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荊門送別》與《旅夜書懷》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2021-10-14 04:12:22 字數 5215 閱讀 7358

1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寫《渡荊門送別》是青年時代,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遊歷時而作。《旅夜書懷》是杜甫晚年 ,即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杜甫辭去了幕僚的職務,帶家眷離開成都,經渝州(今重慶)乘船到雲陽縣雲安鎮途中而作。兩詩相差的年代剛好40年;(2)心境不一樣,李白第一次走出蜀地的大山,天地開闊,,神蕩胸襟,豁然開朗,興奮喜悅之情,言於溢表。

舉目從沒有看到的茫茫大江,山在大江和藍天之間,成了渺渺的一線。李白的詩裡,只有對壯闊山河的感嘆和思鄉的情懷,而沒有人生風雨歷程的傷愁。杜甫的心境和李白大不一樣,蹇途人生,時運不濟,顛沛流離,窮困纏身。

恰又辭官飄泊,那心境肯定是格外蒼涼。在靜靜的夜裡,在悽悽的江上,杜甫獨自一人守著孤舟,多麼悲涼和孤獨!“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飄飄何所以,天地一沙鷗”這開闊的場景更襯托了杜甫的這種悲涼和孤獨。

李白詩的畫面固然是一種令人遙想的大畫面,是很美的,但杜甫這首詩卻能深入到欣賞者的情感的內部,刺激欣賞者的心靈,一種對杜甫生活處境的同情和感嘆油然而生。

李杜之間的情宜甚深,特別是杜甫,多次做詩懷念李白。對李白的詩,杜甫更是稱頌,說“白也詩無敵”。李白的詩在前,杜甫的詩在後,兩詩的畫面又這樣接近。

在藝術上,杜甫的《旅夜書懷》是否受到了李白的《渡荊門送別》的影響呢?或者說《旅夜書懷》模仿了《渡荊門送別》呢?

2樓:匿名使用者

同為寫景 前者寫出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後者寫遼闊的平野、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正是為了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悽愴心情。

渡荊門送別中和旅夜書懷中兩句有相同意境的句子 5

3樓:匿名使用者

1野礦bai

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2.無言du獨上西樓,月zhi如鉤,寂寞梧桐學dao院鎖清秋內。3飛流直下三千尺容

,疑是銀河落九天。

4。停車坐愛楓庭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5.黃四孃家花滿棲,千朵萬朵壓枝低。

6。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4樓:不確定性知道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心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5樓:匿名使用者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心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這個還用給你解釋一下麼?

關於李白古詩《渡荊門送別》其中的一題

6樓:冠威貨架

c不恰當。因為這詩表達了是人戀鄉情懷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押韻的字有遊、流、樓、舟。題材:送別詩

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指的就是這一壯遊。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

它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面,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彷彿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後句著一“入”字,力透紙背,用語貼切。

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寫完山勢與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長江的近景與遠景:“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長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緩。

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

這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洶湧,那就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在隱天蔽日的三峽空間,也無從望見“雲生結海樓”的奇景。這一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

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

李白在欣賞荊門一帶風光的時候,面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鄉之情:“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而又初次離別的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捨呢?

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

這首詩寫出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詩以濃重的懷念與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

7樓:mr尤

2、《渡荊門送別》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交代了什麼?——遠渡的地點和此行的目的。

3、頷聯寫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是從什麼角度來寫景的?——描寫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畫出一幅氣勢磅礴地萬里長江圖,寫的是遠景。

4、這一聯中有一個字用的好,找出來談談好在何處。——“隨”字將群山語原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的表現出來,寫活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

5、頸聯則變換視角,描寫長江的近景,談談這聯詩所描繪的意境。——“月下飛天鏡”是月夜俯視所見。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緩慢的長江水中,好像從天上飛來一面明鏡。

“雲生結海樓”是白晝眺望所見。雲多,則天空高遠,反襯原野低平、江岸遼闊、兩岸平曠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進了詩人見到平原時欣喜的感受。

6、尾聯中的故鄉水是指流經故鄉的水,“萬里送行舟”指的是故鄉水如今懷著深情厚意載我遠行。用擬人的手法,借寫故鄉水有情,不遠萬里,依戀不捨送我遠別故鄉,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時依依不捨,思念故鄉的感情。

7、全詩表達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通過對長江兩岸秀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開闊情懷和奮發進取的精神,同時表現了詩人對故鄉山水的無限眷戀、思念之情。

8、齊讀,背誦這首詩

8樓:匿名使用者

a項不恰當

本詩突出的景物特點是從高原到平原,從山地到廣闊的平野,答案a並沒有說出這一點,只說了“變換”,但是怎樣變換卻沒有交待清楚。

9樓:匿名使用者

渡荊門送別

(唐朝)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編輯本段]【韻譯】

自荊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我來到了楚地去遊玩。

崇山隨著荒野出現漸漸逝盡,長江進入了莽原也緩緩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飛來天鏡,雲層締構城郭幻出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行程萬里繼續漂送我的行舟。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體裁】:五言律詩

【選自】:《李太白全集》(中華書局2023年版)

-------------------------------------

[編輯本段]【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

----------------------------------

[編輯本段]【註釋】

選自《李太白全集》卷十五。

荊門:荊門山,在現在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對峙,形勢險要。

楚國:古楚國之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帶。

大荒:廣闊無際的原野。

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

海樓:海市蜃樓,這裡形容江上雲霞的美麗景象。

憐:愛。一本作“連”。

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遠:遠自。

江:長江.

下:移下。

海樓:海市蜃樓。

.仍:頻頻

[編輯本段]【賞析】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押韻的字有遊、流、樓、舟。題材:送別詩

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指的就是這一壯遊。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

它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面,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彷彿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後句著一“入”字,力透紙背,用語貼切。

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寫完山勢與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長江的近景與遠景:“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長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緩。

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

這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洶湧,那就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在隱天蔽日的三峽空間,也無從望見“雲生結海樓”的奇景。這一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

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

李白在欣賞荊門一帶風光的時候,面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鄉之情:“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而又初次離別的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捨呢?

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

這首詩寫出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詩以濃重的懷念與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

--------------------------------

[編輯本段]【簡評】

這首詩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說優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里”,那麼,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說能以小見大,以一當十。

並且容量豐富:詩人選取日、月、江、天,包涵長江中游數萬裡山勢與水流的景色這樣瑰麗大氣的意象,顯得大氣磅礴,風格雄健有力;而描寫又逼真如畫,意境高遠,具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故此詩成為李白描繪祖國壯麗河山著名的詩篇之一。

所以應該選b.

北京氣候與倫敦氣候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從哪方面分析呢。如果單從氣候的表現來看。一個是溫帶季風,一個是溫帶海洋。夏季都是版 雨季,這是相權同點。北京相對溫度高些。還有就是都是季風影響形成的氣候。不同的是一個是溫帶東南和西北季風,一個是出於西風帶。冬季倫敦也是溫和多雨,北京則是寒冷乾燥。相同點 降水都收海洋水汽的影響 不同點 北京是季風氣候...

線粒體與葉綠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葉綠體與線粒體相同點與不同點要全面的

我只會一點,相同點,都是細胞中的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功能。不同點,葉綠體較大且呈綠色,起光合作同,線粒體較小且呈褐色 有將氧氣分解成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功能 葉綠體與線粒體相同點與不同點 要全面的 線粒體形態 一些bai大小不一的球狀 棒狀du或細絲狀顆粒,一般直zhi徑為0.5 1um,長度1 2um...

用心與用腦的區別,不同點和相同點

區別就是理性不理性的問題。能隱藏的是情緒,用腦,理性的看待問題。隱藏不住的就是感情,也就是用心看待。相同點,都取決於自己的世界觀。用心做事和用腦做事有啥區別 用心做事能看出你做事的態度 用心做事及時你做不好別人也不會批評你 用腦做事就是技巧 做事前先分析如何去做 怎麼聯絡 步驟什麼樣子 掌握方法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