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之美,在詩人陶弘景的筆下是怎樣的情景

2021-03-03 23:27:57 字數 3191 閱讀 8213

1樓:匿名使用者

山川之美,在詩人陶弘景的筆下是怎樣的情景?(引原句)

答、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2樓:匿名使用者

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答謝中書書,求答案

3樓:匿名使用者

《答謝中書書》閱讀答案:

(1)五色交輝:這裡形容石壁色彩斑斕。五色,古代以青、黃、黑、白、赤為正色。

交輝,交相輝映。(2)四時:四季。

(3)歇:消散。 (4)夕日:

夕陽。(5)頹:墜落。

(6)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鱗,指代魚。

(7)欲界:佛教指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慾的眾生所處的境界,即人間。(8)康樂:

指謝靈運,東晉人,是謝玄的孫子,襲封為康樂公,故稱之為謝康樂。(9)與:參與,這裡指欣賞。

(10)奇:指奇山異水。

2、重點問題:

(1)、山川之美,在詩人陶弘景的筆下是怎樣的情景?(引原句)

答、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2)作者是怎樣從聽覺與視覺的角度來寫一天中的景物變化?引原句來答

答: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3)、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繪自己隱居地的秀美景色?

答:從形態、色彩、聲音三個方面描摹其美景的。

(4)、陶弘景是怎樣讚賞謝靈運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

答: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5)、作者是怎樣進行動靜結合的景物摹寫的?

答:一是形體的動與靜:高峰為靜,流水為動。

二是光色的動與靜: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三是聲響的動與靜:

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

(6)、「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試用形象的語言描繪其畫面,並說說這幾句描寫取得怎樣的表達效果 ?

答、猿鳥的嗚叫聲穿越了清晨即將消散的薄霧,傳入耳際;夕陽的餘暉中,魚兒在水中競相嬉戲(意思對即可)。這幾句描寫,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了生命氣息。

(7)、「高峰入雲,清流見底。」這兩句描寫了哪些景物?是從哪些角度來寫的?

答:描寫了高山、白雲、流水三種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淨;分別從仰觀、俯察兩種視角來寫。

4樓:匿名使用者

看不清,建議看看參考書

機智的小夥伴們,求教這道題的詳細做法,多謝啦

5樓:匿名使用者

(備註:山川景色的美麗, 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讚歎的啊。巍峨的山峰聳人云端,明淨的溪流清澈見底。

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嗚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

這裡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

(一)詞語解釋

1、五色交輝:這裡形容石壁色彩斑斕。五色:

古代以青、黃、黑、白、赤為正色。交輝:交相輝映。

2、四時俱備 四時:四季。3、曉物將歇 歇:

消散。4、夕日欲頹 頹墜落。5、沉鱗:

潛游在水中的魚。鱗,指代魚。5、實是欲界之仙都 欲界:

佛教指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慾的眾生所處的境界,即人間。7、自康樂以來 康樂:指南朝時著名的山水詩人謝靈運,是謝玄的孫子,襲封為康樂公,故稱之為謝康樂。

8、未復能有與其奇者。與:參與,這裡指欣賞。

奇:指奇山異水。

(二)回答問題:

1、山川之美,在詩人陶弘景的筆下是怎樣的情景?(引原句)

答、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2、作者是怎樣從聽覺與視覺的角度來寫一天中的景物變化?(引原句 )

答: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3、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繪自己隱居地的秀美景色?

答:從形態、色彩、聲音三個方面描摹其美景的。

4、、陶弘景是怎樣讚賞謝靈運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

答: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5、作者是怎樣進行動靜結合的景物摹寫的?

答:一是形體的動與靜:高峰為靜,流水為動。

二是光色的動與靜: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三是聲響的動與靜:

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

6、「高峰入雲,清流見底。」這兩句描寫了哪些景物?是從哪些角度來寫的?

答:描寫了高山、白雲、流水三種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淨;分別從仰觀、俯察兩種視角來寫。

7、「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試用形象的語言描繪其畫面,並說說這幾句描寫取得怎樣的表達效果 ?

答、猿鳥的嗚叫聲穿越了清晨即將消散的薄霧,傳入耳際;夕陽的餘暉中,魚兒在水中競相嬉戲(意思對即可)。這幾句描寫,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了生命氣息。

(備註:段意第一段:'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概述從古至今的山水美景人人皆愛。總領全文,點明中心。

第二段:"高峰入雲到沉鱗競躍"詳細敘述了山川之美的具體內容。

第三段:"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總結全文,點明中心

短文兩篇答謝中書書"頹"和"鱗"

6樓:樂觀的伊然

(1)五色交輝:這裡形容石壁色彩斑斕.五色,古代以青、黃、黑、白、赤為正色.

交輝,交相輝映.(2)四時:四季.

(3)歇:消散.(4)夕日:

夕陽.(5)頹:墜落.

(6)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鱗,指代魚.

(7)欲界:佛教指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慾的眾生所處的境界,即人間.(8)康樂:

指謝靈運,東晉人,是謝玄的孫子,襲封為康樂公,故稱之為謝康樂.(9)與:參與,這裡指欣賞.

(10)奇:指奇山異水.

2、重點問題:

(1)、山川之美,在詩人陶弘景的筆下是怎樣的情景?(引原句)答、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2)作者是怎樣從聽覺與視覺的角度來寫一天中的景物變化?引原句來答答: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3)、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繪自己隱居地的秀美景色?

答:從形態、色彩、聲音三個方面描摹其美景的.

(4)、陶弘景是怎樣讚賞謝靈運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答: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李白筆下的月亮在李白筆下的月亮是怎樣的

李白詠月,不象別的詩人僅留下若干名篇名句,他還用多不勝計的篇句構織出一個特殊的世界。李白筆下的月光世界,千姿百態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古朗月行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月,青天懸玉鉤。掛席西江上待月有懷 滿月如鏡,新月如鉤,這是說月的形狀。秋風渡江來,吹落山上月。...

詩人維吉爾的生平,維吉爾詩人是怎樣的人

古羅馬詩人。生於阿爾卑斯山南高盧曼圖亞附近的安得斯村。在家鄉受過基礎教育後,去羅馬和南義大利,攻讀哲學及數學 醫學。約公元前44年回到故鄉,一面務農,一面從事詩歌創作。是古羅馬奧古斯都時期最重要的詩人。維吉爾 公元前70年 公元前19年 維吉爾 vergilius,publius v.maro 羅馬...

《贈從弟》一詩詩人是怎樣表達他的情懷的詩人是怎樣

劉楨的贈答詩中,最著名的是 贈人弟 三首.這三首詩分別用蘋藻 松樹 鳳凰比喻堅貞高潔的性格,既是對其從弟的讚美,也是詩人的自我寫照.其中第二首最佳,寫得豪邁凌厲,頗有 挺立自持 高風跨俗 的氣概.面對動亂的社會,遭遇坎坷的人生,劉楨更多地是表現個人憤慨不平的情感,因此他的作品中總是充盈著慷慨磊落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