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宇文化及要殺楊廣,讓他當傀儡不是更好嗎

2022-02-06 10:32:15 字數 6002 閱讀 6916

1樓:惠華小知識

宇文化及根本不想讓楊廣當傀儡,自己對楊廣也是恨之入骨。所以才會把楊廣殺掉。

2樓:小自信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楊廣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還有就是他怕楊廣的存在對他的造成不好的影響等等所造成的結果。

3樓:說教育

可能是他自己想要登上皇位,真真實實的坐到皇位上。

4樓:啦啦隊地方

因為楊廣雖然很昏庸不到,但是他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人,所以宇文化及不可能將他當做傀儡。

5樓:月月

隋煬帝能力太強,不適合當傀儡,雖然楊廣最終敗在了宇文化及手中,但是從能力上來說,他遠遠不及楊廣,宇文化及也想嘗一嘗當皇帝的感覺

為什麼宇文化及要殺楊廣,讓他當傀儡不是更好嗎?

6樓:輕描歲月跎

618年江都發生了一件大事。在隋煬帝的江都行宮內,宇文化及發動了兵變。在宇文化及的授權下,裴虔通、元禮、馬文舉進入隋煬帝的行宮,企圖將隋煬帝控制住。

隋煬帝楊廣聽到了兵變的訊息之後,化妝倉皇逃跑。但是元禮等人還是將楊廣抓獲,宇文化及掌握了實權,隋朝只剩下一個空殼子。隋煬帝被抓之後,其實已經失去了權力,宇文化及掌握了實權。

宇文化及完全可以讓楊廣當傀儡皇帝,利用楊廣的餘威,拉攏隋朝的擁護者。可是宇文化及卻偏偏處死了楊廣。

宇文化及處死楊廣之後,立楊廣的侄子楊浩為帝,自己擔任大丞相,掌握實際權力。宇文化及弒君之後,並沒有長久,自己反而成為眾人眼中的逆臣賊子。雖然楊廣暴虐無道,但是畢竟是君父。

宇文化及的行為在古代絕對犯了眾怒,所以他成為眾人攻擊的物件。宇文化及在北歸的途中,士兵不斷逃往,甚至發生了叛亂。宇文化及眼見大勢已去,廢黜了楊浩,自己也過了一把「皇帝癮」,自稱為大許皇帝。

很快,宇文化及便被竇建德所殺。

宇文化及從掌握權力到兵敗被殺也就是不到一年時間,宇文化及之所以如此快速敗亡和他弒殺楊廣不無關係。宇文化及弒殺君父,犯了大忌,即使他當皇帝也是名不正言不順,更何況當時隋朝還有不少擁護者。為什麼宇文化及非要弒殺楊廣,留著當個傀儡不香嗎?

我們都曾經去過動物園,也應該去過野生動物園。無論是哪一種動物園,我們都幾乎看不到蜜獾的影子。中外的動物園幾乎都沒有飼養平頭哥。

不是這些動物園不願意飼養平頭哥,而是他們根本不敢養。平頭哥被關進動物園之後,會想盡各種辦法「越獄」,即使「越獄」不成功也不會讓你好過。所以最後動物園都對平頭哥敬而遠之。

楊廣就是一個平頭哥一樣的皇帝。由於楊廣是亡國之君,所以歷史給他的評價並不好,也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楊廣的能力。楊廣其實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能力的皇帝,我倒覺得楊廣在能力上並不比秦始皇和雍正皇帝差。

楊廣比不上他們的地方就在於,他是一個亡國之君。其實拋開亡國之君,單看個人能力的話,楊廣的能力在古代皇帝中絕對算是突出的。楊廣在位期間完善三省六部制,成為後世王朝的**官職藍圖。

地方上改州、郡、縣兩級行政為州、縣兩級行政單位。楊廣營建東都洛陽,實行兩京制。軍事上完善府兵制,建立強大的軍隊。

此外隋煬帝還是攻滅南陳的統帥。經濟上,楊廣開鑿了大運河貫通南北,興建官方糧倉。文化上,楊廣正式設立進士科,科舉選官制度正式成型。

為什麼宇文化及要殺楊廣,讓他當傀儡不是更好嗎?

7樓:孺子誠可教

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司馬德戡和虎賁郎將元禮、直合裴虔通扥人密謀,推左屯衛將軍宇文化及為主,於江都發動兵變,縊殺隋煬帝楊廣,史稱「江都兵變」。那麼,宇文化及為何要殺死楊廣,而不讓其作為傀儡呢?

實力問題:宇文化及實力有限,隋煬帝楊廣難以掌控權臣立傀儡,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則,那便是「主弱臣強」,只有如此,權臣才可以將皇帝牢牢掌控在手中。而宇文化及和楊廣,恰恰不滿足這個條件。

先來說宇文化及,宇文化及雖然出身名門,進入官場較早,最後也做到了右屯衛將軍,也算的上是位高權重。然而,宇文化及卻根本談不上權傾朝野,甚至連江都兵變的主使者都並非是他宇文化及,而是禁衛驍果軍統率司馬德戡和宇文智及等人,宇文化及不過是眾人商議妥當之後,決定推選出的首領罷了。

再說隋煬帝楊廣,此時的楊廣固然已是人心盡失,面對風起雲湧的起義局面已是心灰意冷,但他卻並非是個懦弱君主,又豈肯長期作為傀儡?再加上畢竟做了那麼多年皇帝,要說沒幾個心腹重臣,恐怕也沒人會相信。

如上所述,由於宇文化及手中實力有限,而隋煬帝楊廣又並非容易控制之帝王,因此想要將隋煬帝楊廣立為傀儡,難度係數和危險係數都太高。

成效問題:天下已是四分五裂,楊廣號召能力有限扶立傀儡皇帝的用意,無疑就是利用皇帝的號召力,從而在道義上佔據先機,達到爭取民心的目的,進而名正言順的奪取天下,這點在漢末天下大亂時,體現的可謂淋漓盡致。然而,到了隋朝末年,這點卻已經很難再起作用。

一方面,歷經了兩晉南北朝以來的亂世,由於野心家稱帝者比比皆是,導致自漢武帝推行「獨尊儒術」以來形成的「君權神授」概念,已經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皇帝一旦失去民心,具有的正統性和號召力,將會迅速下降至冰點。此外,隋煬帝楊廣也已經失去了關隴集團的支援,關隴集團本是楊家的堅強後盾,但由於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對關隴豪強的持續打壓,雙方矛盾已是極為尖銳,這也是楊廣堅決不肯返回長安和洛陽的主要原因,李唐宗室實際已經取代楊家成為關隴集團**人。

另一方面,由於隋煬帝的胡作非為,此時的天下已經是四分五裂,在隋煬帝楊廣被殺之前。先是大業十三年(617年)瓦崗軍逼近東都,公佈煬帝十大罪狀。而李淵也隨後攻破長安,擁立代王楊侑為帝。

與此同時,各地義軍紛紛崛起,且實力越來越大,隋朝所能控制的區域,已經越來越小。

8樓:清雨

因為他們害怕楊廣的勢力越來越大就不容易控制了,所以才這麼做。

9樓:眾鑫新辰美

那是因為宇文化及根本無力控制當時的局面 ,雖然楊廣的名聲不好,但諸侯還是隻會聽他的命令。

為什麼宇文化及要殺楊廣,讓他當傀儡不是更好嗎?

10樓:自由仙

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的第二位帝王,也是歷史上最會敗家的帝王之一,他接手的是文帝交給他的一個富足強盛的隋朝,然而僅僅十多年就弄得全國各處烽煙四起,民不聊生,最終在江都兵變之後,楊廣死於宇文化及之手。

那麼宇文化及為什麼要殺楊廣呢?為何不控制楊廣成為傀儡,來玩一玩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那一套呢?

宇文化及之所以會直接殺掉楊廣,而非將其變成傀儡,是由幾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隋朝的影響力有限曹操之所以可以玩挾天子以令諸侯那一套,在於漢的統治維持了兩百餘年早已經深入了民心。當時的諸葛亮之所以覺得光復漢室有成功的希望,也是因為漢的這份影響力。漢獻帝禪讓之前,劉備、孫權都不敢造次稱帝。

但與漢不同,此時的隋朝僅僅經過了兩代人,時間很短,還遠遠沒有給天下的百姓留下足夠的烙印,甚至很多臣子都還是隋朝建立之前的,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大家對於隋朝的歸屬感不強。而且另外要注意一點就是隋之前的南北朝時期,無論是南朝還是北朝,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朝代更迭都是很快的,都沒有形成一個穩定的朝代。換句話說,當時的人們對於改朝換代是習以為常,對於維持一個朝代的長久統治反而不太適應,這個和曹操當時的社會環境有極大的區別,關鍵就在於隋的影響力遠遠不及漢。

楊廣缺乏號召力楊廣當時的情況也與曹操當時的漢獻帝有極大的不同,漢獻帝時期,天下的諸侯都是原本的漢朝**,所以漢獻帝對他們有一定的約束力。

然而楊廣所在的時候,天下烽煙處處,有很多是各地的義軍,這樣的義軍根本就不會管你楊廣是誰,本來就是要造你的反的,另外如同李淵這種起兵的也是另立了皇族為帝,擺明了不給你楊廣的面子。可以說整個天下就是楊廣弄成這樣的。

而且楊廣之死緣於江都兵變,來自北方的士兵不得歸家而將怨恨轉嫁到了楊廣身上,楊廣連自己帶的手下都失去了號召力,這也可以看出楊廣為什麼會死了,連自己的手下的號召力都沒有,如何號令天下,他連當傀儡的價值都沒有了。

而且在這種兵變之中,一定要有人死亡才能平息軍隊的憤怒,馬嵬坡的楊貴妃是如此,楊廣同樣也是如此。在當時的情況下,已經不是楊廣死不死的問題了,而是楊廣想要喝毒酒而死,都被拒絕,最終被縊死。這已經不是楊廣死不死的問題了,而是楊廣死得體面一點都不足以平眾怒的問題了。

可以想見如果當時宇文化及想要玩曹操那一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話,那麼他首先也會和隋煬帝一樣被兵變的士兵所撕碎的,他們已經完全無法相信楊廣了。

所以楊廣就必須死了。

11樓:古今謀略

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煬帝見天下大亂,無法挽回,命修治丹陽宮(版今南京),準備遷居那裡。權從駕的都是關中衛士,他們懷念家鄉,紛紛逃歸。這時,虎賁郎將元禮等,與直閣裴虔通共謀,利用衛士們思念家鄉的怨恨情緒,推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化及為首,發動兵變,宇文化及逼縊隋煬帝。

死後連個像樣的棺材也沒有用上,由蕭後和宮人拆床板做了一個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宮的流珠堂下。

身為皇族的北周宇文化及,為何會成為隋煬帝楊廣手下?

在歷史中,宇文化及並不像《隋唐英雄傳》中描述的那樣,歷史上的宇文化及其實是一個囂張跋扈的人,並沒有那麼老謀深算,也沒有一個武功很厲害的兒子宇文成都。

至於作為北周皇族的宇文化及為什麼會侍奉隋煬帝楊廣,這就得從他的父親宇文述說起了。宇文述在歷史上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才,就像**中的宇文化及一樣,深謀遠慮,計謀頗深,但是這樣的人才,在北周並沒有被重用,處處被排擠。當時北周皇帝羸弱,外戚楊堅成為奪權最有利的一方力量,宇文述是一個識時務者的人,早就看清了當時的形式,所以主動投靠楊堅,幫助楊堅奪取皇位,隨後楊堅登基,建立隋朝,宇文述也就成為了楊堅的重臣。

之後,楊廣逐漸發展起來,打算與太子爭奪儲君的位置,宇文述再次倒戈向楊廣,出謀獻策,最終楊廣順利登上換位,宇文述再次被重用。所以從宇文化及的父親開始,宇文家族就開始效忠隋朝,因此宇文化及也就效忠侍奉隋煬帝楊廣。前期宇文化及確實還算比較忠心,不敢做出太過的事情來。

但是到了隋朝後期,隋朝開始動搖,宇文化及也開始動了惻隱之心,尋找機會滅了楊廣,自己成為一方諸侯之後自立為王,但好景不長,之後就被瓦崗寨給消滅了。

為什麼宇文化及要殺楊廣,讓他當傀儡不是更好嗎?

一、宇文化及實力有限,隋煬帝楊廣難以掌控

權臣立傀儡,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則,那便是「主弱臣強」,只有如此,權臣才可以將皇帝牢牢掌控在手中。而宇文化及和楊廣,恰恰不滿足這個條件。

二、天下已是四分五裂,楊廣號召能力有限

扶立傀儡皇帝的用意,無疑就是利用皇帝的號召力,從而在道義上佔據先機,達到爭取民心的目的,進而名正言順的奪取天下,這點在漢末天下大亂時,體現的可謂淋漓盡致。然而,到了隋朝末年,這點卻已經很難再起作用。

三、穩定軍心的需要,為示改朝換代的決心

「江都兵變」爆發之時,隋朝的統治已經是岌岌可危,不僅天下已經四分五裂,隋朝不僅已經喪失了對北方的控制,而且瓦崗軍也切斷了隋煬帝西歸之路,江都城可以說是已經岌岌可危。

要知道,跟隨隋煬帝南下,負責扈從帝駕的驍果禁衛軍大多是西北關中人,在得知隋煬帝並無返回北方之意後,士兵已經開始出現逃散,例如郎將竇賢便帶領部下西逃,雖然隋煬帝最終派兵追趕並殺死了他,但軍中仍然不斷有人逃跑。

為什麼宇文化及謀反殺了帝王,最終沒有得到天下?

因為帝王好殺,天下沒有那麼好得,宇文化及造反後被四處打殺,被迫逃離,雖然也稱了帝,但是這帝王的位置就坐了半年,就被竇建德殺了,自然也就沒有得天下的機會了。

那宇文化及殺了楊廣之後,順從驍果軍的意思,離軍西歸,但不巧得是,他遭遇了當時最強的一支起義軍——李密的瓦崗軍,當時的李密可謂如日中天,但他當時也面臨著兩大危機,他的西面是王世充的隨軍,東邊就是宇文化及了,那李密往哪邊開打呢,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最終他把矛頭對準了宇文化及,兩支當時最精銳的部隊及在童山進行了慘烈的對戰,最終誰也沒佔到便宜,李密取得了名義上的勝利,但是元氣大傷,連帶著瓦崗軍也潰散了,然後被老對手王世充打垮,他自己逃到關中投降唐朝。

而那邊宇文化及就更慘了,他唯一的核心力量大受打擊,精銳部隊逃的逃散的散,最後追隨他的不足兩萬人,一併退往魏縣,宇文化及知道自己是挺不過去了,心裡還想著做個帝王過把癮再死才不虧,所以就用毒酒毒死了傀儡皇帝楊浩,自己登上帝位,像模像樣的定了文武百官,定了國號,享受了一把群臣叩拜的待遇。

宇文化及就在這小小的魏縣苟且偷生,他本來打算把魏州打下來,好歹還算有個城池,但是打了幾十天都沒有打下來,還被反殺了不少。無奈之下,他只好換地方,到了東北方向的聊城,打算養精蓄銳重新開始,但是當時亂世到處是起義軍,他碰上了唐軍竇建德的農民起義軍,被竇建德一刀砍了,自此,天下與他無關。

結語歷史上宇文化及雖然是北周的貴族,但是從他父親開始就投靠了楊堅,楊堅建立隋朝之後,宇文家族一直備受隋朝重用。但是楊廣沒有想到,自己最後是敗在了平時忠心侍奉自己的宇文化及身上,要是早知道,他一定會早早的將宇文化及殺了。

殺死隋煬帝的宇文化及是北周皇族的後代嗎

宇文化及之父為宇文述 宇文述本姓破野頭,其先因在鮮卑族俟豆歸當僕人,便隨主人改姓為宇文氏。其父宇文盛,北周時因有戰功而位至上柱國。因北周時期尚武,所以宇文述 少驍銳,便弓馬 隋書 宇文述列傳 十一歲時,有個相面的人對他說 公子善自愛,後當位極人臣 隋書 宇文述列傳 周武帝時,其父因軍功,起家拜開府。...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文化,為什麼要學習傳統文化

學習是為了掌握技能,是生存的手段.在當今社會中要立足 成事,首先要學會與人合作,處理好人與人及人與社會的關係,這是學習的真正目的。對生活整體的瞭解,學會做人 其次是通過學習,幫助自己成熟 形成自己看待事物的能力,並且心中充滿著愛和善良 人們往往容易將學習,增加知識或增強智力與智慧等同起來。學習在教育...

為什麼要強調文化自信,為什麼要堅持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對於一個擁有5000年曆史的國家來說特別重要 在多元化的時代為什麼要強調文化自信 沒有文化自覆信,所謂理想制信念就成了無源之水 無本之木。全球化時代是一個文化多元的時代,各種文化相互碰撞 相互取長補短,正是在這樣一個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強調文化自信越來越有必要,也越來越重要。文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