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陶淵明丈夫志四海與飲酒,角度有何不同

2021-05-01 23:30:11 字數 1653 閱讀 9224

1樓:匿名使用者

雜詩:通過田園生活和世俗生活對比來表達自己的情懷。

飲酒:直接寫自己田園中的生活狀態。

2樓:匿名使用者

其四(1)

丈夫志四海,我願不知老(2)。

親戚共一處,子孫還相保(3)。

筋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4)。

緩帶盡歡娛,起晚眠常早(5)。

孰若當世士,冰炭滿懷抱(6)。

百年歸丘壟,用此空名道(7)!

〔註釋〕

(1)由於「有志不獲騁」,詩人也只得退而求自樂,這首詩便寫隱居安處的自得之樂,同時對那

些貪利求名的「當世士」表示鄙視。

(2)志四海:志在四方,謂志向遠大。不知老:不知老之將至。語本《論語?述而》:「其為人

也,發憤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3)相保:相互愛護,相互依靠。

(4)筋弦:代指飲酒與奏樂歌唱。肆:陳列,謂擺在面前。朝日:當作「朝夕」,指終日。樽:

酒杯。燥:乾燥。

(5)緩帶:放鬆束帶,謂無拘無束。《晉書?隱逸傳》:陶淵明為彭澤令,時「郡遣督郵至縣,

吏白應束帶見之」,而淵明辭歸,所以以緩帶為願。

(6)孰若:哪像。冰炭:比喻貪和求名兩種相互矛盾的思想。《淮南子?齊俗訓》:「貪祿者見

利不顧身,而好名者非義不苟得,此相為論,譬若冰炭鉤繩也,何時而合?」

(7)丘壟:指墳墓。道:同「導」,引導。

[譯文]

丈夫有志在四海,

我願不知將老年。

和睦親戚相共處,

子孫孝敬保平安。

面前琴酒終日列,

杯裡從來酒不幹。

鬆帶盡情娛樂歡,

晚間早睡晨起晚。

誰像當今世上人,

滿懷名利若冰炭。

身亡同樣歸墳墓,

用此空名導向前!

請問「丈夫志四海,我願不知老。」的意思和創作背景是什麼?

3樓:繁華吥落幕

陶淵明這《雜詩十二首》之第四首「丈夫志四海」,發舒自由生活之歡欣情

趣,語甚曠達,其意蘊,則深具一種執著、嚴肅的人生態度。「丈夫志四海,我願不知老。」起筆兩句即是一人生態度之對比,為全詩舉綱。

「丈夫」即下文「當世士」,「志四海」言其進取心。淵明自己,則異乎「丈夫」之志,而但願「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此借用《論語·述而》語)。

雜詩十二首陶淵明其4

詩的起筆兩句「丈夫志四海,我願不知老」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對全詩的情感抒發有怎樣的作用?

4樓:隨風飄散

"丈夫志四海,我願不知老。"起筆兩句即是一人生態度之對比,為全詩舉綱。"丈夫"即下文"當世士","志四海"言其進取心。

淵明自己,則異乎"丈夫"之志,而但願"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此借用《論語·述而》語)。以下六句,便抒寫其樂事種種。

出自:雜詩 晉 陶淵明

丈夫志四海,我願不知老。

親戚共一處,子孫還相保。

觴弦肆朝日,尊中酒不燥。

緩帶盡歡娛,起晚眠常早。

孰若當世士,冰炭滿懷抱。

百年歸丘壟,用此空名道!

全詩曠達自然,表達了作者自由生活之歡欣情趣和執著、嚴肅的人生態度。

陶淵明雜詩其二傳遞了作者怎樣的個性特點

這是陶淵抄 明 雜詩襲 十二首 的第二首。寫詩人中 夜不眠時的情懷,抒發了事業無成的感慨。這首詩先描寫了日月更迭,萬里輝煌的景象作為鋪墊,一句 蕩蕩空中景 為全詩鋪下了悲涼的感情基調。然後詩人又用了晚風 冷席的意象,寫出了因為天氣的變換覺察出四時更替,更以 天寒 襯托出 心寒 刻畫了自己 不眠 的淒...

求阮籍的《詠懷八十二首》其一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二

阮籍 詠懷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賞析 又是一個輾轉反側難以成眠者,傲然於物的後的明顯寫滿了孤獨。清冷的月光透過薄薄的窗紗射進室中,清風徐拂,孤雁嘶鳴,只有自己那幽憤的琴聲偉傳進耳膜。一切都是那麼的寂靜,月下獨自躑躅著,品味著...

陶淵明最短的詩有,陶淵明最最最短的詩?

歸 園 田 居 其三 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晉朝陶淵明的 隕盜 全文如下 蔡裔有勇氣,聲若雷震。嘗有二偷兒入室,裔附床一呼,二盜俱隕。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孤鬆。四時陶淵明 魏晉 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