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巴爾末線系中波長最大的光的波長

2021-09-05 18:44:17 字數 1602 閱讀 4024

1樓:

656奈米。

來自氫原子所發射的光譜線在可見光有4個波長:410奈米、434奈米、486奈米和656奈米。

巴耳末公式

其中 b 是一個常數,其值為b=3.6456×10⁻⁷m

此外該公式還有一個用裡德伯常數改寫的版本,如下:

或者將v用

其中r是裡德伯(rydberg)常數,其值為1.0973731569×107m⁻¹。

擴充套件資料

巴耳末在巴塞爾大學兼任講師期間,受到該校一位研究光譜的物理學教授哈根拜希的鼓勵,開始試圖尋找氫原子光譜的規律。巴耳末開始研究工作時,可見光區域的4條氫譜線已經過埃姆斯特朗等人大量較精確的測定,紫外區的10條譜線也在恆星光譜中發現。但是,當時這些資料是零散的,它們波長的規律尚不為人所知。

巴耳末首先否定了把譜線類比聲音的做法,而從尋找可見光區域4條氫譜線的波長的公共因子和比例係數入手。他說:「看到前面敘述的三個波長(指hα,hβ,hδ)的數字以後,就可以看出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數字比例,就是說這些數字包含有一個公共因子。

」最初,為尋找這一公共因子,他用數字試探的方法尋找譜線之間的諧和關係,曾順利地找到了巴耳末認為不十分小的一個因子(30.38mm/10),但是,這一因子反映不出各波長之間的實際規律,只好放棄。

巴耳末擅長投影幾何,對建築結構、幾何素描有濃厚興趣,受透檢視中圓柱排列的啟示,他改用幾何方法。巧妙地利用幾何圖形為這些譜線的波長確定了另一個公共因子,其值為,然後用最簡便的方法表示這些波長的數量關係。

2樓:匿名使用者

1/λ=r*[1/(2^2)-1/(n^2)]λ=6.563*10^-7m=656.3nm(取n=3,波長最長)

參考:巴耳末系是指氫原子從n=3、4、5、6……能級躍遷到m=2能級時發出的光子光譜線系,因瑞士數學教師巴耳末(j. j.

balmer) 於2023年總結出其波長通項公式(巴耳末公式)而得名。

巴耳末公式為

1/λ=r*[1/(2^2)-1/(n^2)]。

r為裡德伯常量,r=1.097*10^7m^-1。

其中最早發現的在可見光區的四條譜線波長如下:

hα=656.3nm(紅光),hβ=486.1nm(綠光),hγ=434.1nm(藍光),hδ=410.2nm(紫光)。

當n>7時,發出的是紫外線。

氫原子光譜巴爾末線系最短波長和最長波長?

3樓:墨汁諾

氫原子光譜巴爾末線系最短波長是:3645.7埃=364.

57 nm最長波長:3645.7*9/5 埃=657.

1 nm氫原子巴爾末系是n-->2的躍遷產生的譜線回。

巴爾末系發射線的

答能量為e=e_0*(1/2^2-1/n^2)這裡的n>2

所以e最大為e_max=e_0/4,e最小為e_min=e_0*(1/4-1/9)

於是,最小波長與最大波長之比=e_min/e_max=(1/4-1/9)/(1/4)=5/9

4樓:江湖飛夢

氫原子光譜巴爾末線系最短波長是:3645.7埃=364.57 nm

最長波長:3645.7*9/5 埃=657.1 nm

相應於氫原子光譜巴耳末線系的極限波長為多長

3.647 10 7 m 根據 3 647 10 10 m 3.647 10 7 m.如何正確的學習?一 保證良好的睡眠,不要熬夜,定時就寢。堅持午睡。二 學習時要全神貫注。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 補充能量。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

賽爾號巴多該怎麼捉,賽爾號巴多怎麼抓

很簡單的,你把普通膠囊和中級膠囊混起來,我用三個就抓到了。上面那個神經啊,都不切入正題。比波一個手下留情再一箇中級膠囊就ok,如果不行的話就用中 低 中 的順序出 現在不用超 no也能抓,近火山星洞沒有就出去再進,很快就能看見,在左下角,有個石子的地方出現機率很大,我就是這麼抓的,用比波三十級左右手...

賽爾號巴魯斯怎麼融合成魯斯王,賽爾號巴魯斯怎麼進化成魯斯王?

你好,首先主寵必須必須是巴魯斯 伊優最高形態 不能是其他形態,等級越高,成功率越高,副寵是小鰭魚,進化的話更好,材料最好打貝爾 得到海洋精華 然後去融合轉生器,成功率是百分之百,所以玩家不要浪費錢買什麼藥劑了,融合成功後去海洋星二層吸收海洋能量,然後放到nono裡孵化就行了 魯斯王融合公式 巴魯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