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上長水泡是怎麼回事

2021-03-06 15:19:04 字數 5902 閱讀 3013

1樓:堯玉花閩琴

腳上水泡一般考慮2中情況:

第一:腳氣,腳氣是個真菌感染引起的**癬病,有手癬的患者一般伴有腳氣,有傳染性,主要症狀也是起水泡脫皮,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伴有瘙癢,時間長的會出現乾裂,搔抓後會流血。此病的**

以抗真菌為主,消炎,止癢。可以首選癬康寧喜。第二:

汗皰疹,汗皰疹主要是汗管堵塞引起的,主要表現為,水泡,脫皮,發病有季節性,一般春夏季多發,秋冬季節**如正常**。**主要以疏通汗腺導管,止癢,殺菌,修復受損細胞。

首選汗皰康。你可以對照一下,是屬於那種,對症**。

**期間,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喝酒,避免搔抓,以免引起感染。

2樓:万俟永芬俎水

哎呀,小問題,不用擔心,是**真菌感染,也就是大家說的腳氣,得的人太多了,買點達克寧,幾天就可以見效,但是最好按療程使用,否則以後容易**。最主要的是平時注意,洗腳洗手以後要擦乾,因為真菌是容易在潮溼環境下繁殖的。謝謝!

3樓:恭越首從筠

你好,可能是腳氣引起的,建議**腳氣。同時需要提醒你,注意清潔,保持**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其實我和你一樣,是腳氣但是沒有起水泡呢還,但是已經**了。

我是去雲南省武警邊防總隊醫院**的!價位比較適中,算是三甲醫院中比較划算的!希望早日**噢

4樓:蘊菁堂中藥治溼疹腳氣

腳上長水泡,這是摩擦開形成真菌感染的水泡,是會有癢,脫皮的表現,腳氣的發作,最重要的需要重視,很多人嘴上說著急,其實行為是沒有跟上的。當發作腳氣後,我們首先要分辯是症狀

汗性發作:腳上有潮紅汗多異味,水泡脫皮,短期內急性發作起來,明顯的水泡一定要及時的挑破,把水汁擠出來消毒處理。用中草藥的抑菌噴霧,或是西藥的抑菌的都是可以的,濃縮中草藥的可以解表**溼毒,**是比較徹底的,而西藥的激素 性是見效也是很快的,但是治標不治本,因為它無色無味,還是一分部分人群喜歡 用的,

乾性發作:一般是腳乾燥無臭味,有邊緣或是足跟有脫皮的的表現,還有腳水泡或是腳癢,這種多數是慢性的,不會形成糜爛的表現,這種情況用草本的腳氣護足膏更有利,這種**需要滋潤除菌而不是猛烈的泡幾次藥足就能解決的,**完全變光滑了,才能有抵抗力

5樓:手機使用者

你的症狀可能是水皰型的腳癬,表現為發生於腳底面的群集的小水皰,瘙癢明顯。水皰位置較深,不易破裂,數天後乾涸而出現脫皮。皮損向四周逐漸擴大,水皰成批或反**生。

用中藥**,效果較好。 現推薦一個**的方子供參考: 藥物組成:

蛇床子15克,苦蔘18克,蜂房18克,蒼耳草40克,趾間水皰或糜爛加白礬20克,黃柏18克。 方法:將上述藥物放入瓦罐內加水1000毫升,煎至800毫升,濾出藥渣,再加入5~6倍的40℃溫水泡腳,每次泡20~30分鐘,每晚1次,連續3次。

如未愈,2周後,繼續按上述方法**。 或: 1)先用溫水(70度左右)泡10分鐘 2)拿出1個雞蛋 3)把雞蛋打碎(可以做菜吃的,別浪費) 4)從蛋殼上剝下那層膜(不要破掉) 5)粘水黏在水泡處(最少2小時) 6)穿上襪襪,最好是緊一點的,不過要注意透氣 7)建議:

睡覺前比較好~ 你是足癬 足癬是指發生在趾掌面的黴菌性**病。 發病原因是由於表皮鮮菌、毛癬菌或足趾毛癬菌侵犯趾。紅色毛癬菌抵抗力強,不易控制,與衛氣津液博結。

聚而不散,導致**乾燥溼潤所致。足癬是引角質層厚、皮脂缺乏、汗腺豐富、出汗較多、足部潮溼,利於黴菌生長繁殖而起,使用公共浴池、公用拖鞋、腳盆、毛巾時也易相互感染。 足癬的臨床表現(1)分水皰性:

多發生在夏季,症狀是趾間、足緣、足底出現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皰,疏散或成群分佈,庖壁較厚,內容清徹,不易破裂。數日後乾燥脫屑,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皰,撕去庖壁,可見蜂窩狀基底及鮮紅色糜爛面,劇烈瘙癢。(2)糜爛性:

表現為區域性表皮角質層浸軟發白。由於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均可累及,瘙癢劇烈,多發於3.4.

5趾縫間。常見於多漢者。(3)鱗屑角化型:

症狀是足底、足緣、足跟部**腳趾增厚、粗糙、脫屑,鱗屑成片狀或小點狀,反覆脫落。冬季趾縫間**發生裂隙,夏季產生水皰,有痛感。常因搔抓引起繼發**染,併發膿包瘡、淋巴管炎、淋巴結炎、蜂窩組織炎、丹毒、敗血症等疾患。

民間**本病的絕招有: 1:治腳癬 處方:

鮮雞蛋一個,第二次掏米水1000毫升。 用法:掏米水洗換腳10分鐘,將蛋殼內薄膜取下,貼敷患處。

療效:保留1---2小時。日一次。

2:治腳癬: 處方:

烏梅100克,白芨、苦楝皮、蒼朮、黃柏、苦蔘各20克,丁香、吳茱萸各15克,烏頭、冰片各10克 用法:先煎烏頭、白芨、次加烏梅、苦蔘、1小時候再加丁香、吳茱萸。濃煎後加75%酒精200毫升,去渣取液,加冰片混勻,用棉球沾藥塗搽患腳,日2次 療效:

用藥1劑,有效率達94.5%

6樓:匿名使用者

具有一定的傳染性,不要用手抓撓。

水皰型足癬如果滲液明顯時,可先進行溼敷收幹,若滲液減輕以及有糜爛浸漬者,可用甲紫糊劑。

無明顯糜爛,只表現紅斑、鱗屑或丘疹的患者,可選用抗真菌製劑,如益可肌抑菌噴劑、益康唑、克黴唑等。

對於泛髮型的或者是慢性遷延型的足癬,可給與口服抗真菌藥物**,如特比萘芬250毫克每天,伊曲康唑200毫克每天,或氟康唑50毫克每天,療程2到4周。平時足汗多的患者,要注意保持穿乾燥透氣的鞋子,可以在區域性撒些抗真菌的粉劑,多備些鞋子經常換穿。

7樓:互墳芍

腳上長了好多水泡還腳癢這個是腳氣,而且是水泡型腳氣。要去除水皰型腳氣最主要的是消滅**深層的病菌,切斷傳播途徑。

可以用專門治腳氣的足宜舒,可以深層殺菌,很溫和不會刺激,外用二十天左右症狀即可恢復,切記要注意衛生保持**清潔

平時也要加強體育鍛煉,注意營養,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提高**的抗病能力,也對預防腳氣的發生有著一定的作用。

8樓:洛寧慕雲露

腳氣腳氣是一種極常見的真菌感染性**病。**中70-80%的人有腳氣,只是輕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減輕,也有人終年不愈。

腳氣是足癬的俗名。有的人把「腳氣」和「腳氣病」混為一談,這是不對的。醫學上的「腳氣病」是因維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腳氣」則是由真菌(又稱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病。

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足癬如不及時**,有時可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癬和甲癬等,有時因為癢被抓破,繼發細菌感染,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中醫稱腳氣為「腳弱」。《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風毒腳氣方》:「然此病發,初得先從腳起,因即脛腫,時人號為腳氣。深師雲:腳弱者,即其義也」。

病名。即《肘後備急方》卷三。古風緩風、壅疾,又稱腳弱。

因外感溼邪風毒,或飲食厚味所傷,積溼生熱,流注腿腳而致病。其證先見腿腳麻木,痠痛,軟弱無力,或攣急,或腫脹,或萎枯,或發熱,進而入腹攻心,小腹不仁,嘔吐不食,心悸,胸悶,氣喘,神志恍惚,語言錯亂等。治宜宣壅逐溼為主,或兼祛風清熱,調血行氣等法。

《醫學正傳·腳氣》:「故為治者,宜通用蒼朮、白朮之類以治其溼,知母、黃柏、條芩之類以去其熱,當歸、芍藥、生地黃之類以調其血,木瓜、檳榔之類以行其氣,羌活、獨活以利關節而散風溼,兼用木通、防己、川牛膝之類引藥下行及消腫去溼。」常用方劑如雞鳴散、濟生檳榔湯、防己飲等。

《肘後備急方》、《備急千金要方》等方書中,有大豆、烏豆、赤豆治腳氣的記載,可用作輔助**。腳氣有幹腳氣、溼腳氣之分。溼腳氣中又有寒溼腳氣、溼痰腳氣、溼熱腳氣、溼毒腳氣等。

此外,還有風毒腳氣、瘴毒腳氣、腳氣衝心、腳氣入腹、腳氣迫肺等多種型別。又有按六經分類者。

【診斷】

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溼,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乾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溼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好發於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發於足跟。主要表現為**粗厚而乾燥,角化脫屑、瘙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措施】

1.家庭用藥

(1)糜爛型:先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1%雷佛奴爾溶液浸泡,然後外塗龍膽紫或腳氣粉,每日2次,待收幹後再外搽腳氣靈或癬敵藥膏,每日2次。

(2)水皰型:每日用熱水泡腳後外搽克黴唑癬藥水或複方水楊酸酊劑一次。皮幹後再搽腳氣靈或癬敵膏。

(3)角化型:可外用複方苯甲酸膏或與複方水楊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塗藥後用塑料薄膜包紮,使藥物浸入厚皮,便於厚皮剝脫。

(4)近年來臨床上應用足光粉**各型腳氣,療效顯著,每晚泡腳一次,3次奏效。具體用法可見說明。

2.中藥及偏方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淨腳後撒於患處。適用於糜爛型。

(2)苦蔘、白蘚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蒼朮、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皰型或有感染時應用有良好效果。

(3)白鳳仙花30克,皁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浸泡一天後,於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鐘。連續**7天,對角化型有良效。

3.腳氣是一種傳染性**病,應避免搔抓,如不及時**,有時可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癬和甲癬等,有時因為癢被抓破,繼發細菌感染,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4.用藥**的同時,對病人穿的鞋襪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日光曝晒或開水燙洗,最好用布塊蘸10%****液塞入鞋中,裝入塑料袋封存48小時,以達滅菌目的。

【**學】

本病是由**癬菌(真菌或稱黴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溼或鞋襪不通氣等都可誘發本病。**癬菌常通過汙染的澡堂、游泳池邊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腳盆而傳染。

【預防】

1.要保持腳的清潔乾燥,汗腳要**。勤換鞋襪,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鞋子要通氣良好。

2.不要用別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汙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汙水經常處理,用漂白粉或氯亞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傳染腳氣。

【注意事項】

1.要堅持用藥,足癬是一種慢**染,真菌寄生角質層中生長繁殖。需長期用藥才能殺死它。

2.不另亂用藥。腳氣用藥最關鍵的是應分型別進行連貫正規的**。有人用膚輕鬆等皮質類固醉藥膏來**足癬,結果越治越擴充套件。

有人將阿司匹林片壓碎撒在糜爛的足趾問,結果形成一個潰瘍,長期疼痛不愈。有很多人在**形成紅癢斑塊時外用皮炎平軟膏是一個誤區,皮炎平軟膏中有大量的激素成分,而這正好是真菌的營養劑,所以在肯定是癬的情況下搽皮炎平,只會越搽越厲害。

3.用藥要根據病變的具體情況。破潰處不能用酊劑,**變厚,裂口該用軟膏。破爛出水時應該到醫院,由醫生按照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

4.足癬發生繼發感染時,區域性出現急性炎症。就不能按一般足癬**,應該先處理繼發感染。如有紅腫,區域性可外用硼酸水或咬喃西林液冷溫敷可消炎消腫,必要時還要全身投用抗生素,並按照醫生囑咐適當休息。

幹腳氣病名。腳氣病之一。指腳氣之足膝不腫者。

見《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五。因素體陰虛內熱,溼熱、風毒之邪從熱化,傷及營血,筋脈失養,證見足脛無力,麻木痠痛,攣急,腳不腫而日見枯瘦,飲食減少,小便熱赤,舌紅,脈弦數等。治宜宣壅化溫,和營清熱,用加味蒼柏散或生乾地黃丸等方。

腳氣病名。即《肘後備急方》卷三。古風緩風、壅疾,又稱腳弱。

因外感溼邪風毒,或飲食厚味所傷,積溼生熱,流注腿腳而致病。其證先見腿腳麻木,痠痛,軟弱無力,或攣急,或腫脹,或萎枯,或發熱,進而入腹攻心,小腹不仁,嘔吐不食,心悸,胸悶,氣喘,神志恍惚,語言錯亂等。治宜宣壅逐溼為主,或兼祛風清熱,調血行氣等法。

《醫學正傳·腳氣》:「故為治者,宜通用蒼朮、白朮之類以治其溼,知母、黃柏、條芩之類以去其熱,當歸、芍藥、生地黃之類以調其血,木瓜、檳榔之類以行其氣,羌活、獨活以利關節而散風溼,兼用木通、防己、川牛膝之類引藥下行及消腫去溼。」常用方劑如雞鳴散、濟生檳榔湯、防己飲等。

《肘後備急方》、《備急千金要方》等方書中,有大豆、烏豆、赤豆治腳氣的記載,可用作輔助**。腳氣有幹腳氣、溼腳氣之分。溼腳氣中又有寒溼腳氣、溼痰腳氣、溼熱腳氣、溼毒腳氣等。

此外,還有風毒腳氣、瘴毒腳氣、腳氣衝心、腳氣入腹、腳氣迫肺等多種型別。又有按六經分類者。

腳上有水泡,而且脫皮怎麼辦腳上長水泡怎麼辦?不痛不癢,要脫皮?

腳上出現水泡以及脫皮基本可以確認是腳氣。腳氣醫學名腳癬,又名香港腳,因為真菌感染導致區域性 發炎,所以出現脫皮,水泡的症狀真菌會導致傳染,所以必須注意衛生,切斷傳染源。用過的物品必須嚴密消毒。其次需要配合抗真菌藥物緩解。腳氣的產生會有脫皮 潰爛或者腳癢的症狀出現,嚴重的不僅影響生活,還會導致大面積潰...

腳上有水泡,請問腳上總是長水泡是什麼原因?

腳上長水皰可能見於兩種情況 1 走路過多引起水皰。2 大多數情況腳上長水皰還癢,見於腳氣,又叫足癬 香港腳。所謂香港腳,看名字就可以想象到,香港比較溫暖潮溼。如果腳上長水皰,一般都見於夏季或者冬天,家裡 單位環境特別熱,鞋 拖鞋的衛生不好。所以要注意足部的衛生,不要在公共場所或者家裡來客人時互相換穿...

請教包皮上長小水泡,是怎麼回事,小狗肚皮上長黃色的小水泡是怎麼回事?

建議 包皮上長 來小水泡這種情況常源見於炎症感染的患 bai者。平時衛生不du好,包皮過zhi長,接觸過dao不潔的衣物,性伴侶有 炎症,對 過敏等都可以引起的。而針對不同的 病情,方式及用藥也是有一定的差異的,包皮上長小水泡其表現表現為區域性紅腫 丘疹 潰瘍等。小狗肚皮上長黃色的小水泡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