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11111愛上
1、以格律分類
古體詩除需用韻之外,
不受格律限制。
近體詩除需用韻之外,受到格律限制。
2、以字數分類
古體詩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雜言體。
近體詩只有五言,七言兩種形式。
3、以句數分類
古體詩從兩句到百句都有。
近體詩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4、以用韻分類
古體詩:全首詩可以用一個平聲韻或仄聲韻,有可隨意轉為其他的;一首詩中每句都可以用韻,用於韻的字可以重複;詩中用韻不限定在偶數句子上,奇數句也可以用韻;詩中可以用鄰韻和上去聲通押;允許散文化的句子。
近體詩:一首詩限用一個韻,除第一句可以用韻或不用韻之外,其餘句子都是雙數句用韻;用於韻腳的字不能重複;不用韻句子的末一字,平仄聲不能與用韻句子的末一字相同;除起句外不能用鄰韻。
2樓:翠入荷池
古體詩與近體詩有什麼區別和聯絡?
1、區別:
近體詩就是格律詩,包括絕句和律詩。也稱為今體詩。在唐以前的詩稱為古體詩(不包括所謂的「齊梁體」),還有唐以後不合近體的詩也稱為古體詩。
那麼古體詩與近體詩有什麼區別呢?總的來說可以從句法、用韻、平仄上來區別。
在句法上,古體詩每句的字數不一,每首詩的句數也可以不一樣。而近體詩只有五言和七言兩種(絕句為四句,律詩為八句。超過八句的為排律或稱為長律。)
在用韻上;古體詩每首可用一個韻,也可以用二個或二個以上的韻,也就是說可以在一首中換韻。而近體詩每首只可以用一個韻,再長的排律也不可以換韻。古體詩可以在偶數句押韻,也可以在奇數句偶數句都押韻。
近體詩只在偶數句上押韻(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體詩可用平聲韻也可用仄聲韻。而近體詩一般只可用平聲韻。
在平仄方面,古體詩不講究。而近體詩是十分講究的。
在律詩中,第
一、二句為首聯、
三、四句為頷聯,
五、六句為頸聯,
七、八句是尾聯。頷聯和頸聯必須句形一樣,詞性相對,平仄相反。十分工整。實際上
三、四、
五、六就是二副絕好的對聯。
古體詩是與「近體」相對而言的詩體。
近體詩形成以前,除楚辭體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古體詩格律比較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寬,除七言的柏梁體句句押韻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韻,韻腳可平可仄,亦可換韻。
篇幅長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齊劃一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也可雜用長短句,隨意變化,為雜言體。
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雜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
三、四、
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漢魏以來樂府詩原是配合**的,有歌、行、曲、辭等。唐人摹仿前代樂府而作,有沿用樂府古題的如李白《蜀道難》,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題的如杜甫「三吏」、「三別」、白居易《新樂府》,都已不合樂,實屬古體詩範圍。
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為單位的絕句,或稱「古絕句」,唐時也有作者,與講究平仄的近體絕句不同,也屬古體詩一種。
2、聯絡:
古體詩在發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互動關係。
南北朝後期有一部分詩作開始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體到近體間的過渡形式,或稱「新體詩」。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如王勃《滕王閣》為古體詩,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聲律上近似分押仄、平兩韻的兩首七言絕句。唐代律詩格律定型之後,詩人們的古體作品中更常溶入近體句式。
如王維、李頎、王昌齡、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頗有律句、律聯。歌行體如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詩作者則有意識與近體相區別,多用拗句,間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韓愈等均有所創造。
後來明、清學者自覺注意到古詩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現象。清代王士□更認為古詩有平仄,於是趙執信、翁方綱等人專門研究古詩聲調。他們的研究,對於詩歌創
作時自覺區別古體、近體聲律不無貢獻,但由於忽視古詩實以自然音節為主,因此頗有牽強,以至被譏為「不見以為祕訣,見之則無用」(崔旭《念堂詩話》)
3樓:匿名使用者
古體詩和近體詩統稱舊體詩。古體詩沒有格律,一般押仄聲韻,平仄沒有規律,寫作沒有難度。近體詩又叫格律詩,分律詩和絕句,八句的叫律詩,四句的叫絕句,超過八句的叫長律或排律。
近體詩即格律詩的要求非常嚴格,既要平仄有規律,押韻統一押平聲韻,偶數句必須押韻。律詩的話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絕句和律詩的要求一樣嚴格,但絕句沒有對仗的要求。近體詩的格律有16種平仄形式,除了拗體之外。
4樓:潺潺溺水
古體詩每首的句數可多可少
5樓:匿名使用者
古體詩近體詩如何區分
6樓:魏朔暢紫杉
近體詩對平仄要求不嚴格,也沒有通假字之說。
古體詩平仄,押韻嚴格,由於通假字的原因,我們有時看古詩還要查字典。
7樓:卯丹司馬寄真
檔案格式:doc/microsoftword-html版字言:每句字言:每句字:每句七字:每句五字:每句七字:每句五字不限每句字數句數平仄
近體詩和古體詩區別:
古體詩和近體詩如何區別??
8樓:完顏康康
一、 以格律分類:
古體詩除了需要用韻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近體詩除了需要用韻之外,受到格律的限制。
二、 以字數分類:
近體詩只有五言、七言二種形式。古體詩有四言、五言(稱五古)、七言(稱七古)、字數不整齊的稱雜言古詩(雜言古詩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稱七古),也有少數三言、六言。
三、 以句數分類:
古體詩從二句到百句都有。近體詩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四、 以用韻分類:
(一) 古體詩:
1. 全首詩可用一個平聲韻或仄聲韻,又可隨意轉為其它韻。
2. 一首詩中每句都可以用韻,用於韻的字可以重複。
3. 詩中用韻不限定在偶數句子上,奇數句也可以用韻。
4. 詩中可以用鄰韻和上去聲通押。
5. 允許散文化的句子。
(二) 近體詩:
1. 一首詩限用一個韻,除第一句可以用韻或不用韻之外,其餘句子都是雙數句用韻。
2. 用於韻腳的字不能重複。
3. 不用韻句子的末一字,平仄聲不能與用韻句子的末一字相同。
4. 除起句外不能用鄰韻。
5. 都用平聲韻。
絕句是四句,律詩是八句
參考資料
9樓:匿名使用者
古的一般有通假字,而近的沒有
近體詩和古體詩的區別
10樓:神祕火車頭
1、句法上
古體詩每句的字數不一,每首詩的句數也可以不一樣。而近體詩只有五言和七言兩種(絕句為四句,律詩為八句。超過八句的為排律或稱為長律。)
2、用韻上
古體詩每首可用一個韻,也可以用二個或二個以上的韻,也就是說可以在一首中換韻。而近體詩每首只可以用一個韻,再長的排律也不可以換韻。古體詩可以在偶數句押韻,也可以在奇數句偶數句都押韻。
近體詩只在偶數句上押韻(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體詩可用平聲韻也可用仄聲韻。而近體詩一般只可用平聲韻。
3、平仄方面
古體詩不講究。而近體詩是十分講究的。在律詩中,第一、二句為首聯、
三、四句為頷聯,
五、六句為頸聯,
七、八句是尾聯。頷聯和頸聯必須句形一樣,詞性相對,平仄相反。十分工整。實際上
三、四、
五、六就是二副絕好的對聯。
11樓:學院派魚多多
一、產生時間不同。
1、近體詩,它是指唐代形成並定格的格律詩體。由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求四聲、八病等聲律、對偶的新體詩發展而來,至唐初沈佺期、宋之問時始定型,為唐以後人常用的詩體。
2、古體詩,近體詩形成前,除楚辭外的各種漢族詩歌體裁。
二、格律的不同。
1、近體詩,除需用韻之外,受到格律限制,其字數、句數、平仄、對仗和押韻都有嚴格的規定,
2、古體詩,除需用韻之外,不受格律限制,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
三、類別與字數、句數不同。
1、近體詩,主要類別有律詩和絕句,其中又各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別(六言較少見)。絕句每首四句;律詩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稱排律或長律,偶有六句三韻的律詩,稱為三韻小律詩。句數上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2、古體詩,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雜言體。句數從兩句到百句都有。
12樓:東郭熙華遊曄
古體詩和近體詩統稱舊體詩。古體詩沒有格律,一般押仄聲韻,平仄沒有規律,寫作沒有難度。近體詩又叫格律詩,分律詩和絕句,八句的叫律詩,四句的叫絕句,超過八句的叫長律或排律。
近體詩即格律詩的要求非常嚴格,既要平仄有規律,押韻統一押平聲韻,偶數句必須押韻。律詩的話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絕句和律詩的要求一樣嚴格,但絕句沒有對仗的要求。近體詩的格律有16種平仄形式,除了拗體之外。
13樓:長開霽盤木
1、以格律分類
古體詩除需用韻之
外,不受格律限制。
近體詩除需用韻之外,受到格律限制。
2、以字數分類
古體詩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雜言體。
近體詩只有五言,七言兩種形式。
3、以句數分類
古體詩從兩句到百句都有。
近體詩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4、以用韻分類
古體詩:全首詩可以用一個平聲韻或仄聲韻,有可隨意轉為其他的;一首詩中每句都可以用韻,用於韻的字可以重複;詩中用韻不限定在偶數句子上,奇數句也可以用韻;詩中可以用鄰韻和上去聲通押;允許散文化的句子。
近體詩:一首詩限用一個韻,除第一句可以用韻或不用韻之外,其餘句子都是雙數句用韻;用於韻腳的字不能重複;不用韻句子的末一字,平仄聲不能與用韻句子的末一字相同;除起句外不能用鄰韻。
擴充套件資料:
古體詩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等。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古體詩
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有「歌」、「行」、「吟」三種載體。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為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指初唐之後,形成的又一詩歌體裁。
在近體詩篇中句數、字數、平仄、押韻都有嚴格的限制。近體詩是唐代以後的主要詩體,著名的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隱、陸游等。
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對於歷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參考資料:
搜狗百科-古體詩
搜狗百科-近體詩
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別近體詩和古體詩的區別
古體詩和bai近體詩的du區別方法 一 以格zhi律分類 古體詩除了需要dao用韻之外 專,不受格律限屬制。近體詩除了需要用韻之外,受到格律的限制。二 以字數分類 近體詩只有五言 七言二種形式。古體詩有四言 五言 稱五古 七言 稱七古 字數不整齊的稱雜言古詩 雜言古詩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稱七古 也有少...
什麼是古體詩,什麼是近體詩古體詩與近體詩分別是什麼?
1 古體詩 或 古風 該名稱始於唐代,唐人把當時新出現的格律詩稱為近體詩,而把產生於唐以前較少格律限制的詩稱為古體詩。後人沿襲唐人說法,把唐以前的樂府民歌 文人詩 以及唐以後文人仿照它的體式而寫的詩歌,統稱為 古體詩 按照詩句的字數,有四言 如 詩經 五言 如 漢樂府 詩 七言 如曹丕 燕歌行 雜言...
古體詩和律詩的區別如題謝謝了,律詩和古體詩有什麼區別?如題 謝謝了
古代詩歌分兩類,一是古體詩,一是近體詩。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古體詩又稱古詩 古風,有四言 五言 六言 七言 雜言諸體。後世使用五言 七言較多。五言簡稱 五古 七言簡稱 七古 古體詩不拘句數,不求對仗,也不大講平仄,用韻較為自由。近體詩是相對古體詩而言的,產生較晚,起源於南朝,至唐初成熟。其中的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