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電影《少林寺》中,「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著名臺詞

2021-04-22 10:28:00 字數 5949 閱讀 2608

1樓:匿名使用者

「一切有為法復,如霧制亦如電,如夢幻泡影,當作如是觀。」這是金剛經最後四句碣。也是對這句臺詞的理解的基礎:

酒肉即為「有為法」,是夢幻泡影,是虛的;佛祖心中留就是指「當作如是觀」這樣的佛理。

那麼完整的理解就是:我們應當這樣看,酒肉啊什麼的,也就像夢幻泡影那樣過來,真正的是我們要保持這樣的看待事物的方式。一種佛理角度的看待問題的方式。

2樓:地藏沒落藝術家

斷章取義

少林寺本身被誤解的地方如同它的世俗名氣

大而多希望能幫到您

阿彌陀佛

3樓:匿名使用者

酒肉穿腸過來 是不貪酒肉 食之無味源 見之心不動 這個要道行 一般人做不到

佛祖心中留 就是見性之後時刻保持本性不滅 所以一切酒肉都是浮雲 不會使其動妄念之心

表面也能看出 酒肉穿腸過 是指快而什麼都不留在心中 這個才叫穿腸 之所以不留是因為心中留的是佛祖 也就是本性

動心就是業 所以普通人無修無證 還再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就是邪魔妖道

少林寺電影中的和尚是因為想吃肉而殺生 並非無心 所以是破戒了 死後是入地獄的業

4樓:菈菈公主

就是 我該吃吃我的該喝喝我的,佛祖的話是左耳聽右耳冒了。

5樓:陽光找到蛋了

酒肉乃小過錯,只要心中有佛,一心向善,照樣還是和尚

6樓:匿名使用者

還有兩句 世人若學我 如同進魔道

請問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後兩句是什麼呢

7樓:卡門kamen之歌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後兩句是,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出自《濟公李修緣》道濟禪師(濟公活佛)。意思是雖然我吃了肉喝了酒,但是我心裡是有信仰的,但你們要學了我,就會走入魔道。

8樓:引經據典正法

其實,濟公的高深境界,絕非凡夫俗子所能想象。比如,沈員外派家僕給濟公送兩隻熟鴿子和一壺酒,僕人路上偷吃一隻翅膀,偷喝了幾口酒,以為能瞞天過海,神仙也難知。結果濟公指了出來,僕人不承認,於是濟公到階前吐出兩隻鴿子,其中一隻少一個翅膀……這種特別神奇的境界,世人完全望塵莫及,故不可亂學表面行為。

印光大師在《文鈔》中,關於這方面也有諸多教言,勸誡後學者萬萬不可隨學,以免自欺欺人。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其實也是有來歷的:明末的破山禪師,於戰亂年間,在夔東十三家之一的李立陽營中度日。因李立陽嗜殺成性,為了救度一方生靈,禪師要求他戒除不必要的殺業。

李立陽見禪師嚴持戒律,不食酒肉,就對他說:「你只要吃肉,我就不殺人了。」禪師馬上與李立陽訂約,不惜大開酒肉之戒,使許多人得以活下來,一時傳為美談。

此外,明朝還有另一位和尚,也是為了救逃到寺廟裡的難民,在山賊面前吃肉喝酒。當時,山賊說只要他吃了手中的酒肉,就可以放過那些人。於是他氣定神閒地端起酒杯,說:

「我以酒代茶。」說完一飲而盡。接著拿起肉說:

「我以肉作菜,請!」吃後面不改色,坦然自若。山賊見了為之一驚,鑑於有言在先,只好放了所有的人。

可見,為了饒益有情而吃肉喝酒,在漢地有些大德的傳記中也有,但這不是普遍的行為。而藏地的每一座寺院,也並不是所有僧人都行持這些高深之舉。藏傳佛教對戒律的重視程度,來藏地求法的人應該知道,在沒有達到一定境界之前,任何人都不允許做超凡的行為。

若是極個別人做了的話,也許他確實有這種境界,也許沒有。所以,能做和不能做的界限一定要分清,否則,明明什麼境界都沒有,卻裝模作樣、無惡不作,這肯定是不合理的。

9樓:阿旺洛珠多爾吉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是有來歷的。末學轉貼的下面內容,便是這句話的來歷:

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學我

如同進魔道

——道濟禪師(濟公活佛)

明朝時期曾有修行人食肉飲酒求救人命的故事。 明朝末年,張獻忠做亂,山賊橫行,到處殺掠,百姓流離失所,四處逃難。在四川峨嵋山的地方,山賊劫掠,有一群百姓慌亂中逃入山中一寺院內,寺中的住持慈悲為懷,收容難民。

誰知山賊追至寺內,劫財殺人,該住持認識山賊,懇求不要傷害百姓,無論什麼條件,只要做得到,住持都原承擔,但求放過這些百姓。 山賊曾受過住持的恩,不好意思一口拒絕,於是想出個鬼主意,好讓住持知難而退。於是山賊拿出一些酒肉對住持說:

「和尚,我的條件很簡單,只要你吃了這些灑肉,我就放過這些人,決不失言。」眾人譁然!此計甚絕!

修行人飲灑食肉,開齋破戒,將必打入畜道及餓鬼,受無量苦。只見住持拿起酒杯,氣定神閒地說:「我以酒代茶,各位飲茶。

」說完一飲而盡。接著拿起塊肉說:「我以此肉作菜。

請。」說完一吃而盡。面不改容。

山賊為之一驚,只是有在先,只好放過所有的人。 大家知道"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下面兩句嗎 此住持於險境,別無選擇,唯有犧牲舍確道程,為救人而開齋破戒,不懼落入惡道受苦。佛說: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正是大乘佛法的菩薩精神,此住持可謂真正的慈悲心食肉

如果您有機會遇到有人濫用這句話時,還請您與他糾正。功德無量!

感恩由您~!

啊彌陀佛~~~

10樓:匿名使用者

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11樓:請多念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入魔道。那是菩薩的境界,是用特殊的方法度那些有緣的眾生,他們已經脫離生死輪迴了,有真正的修持功夫,我們凡夫學不得,人家濟公活佛,吃魚、吃鳥能吐出活的來,我們沒有那種神通道力,還是要老老實實持戒唸佛,求生淨土。

12樓:世間法多浮雲

世人若學我,如同入魔道。

13樓:心空即諦位

後面兩句是:世人若謗我,必定入地獄。世人若學我,即時入魔道。

14樓:王牌太史

在很多影視劇中,一身破袈裟,左手扇子右手酒葫蘆,嘴裡唸叨著:"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濟公的典型形象。

可是在這兩句之後,還有"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兩句。這幾句話並不是滿足口腹之慾的藉詞,其實在背後有一個悲壯的故事。

15樓:匿名使用者

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學我者下地獄,謗我者上天堂」,

16樓:飛胭脂

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濟公說的

17樓:不一樣的趣味文化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是出自《濟公李修緣》中的道濟之口。這句話的意思是酒肉葷腥被我吃進肚子穿腸而過,佛祖依然留在我心中,如果別人也像我一樣,那麼一定會掉入邪魔歪道。

這句話看似說的是和尚其實說的是所有人。

這句話的本意是用來勸解世人恪守本心,不要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但是人們往往只用前半句來為自己的放縱來找藉口,更有甚者用前半句來誘導別人和自己一起墮落。這句話還有另一層的意思,如果你能控制自己的本心,那麼則不用非做一些形式上東西。

其實濟公中的這句話並不是空口編出來的,這句話的**是一個和聖僧有關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古代的一個寺廟中。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一座偏遠的城池中有一個寧靜的寺廟。

在偏遠的城池依然有被發現的一天,終於這一天到來了。

一位虎背熊腰的將軍帶著大軍來到了這裡,這裡的人們很快便被打敗了。這名將軍打下城池來到了寺廟中,他看著寺廟中的僧人提出了一個很過分的要求。他要求寺中的僧人喝酒吃肉,否則就殺掉全城的人。

當眾僧人為難的時候方丈站了出來,他告訴將軍他願意代替眾人吃肉。

這件鬧劇最終在將軍中的大笑中結束,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精神也留在了人們心中。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出自**,是什麼意思?

18樓:baby鞋子特大號

出自:《濟公李修緣》道濟禪師(濟公活佛)「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意思:只要心中有佛,吃肉喝酒也是可以的,此觀點在濟公身上體現地淋漓盡致。

典故:說的是明朝張獻忠攻打渝城,也就是現在的重慶時,在城外的廟裡駐紮,強迫裡面的和尚吃肉,當時有個叫破山的和尚說,只要你攻城後不屠城,我就吃肉。結果張獻忠答應了他。

於是破山和尚一邊吃,一邊說出了這句話。他是為了數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啊。

19樓:帶貓遛狗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流傳很廣,幾乎成了一般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學佛人貪口福吃肉的依據。若見學佛人吃素,則說何必執著,「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這種觀點混淆了聖凡、性德和修德,是執理廢事的邪見。

有人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個說法對嗎?

我們千萬不要理解偏了,把這句話當成殺生吃肉滿足口腹之慾的藉口。「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來由,本是一個悲壯的典故。說的是明朝張獻忠攻打渝城,也就是現在的成都時,在城外的廟裡駐紮,強迫裡面的和尚吃肉,當時有個叫破山的和尚說,只要你攻城後不屠城,我就吃肉。

結果張獻忠答應了他。於是破山和尚一邊吃,一邊說出了這句話。他是為了數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啊。

典故:明朝時期曾有修行人食肉飲酒求救人命的故事。 明朝末年,張獻忠做亂,山賊橫行,到處殺掠,百姓流離失所,四處逃難。

在四川峨嵋山的地方,山賊劫掠,有一群百姓慌亂中逃入山中一寺院內,寺中的住持慈悲為懷,收容難民。誰知山賊追至寺內,劫財殺人,該住持認識山賊,懇求不要傷害百姓,無論什麼條件,只要做得到,住持都原承擔,但求放過這些百姓。 山賊曾受過住持的恩,不好意思一口拒絕,於是想出個鬼主意,好讓住持知難而退。

於是山賊拿出一些酒肉對住持說:「和尚,我的條件很簡單,只要你吃了這些灑肉,我就放過這些人,決不失言。」眾人譁然!

此計甚絕!修行人飲灑食肉,開齋破戒,將必打入畜道及餓鬼,受無量苦。只見住持拿起酒杯,氣定神閒地說:

「我以酒代茶,各位飲茶。」說完一飲而盡。接著拿起塊肉說:

「我以此肉作菜。請。」說完一吃而盡。

面不改容。山賊為之一驚,只是有在先,只好放過所有的人。 大家知道"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下面兩句嗎 此住持於險境,別無選擇,唯有犧牲舍確道程,為救人而開齋破戒,不懼落入惡道受苦。

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正是大乘佛法的菩薩精神,此住持可謂真正的慈悲心食肉。

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學我

如同進魔道

——道濟禪師(濟公活佛)

20樓:心昌

酒肉穿腸過 酒肉是名 穿腸過是不停留無住與心 意思是直心無住的意思

佛祖心中留 佛是本性 祖是名 這裡的佛祖是實相 心中留 是無相一心 無相三昧一心三昧

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 說出此詞句的行者 心境很高 最起碼已經證悟了 色空不二 禪定不二等等境界 此境界已經成賢做聖

21樓:匿名使用者

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學我

如同進魔道

——道濟禪師(濟公活佛)

明朝時期曾有修行人食肉飲酒求救人命的故事。 明朝末年,張獻忠做亂,山賊橫行,到處殺掠,百姓流離失所,四處逃難。在四川峨嵋山的地方,山賊劫掠,有一群百姓慌亂中逃入山中一寺院內,寺中的住持慈悲為懷,收容難民。

誰知山賊追至寺內,劫財殺人,該住持認識山賊,懇求不要傷害百姓,無論什麼條件,只要做得到,住持都原承擔,但求放過這些百姓。 山賊曾受過住持的恩,不好意思一口拒絕,於是想出個鬼主意,好讓住持知難而退。於是山賊拿出一些酒肉對住持說:

「和尚,我的條件很簡單,只要你吃了這些灑肉,我就放過這些人,決不失言。」眾人譁然!此計甚絕!

修行人飲灑食肉,開齋破戒,將必打入畜道及餓鬼,受無量苦。只見住持拿起酒杯,氣定神閒地說:「我以酒代茶,各位飲茶。

」說完一飲而盡。接著拿起塊肉說:「我以此肉作菜。

請。」說完一吃而盡。面不改容。

山賊為之一驚,只是有在先,只好放過所有的人。 大家知道"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下面兩句嗎 此住持於險境,別無選擇,唯有犧牲舍確道程,為救人而開齋破戒,不懼落入惡道受苦。佛說: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正是大乘佛法的菩薩精神,此住持可謂真正的慈悲心食肉。

求新少林寺電影中的所有歌曲,新少林寺電影插曲是用的什麼歌

新少林寺 主題曲 悟 由天王劉德華親自操刀譜寫歌詞並演唱,其 風格與影片所要展現的 禪 意境吻合,這也是華仔出道30年的心得體會 劉德華 悟 電影 新少林寺 主題曲作詞 劉德華 作曲 趙欽 無量心 生福報 無極限 無極限 生息息 愛相連為何君視而不見 規矩定方圓 悟性 悟覺 悟空 心甘情願 放下顛倒...

電影少林寺和尚救李世民,少林寺的和尚真的救過李世民嗎

電影名 少林寺 李連杰主演的。18羅漢救唐王李世民。少林寺 1982版,主演 李連杰,計春華,丁嵐,於海隋唐年間,著名武術家 神腿張 抗暴助義,遭到了王仁則陷殺,其子小虎逃亡至少林寺為少林武僧曇宗所救。小虎為報父仇,拜曇宗為師,習武少林,並落髮為沙彌,法號覺遠。一日,李世民偷渡黃河被王仁則兵馬圍困,...

電影《少林寺》這字誰寫的啊,電影《少林寺》這三個字誰寫的啊?

關於少林寺匾額上的題字是誰寫的,有如下版本 1 匾額的 林 字的上方刻有 康熙御筆之寶 方印一枚,9釐米見方。後人據此推斷 少林寺 三個字出自康熙之御筆。但祥觀此匾額書法,不難發現 少 寺 二字的筆勢,尤其是字的下部筆觸頗不協調。後來,1928年軍閥混戰中,一場大火把牌匾上的 少 字燒的了無痕跡。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