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芐夜菋莨
航天食品從本質上講與地面普通食品是一樣的,都是為人體提供能量和營養。但為了節省飛船的空間和發射時的有效載荷,宇航員攜帶的航天食品應儘可能重量輕、體積小。如營養好的幹化餅乾和幹化香腸,吃時用水泡一下,即可恢復到與新鮮食品相近的味道。
航天食品除了要能經受住航天特殊環境因素的影響,如衝擊、振動、加速度等的考驗而不失效外,還必須針對宇航員在失重條件下生理改變的指數對膳食的營養素作適當調整,如肌肉萎縮就要求食品必須提供充足的優質蛋白質;骨質丟失則要求食品提供充足的鈣以及適宜的鈣磷比例和維生素等。
宇航員在航天飛行活動中如何進食,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在失重條件下,一杯盛滿水的杯子朝下朝上放都一樣,杯子裡的水不會自動飄浮或灑落出來,如果放在桌子上,杯子會連同水一起飛起來。所以說,宇航員在地面上原有的吃飯、喝水習慣到了太空就完全不能適用了。
一般來講,各種食物、零件、用具等都是固定好了的。宇航員從食品櫃裡拿出食品後,要把裝食品的複合塑料膜袋剪開一個小口,把叉子和筷子伸進口袋裡叉著往嘴裡送。為了防止食品碎屑到處飄飛,影響宇航員或裝置的正常工作,這種食品往往都用小包裝,製成與口大小相近的方塊、長方塊或小球狀的「一口吃」食品,吃時不必再切開。
如果宇航員要喝水,吃湯、羹、汁、果醬時,直接從塑料口袋或牙膏狀的軟鋁管裡,一點一點往嘴裡擠就可以了。
隨著火箭技術的發展,宇航員從地面帶去的食品可以豐富些了。如溼食品或半溼食品的帶汁火雞、牛肉等,它們的水分含量和地面吃的正常食品相同。現在,宇航員們在太空艙裡已經可以使用微波加熱器來烘烤食物了。
這種微波加熱器與地面上使用的加熱器有所不同。它上面有一些特製的凹進去的小格。為了防止加熱時食物飄浮起來,需要加熱的食物都必須固定在這些小格內,插上電源後,一會兒就可以將食物加熱到可口的程度。
有了它,宇航員們就可以品嚐到熱烘烘、香噴噴的紅燒牛肉、炒蛋、豬排等食物了,其口感與在地面沒有多大區別
2樓:往來格
不同有這麼幾點:
1,食。宇航員每天一般吃4頓飯,一週之內的食譜不重複。太空餐桌是特製的。
它具有磁性,能吸住刀、叉、勺、碗、盤等餐具,桌上裝有水冷卻器和加熱器。吃飯時,宇航員必須先把腳固定在地板上,把身體固定在座椅上,以免飄動。在太空吃飯最忌諱的就是邊吃邊說。
邊吃邊說會使嘴裡嚼碎的食物碎末飛出嘴外,飄在餐廳或生活艙裡,宇航員稍不注意吸進鼻腔就容易嗆到肺裡發生危險。
2,睡覺。宇航員在太空失重環境中找不到「躺」的感覺。由於無論站著、躺著,還是趴著都可以入睡,所以宇航員睡覺可以飄在太空艙裡睡,掛在牆上睡,綁在床上睡,也可以吊在樑上睡,靠在桌邊睡。
3,宇航員洗臉刷牙比較奇特,為了防止水到處亂飄,一般用溼毛巾擦一擦臉就算是洗臉了;刷牙時,用手指蘸上牙膏來回蹭幾下,然後再用溼毛巾把牙齒擦乾淨刷牙就算完成。
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生活與我們有哪些不同?
3樓:戒為良藥
1.睡眠和洗澡
飛船上也可以洗澡儘管飛船內空間不足6立方米,但仍然可以解決宇航員的洗澡問題——因為飛船內有一個單獨的用來洗澡的袋子,還可以淋浴。
由於處於失重狀態,宇航員在飛船內睡覺也跟在地球上不一樣。地面上有重力,而太空中沒有重力,宇航員一躺就飄起來了。對此,飛船內單獨準備了睡袋,掛在壁上,睡覺的時候要進到這個睡袋裡面,就掛在那兒。
2.飲食
陳教授介紹說,宇航員的選單也很豐富,有100種選擇,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樣難以下嚥。不過,太空食品並非一般的蔬菜水果,而是特別加工過的「壓縮磚」或「牙膏管」,對上一定比例的水後,能夠恢復原形,味道也不錯,裡面包含了所有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
由於在失重的條件下,菜無法像在地面上一樣老實待在盤子裡,而是擺在桌子上就飄起來了。所以專家們把太空食品設計成了牙膏式的,吃的時候像擠牙膏一樣往嘴巴里擠。這些食品的營養價值也比較高,蔬菜、蛋白、脂肪豐富。
據陳教授透露,航天集團專門有一個機構負責研究太空食品。早餐、午餐、晚餐,每天三頓飯吃什麼,如何搭配,都設計得非常科學。
宇航員的吞嚥肌肉必須十分發達,因為在宇宙空間中,食物不會因重力而下落而會因慣性在吞嚥後在咽部靜止,要使食物吞嚥下去有兩個方法:與食物發生相對運動使其因慣性落入胃中,但由於靜摩擦力恐怕不可以實現,所以宇航員只好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將食物通過肌肉的收縮擠壓下去。如果宇航員在吞嚥食物後向「下」(宇宙中沒有方向)運動,食物甚至會從嘴裡出來。
3.衣著
據中國載人飛船上將配備的宇航服的製造地——東華大學(原中國紡織大學)宣傳部有關人士透露,宇航服已製作完畢,並多次試穿。
航天服由服裝、頭盔、手套和航天靴等組成。其中結構最複雜的服裝由14層組成:最裡層是液冷通風服的襯裡;襯裡外是液冷通風服,這種服裝是由尼龍彈性纖維和穿在上面的許多輸送冷卻液的塑料細管制成;
液冷通風服外是兩層加壓氣密層,然後是限制層,用來限制加壓氣密層向外膨脹;限制層的外面是防熱防微隕塵服,由8層組成,起防熱和防微隕塵作用;最外一層是外套。航天服雖然結構複雜,但穿起來並不困難,一般15分鐘左右即可穿戴完畢。
由於航天服是一種特製的衣服,通常由通風層、氣密層、保暖層等多層組成,是一個小的密封系統,具有防護作用和出艙兩個功能。這種航天服屬艙內航天服,除了頭盔和膠皮手套,整個航天服是用一種特殊的高強度滌綸做成的,整套衣服重約120千克,價值高達上千萬,再加上設計費用,總計能達到億元。
宇航員在太空中的生活與我們有哪些不同
4樓:匿名使用者
大家知道,宇宙環境是極為惡劣的,對人體有害的主要因素是高真空、高缺氧、宇宙輻射、溫度差異等,這些不利因素會對人體產生嚴重傷害。在這種環境中,航天員是無法生存和工作的。面對嚴峻的宇宙空間環境,怎樣才能保證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呢?
我們的科技人員為其研製了一個基本與外界隔絕的密閉環境即密閉座艙,用來保護航天員。
一會兒是早晨,一會兒是黑夜
人們長期的生活習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眠一般都安排在夜晚。飛船在航天飛行中的晝夜週期和我們在地球上的晝夜週期是不同的。地球上的一天是一次日落日出,並定為24小時。
空間飛行時的一次日落日出,週期長短不一,因為它和飛船繞地球飛行的軌道高低相關。軌道高,晝夜週期就長;軌道低,晝夜週期就短。飛船航天飛行期間的晝夜週期,白天和黑夜時間長短是不一致的,白天時間長,黑夜時間短,90分鐘一個晝夜週期,最長的黑夜僅僅是37分鐘。
飛船由地球陽面進入陰面時,就如同由白天進入黃昏黑夜一樣。太空梭速度很快,太陽出來時好像「迅雷」似的一躍而出,太陽落山時也如「旋風」一樣迅速地隱去。
一個航天員曾經這樣描述宇宙間的一天:早晨,計算機控制的鐘喚醒我們起床。醒來拉開窗簾看宇宙空間,陽光燦爛,天色真美。
可是不大一會兒,太陽沒有了,天暗下來了,黑夜來臨了,我們想又該睡覺了吧。真是有趣極了,一會兒是早晨,一會兒是黑夜……
航天員在宇宙飛行中可以遙望地球景色,這也是他們太空生活的一大樂趣。自古以來,飛向太空就是人類最美好的遐想。航天員在飛船上看到的地球漂亮極了,它是一個綠色的球體。
白天你仔細看去時,地球大部分是淺藍色,密密的森林帶看起來更是藍色的,惟一真正的綠色地帶是中國的**高原地區。一些高山湖泊看起來是明亮的並且呈鮮綠色,好像硫酸銅礦地區顏色。溫度很低又沒有云彩的地區,如我國喜馬拉雅山那樣的高山區域,就能很清楚地看到那兒的地貌。
航天員能看到的最令人目眩神迷的奇景,要算是伊朗的卡維爾鹽漬大沙漠,這片大沙漠看上去像木星,中間有一個紅色、褐色和白色的大旋渦,這是因為鹽湖經過一代又一代的蒸發之後而留下的光輝耀眼的痕跡,它像綠寶石一般閃閃發光。
離不開體育鍛煉
航天員生活在太空當中,同樣離不開體育鍛煉。它除了增強體質外,還有其特 殊意義:增強對失重及其他航天環境的適應能力,減少航天飛行中不良環境對航天員的有害影響。
在長期航天的空間站內,都設有專為航天員體育鍛煉的「小型體育場」,設定一些特殊的航天體育器具供航天員使用。這些器具有自行車功量計、微型跑道、彈簧拉力器及負壓筒等。
在宇宙中航行的航天員和地球上的人一樣,都需要有個人清潔衛生的處理,如刷牙、洗臉、洗澡、大小便等等。失重條件下處理清潔衛生及廢物非常複雜,需要有特殊的設施和技巧。
失重時刷牙,牙膏泡沫很容易飄浮起來,水珠在艙內飛飄,會影響人的健康和儀器正常運轉。飛船中的航天員不能採取地面上的刷牙工具和方法。那樣做,說不定在哪一環節把水洩漏出去,水就會飄浮起來,所以,航天員只能採用比較簡單的方式來刷牙。
美國採用的是一種特製的橡皮糖,讓航天員充分咀嚼以代替刷牙,達到清潔牙齒的目的。航天員洗臉,其實是取一塊浸泡有清潔護理液的溼毛巾擦洗面部。隨後,把毛巾鋪在按摩刷上用來梳理頭髮。
航天員若在空間站上長期生活,還需要洗澡。長期的載人空間站上,就配備有航天工程技術人員設計製作的航天浴室設施。這種浴室,只不過是一個強力尼龍布浴罩,浴罩上下有固定的框架,上連天棚下連地板,成為通天式密閉浴罩,平常摺疊著固定在生活艙的頂棚上。
頂棚上還設有圓形水箱、噴頭、電加熱器,洗澡用的水箱,有管道跟大水箱相通。
洗澡前,先把廢水**淨化裝置中的淨化吸附劑配好,準備用來**和淨化洗浴時的汙水,然後清理給水管道、抽水裝置和過濾淨化裝置(除去雜質和不良氣味),並將卷在頂棚上的尼龍罩放下,直到底框並固定好,形成一個連線天棚地板的圓桶,就好像一個完全透明的大玻璃缸。啟動電加熱器,把水箱中的水加熱到合適溫度,這時人可脫去衣服進入浴室。圓筒底下有一雙固定的拖鞋,人穿上它後就不會飄浮起來。
在開啟水龍頭之前,應先將呼吸器戴好,呼吸器同一條通到外面的軟管相連線,航天員可呼吸艙內空氣,避免洗浴時的空氣、水汽混合物吸入呼吸道發生危險。航天員洗澡時,還要將耳朵塞起,帶上護目鏡,就像潛水員一樣。一切準備好之後,就可開啟水龍頭,一陣陣細細的水流噴在身上,形成一層夾著無數氣泡的水膜,必須用毛巾或吸水刷將水吸走。
失重時水不會自動流出,水箱中有氣加壓,水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出來。
飛船上航天員大小便的處理也有其相當的科學性。尿盆是特製的,抽水馬桶同一個塑料套相連線,大便後快速關閉橡皮閥,大便通過氣流落入透氣的大便收集袋裡,然後用密封袋密封投入便筒,便筒裝滿後會自動彈出艙外。
宇航員是怎樣在太空中吃飯的
1 住 掛著睡,能洗澡 宇航員可以在飛船上洗澡,這點很多人也許都想不到!其實,儘管飛船內空間不足6立方米,但仍然可以解決宇航員的洗澡問題 因為飛船內有一個單獨的用來洗澡的袋子,還可以淋浴。由於處於失重狀態,宇航員在飛船內睡覺也跟在地球上不一樣。地面上有重力,而太空中沒有重力,宇航員一躺就飄起來了。飛...
航天員在太空中怎麼上廁所,宇航員在太空中怎麼大小便?
太空中的零重力環境下,宇航員如何在太空中上廁所 宇航廁抄所說明書 只需要一個類襲似洗衣機的離心機,外加一個塑料袋,就可以搞定問題第一 人上離心機。關閉好蓋子。第二 開動機器,人甩開來。速度調節合適。第三 可以 蹲在裡面拉,也可以蹲在桶壁轉著拉。排洩物被離心吸走。第四 穿好衣褲,人出來。放入洗衣粉。第...
宇航員在太空中怎麼大小便
在太來空中居住,航天員感到最不方便的源可能就是大小便了。神舟六號飛船上安裝了我國科學家自己研製的太空馬桶。航天員需要方便時,只需要將馬桶上的塑料軟管緊貼到排洩器官上,馬桶內的抽氣裝置將會把航天員的大小便收集到一個固定的容器裡。小便也許比較簡單,但大便就不太容易了。根據美國和俄羅斯宇航員的經驗,在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