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套 勝戰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 第二計 圍魏救趙第三計 借刀殺人第四計 以逸待勞 第五計 趁火打劫 第六計 聲東擊西第二套 敵戰計
第七計 無中生有 第八計 暗渡陳倉 第九計 隔岸觀火第十計 笑裡藏刀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第三套 攻戰計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第四套 混戰計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第二十計 混水摸魚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第二十四計 假途伐虢第五套 並戰計
第二十五計 偷樑換柱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第二十七計 假痴不顛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第六套 敗戰計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計36計中無激將計,謝謝採納。
2樓:大杯麻吉奶茶
倒栽蔥,讀音dào zāi cōng,漢語詞語,指栽跟斗時頭先著地,即栽得很重
3樓:匿名使用者
三十六計(15)——激將法
激將法是人們熟悉的計謀形式,既可用於己,也可用於友,還可用於敵。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三十六計中沒有激將法
激將法出自**?
5樓:踏雪一無痕
激將法本指來用刺激性的話使將自領出戰的bai一種方法。後du
泛指用刺激性的話或反話zhi鼓動人去做某事的一dao種手段。激將法,就是利用別人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積極的一面,以「刺激」的方式,激起不服輸情緒,將其潛能發揮出來,從而得到不同尋常的說服效果。激將法是一種很有力的口才技巧,在使用時要看清楚物件、環境及條件,不能濫用。
同時,運用時要掌握分寸,不能過急,也不能過緩。過急,欲速則不達;過緩,對方無動於衷,無法激起對方的自尊心,也就達不到目的。
出處:《三國演義》第七十回:「請將須行激將法,少年不若老年人。
」《西遊記》第七六回:「三魔見老魔怪他,他又作個激將法。」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製造槍榴彈》:
「我心裡明白,小丁要打賭,是激我快點把槍榴彈製造成功。他使的是『激將法』。」《三十六計》中,有一計為激將法,目的是激起人自尊心,使自己達到目的。
6樓:狂來說劍
激將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0346539法出自:《孫子兵法》是三十六計中的一計。
《孫子兵法》中有如「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卑而驕之」、「怒而撓之」等,在行軍打戰或商戰中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應用。
《孫子兵法》中說:"怒而撓之."就是說對於易怒的敵將,要用挑逗的方法來激怒他(使其失去理智,輕舉妄動),這就是激將法。
激將法見於《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和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
諸葛亮用兵是一把好手,諸葛亮最愛用的辦法一就是軍令狀,軍令狀實際上就是對部下不信任,「空口無憑,立書為證」,把人家的小辮子先抓在自己手裡再說。不但對馬謖,就是劉備的鐵桿兄弟張飛,趙雲,當他們去打武陵,桂陽時,諸葛亮也要人家先立軍令狀。更有意思的是諸葛亮在派關羽去華容道時,明明算計清楚了關羽要放曹操,也要關羽先立軍令狀。
諸葛亮最愛用的辦法之二是「激將法」,戰馬超之前要先激張飛,說誰也打不過馬超,要請關雲長來;打張頜前要激黃忠,說除了張飛誰也敵不過張頜;徵孟獲時又激趙雲,魏延,要他們不聽將令,私自出兵。「激將法」玩到後來大家也膩煩了,在九十九回「諸葛亮大破魏兵,司馬懿入寇西蜀」,孔明曰:「今魏兵來追……非智勇之將,不可當此任。
」言畢,以目視魏延,延低頭不語。任他怎麼激,魏延就是裝沒看見。諸葛亮在這裡碰了個橡皮釘子,想必惱火的很,也暗下了殺魏延的決心。
三十六計中的第一計和最後一計是
第一計為瞞天過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讓天知道就過了大海。形容極大的欺騙和謊言,什麼樣的欺騙手段都使得出來。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御駕親征,領三十萬大軍以寧東土。一日,浩蕩大軍東進來到大海邊上,帝見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茫無窮,即向眾總管問及過海之計,四下面面相覷。忽傳一個近居海上的豪民請求見駕,並稱三十萬...
諸葛亮的三十六計是哪三十六計,三十六計是哪三十六計。。分別是什麼?
1 三十六計分別是金蟬脫殼 拋磚引玉 借刀殺人 以逸待勞 擒賊擒王 趁火打劫 關門捉賊 渾水摸魚 打草驚蛇 瞞天過海 反間計 笑裡藏刀 順手牽羊 調虎離山 李代桃僵 指桑罵槐 隔岸觀火。樹上開花 暗渡陳倉 走為上 假痴不癲 欲擒故縱 釜底抽薪 空城計 苦肉計 遠交近攻 反客為主 上屋抽梯 偷樑換柱 ...
三十六計,走為上策的意思,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是什麼意思?上策指的又是什麼
原指無力抵抗copy敵人,以逃走為上策。指bai 事情已經到了無可du奈何的zhi 地步,沒有別的好dao辦法,只能出走。出處 南齊書 王敬則傳 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古有三十六計謀,最後六計是敗戰計,而敗戰計的最後一計就是 走為上 意思是 如果用了前邊35條計謀都不能成功,那最後乾脆一走了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