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學外源化學物的毒性指標

2021-03-27 19:07:18 字數 677 閱讀 1068

1樓:朝田

1 無作用濃度和臨界濃度(範圍)

最大無作用濃度又稱閾下濃度(subrhreshold concentration)。在吸入毒性實驗中,應用最敏感的實驗動物品種和毒性指標,未觀察到任何毒性作用的最高濃度。

臨界濃度是指只有當鋼筋周圍氯離子的濃度超過該值時腐蝕才能發生.第二階段為腐蝕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由於鋼筋鏽蝕將引起鋼筋截面損失和(或)粘結強度損失,從而造成結構構件及結構整體抗力的降低。

2 安全極限

沒有找到,抱歉。

3.bcf是生物濃縮係數。

生物體內某些元素或難分解化合物的濃度同他所生存的環境中該物質的濃度比值可用於表示生物濃度的程度。

4 不良效應

有毒、有害物質對生命有機體危害造成的毒性作用併產生的不利結果。

5 生物毒性與生態毒性

生物毒性是指外源化學物質與機體接觸或進入體內的易感部位後,能引起損害作用的相對能力,或簡稱為損傷生物體的能力。

生態毒性是危險廢物的危險特性鑑別指標之一,生態毒性鑑別指標確定的基礎是關於毒性化學物質和固體廢物的生態毒理學。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