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北半部則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三宮及東西六宮和御花園為中心,其外東側有奉先、皇極等殿,西側有養心殿、雨花閣、慈寧宮等,是皇帝和后妃們居住、舉行祭祀和宗教活動以及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稱為「後寢」。
乾清宮乾清宮是故宮內廷正殿,內廷後三宮之一。面闊9間,進深5間,高20米,重簷廡殿頂。殿的正中有寶座,兩頭有暖閣。
乾清宮始建於明代永樂十八年(2023年),明清兩代曾因數次被焚燬而重建,現有建築為清代嘉慶三年(2023年)所建。
乾清宮為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坐落在單層漢白玉石臺基之上,連廊面闊9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1400㎡,自檯面至正脊高20餘米,簷角置脊獸9個,簷下上層單翹雙昂七踩斗栱,下層單翹單昂五踩斗栱,飾金龍和璽彩畫,三交六菱花隔扇門窗。殿內明間、東西次間相通,明間前簷減去金柱,樑架結構為減柱造形式,以擴大室內空間。後簷兩金柱間設屏,屏前設寶座,東西兩梢間為暖閣,後簷設仙樓,兩盡間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寧宮。
殿內鋪墁金磚。殿前寬敞的月臺上,左右分別有銅龜、銅鶴、日晷、嘉量,前設鎏金香爐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臺甬路與乾清門相連。
乾清宮建築規模為內廷之首,明朝的十四個皇帝和清朝的順治、康熙兩個皇帝,都以乾清宮為寢宮,在這裡居住,也在平時處理日常政務。作為明代皇帝的寢宮,自永樂皇帝朱棣至崇禎皇帝朱由檢,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據記載,嘉靖年間發生十餘個宮女趁嘉靖帝熟睡之時,企圖勒死他的「壬寅宮變」後,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宮居住。
泰昌皇帝妃李選侍的「移宮案」,都發生在乾清宮。清代康熙皇帝以前,這裡沿襲明制,清代順治、康熙年間,乾清宮與政務關係相當密切,皇帝在這裡讀書學習、批閱奏章、召見**、接見外國使節以及舉行內廷典禮和家宴。自雍正皇帝移住養心殿以後,這裡即作為皇帝召見廷臣、批閱奏章、處理日常政務、接見外藩屬國陪臣和歲時受賀、舉行宴筵的重要場所。
一些日常辦事機構,包括皇子讀書的上書房,也都遷入乾清宮周圍的廡房,乾清宮的使用功能大大加強。
交泰殿北京故宮內廷後三宮之一,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殿名取自《易經》,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滿"之意。約為明嘉靖年間建,順治十二年(2023年)、康熙八年(2023年)重修,嘉慶二年(2023年)乾清宮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
交泰殿平面為方形,面闊、進深各3間,單簷四角攢尖頂,銅鍍金寶頂,黃琉璃瓦,雙昂五踩斗栱,樑枋飾龍鳳和璽彩畫。四面明間開門,三交六椀菱花,龍鳳裙板隔扇門各4扇,南面次間為檻窗,其餘三面次間均為牆。殿內頂部為盤龍銜珠藻井,地面鋪墁金磚。
殿中明間設寶座,上懸康熙帝御書「無為」匾,寶座後有板屏一面,上書乾隆帝御製《交泰殿銘》。東次間設銅壺滴漏,乾隆年後不再使用。在交泰殿內西次間一側,設有一座自鳴鐘,這是嘉慶三年制造的。
皇宮裡的時間都以此為準。自鳴鐘高約6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座鐘。
交泰殿為皇后千秋節受慶賀禮的地方,是皇后生日時接受慶賀禮的地方。清朝,於此殿貯清二十五寶璽,每方玉璽都有專門的用途。每年正月,由欽天監選擇吉日吉時,設案開封陳寶,皇帝來此拈香行禮。
清世祖鑑於明代宦官專權的教訓,規定宦官不得干預朝政,所立「內宮不許干預政事」的鐵牌曾立於此殿。皇帝大婚時,皇后的冊立、寶安設殿內左右案上。交泰殿每年春季祀先蠶,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閱採桑的用具。
坤寧宮坤寧宮是北京故宮內廷後三宮之一,始建於明朝的永樂十八年(2023年),正德九年(2023年)、萬曆二十四年(2023年)兩次毀於火,萬曆三十三年(2023年)重建。清沿明制於順治二年(2023年)重修,十二年(2023年)仿盛京瀋陽清寧宮再次重修。嘉慶二年(2023年)乾清宮失火,延燒此殿前簷,三年(2023年)重修。
乾清宮代表陽性,坤寧宮代表陰性,以表示陰陽結合,天地合壁之意。
坤寧宮座北面南,面闊連廊9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明代是皇后的寢宮。清順治十二年改建後,為薩滿教祭神的主要場所。
仿盛京清寧宮,改原明間開門為東次間開門,原槅扇門改為雙扇板門,其餘各間的櫺花槅扇窗均改為直櫺吊搭式窗。室內東側兩間隔出為暖閣,作為居住的寢室,門的西側四間設南、北、西三面炕,作為祭神的場所。與門相對後簷設鍋灶,作殺牲煮肉之用。
由於是皇家所用,灶間設櫺花扇門,渾金毗盧罩,裝飾考究華麗。
坤寧宮改建後,即成為清宮薩滿祭祀的主要場所。坤寧宮的東端二間是皇帝大婚時的洞房。房內牆壁飾以紅漆,頂棚高懸雙喜宮燈。
洞房有東西二門,西門裡和東門外的木影壁內外,都飾以金漆雙喜大字,有出門見喜之意。洞房西北角設龍鳳喜床,床鋪前掛的帳子和床鋪上放的被子,都是江南精工織繡,上面各繡神態各異的一百個玩童,稱作「百子帳」和「百子被」,五彩繽紛,鮮豔奪目。皇帝大婚時要在這裡住兩天,之後再另住其他宮殿。
如果先結婚後當皇帝的,就不能享受這種待遇了。所以清代只有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緒三個皇帝用過這個洞房。康熙四年(2023年)玄燁大婚時,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寧宮行合巹禮。
同治皇帝、光緒皇帝大婚,溥儀結婚也都是在坤寧宮舉行。雍正皇帝以後,皇帝移住養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寧宮,坤寧宮實際上已作為專供薩滿教祭神的場所。
東西六宮
東西六宮是嬪妃居住的地方
東六宮指景仁宮 鍾粹宮 承乾宮 景陽宮 永和宮 延禧宮
西六宮指儲秀宮 翊坤宮 長春宮 永壽宮 啟祥宮 鹹福宮
分別位於乾清宮 交泰殿 坤寧宮即後三宮的東西兩側,對稱而建。
東六宮在故宮中軸線東側的東一長街,是一組由6個相同形式的院落組成的建築。
景仁宮-光緒帝珍妃寢宮。
承乾宮--據說是順治帝愛妃董小鄂的寢宮,董小鄂深受順治寵愛,死後據說被追封為皇后,順治也因此而出家避世。後來此宮成為養魚養鳥之所。
鍾粹宮--原名咸陽宮,為太子所住。清末為光緒帝隆裕皇后的寢宮。末代皇帝溥儀入宮後也曾在此宮住過。
延禧宮--數次遭受火燭之災,遂在後來改名為水晶宮。張勳復辟時此宮被毀,後來在原址上建了一座新式庫房,這是故宮中第一座鋼筋水泥建築。
永和宮--原為永安宮,崇禎時改叫此名,光緒帝的瑾妃曾居於此。現與承乾宮同為歷代陶器館。
景陽宮--明孝靖皇后曾居此宮,康熙25年改為藏書之所。
現在東六宮大都改為古代藝術品陳列館,其中有明清工藝美術館、陶瓷館、青銅器館、鐘錶館、繪畫館、珍寶館。以參觀珍寶館和鐘錶館的人數最多。鐘錶館設在奉先殿,珍寶館設在東北角的樂壽堂。
御花園御花園位於紫禁城中軸線上,坤寧宮後方,明代稱為「宮後苑」,清代稱御花園。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 (2023年),以後曾有增修,現仍保留初建時的基本格局。
全園南北縱80m,東西寬140m,佔地面積㎡。,以其為中心,向前方及兩側鋪展亭臺樓閣。園內青翠的鬆、柏、竹間點綴著山石,形成四季長青的園林景觀。
奉先殿奉先殿,位於紫禁城內廷東側,為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廟,始建於明初。清沿明制,於清順治十四年(2023年)重建,後又多次修繕。
奉先殿為建立在白色須彌座上的工字形建築,四周繚以高垣。前為正殿,後為寢殿。前殿面闊9間,進深4間,㎡。
黃色琉璃瓦重簷廡殿頂,簷下彩繪金線大點金旋子彩畫。前簷中5間開門,為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門,後簷中5間接穿堂,餘皆為檻窗。殿內設列聖列後龍鳳神寶座、籩豆案、香帛案、祝案、尊案等。
後殿面闊9間,進深2間,㎡。黃色琉璃瓦單簷廡殿頂,外簷彩畫亦為金線大點金旋子彩畫。前簷中5間接穿堂,餘為檻窗。
殿內每間依後簷分為九室,供列聖列後神牌,為「同殿異室」規制,各設神龕、寶床、寶椅、楎椸,前設供案、燈檠。前後殿之間以穿堂相聯,形成內部通道。室內皆以金磚鋪地,渾金蓮花水草紋天花。
,,㎡,陳設日晷、嘉量。須彌座及月臺四周設欄板、龍鳳紋望柱。無配殿、廡房,僅在殿前奉先門外正南有群房13間,為神庫、神廚。
東一小院,內有一座3間的小殿,為明嘉靖帝朱厚熜為奉其父興獻王朱佑杬而建。
皇極殿為寧壽宮區的主體建築,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2023年),初名寧壽宮。乾隆三十七年(2023年)至四十一年(2023年)改建寧壽宮一區建築時,將寧壽宮改稱為皇極殿,作為乾隆皇帝歸政後臨朝受賀之所。
皇極殿位於寧壽宮區中軸線前部,與後殿寧壽宮前後排列於單層石臺基之上,其造型與乾清宮相仿。殿坐北朝南,面闊9間,進深5間,取帝尊九五之制。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前簷出廊,枋下渾金雕龍雀替。
明間,左、右次間設殿門,餘各次間下砌檻牆。後簷明、次間闢為殿後門,可達寧壽宮,餘各間砌牆。殿中四根瀝粉貼金蟠龍柱,頂置八角渾金蟠龍藻井,下設寶座,品級僅次於太和殿。
殿內左置銅壺滴漏,右置大自鳴鐘,製作考究。
殿建於青白石須彌座上,前出月臺。御路與甬道相接,直貫寧壽門,四周通飾漢白玉石欄板。月臺左右及甬道兩側各設臺階。
殿兩側為垂花門、看牆,分別與東、西廡房相接,將院落隔為前後兩進。廡中開門,東為凝祺門,西為昌澤門。
皇極殿丹陛左右分置日晷、嘉量,是體現皇權的重要陳設。御道兩側各有六方須彌座一個,座上置重簷六角亭,亭身每面鐫篆體壽字各三。石座中心有鑄鐵膽,每年臘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日,則改立燈杆於其中,是古代多用途基座例項,今僅存其座。
另外,乾隆三十八年(2023年)曾成造並安設銅龜、銅鶴各一對,鼎爐兩對,今皆不存。
養心殿養心殿為工字形殿,前殿面闊三間,通面闊36m,進深3間,通進深12m。黃琉璃瓦歇山式頂,明間、西次間接捲棚抱廈。前簷簷柱位,每間各加方柱兩根,外觀似9間。
養心殿的名字出自孟子的"存其心養其性以事天",意思就是涵養天性。為了改善採光,養心殿成為紫禁城中第一個裝上玻璃的宮殿。皇帝的寶座設在明間正中,上懸雍正御筆「中正仁和」匾。
明間東側的「東暖閣」內設寶座,向西,這裡曾經是慈禧、慈安兩太后垂簾聽政處。明間西側的西暖閣則分隔為數室,有皇帝看閱奏摺、與大臣祕談的小室,曰「勤政親賢」,有乾隆皇帝的讀書處三希堂,還有小佛堂、梅塢,是專為皇帝供佛、休息的地方。玉壁養心殿的後殿是皇帝的寢宮,共有五間,東西稍間為寢室,各設有床,皇帝可隨意居住。
後殿兩側各有耳房五間,東五間為皇后隨居之處,西五間為貴妃等人居住。同治年間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時,慈安住在東側的「體順堂」,慈禧住在西側的「燕禧堂」,隨時登臨前堂,處理政務,確是十分方便。寢宮兩側各設有圍房十餘間,房間矮小,陳設簡單,是供妃嬪等人隨侍時臨時居住的地方。
養心殿前有琉璃門,曰「養心門」,門外有一東西狹長的院落,乾隆十五年(2023年)在此添建連房三座,房高不過牆,進深不足4m,為宮中太監、侍衛及值班**的值宿之所。
雨花閣位於北京紫禁城內廷外西路春華門內,是宮中數十座佛堂中最大的一處。清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皇帝採納蒙古三世章嘉國師胡土克圖的建議,仿照**阿里古格的託林寺壇城殿,在原有明代建築的基礎上改建成雨花閣,於其中供奉西天梵像,雨花閣是一座藏傳佛教的密宗佛堂。雨花閣為樓閣式建築,外觀三層,一、二層之間靠北部設有暗層,為「明三暗四」的格局。
底層面闊、進深各3間,四周出廊,乾隆三十二年(1767)添建前簷抱廈3間;南面明間開門,次間開雙交四椀菱花槅扇檻窗4扇;屋頂南北為捲棚頂,東西為歇山頂,屋面覆綠琉璃瓦,屋脊和屋面剪邊為黃琉璃;簷下采用白瑪曲孜、獸面樑頭等裝飾,屋內天花裝飾為六字真言及法器圖案。二層面闊、進深各3間,東、西、南三面出平座;南面明間開門,次間安檻窗,黃琉璃瓦藍剪邊捲棚歇山頂。頂層面闊、進深各1間,正面開4扇槅扇門,兩側為槅扇窗;四面出平座,環以琉璃掛簷板;四角攢尖頂,屋面滿覆鎏金銅瓦,四條脊上各立一條銅鎏金行龍,寶頂處安鎏金銅塔。
龍和塔共用銅近一千斤,乾隆四十四年(1799)曾重造。建築形制獨特,具有濃郁的藏式佛教建築風格。
慈寧宮慈寧宮位於北京故宮內廷外西路隆宗門西側。始建於明嘉靖十五年(2023年),是在仁壽宮的故址上,並撤除大善殿而建成。萬曆年間因災重建。
清沿明制,順治十年(2023年)、康熙二十八年(2023年)、乾隆十六年(2023年)均加以修葺,將其作為皇太后居
古時候的紫禁城,為何改名叫「故宮」
紫禁城是古代帝王時候的叫法,因為改朝換代的原因,把舊社會改頭換面,所以把紫禁城改成了故宮,意思是古時候的皇宮。故宮 指的是 過去的清朝的宮殿 也意味著曾經的封建王朝一去不復返。紫禁城其名稱系借喻紫微垣而來。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曾把天上的恆星分為三垣 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 紫微垣和天市垣。紫...
末代皇帝溥儀是怎樣被攆出紫禁城的
鹿鍾麟把皇帝趕出宮 1924年11月5日上午9時,鹿鍾麟與攝政總理黃郛 北京警察總監張璧 社回會名流李石曾答一行四人,由北京警衛司令部乘汽車出發,帶四十軍警,直趨神武門。守衛故宮的清皇室警察,見到突如其來的國民軍,驚慌失措,還沒有回過神即被全部繳械,聽候改編。自神武門一路前行,進入故宮後直入隆宗門原...
紫禁城的坤寧宮,為什麼不能住活人
因為孝莊皇后在坤寧宮生活的時間是最長的,而且孝莊皇后死後是從坤寧宮出殯的,人們認為沒有人能夠壓住孝莊皇后的氣場,所以坤寧宮不能住活人。明朝前期的坤寧宮一直按照修建時的計劃,住著後宮之首的皇后,被冊封的皇后要一直住在坤寧宮,直到去世,但如果皇后成為了太后,則需要住到慈寧宮。自從清朝的孝莊皇后起,沒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