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說的三關是哪三觀,什麼是禪宗破三關

2022-11-08 08:41:37 字數 5426 閱讀 1782

1樓:職場牛老師

三觀,在佛教中有多種解釋,一是指天台宗三觀(空觀、假觀、中觀);二是指華嚴宗三觀(真空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容觀);三是指南山三觀(性空觀、相空觀、唯識觀);四是指慈恩三觀(有觀、空觀、中觀);五是指三種三觀(別相三觀、通相三觀、一心三觀)。其中以天台宗為諸家所說三觀中最為普遍之一說。

天台宗三觀

天台宗三觀是指「空觀、假觀、中觀」。「空」,就是本體不實在,萬法無自性,是因緣生法,如幻如化。「假」,就是在因緣生法、如幻如化的現象上,假名安立一切事物的名詞。

假名,只有幻象,沒有實體。「中」,就是那個法裡頭既有幻象的假有,又有無自性的空。

「空觀、假觀、中觀」是天台宗的重要法門,智者大師所立,為教義與實踐之骨架。系對於一切存在作三種觀法,即空觀、假觀、中觀,稱為『空假中三觀』。此乃依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所說『從假入空二諦觀,從空入假平等觀,中道第一義諦觀』而立。

(一)空觀

空觀,又作從假入空觀、二諦觀。空者,離性離相之義。謂觀一念之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稱之為空;由觀一念空之故,而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此因空、假、中三觀能蕩除三惑之相,以空觀蕩除見思之相,以假觀蕩除塵沙之相,以中觀蕩除無明之相,三相皆蕩,即畢竟空,是為空觀。

簡而言之,自世俗常識之立場(假)進入宗教立場之真理(空),是為空觀。

(二)假觀

假觀,又作從空入假觀、平等觀。假者,無法不備之義。謂觀一念之心,具足一切諸法,稱之為假;由觀一念假之故,而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

此因空、假、中三觀皆能立法,以空觀立真諦之法,以假觀立俗諦之法,以中觀立中諦之法,三法皆立,即為妙假,是為假觀。簡而言之,不停滯於『空』,而進入佛智遍照之世俗境界,是為假觀。

(三)中觀

中觀,又作中道第一義諦觀。中即中正,泯絕二邊對待之義。謂觀一念之心,非空非假、即空即假,稱之為中;由觀一念中之故,而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此因空、假、中三觀皆能泯絕對待,言空則空外無法,言假則假外無法,言中則中外無法,三者皆絕待,即為圓中,是為中觀。

簡而言之,不執空觀,不執假觀,空假圓融之大悲菩薩行,是為中道觀。

華嚴宗三觀

華嚴宗三觀是指「真空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容觀」。真空觀是觀一切法界的事相,皆以空為性,惟此空不是無的空,乃是真如的理性,超然而離諸相;理事無礙觀是觀真如的理效能生萬法,故萬法也就是真如,猶如水即是波,波也就是水一樣;周遍含容觀是觀諸法互相含攝,重重無盡,不相妨礙,一可攝多,多亦含一,大小互容,舉一全收,具足而相應。

一、真空觀

真空觀,窮盡法界之事相,無一有自爾之別性,皆歸於平等之空性,以空為性也。空者非頑無之空,真如之理性超然而離諸相,故名為空觀。吾人所見之森羅永珍,悉為妄情之偏計,猶如空華之實性為虛空,於口泯亡妄情所見之事相,顯真空之妙體,名為真空觀。

真空即四法界中之理法界也。

二、理事無礙觀

理事無礙觀,今顯實空,泯情所見之事相,以顯真如之空性。然共此真如,非凝然無為之頑體,具不變隨緣之二義,雖以不變之故,常往無作,然以隨緣之故變造一切諸法。然則吾人所見之永珍皆為真如之隨緣,隨緣之永珍即真如也。

猶如水即為波,波即為水。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也。如是觀真如性起萬法,萬法一一以真如為性,名為事理無礙觀。

此四法界中事理無礙法界也。

三、周遍含容觀

周遍含容觀,既知法界一一之事相為真如之隨緣性起矣。而其起也。非分取真如之性,性為一味平等,不可分取。

一微一塵,悉完具真如之全體也。故完具理之一一事相,如其理性之法界融通,一一事相亦遍含容一切法界而重重無盡也。此名周遍法界性。

是為四法界中之事事無礙法界,隨緣觀之至極也。詳見華嚴法界觀。

2樓:

(一)空觀

空觀,又作從假入空觀、二諦觀。空者,離性離相之義。謂觀一念之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稱之為空;由觀一念空之故,而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此因空、假、中三觀能蕩除三惑之相,以空觀蕩除見思之相,以假觀蕩除塵沙之相,以中觀蕩除無明之相,三相皆蕩,即畢竟空,是為空觀。

簡而言之,自世俗常識之立場(假)進入宗教立場之真理(空),是為空觀。

(二)假觀

假觀,又作從空入假觀、平等觀。假者,無法不備之義。謂觀一念之心,具足一切諸法,稱之為假;由觀一念假之故,而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

此因空、假、中三觀皆能立法,以空觀立真諦之法,以假觀立俗諦之法,以中觀立中諦之法,三法皆立,即為妙假,是為假觀。簡而言之,不停滯於『空』,而進入佛智遍照之世俗境界,是為假觀。

(三)中觀

中觀,又作中道第一義諦觀。中即中正,泯絕二邊對待之義。謂觀一念之心,非空非假、即空即假,稱之為中;由觀一念中之故,而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此因空、假、中三觀皆能泯絕對待,言空則空外無法,言假則假外無法,言中則中外無法,三者皆絕待,即為圓中,是為中觀。

簡而言之,不執空觀,不執假觀,空假圓融之大悲菩薩行,是為中道觀。

3樓:娛樂彩民帥子

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度,是為空觀。在空觀的基礎上觀察一切現象,也能見、聞、覺知、能作種種分別,但在經驗上則如幻、如化,這是假觀,將空觀和假觀對立經驗統一是中觀。

例句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即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另:中國佛教天台宗對空、假、中三種禪觀的合稱。

當修行者一再思惟、觀察一切現象都是由心虛構的,進而便處在很專注的狀況,在此之時,不見佛果可求,也不見眾生可度,是為空觀。在空觀的基礎上觀察一切現象,也能見、聞、覺知、能作種種分別,但在經驗上則如幻、如化,這是假觀,將空觀和假觀對立經驗統一是中觀。

更多1條

4樓:電子數碼玩家雨慧穎

禪宗三關

「三關」是禪宗的專有名詞,也是修行證悟的一種過程。禪修的目的就是要開悟,悟了以後,才是真正算是修行。悟什麼呢?

就是悟心,心即是道,悟了這一念心,就見到了自己的 本心本性,這個時候,心就定下來了。

開悟也有深淺。依破執轉煩惱的層次可以分為三個次第:初關、重關、生死牢關。

初關就是破本參,用參話頭的方法,參唸佛是誰,時時刻刻提念、照念、參,忽然一下子把第七識參破或將疑團打破,這樣就開悟了。為什麼要疑?因為當我們在疑的時候,身心世界統統放下,疑情成團,這個團就是一個定境。

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因為大疑,這個疑團才深;小疑則疑團不深。因為不深,就不能夠把我們的煩惱伏下去。

如此又深又切,才能把我們身心世界完全否定,禪宗所說這個就是大死一番─將自己及整個世界通通否定掉,身心俱捐,外面所有一切事事物物通通一腳踢開,只有當前這一念心,這個就是大死一番。如果不經過這一番用功,妄想是很難轉過來的。

人的妄想很多,一有念就是眾生,無念就是佛。只要我們能夠做到無妄念、無雜念,你現在就是菩薩!所謂「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指的就是這一念心。

我們修行就是澄清當前這一念心,澄清了以後就是一個絕對的境界。這絕對的境界裡面什麼都有,大機大用,一切智慧神通妙用,過去現在未來,通通在這一念心中。所以要想達到這個境界,就必須要下一番功夫。

禪宗就是用這種方法來降伏我們這一身的妄想。

5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禪宗常提到破三關,何謂「破三關」?

(如本法師著《佛學問答》)

禪宗除了參話頭之外,其次是破三關,破三關也是一種參究的方法,也是由參話頭的演變所形成的。三關的第一關是破本參;第二關是破重關;第三關是破牢關。

禪宗本來是主張頓悟的,但學人根機有利鈍,智慧有深淺,為了適應學人的根性,所以有破三關的辦法,除了上上根機之外,一般禪宗行人,都要經過三關的階段,其中以破本參為最重要。

太虛大師雲:「不破本參,則根本談不上二關,然破本參而不知有重關須破,則易落於天然外道;破重關而不知悟透末後牢關,亦易安於小乘涅盤。所以,必須透過三關,始能真實達到佛的境地。」

現在將教理配合宗門之修法,劃出**,有個漸次可參究,分別如下:

生死煩惱→修三觀→破三惑→證三智→成三德→破三關→菩提涅盤修三觀 修空觀 修假觀 修中觀

破三惑 破見思惑 破塵沙惑 破無明惑

證三智 證一切智 證道種智 證一切種智

成三德 成般若德 成解脫德 成法身德

破三關 破本參 重關 牢關

(轉凡入聖) (轉聖入凡) (凡聖不二)

什麼是禪宗破三關

6樓:手機使用者

佛教禪宗常提到破來三關,

何謂「自

破三關」? (如本bai法師著《佛學問du答》) 禪宗除了參話頭之外zhi,其次dao是破三關,破三關也是一種參究的方法,也是由參話頭的演變所形成的。三關的第一關是破本參;第二關是破重關;第三關是破牢關。

禪宗本來是主張頓悟的,但學人根機有利鈍,智慧有深淺,為了適應學人的根性,所以有破三關的辦法,除了上上根機之外,一般禪宗行人,都要經過三關的階段,其中以破本參為最重要。 太虛大師雲:「不破本參,則根本談不上二關,然破本參而不知有重關須破,則易落於天然外道;破重關而不知悟透末後牢關,亦易安於小乘涅槃。

所以,必須透過三關,始能真實達到佛的境地。」 現在將教理配合宗門之修法,劃出**,有個漸次可參究,分別如下:生死煩惱→修三觀→破三惑→證三智→成三德→破三關→菩提涅槃修三觀 修空觀 修假觀 修中觀

破三惑 破見思惑 破塵沙惑 破無明惑

證三智 證一切智 證道種智 證一切種智

成三德 成般若德 成解脫德 成法身德

7樓:匿名使用者

禪宗有古訓:不破本參不住山,不破重關不閉關,不破牢關不離禪。

8樓:宇文和悅鄒躍

禪宗除了參話bai頭之外,其du

次是破三關

,破三zhi關也是一種參究的方dao法,也是由回參話頭的演變所形成的答。三關的

第一關是破本參;第二關是破重關;第三關是破牢關。

禪宗本來是主張頓悟的,但學人根機有利鈍,智慧有深淺,為了適應學人的根性,所以有破三關的辦法,除了上上根機之外,一般禪宗行人,都要經過三關的階段,其中以破本參為最重要。

禪宗 三關是怎麼回事?

9樓:翔宇

佛教禪宗常提到破三關,何謂「破三關」?

(如本法師著《佛學問答》)

禪宗除了參話頭之外,其次是破三關,破三關也是一種參究的方法,也是由參話頭的演變所形成的。三關的第一關是破本參;第二關是破重關;第三關是破牢關。

禪宗本來是主張頓悟的,但學人根機有利鈍,智慧有深淺,為了適應學人的根性,所以有破三關的辦法,除了上上根機之外,一般禪宗行人,都要經過三關的階段,其中以破本參為最重要。

太虛大師雲:「不破本參,則根本談不上二關,然破本參而不知有重關須破,則易落於天然外道;破重關而不知悟透末後牢關,亦易安於小乘涅盤。所以,必須透過三關,始能真實達到佛的境地。」

現在將教理配合宗門之修法,劃出**,有個漸次可參究,分別如下:

生死煩惱→修三觀→破三惑→證三智→成三德→破三關→菩提涅盤修三觀 修空觀 修假觀 修中觀破三惑 破見思惑 破塵沙惑 破無明惑證三智 證一切智 證道種智 證一切種智成三德 成般若德 成解脫德 成法身德破三關 破本參 重關 牢關(轉凡入聖) (轉聖入凡) (凡聖不二)

三觀是哪三觀,人們常說的三觀,指哪三觀?

正確的三觀是指 世界觀 人生觀 價值觀。高中學政治,就有一節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24字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做好很難的。人們常說的三觀,指哪三觀?三觀指世界觀 價值觀 人生觀。1 世界觀 是哲學的樸素形態。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由於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

《佛法問答》請問什麼是破三關

一,無我,二,法中無法,三 禪宗除了參話頭之外,其次是破三關,破三關也是一種參究的方法,也是由參話頭的演變所形成的。三關的第一關是破本參 第二關是破重關 第三關是破牢關。禪宗本來是主張頓悟的,但學人根機有利鈍,智慧有深淺,為了適應學人的根性,所以有破三關的辦法,除了上上根機之外,一般禪宗行人,都要經...

三觀,是哪三觀啊?人生觀,世界觀,還有呢

世界觀世界觀,也叫宇宙觀,是哲學的樸素形態。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由於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觀。也叫宇宙觀。哲學是其理論表現形式。世界觀的基本問題是精神和物質 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根據對這兩者關係的不同回答,劃分為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基本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