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實踐的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新之所在
現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大都是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建構在物質本體論基礎上,以物質和意識的抽象對立作為全部哲學的基本問題和最高問題。其最基本的範疇是物質和意識,或存在和思維;其最基本的原理是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其邏輯體系是從一般開始,從一般推出個別,說明個別,是個演繹體系。這種表述雖然表達了唯物主義的傾向,有其合理之處,但缺陷也是明顯的。
它的根本缺點是沒有把實踐觀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理論基礎,它的唯物主義仍然有某種直觀性。它認為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哲學變革的實質主要在於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結合,而不是在唯物主義原則的本身的理解上實現了變革。我們認為,馬克思在哲學上實現的變革在於:
實現了對唯心主義哲學和舊唯物主義的超越,確立了實踐的唯物主義學說。
我們知道,舊唯物主義存有諸如形而上學性、機械性、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眾多缺陷。這種唯物主義的合理之處在於它承認外部世界的客觀性,認為世界是先在的物質所在,承認人們可以通過外在的觀察來了解客觀物質世界。但是,馬克思深刻地看到了這種唯物主義的不足之處。
在被恩格斯稱為「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檔案」——《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在第一條就明確指出:「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物件、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
」這段經典論述,不僅指出了舊唯物主義眾多缺點的要害是「直觀性」,而且從反面揭示了新唯物主義的內涵的關鍵是對事物不能侷限於從客體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要把它當作實踐去理解,而任何實踐又都與主體的意圖和指向密不可分,因而也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正是出於這種理解,馬克思接著指出:「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而「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等等。
從以上分析中不難發現,舊唯物主義的路線是直觀的唯物主義路線,即從自然存在出發來解釋觀念的路線。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對新唯物主義路線有這樣幾種表述:(1)「從人間升到天國」,也就是從人們的現實生活(實踐)出發去說明人的觀念、人的本質、社會的本質等等;(2)「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3)「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形成」;(4)「按照事物的真實面目及其產生情況來理解事物」。
從實踐出發來理解世界,是這一變革的前提和基礎。
「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範疇,是實踐唯物主義的理論基石。馬克思的功績不在於提出了實踐範疇,而在於科學地解釋了實踐。馬克思的實踐關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大體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黑格爾唯心主義時期的實踐觀,它歪曲了人類實踐活動的本質,否認了實踐的感性特質。但它還是包含了合理的思想:主體的創造性的活動是主體意識的物件。
二是在「費爾巴哈派」時期新實踐觀的萌芽,三是2023年以後科學實踐觀的真正確立。在《2023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已經把實踐理解為改造世界的活動。他說:
「通過實踐創造物件世界,即改造無機自然界,人證明自己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馬克思還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概念。人化自然就是人的實踐及其產物。
馬克思說:「在人類歷史中即在人類社會的產生過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現實的自然界;因此,通過工業——儘管以異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學的自然界。」人類歷史實際上就是實踐的歷史,是自然界人化的歷史:
「在社會主義的人看來,整個所謂的世界歷史觀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說來的生成過程。」「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部分。」在2023年所寫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自覺地確立了科學的實踐觀,並以此作為劃分新舊唯物主義的根本標誌。
在《提綱》中,馬克思把實踐理解為人類的感性物質活動,理解為「物件性的活動」、人類生活的物質方面。
由對意識的現實現象、現實基礎的理解方式上的變革,確立了哲學出發點上的變革,同時也就確立了唯物主義的新原則、新路線。馬克思這一劃時代的貢獻必然從根本上建立起嶄新的世界觀和哲學觀。首先,由於實踐本身是一種客觀的物質活動,人與客觀世界的關係是物質性的實踐關係,人處於這種物質關係之內來理解「事物、現實、感性世界」,從而否定了那種自立於物質世界之外的物質世界直觀者的存在,必然導致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
其次,馬克思主張人本身就是客觀物質過程的參與者,在自己所進行的客觀物質活動——實踐中,認識物質,進而認識事物的本質。馬克思在《提綱》第三條指出:「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的一致性,只能被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
」正是通過「革命的實踐」中「人的活動」和「環境的改變」這不可分離的兩個方面動態地趨於一致,逐漸形成了對物質世界的科學認識。正如馬克思在《提綱》中所言:「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
」可見,我們只有從實踐出發才能得到最可靠徹底的可知論。再次,馬克思在哲學觀上實現了從探求世界的抽象本性向對人的現實生活、人的生存、發展和解放的革命性轉變,為此,就必須運用實踐觀點**社會歷史的客觀規律性。馬克思發現,運用這種觀點去看待自然,它就不是抽象的自在之物;運用這種觀點去看待人,它就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社會關係的總和,是歷史的產物;運用這種觀點去看待人和自然的關係這種關係是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而變化的。
可見,馬克思並沒有把實踐侷限於認識論的視野中,他是把實踐作為一個把握歷史觀的範疇並以實踐的歷史觀去統攝、提升認識論的。這就是唯物主義歷史觀。馬克思在《提綱》第八條中指出:
「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導致神祕主義方面去的神祕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
2樓:匿名使用者
馬克思主義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說明一切事物都處於不斷的發展與變化之中,是前進的新事物代替落後的舊事物的過程
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馬克思主義吸收了辯證法,成為了辯證唯物主義。
為什麼說馬克思主義是徹底的唯物主義
4樓:月似當時
馬克思主義是徹底的唯物主義,因為它使得哲學第一次成為科學形態的世界觀和方**。
它主要是批判地繼承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而創立的嶄新的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馬克思、恩格斯在2023年以前曾經接受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從2023年下半年起轉向 l.a.
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
他們吸取g.w.f.黑格爾哲學中辯證法的合理核心而擯棄其唯心主義,吸取費爾巴哈哲學中唯物主義而擯棄其形而上學和社會歷史問題上的唯心觀點,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
擴充套件資料
馬克思、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研究作為人類社會發展基礎的各個時代的生產關係,尤其是著重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係,創立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其前身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深刻、最詳細的證明和運用。它闡明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支配物質資料的生產、交換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產品分配的規律。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商品生產佔統治地位,資本主義生產的重要特點是自由僱傭勞動制,工人的勞動力成為商品。勞動力的價值是由維持和再生產勞動力而必須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決定的。馬克思發現勞動力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它一天創造的價值同它每天的消耗全然不同。
僱傭工人每天除了補償自身勞動力價值以外,還必須額外工作若干小時,馬克思稱之為剩餘勞動時間,剩餘勞動時間創造的價值稱之為剩餘價值。還對剩餘價值率、絕對剩餘價值、相對剩餘價值、剩餘價值的分解等等作出科學分析。
馬克思的剩餘價值學說揭示資本家剝削的祕密,成為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基石。
馬克思把社會產品按價值分為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 3個部分,從而分析了資本主義實現價值和剩餘價值的深刻矛盾。論證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社會性和私人資本主義佔有形式之間的矛盾。日益暴露和週期性經濟危機的不可避免性。
馬克思闡明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指出資本積累必然造成社會兩極分化,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對抗更為尖銳。
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同資本主義私有制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從而資本主義不可避免地要讓位於社會主義。
5樓:匿名使用者
唯物主義在發展過程中分為三部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往往把物質歸結到原子等,所以具有機械性】;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的統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去理解現實世界,從而在世界觀、自然觀、歷史觀和認識論上都獲得了全新解釋,構築了統一的、徹底的、科學的哲學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相統一的哲學 】
徹底唯物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相對於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而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相對於一切舊哲學而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歷史唯物主義或唯物主義歷史觀。
就總體來看,在馬克思主義以前的舊哲學都是歷史唯心主義,其中包括舊唯物主義哲學。一句話,唯物主義在歷史上出現過的形態有: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而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都是「半截子唯物主義」,它們在自然領域才是唯物主義,當它一觸及社會歷史領域,就陷入「人是環境的產物」和「意見支配世界」的二律背反的困惑中,最終在社會歷史觀上重歸唯心主義。
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才是徹底的唯物主義,它不但在自然領域還是在歷史領域都是唯物主義的。
為什麼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唯物主義與辯
6樓:康姆勒發電機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以實踐範疇為核心的完整的理論體系,無論是在其客觀自然範疇、人類社會範疇還是能動意識範疇內,都是以實踐為核心的。實踐作為一種人能動的運用一定手段改造物質世界的客觀活動,提供了一種連線。溝通主觀與客觀、思維與存在的媒介;
其次,實踐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東西,實踐本身就是思維客觀性的直觀證明。正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產生了人類的意識和辯證思維;而另一方面,人們又通過自己的有一定目的和意識的實踐活動去改變著客觀世界,也改變著人類自身。
因此,在實踐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
第三,人的認識從廣義上來說本身就是實踐的一個環節是實踐過程的內化。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源泉、發展動力併為認識發展提供物質資料,是檢驗真理的根本標準,也是認識的最終目的。
所以,實踐不僅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的基本觀點,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的基本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和認識論在實踐基礎上得到了統一;
因此,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實踐基礎上的、唯物論和辯證法、認識論與本體論相統一的哲學。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就是共產主義,它是人類社會最大的謊言,它違揹人性 違背社會發展規律,只有徹底拋棄它,我們才能獲得自由 民主和希望!關於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 的若干 對待馬克思 抄主義 的襲若干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包含兩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革命理論 即政權理論部分 ...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是實踐的唯物主義
實踐改造自然,不僅僅是改變自然物的形態,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物中貫注人的需要 目的的本質力量,使其從 自在之物 轉化為 為我之物 從而創造出按照自在世界本身的運動不可能產生的事物。1 實踐的世界觀意義首先體現在,實踐創造出一個與自在世界既對立又統一的人類世界。人類世界在內容又包含著自然和社會兩個方面。但...
馬克思主義是怎麼誕生的,馬克思主義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工業革命不僅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同時還引起了生產關係發生了巨大變化,整個社會 為兩大相互對立的階級 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隨著經濟危機的發生和廣大工人為了改善自身的處境,19世紀30 40年代,歐洲爆發了三次大規模的工人運動。這三次工人運動,標誌著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進入新的階段。雖然這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