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小學五年級下學期課文《祖父的園子》講了些什麼?我看了半天

2021-04-14 02:09:11 字數 5473 閱讀 4634

1樓:那女子

這一單元bai的主題就是童年

du趣事,課文重zhi點寫了作者在園中自dao

由自在的童年生回活。跟著祖父在園答中,栽花、拔草、種白菜、鏟地、澆水,當然這都是童年遊戲的內容,不是真正的勞作,是「亂鬧」,至於摘黃瓜、追蜻蜓、採倭瓜花、捉綠螞蚱,更是孩童的遊戲了。玩鬧累了,就在園子裡睡下。

當然,讓作者感到自由快樂的,不光是祖父的園子,還有慈愛的祖父。他給了孩子心靈的自由,他允許孩子隨便玩鬧,對孩子傾盡了愛心和耐心。他的愛放飛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愛的包圍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樂、幸福的童年。

正是因為作者的心靈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裡,一切才是自由的,快樂的,甚至是充滿夢幻色彩的。

求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課文《祖父的園子》內容 急!急!急!

五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七課 祖父的園子 的主要內容

2樓:謝倫代嬋

這篇文章出自著名作家蕭紅的《呼蘭河傳》。全篇以輕快、優美的文筆詳盡地展現了祖父園子的勃勃生機。園子裡的所有生命都是那麼無拘無束;祖父又是那麼寬厚仁愛;尤其是童年的「我」,在這園子裡自由自在、快樂無憂。

讀懂課文內容,明白祖父的園子不僅是童年的樂園,而且是學習的課堂;懂得大自然處處皆學問,習得知識的途徑有很多種;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3樓:愈清安荊鸞

本文作者回憶童年跟隨祖父在園子裡「勞動」和玩耍的無拘無束的生活,表現了親近自然景物,親近小生命的幸福與快樂,寄託了對故鄉的懷念,對自由純真的生活的嚮往。

第一部分(第1~3段):介紹「我」家的大花園。

第二部分(第7~17段):寫「我」在園中的玩耍和「勞動」的趣事。

第三部分(第18~20段):寫對園子的美好印象。

4樓:匿名使用者

《祖父的園子》中,「我」的心情是自由自在,快樂無憂。從這幾點中可以看出體會:

1.觀賞小昆蟲,大榆樹

2.跟隨祖父栽花,拔草,種菜,鏟地。

3.誤把狗尾草當成穀穗留下,把穀穗剷除。

5樓:春日野穹

課文通過對祖父家的花園景物和自己在其中活動的描述,展示了快樂、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流露出作者對童年的依戀和懷戀。

希望採納,謝謝!

6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寫了我童年在花園裡和祖父發生的一系列趣事。我們老師就是這麼說的~

7樓:咆哮琪琪

五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七課的課文內容,題目:祖父的園子

8樓:飛凌雁

7 祖父的園子

一、教材解讀

9樓:夢夢懂懂

寫了祖父的這個園子裡五顏六色的,充滿生機的,在這,一切都是自由的,對於作者來說,小時候她在這裡和祖父一起澆花,鏟地,玩耍,還把狗尾草當做的穀子,十分富有著童趣。

五年級下冊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

10樓:百度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李沁

新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祖父的園子》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讀讀記記「螞蚱、櫻桃、蚌殼、瞎鬧、鋤頭、倭瓜、水瓢、圓滾滾、一動不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主讀書,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如何表現「我」在園子裡的心情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讓學生了解作家蕭紅,讀一讀她的有關文章。

【教學時間】

1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上節課,我們隨著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時光。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另一位女作家蕭紅,走進《祖父的園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思考:你覺得祖父的園子是一個怎樣的園子?試著用一個詞語概括,並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談談理解。

(本課清新活潑的筆調定會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定會對祖父的園子產生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

三、研讀課文,體驗情感

1.默讀課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體會「我」的心情。

(學生自主學習)

2.彙報交流:

11樓:焦方友

7*.祖父的園子

設計理念:

鼓勵學生在前兩課同類題材的學習基礎上,把閱讀方法運用於閱讀實踐。教學中,引導學生圍繞課文前的「學習提示」,默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重點,體會作者情感。並注意與大家交流、討論,積極吸取別人的合理見解,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使語文課堂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樂園。

教學目標:

1.會認讀8個生字及「螞蚱、櫻桃、蚌殼、瞎鬧、倭瓜、水瓢」等詞語,通過查字典,並結合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熟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我」在祖父園子裡的生活情景,體會「我」在園子裡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錄文中優美的句子

4.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從哪些情景表現「我」在園子裡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難點:領悟作者如何表現「我」在園子裡的心情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讓學生了解作家蕭紅,讀一讀他的有關文章。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上節課,我們隨著臺灣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時光。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另一位女作家蕭紅,走進《祖父的園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思考:你覺得祖父的園子是一個怎樣的園子?試著用一個詞語概括,並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談談理解。

[本課清新活潑的筆調定會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定會對祖父的園子產生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所以,開篇的第一個問題也正是順應了學生當時有話要說的心理,而且,對整體把握全文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三。研讀課文,體驗情感

(1)默讀課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體會「我」的心情。(學生自主學習)

(2)彙報交流:

a.對園子的印象(1—3小節)

「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裡什麼蜜蜂、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停在上面一動不動了。」「花園裡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①從這幾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祖父的園子裡昆蟲豐富多彩;昆蟲非常可愛;祖父的園子充滿生機、熱鬧、美麗……我對園子非常喜愛,難以忘懷。)

②有感情的朗讀,讀出熱鬧和生機勃勃的感覺。

b.「我」跟著祖父在園子裡幹活、玩耍。(4—15小節)

「伏在」、「亂鉤」,說明「我」的舉止很天真可愛,說明了園子不僅是童年的樂園,而且是學習的大課堂。

[這幾個小節圍繞著「我」錯把穀穗當野草割掉的趣事,通過對話表現「我」的年幼無知和天真頑皮,也表現出祖父對「我」的喜愛和呵護。一老一少,形象鮮明,語言生動,特別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尋味。教學中,還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發興趣、豐富內容、加深體驗。

]③小結:「我」在園子裡到底是玩還是幹活?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我」在園子裡幹活就是玩,玩就是幹活,反正都充滿了歡樂。)

④選擇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我」的快樂。

[「撿了這個,扔了那個,心裡卻又想著另一個」,這種微妙的心情,是每個孩子共有的心理特點,因此,這一環節應重視孩子的朗讀體驗,讀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可愛。]

c.感受園子裡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節)

①思考:從這兩段話中讀出了什麼?是從哪些句子讀出來的?

②交流、討論:

凡是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

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黃瓜願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願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若都不願意,就是一 個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

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

……(寫園子裡植物和動物的自由自在,表達「我」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快樂心情;所以,在「我」的眼裡,園子裡的一切都是自由、快樂的,都是那樣美好,充滿活力。)

③重點朗讀17小節,體會其中的自由和快樂。

[理解作者在這一小節排舉了大量事物,花費大量筆墨細緻描寫的用意,充分感受園子中所有生命的自由自在。]

d.有感情地朗讀後面三段話,通過適當的語氣把「我」的快樂心情讀出來。

四。迴歸全文,領悟寫法

思考:作者為什麼能將她的童年生活寫得那樣有趣,真實,吸引讀者?

(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並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把「我」—一個小孩做的、想的、說的如實地寫下來。這些事,只有小孩會這樣做,這樣說,具有真情實感。作者的描寫具體生動,用了一系列的動作、語言,心理描寫,使我們好像真正走進了園子,看到了「我」一樣。

因此,我們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這篇課文為什麼能給人帶來強烈的震撼,使人心馳神往?緣於作者敏感的心靈,細膩的筆觸,她選舉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卻往往最易打動人,印證了「生活就是寫作的源泉」,對我們的寫作有很好的啟發意義。]

五。佈置作業,課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興趣的,還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2.摘抄課文中體現童真童趣的句段。

3.課外閱讀有關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爾基的《童年》,為口語交際學習作準備。

練習設計:

1.理解下列句子。

①這榆樹在園子的西北角上,來了風,榆樹先呼叫,來了雨,榆樹先冒煙。太陽一出來,榆樹的葉子就發光了,它們閃爍得和沙灘上的蚌殼一樣。

②凡是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彷彿大樹都會發出聲響;叫一兩聲,好像對面的土牆都會回答。

2.讀了這篇課文,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3.擴充套件練習。

我覺得祖父的園子是一個 。

教學建議:

本文作者主要回憶了童年時代在祖父園子裡的快樂生活,充滿了童真、童趣,飽含真情實感。

教學時,應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廣泛交流。可引導學生圍繞課文前的「學習提示」,先通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再潛心默讀課文,找出印象最深的情景,自讀自悟,體會作者心情。

然後,全班交流,暢談自己的感受。最後,學習文章的表達方法,積極運用於寫作實踐。

補充資料:

蕭紅:現代著名作家,原名張乃瑩,黑龍江呼蘭人。2023年與蕭軍自費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

2023年發表了成名作《生死場》,開始用筆名蕭紅,l940年發表了著名長篇**《呼蘭河傳》。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學期問題急急急

二十四分之十三 七分之三 三分之二 零六分之七 十二分之十一 x 三分之一 六分之一 x 六分之一 x 十六分之一 八分之三 x 十六分之七 x 五分之四 二分之一 x 十分之三 前面六個答案分別是 13 24 3 7 2 3 0 5 6 11 12 解方程 一 1 6 x 1 3 x 1 3 1 ...

2023年小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學期科學重點

教科版修訂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概念 第一單元沉和浮 單元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構成它們的材料和液體的性質有關。比同體積的液體重的物體,在液體中下沉,比同體積的液體輕的物體,在液體中上浮。同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的重量和體積,沉浮狀況不改變。不同材料構成的物體,如果體積相同,重的物體容易...

五年級下學期第13課《打電話》的

相聲 打 表演者 馬季 郭啟儒 馬 人人都會打。郭 可不是嗎。馬 是咱們現在通話的一個工具。郭 是嘍。馬 聯絡工作 辦點事情都比較方便。郭 哎,很方便。馬 但是打 的時候。郭 啊。馬 呀注意一個問題。郭 哦?什麼問題呀?馬 儘量的節約時間。郭 對。馬 是吧。郭 哦。馬 你別打起來沒完。郭 是呀。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