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天支地幹,天支地幹是什麼分別對應什麼屬相,

2022-12-02 08:11:01 字數 4906 閱讀 2931

1樓:匿名使用者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

我國曆法以月球繞地球一週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 365.24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迴歸年的天數相符,設定閏月。

據記載,西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曆和陽曆。

天干地支,是過去人建曆法時,為了方便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號。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數字般的單純,而且後來更開始把這些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所以這些數字被賦於的意思就越來越多了。

古人(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一個迴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干),產生陰陽合曆,發展出現在的天干地支;較為成熟時應該是在夏商周這幾個朝代。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夏曆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曆法用天干、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干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干」,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乾。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乾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干在前,地支在後,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對陽支,陰乾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乾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週期的甲子迴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迴圈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天干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執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中國曆法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迴圈運化的規律。

年:每個干支為一年,六十個幹後,又從頭算起,周而復始,迴圈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干支紀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然後依次與天干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干支的週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地支固定不變,每天十二個時辰。

補充典故:

相傳黃帝時代,因有蚩尤神擾亂,黃帝憂民之若,遂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黃帝於是齋戒沐浴、築壇祀天、方丘禮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帝乃將十干圓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幹為天,支為地,然後乃能治之。後有大撓氏將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並以黃來開國日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此為天干地支之由來。

2樓:匿名使用者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夏曆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曆法用天干、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干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干」,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乾。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3樓:匿名使用者

天干共十位——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故稱為十天干)

地支共十二位——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故稱為十二支)

在陰陽五行學說中,是以天干地支作為記錄年、月、日、時的符號。十干與十二支配合共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常稱為「六十甲子」。六十年一迴圈。

4樓:島嶼暮哥

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

5樓:數碼答疑

古代用來紀年用的,天干地支迴圈為60年

天支地幹是什麼分別對應什麼屬相,

6樓:匿名使用者

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戊 亥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戊犬、亥豬。

7樓:憨吃的貔貅

後面的戌,不是戊,無人子弟

天支地幹各字對應的五行是怎麼樣的

8樓:匿名使用者

在十天干中,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十二地支中,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亥、子屬水,辰、戍、醜、未屬土。

天之地幹是什麼意思?

9樓:匿名使用者

天干共十個字,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以一個天干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干在前,地支在後,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對陽支,陰乾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乾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週期的甲子迴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中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迴圈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年:每個干支為一年,六十個幹後,又從頭算起,周而復始,迴圈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干支紀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然後依次與天干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干支的週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天干固定不變,每天十二個時辰。

10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天干地支

天干共十個字,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支地幹是什麼意思

11樓:惠基柔子瑜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

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子:鼠;醜:牛;寅:

虎;卯:兔;辰:龍;巳:

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干支紀法」。

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天干地支在我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

早在公元前2023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根據《五行大義》中記載,干支是大撓創制的。大撓「採五行之情,佔鬥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

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

我國曆法以月球繞地球一週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

365.24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迴歸年的天數相符,設定閏月。據記載,公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曆和陽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曆法時,為了方便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號。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數字般的單純,而且後來更開始把這些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所以這些數字被賦於的意思就越來越多了。

古人(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一個迴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干),產生陰陽合曆,發展出現在的天干地支;較為成熟時應該是在夏商周三代。

【**】

它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是為「河圖」。

河圖和洛書,乃由天象觀察中產生的,在三代時期就成為帝王的寶貴之物。河圖和洛書構造簡明,它是中國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經學家廖平,曾將詩經,易經,內經三者反覆印證,證實了內經的理論本於易經,而易經之數理又取則於河洛。

河圖以十數合五方,五行,陰陽,天地之象。圖式以白圈為陽,為天,為奇數;黑點為陰,為地,為偶數。並以天地合五方,以陰陽合五行,所以圖式結構分佈為:

一與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與七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與八為友居東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與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與十相守,居**,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圖乃據五星出沒時節而繪成。五星古稱五緯,是天上五顆行星,木曰歲星,火曰熒惑星,土曰鎮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

五行執行,以二十八宿舍為區劃,由於它的軌道距日道不遠,古人用以紀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順序,相繼出現於北極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見,河圖乃本五星出沒的天象而繪製,這也是五行的**。

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見於北方,正當冬氣交令,萬物蟄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七月夏至後,火星見於南方,正當夏氣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熱,火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見於東方,正當春氣當令,草木萌芽生長,所謂「春到人間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

九月秋分,金星見於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殺伐之氣當令,萬物老成凋謝,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見於中天,表示長夏溼土之氣當令,木火金水皆以此為中點,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時氣候變化,皆從地面上觀測出來的,土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

中國古代天支地幹紀年法的方法是怎樣的

我們現在用的紀年方法,是公元紀年。這是現在世界上通行的紀年方法,它是以耶穌誕生這一年起算的。在我國古代,卻另有兩種記年方法。一種是以封建皇朝的年份來紀年。如唐太宗 李世民 的年號叫貞觀,他在公元627年做皇帝,這一年叫貞觀元年。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思宗 朱由儉 登基時年號為崇禎,思宗 即崇禎皇帝 自縊死...

巴幹天有什麼功效,巴乾天有什麼功效

應該是巴戟天,具有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溼之功效。常用於用於陽痿遺精,宮冷不孕,月經不調,少腹冷痛,風溼痺痛,筋骨痿軟。藥材性狀 為扁圓柱形,略彎曲,長短不等,直徑0.5 2cm。表面灰黃色或暗灰色,具縱紋和橫裂紋,有的皮部橫向斷離露出木部 質韌,斷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與木部剝離 木部堅硬,黃棕...

天之地幹是什麼意思

天干共十個字,其排列順序為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以一個天干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干在前,地支在後,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對陽支,陰乾對陰支 陽幹不配陰支,陰乾不配陽支 得到六十年一週期的甲子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