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_深__藍
苗族服飾,苗語叫「嘔欠」,主要由童裝、便裝、盛裝組成。「盛裝」苗語叫「嘔欠嘎給希」,即「升底衣服」,「 嘔欠濤」苗語稱謂即「銀衣」,下穿百褶裙,前後有圍腰。苗族服飾是我國所有民族服飾中最為華麗的服飾。
苗族服飾以奪目的色彩、繁複的裝飾和耐人尋味的文化內涵著稱於世。苗族服飾圖案承載了傳承本民族文化的歷史重任,從而具有文字部分的表達功能。由於歷史的久遠,這些圖案所代表的文字功能和傳達的特定含義。
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繡,或者染中帶繡,或者織繡結合,從而使這些花團錦簇,流光溢彩,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
苗族服飾從造型上看,採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製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製型、拼合型和剪裁型。
2樓:雪琳戀庚
苗族女穿戴普遍比較講究,尤其是盛裝,極為精美,花飾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層,故名「百褶裙」。
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姑娘們挽髮髻於頭頂,戴上高約20公分左右,製作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製著二龍戲珠圖案。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製花和小銀環連套而成。
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後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都是銀製品。只有兩隻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繡,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
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苗族的服飾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頭,身穿短衣褲,但苗族婦女的穿戴普遍比較講究,尤其是盛裝,極為精美,花飾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層,故名「百褶裙」。衣裙上面繡制的各種圖案,古色古香,異彩紛呈。婦女擅長紡織、刺繡、蠟染,工藝十分精湛。
3樓:匿名使用者
苗族婦女大多佩戴手鐲、耳環,胸前有大項圈及銀鎖,有的在項圈與銀鎖上還垂下長短不同的銀質珠穗,顯得華貴富麗。 苗族在風俗習慣等方面因居住地區不同和支系不同而頗多歧異,特別是在婦女的服飾方面尤為突出。清朝時期對苗族女子不同服飾的記載頗多,如乾隆《鎮雄州志》卷三說:
苗族女子穿著「色尚青白,以絲線織紋於布為衣」。道光《雲南通志》引《清職貢圖》說:「婦女束髮戴五色花冠,耳綴銀環,著紫布短衣,系繡花布裙。
」雍正《東川府志》卷一說:苗族「婦女短衣長裙,裙用彩為之,頭戴高巾」,等等。這不過就一部分苗族婦女服飾一般特點而言,實際上,苗族支系與支系,縣與縣,甚至寨與寨之間在服飾上都有嚴格區別,而這些區別,正是他們用以區別不同支系的特殊標誌。
據**《馬關縣誌·風俗志》的記載,馬關一帶有「義義苗」,「婦女穿百折麻布花裙,不著褲,以白麻布襲兩腿,短農無鈕,以左右襟交搭,系以腰帶,無論男女胸恆露於外」,「白苗」「男婦衣裝用白色,以青色鑲領口袖口」;「青苗」『衣服頭帕鹹用青色」;「蒙紗苗」「上衣下裙鹹用黑紗線織成」;「紅頭苗」「婦女雜紅線於發,其粗如腕,盤於頭頂」;「花苗」「頭式如紅頭,而戴花贓肩,於領襟、袖口、腰帶均繡以紅黃色之花紋」;「大頭苗」「頭上用花布層疊包裹,大如坐墩」。 文山等地的「偏苗」,上著青色右開襟衣,下著裙,長及腳躁,以黑布綁腿,未婚女子挽發鬃,並將發鬃偏朝一邊,已婚女子,偏發上插一把木梳;「花苗」,上著黑色圓領斜襟窄袖衣,領邊袖肘繡有紅、黃、藍、自等色花紋,紋路多成花狀,江水狀,據傳說,這些服飾花紋都是苗族過去居住地方的象徵,如紅、綠波浪花紋代表江河,大花代表京城,交錯條紋代表團埂,花點代表穀穗;下著紹稻花裙,長至膝,系圍腰,扎白布腰帶,腰後接繡花巾一幅,腔裹花紋綁腿,挽發於頂,盤成髻,婚後女子鬃上插木梳,然後用青黑布巾將發鬃纏成乎頂**狀,頂心有木梳露出;老年婦女,又有用深色線纏發,並將之娩成上小下大、長約半尺的「角」狀。麻栗坡縣一帶的「白苗」,上著圓領開襟窄袖青布衣,袖肘以三道寬約三寸黑布鑲圍,內著白色衣,領圍胸襟有白衣露出,下著黑布長裙,頭纏高約一尺高巾,其巾分兩層,額部以白巾纏成交叉狀,白巾上又纏黑巾數圍,黑白分明。
鎮雄、威信一帶的「白苗」,上著青黑色斜襟長衣,下著經榴花裙,長至膝,以寬約五六寸、長約一丈之青黑布纏頭,胸有方塊花胸巾,系圍腰,裹白布綁腿,凡領邊、袖口、圍腰,皆以五色絲線鑲繡。屏邊等地,「黑苗」著黑布花邊裙;「花苗」著麻布花裙;「青水苗」著青色布裙;「綠苗」著青、藍布衣;「青苗」衣服、頭帕鹹用青色布。苗族女子皆佩銀飾,文山一帶「白苗」頸套大銀圈;花苗耳墜大銀環;有的胸前懸銀牌,戴圓圈、方鐲、戒指,行走時銀飾琅鐺,桶裙搖晃,極富有民族地方特色。
苗族男子一般著對襟衣或斜襟齊膝長衣,下著寬邊大褲,腰束絲帶,以青黑帕纏頭,頂部有發露出,十分樸實.
苗族的服飾特色是什麼
4樓:熙苒
銀飾、苗繡、蠟染是苗族服飾的主要特色。
苗族服飾,苗語叫「嘔欠」,主要由童裝、便裝、盛裝組成,「盛裝」苗語叫「嘔欠嘎給希」,即「升底衣服」,「 嘔欠濤」苗語稱謂即「銀衣」,下穿百褶裙,前後有圍腰。
苗族服飾是我國所有民族服飾中最為華麗的服飾,既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歷史文化的瑰寶。湘西方言苗區和黔東方言苗區喜好銀飾,黔南某些地區喜好貝飾,而西部方言區苗族服飾則少銀飾。
苗族服飾-傳統的苗族**大襟短衣,襟向右開,顏色多為藍、黑色。現在,男子的服飾已基本與漢族服飾一樣。而苗族女子的服飾就顯得精美了。
苗族婦女的臘染技藝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種精美圖案和花鳥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婦女的頭飾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苗族婦女的頭巾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黑布尖頂帽,帽底下有墊頭,墊頭上繡有精美的花紋。製作別緻,深藍色的繡著花邊的尖頂頭巾套在外邊,帽後垂下一根紅帶長及腿部。
另一種是小花帽,這種花帽在平常農閒、休息時,她們都愛戴,是平頂式的,做工精美,繡有花紋。
苗族婦女很少戴耳環,盛裝時才戴,手飾和腳飾也很少,沒有戴頸圈的習慣。苗族衣服以深藍及黑色為主,配以紅色的腰帶,下裝是一條過膝的短裙,兩側有疊縫,疊裙上有美麗的圖案,均是臘染而鹹。
小腿上,是一條長2米的棉打腿布,另有兩條1米的紅色彩帶。打腿時,先用綁腿布纏繞於小腿上,然後用綵帶結成菱形將綁腿布綁緊,綵帶頭的紅色彩絲團垂飄於小腿之上,遠看似一團火球,與上裝搭配十分和諧。
服飾價值
1、藝術價值。
苗族服飾經過種麻、收麻、績麻、紡線、漂白、織布等一系列複雜的工藝到刺繡、蠟染、裁縫,最後成為一套精美的服裝,無不反映了苗族婦女的勤勞和耐性。
苗族女性抽象的刺繡、蠟染圖案中反映和表現了她們的內心情感世界,同時表達了苗族女性對大自然的認識和了解及她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當一個苗族姑娘將自己親手繡的花帶贈與情人時,則不用更多華麗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情人如何的忠貞,只要通過繡花飄帶就將姑娘所要表達的一切都包含在其中,真正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情感境界。
苗族是一個感情極為豐富的民族,其精美的刺繡、蠟染工藝更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2、觀賞價值。
苗族的刺繡和蠟染圖案,特別講究「規整性」和「對稱性」,就是挑花刺繡的針點和蠟染時的染距都有一定的規格,一定的變化規律,或等距,或對稱,或重複迴圈。圖案結構嚴謹,給人以整齊、緊湊感。
尤其是挑花刺繡圖案,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圓心,座標軸不論沿橫向還是縱向摺疊,都是對稱的。許多圖案,不僅整個大的組合圖案對稱,而且大圖案與小圖案之間也是對稱的。同時很講究圖案的色彩搭配,強調色彩與圖案的完整和統一,似乎事先經過精確計算過。
當你欣賞苗族刺繡蠟染圖案時,是否可以將數學公式、幾何原理套入進行計算,其圖案結構間的等距、對稱關係是分毫不差的。
3、收藏價值。
苗族服飾,是中國所有的民族服飾裡最多姿多彩,樣式最多,跨越的時代最久,繡花和銀飾最華麗的民族服飾,是我國民族文化的一大奇葩。隨著苗族傳統工藝的衰落,精美的手工製作的苗族服飾越來越少,隨著老一代苗族會這種傳統工藝的人的離去,傳統的苗族服飾漸漸變得越來越難。
5樓:獨孤九霄
傳統的苗族**大襟短衣,襟向右開,顏色多為藍、黑色。現在,男子的服飾已基本與漢族服飾一樣。而苗族女子的服飾就顯得精美了。
苗族婦女的臘染技藝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種精美圖案和花鳥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婦女的頭飾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苗族婦女的頭巾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黑布尖頂帽,帽底下有墊頭,墊頭上繡有精美的花紋。
製作別緻,深藍色的繡著花邊的尖頂頭巾套在外邊,帽後垂下一根紅帶長及腿部。另一種是小花帽,這種花帽在平常農閒、休息時,她們都愛戴,是平頂式的,做工精美,繡有花紋。
苗族婦女很少戴耳環,盛裝時才戴,手飾和腳飾也很少,沒有戴頸圈的習慣。苗族衣服以深藍及黑色為主,配以紅色的腰帶,下裝是一條過膝的短裙,兩側有疊縫,疊裙上有美麗的圖案,均是臘染而鹹。
小腿上,是一條長2米的棉打腿布,另有兩條1米的紅色彩帶。打腿時,先用綁腿布纏繞於小腿上,然後用綵帶結成菱形將綁腿布綁緊,綵帶頭的紅色彩絲團垂飄於小腿之上,遠看似一團火球,與上裝搭配十分和諧。
擴充套件資料:
不同苗族的服飾
歪梳苗「歪梳苗」服飾上裝為長袖短衣,無領衣襟向右交叉,上衣下部前後滿是刺繡並向兩邊翹起,似傳統建築的「飛簷」造型,很有特色。
下裝為長裙,「古裝」(早期服飾)裙子中部由蠟染工藝繪製而成。特別的是,其裙褶位於左右兩側,正面及背面並無皺著;正面長圍腰有三條豎排的紅,黃,綠色相間的條紋,即所謂的「川」字型刺繡圖案,腰後還有兩條刺繡飄帶。
「新裝」款式與「古裝」基本一樣,但多用現代絲綢作主要面料,以紅、黃、藍色為主調,色彩豔麗,裝飾更多;傳統古裝多為家織土布,飾紋、顏色古樸淡雅。今天的年輕姑娘更喜歡改良加工過的「新裝」。
高裙苗現存的「高裙苗」服飾主要分兩種,一種為傳統「老裝」,一種為現代改造加工過的「新裝」。
兩種服飾在款式結構和裝飾工藝上有很大不同:老裝上衣多為青黑色,大襟右衽,前襟和後肩部有大塊刺繡裝飾,袖子大部有刺繡;下穿黑色蠟染百褶短裙,裙邊有黃、紅相間的刺繡花邊,後腰系刺繡飄帶;圍腰長至腳部,上有以幾何紋樣為主的刺繡圖案,現在還出現刺繡漢子的裝飾手法。
老裝過去打白布綁腿,現在多穿長褲,頭飾簡單,包青布頭帕,基本沒有銀飾。
黑苗「黑苗」服飾上衣較長,為無領右衽斜開襟,前襟有大塊刺繡裝飾,肩部及袖子上部有刺繡,下著青色長百褶裙,前有織綿圍腰。年輕婦女服飾後背滿花刺繡,婚後的婦女上衣後背則無刺繡,以斜紋布代替。
小花苗「小花苗」服飾分長,短兩種樣式,一種以蠟染為主,刺繡為輔的「長衣」結構,另一種是以刺繡工藝為主的「短衣」式樣。
「長衣」型上衣前襟為斜交叉右衽結構,後背長至腿部,以蠟染工藝為主要裝飾手法,間以分割圖案的刺繡花邊;下穿蠟染百褶裙,系刺繡圍腰,後腰有兩條刺繡飄帶;傳統頭飾已看不到,現在的頭飾與「高裙苗」相似。
青苗「青苗」服飾相較於關嶺其他苗族支系而言,無論從服裝結構和裝飾工藝來說都顯得樸素簡略,雖經歷數百年,其服裝樣式一直沒有改變,始終保持具有徵戰特徵的服飾形態,其上部為一整體,分兩塊左右交叉,頭部穿過上方空洞露出,稱為「旗幟服」。
苗族姑娘編織的圍腰有哪些特色,苗族的服飾特色是什麼
苗族姑娘在編織圍腰時,大都採用通經斷緯的手法。經線一般用單一的白線或藍線。黑色緯線則用彩色絲線棉線。動手編織時,先用竹片拔起或壓住一部分經線,再用梭子將綵線按紋樣數紗穿出,反覆編低而成,這種苗錦正面有花,背面無花,紋樣主次分明,絢麗奪目。這種織法速度緩慢,一件七十公分的圍腰,往往要花幾個月的時間才能...
苗族的服飾簡介左右苗族的服飾簡介40字左右
苗族服飾,苗語叫 嘔欠 主要由童裝 便裝 盛裝組成,盛裝 苗語叫 嘔欠嘎給希 即 升底衣服 嘔欠濤 苗語稱謂即 銀衣 下穿百褶裙,前後有圍腰。苗族服飾是我國所有民族服飾中最為華麗的服飾,既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歷史文化的瑰寶。湘西方言苗區和黔東方言苗區喜好銀飾,黔南某些地區喜好貝飾,而西部方言...
墨戎苗寨苗族那邊的服飾善用什麼顏色
從用色上看,苗族服飾善於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豔麗感,一般均為紅 黑 白 黃 藍五種。墨戎苗寨的苗族歷史是什麼樣的啊?大約五千多年以前,生活在長江與黃河中下游一帶廣大平原地區的 在吉首市周邊的山區的分山而居,過著平和隱逸的生活。墨戎苗寨即龍鼻嘴村,墨戎 是苗語,意為 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