花生所結的豆莢在成熟的時候是懸掛在空中的,和其他豆類一樣。而這真命天子就因為這大顆大顆的豆莢,被擾得睡不著,氣憤地說:為什麼花生長大了,不埋到地底下呢?

奇怪的事真得就發生了,花生一個個埋到地下去了,從此以後,就改叫落花生。

五年級上學期的十五課落花生的落是什麼意思 5

8樓:光源

「落花生」就是花生。關於為什麼「花生」被稱為「落花生」的原因是花生的花落了,子柄房就鑽到土裡長成花生莢,所以叫做落花生。花生是落花生的簡稱。如圖:

但是在文章中「落花生」的「落」不是「落下」意思。而是成熟。指花生成熟。課本《落花生》中有這樣的一段文字:

「我們姐弟幾個都很高興,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施肥,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穫了。」就是我們姐弟幾個通過「種花生」然後」收花生「最後邀請爸爸一起來品嚐花生。從而引出對花生的議論。

參考:落花生(植物) 《落花生》

9樓:翠柳清茶

落花生就是學名,俗話叫花生。

就好比西紅柿,學名叫蕃茄一個道理。

10樓:千堆雪

《落花生》平易、淺顯、簡潔,一望而知其寓意,但它並不淺薄。它那平易的話語,講的是人人都懂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

」毫無故弄玄虛,自作高深莫測之態。有的只是諄諄的教誨,切實的希望。然而就是這平易淺顯的常理,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悟出它的真諦, 並付諸自己行動。

普希金曾說:「 精確與簡潔,這是散文的首要美質。它要求的是思想,沒有思想,再漂亮的語句也全無用處。

《落花生》的行文的特點是簡沽明快,它沒有拖泥帶水的絮絮叼叼,沒有天高地遠的高談闊論,也沒有晦澀費猜的玄機妙語,更無刮古搜今,廣引博徵的自我炫耀和賣弄。然而它在家人的閒談中流露出的一種樸素的思想,卻可以使人們站得更高,望得更遠,引起遐想和深思。

有人認為,只有寫景打情的散文才能託物言志,而記敘散文只能寫人記事。恰恰相反,《落花生》雖屬記敘散文,卻也正是物託言志的典範。作者正是借「 落花生」這個最平易,最常見,而又有益於人類的小小植物,寄託了他「 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的樸實而可珍貴的志向。

文章中的父親將花生與「鮮紅、嫩綠的蘋果、桃子、石榴」相比,揭示了花生的可貴品格:質樸無華,不求外表美觀、不講虛榮,不慕顯赫,只求於世有用。在這裡,作者將對花生好處的知識,自然貼切地移接到對人生社會的知識上。

這就深刻地反映出作者的愛僧、好惡、及默默獻身人類的樸實可貴的人格。「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

小學五年級上冊第15課落花生 題目為什麼要用一個落字

11樓:匿名使用者

」。《落花生》一文中,作者許地山之所以給自己取筆名為「落華生」,就是因為他喜歡『落花生』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品格,並以此筆名來告誡自己做一個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12樓:匿名使用者

可能是因為花生是生長在地下,一些地上的東西人們習慣用落,如落地扇,落地車床...

13樓:匿名使用者

「落花生」是花生的另一個名字而且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就是花生

五年級(上冊)語文中的第15課<<落花生>>的大致意思是什麼?

14樓:海雲兒

《落花生》,是一篇敘事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許地山始終沒有忘記父親對他的教誨和希望,他以「落花生」作為自己的筆名,時刻激勵自己,做一個有用的人,並用行動實踐了這一心願,成為優秀的作家。

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可以分成以下三段理解,第一段(第1自然段),先寫種花生、收花生;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穫節,併為過收穫節做了準備;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後),寫父親和我們邊吃花生邊議論花生,爸爸對於花生品格的讚揚,使我們對普普通通的花生產生了敬佩之心。如果學生把

二、三兩段合併成一段理解也可以。文章在表達上頗具匠心:詳略分明,以物喻人,同時言辭樸實無華。

儘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和深奧的說法,卻給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道理。

15樓:糖糖部諾格

意思是:本文通過一家人過花生節收穫節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16樓:匿名使用者

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可以分成以下三段理解,第一段(第1自然段),先寫種花生、收花生;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穫節,併為過收穫節做了準備;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後),寫父親和我們邊吃花生邊議論花生,爸爸對於花生品格的讚揚,使我們對普普通通的花生產生了敬佩之心。如果學生把

二、三兩段合併成一段理解也可以。文章在表達上頗具匠心:詳略分明,以物喻人,同時言辭樸實無華。

儘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和深奧的說法,卻給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道理。

17樓:匿名使用者

課文通過: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描寫

寫出了父親希望我們做一個有花生品格的人。

5年級第15課落花生……

18樓:匿名使用者

蠟燭是什麼?蠟燭是人們生活中的一顆小沙粒,蠟燭是一種平凡而偉大的力量。蠟燭在黑暗的時候燃起,在光明的時候熄滅,似乎太微不足道了。可是,我要為無私的蠟燭唱一支讚歌。

蠟燭的一生很平淡,白的、紅的,五顏六色的,頭上豎起一個羊角辮。生命就從羊角辮上開始。漸漸地,火苗吞沒了羊角辮,開始熔化蠟燭的身體。

滴滴蠟珠猶如一串串淚珠,凝固了。古人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來形容矢志不渝的精神。是啊!

蠟燭的精神不僅是古人讚美的物件,而且是我們的榜樣。

所以,蠟燭的一生是輝煌的,從生到死,始終為人們奉獻著光明。在電燈走進千家萬戶的當今時代,蠟燭的作用好像消失了。不!

沒有。在停電的時候,蠟燭仍然有著自己的用途,玉柱似的白燭安送西去的靈魂,瑪瑙般的紅燭喜迎新生的家庭。還有那五彩的生日燭,象徵著又一歲的開始,每一根都洋溢著幸福的紀念。

在微微燭光下讀書,感到溫暖,在微微燭光下行走,感到安適。

在讚頌蠟燭的同時,也不由得想起了孜孜以求、誨人不倦的老師。他們就像蠟燭,時間的火苗熔化著老師的青春。老師是學生征程中的蠟燭,永遠為學生勝利的終點,而教誨則是那不滅的燭光,永遠照亮著學生的心靈。

蠟燭啊!

我讚美你,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身體!

老師啊!

我歌唱你,教導了學生,衰老了自己!

19樓:i知道

我們家的後園有半畝空地,母親說:「讓它荒

20樓:cf高手爆頭王

蠟燭是什麼?蠟燭是人們生活中的一顆小沙粒,蠟燭是一種平凡而偉大的力量。蠟燭在黑暗的時候燃起,在光明的時候熄滅,似乎太微不足道了。可是,我要為無私的蠟燭唱一支讚歌。

蠟燭的一生很平淡,白的、紅的,五顏六色的,頭上豎起一個羊角辮。生命就從羊角辮上開始。漸漸地,火苗吞沒了羊角辮,開始熔化蠟燭的身體。

滴滴蠟珠猶如一串串淚珠,凝固了。古人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來形容矢志不渝的精神。是啊!

蠟燭的精神不僅是古人讚美的物件,而且是我們的榜樣。

所以,蠟燭的一生是輝煌的,從生到死,始終為人們奉獻著光明。在電燈走進千家萬戶的當今時代,蠟燭的作用好像消失了。不!

沒有。在停電的時候,蠟燭仍然有著自己的用途,玉柱似的白燭安送西去的靈魂,瑪瑙般的紅燭喜迎新生的家庭。還有那五彩的生日燭,象徵著又一歲的開始,每一根都洋溢著幸福的紀念。

在微微燭光下讀書,感到溫暖,在微微燭光下行走,感到安適。

在讚頌蠟燭的同時,也不由得想起了孜孜以求、誨人不倦的老師。他們就像蠟燭,時間的火苗熔化著老師的青春。老師是學生征程中的蠟燭,永遠為學生勝利的終點,而教誨則是那不滅的燭光,永遠照亮著學生的心靈。

蠟燭啊!

我讚美你,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身體!

五年級第15課落花生小練筆作文,大概就200多字數的樣子吧

開始,每一根都洋溢著幸福的紀念。在微微燭光下讀書,感到溫暖,在微微燭光下行走,感到安適。在這時,我的全身暖了!是呀,做人不要做只有體面的人,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人生也和蠟燭一樣短暫,隨時都有可能熄滅。所以,我們都要像蠟燭一樣黑暗的時候燃起,在光明的時候熄滅,做一個為國家著想 對國家有用的人!在讚頌蠟...

五年級上冊《語文》15課《落花生》小練筆怎樣寫人教

我家陽臺的文竹格外與眾不同,它不像一般的文竹不過 一 二十釐米高,它少說也有一米高。春天是文竹最好的生長季節,我隔三差五地噴水,它就像吃了激素一樣,幼芽陸續從根部探出嫩黃色的小腦袋,幾天工夫就長成嫩綠色的 英俊少年 老生的文竹也不甘示弱,深綠色的枝幹越長越高,眼看就要長到屋頂了。不行,我得給它找到新...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15課為什麼說是金色的魚鉤,暗含什麼含義

金色的魚鉤 是老班長留下的遺物,魚鉤閃爍著金色的光芒,老班長捨己為人的精神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因為它是是一位革命戰士用他的生命才保住了三個小紅軍的生命的。五年級下冊語文第15課為什麼說是金色的魚鉤,金字暗含什麼含義 老班長 心想著他人,想著黨的工作,最後因為長期的飢餓和過度的勞累,終於支援不住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