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一、燈光。
有兩種含義:
1.影視教材攝影時負責燈光照明的人員;。
2.攝影棚或演播室內的照明裝置。
二、布光
即攝影或攝像時運用人工照明的方法,利用各種照明器材,對被攝體佈置不同距離的燈光,藉以獲得具有藝術感染力的攝影(象)效果。在電影電視中,常按照影視情境、場面排程和攝影(象)藝術的要求進行布光,以突出人物形象、烘托環境氣氛、使畫面富於造型表現力。在外景地攝影(象)時,對自然光常利用反光或遮光器材以調節光照,並輔以適當的人工照明。
三、用光
攝影造型主要手段之一,攝影用光可分為以下幾種:
正面光,即順光。指與攝影(象)機同一方向照明被攝體的光線。其影調層次輕淡細微。
側面光,即側光。從被攝體左右成90°的側面射來的光線。光線從被攝體左右靠前45°角的側面射來的光叫前側光;靠後45°角的側面射來的光叫後側光。
側光反差強烈,有利於表現物體的立體感和質感。
背光,也叫逆光、輪廓光。從被攝體背後照射過來的光線,可使物體輪廓分明。
頂光,從被射體上方照下來的光線,產生濃重投影。
腳下光,也叫下反光。靠近被攝體向上照射的光線,它能造**物的陰險感。
以上五種用光可單一用,也可數種合用,但必須以一種光為主。
四、光種
電影電視照明中所用光線的種類。按光源可分為自然光、人工光;按光線性質可分為散射光(軟光)、直射光(硬光);按光位可以分為順光、側光、側逆光、逆光、腳下光、頂光等;按造型作用可分為主光、副光(補助光)、過渡光、修飾光、背景光、眼神光、環境光、效果光等。
1.自然光
日光和天空的照明。在影視攝影(象)中常用自然光照明。自然光的特點是光照範圍大,普遍照度高,照明均勻,不受攝影(象)者意向控制。
自然光由於時間、季節、氣候、地理條件的變化而受影響,在攝影實踐中除掌握自然光的光照強度、角度、光線性質變化外,還應掌握色溫變化的規律。
2.人工光
指燈光的照明。影視攝影(象)常用的白熾燈、碘鎢燈、滷鎢燈、碳弧燈、鏑燈、氙燈等。人工光可適用各種照明的需要,既是棚內攝影(象)的主要光源,又可用作室外攝影(象)的輔助光或主光照明。
人工光在光照的強度與範圍、顯色性等方面不如自然光,但在使用上卻有較多的優越性。利用人工光可以從容、自由地對景物進行造型處理;可以根據創作設想用燈光造成各種藝術效果;用作對自然光的補充時,可用於陰影部分照明,構成豐富的影調層次。此外,人工光可在任何場地應用,不受時空限制,可根據需要增減光的強度,可隨時調整色溫並校正其顯色性指數。
人工光是影視攝影(象)中重要的造型表現條件之一。
3.直射光
又稱「硬光」。在被攝體上產生清晰投影的光線,如日光和聚光燈照明,其特點是:
有明顯的投射方向;
能在被攝體上面構成明亮部分和陰影部分及其投影;
能表達出被攝體的立體形狀、輪廓形式、表面結構;
易產生區域性光斑;
能顯示時間性。
直射光造型性好、光感強,並能構成多種影調形式和確定明暗配置,一般多用作主光。
4.散射光
又稱「軟光」。在被攝體上不產生明顯投影的光線,其特點是:
沒有明顯的投射方向;
照明均勻,能用光調描繪物件的立體形態,層次細膩,效果柔和。
散光常用於輔助光、底子光、天生光。在內景拍攝中,常用紗網、鋼絲閱、白紙、反光傘、反光螢幕造成,或用機械控制,使光線擴散成為柔和的光。
5.混合光
自然光、人工光或不同色溫光源同時並用的照明光線。在攝影實踐中,混合光照明一般需經調整,統一色溫,以適應膠片彩色平衡的要求,使亮度平衡以調整影調明暗反差。在特殊條件下,也可利用混合光造成特定的光線效果,如某些夜景中藍色的日光及暖色的燈光等。
6.襯光
影視攝影(象)布光的方式之一,即打背光。這樣可以使演員和背景分開,從而克服畫面的二維空間性質,使其具有「三維空間」的立體感。這種方法多用於黑白片。
彩色片中,若演員的服裝和背景的顏色一樣,也可以用,但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
7.主光
畫面中主要的直射光。它是畫面構成的主要因素,用它來描繪被攝物件的主體形態和空間感,用它來造成光線效果,決定畫面的明暗對比。
無論是人物還是環境,都必須有一種主要光線來照明。由於主光投射的角度、方法、強弱和閃動的形式不同,才使畫面表現出不同時間、不同環境的氣氛。
一般主光照明的方式,都在被攝物件的正側面稍高的地方,這樣可以比較好地表現被攝物件的立體感和質感。
8.副主光
演員站在窗前,此時主光(代表太陽光)從窗外成逆光射來,那麼演員正面要有強光照明,以使演員臉部有一定的光亮度,這正面的強光,稱為「副主光」。
9.輔助光
亦稱「副光」,是指照在未被主光直射的陰影部的輔助光線。它對畫面陰暗關係起一種調節平衡作用。輔助光常用比較柔和的光線。
輔助光和主光之間的亮度大小比例影響畫面的明暗反差,光比的大小沒有固定的比例,要依具體情況而定。時間、環境、人物不同,光比也就不同,一般情況下,光比應在1∶2~1∶4之間。
演播室內條件好,攝影人員可根據自己的創作意圖進行光線平衡,保持一定的亮度與一定的光比。
10.修飾光
亦稱「裝飾光」,即用於修飾被攝物件某一細部的光線。修飾光能美化形象,使整體形象更悅目、更富有造型表現力。修飾光的運用比較自由,它可從各種角度照明被攝物件需要修飾的部位,執行微妙的藝術任務。
修飾光多用較小的照明燈具,以便控制亮度和照明範圍。運用修飾光時常常要注意不顯露人工痕跡,不破壞整體效果。
11. 眼神光
即眼球對光源的反射,也是影視照明藝術刻畫人物精神面貌不可缺少的一種手段。一般通過人物正面輔助光即可得到眼神光效果。如情節提出了特定情緒,或人物外形有某些侷限,則可以在攝影(象)機旁另放一小燈,或通過能夠專門打出眼神光而安裝在攝影機上的特製小燈來加以運用。。
12.效果光
表現特殊效果的光源或特定的環境、時間、氣候條件下的照明。效果光主要有兩種:。
一是自然效果光。如閃動的火花、雷雨之夜的閃電、森林晨曦的光束、室內門窗的投影或各種特殊環境的光影、光斑、色光等。
二是戲劇效果光。其作用一是再現特定的自然生活氣氛;二是與情節內容緊密結合時,可烘托情節或人物情緒。
五、追光。
用燈光跟運動物件的照明方式。
模擬舞臺上的追光,採用高強度光源經聚光透鏡折射出較強光束,在拍攝舞蹈、花樣溜冰、古典戲劇和雜技時經常使用,可獲得較好的造型效果。追光可以追隨、停止或消失,其範圍可變大也可變小。電子光源的小型化、高感光度膠片和大光孔攝影機鏡頭的出現,電影中過去無法實現的追光效果現在也都能做到。。
在故事片或電視片中伴隨人物運動的一種效果光。
在新聞紀錄片中伴隨攝影(象)機運動的一種普通照明光。
六、遮光
利用工具裝置擋掉不必要的光線。在外景拍攝中常用布幕或各種紗對景物、人物加以遮擋後重新布光,使被攝影物在造型上符合情節需要。有時是為了避免太陽直射的頂光;有的是為追求一種比較柔和的散射光效果。
在實景拍攝中,經常把一些不必要的直射陽光用各種布幕擋暗或擋掉,使之符合拍攝要求。在內景拍攝中,遮光則成了照明人員的一項基本功,有時對被攝物件稍加遮光修飾後,即可使畫面中的情調更為完美。
七、外景照明與內景照明
1.外景照明
戶外拍攝影視教材時利用自然光及人工光對人物、場景進行光線處理。外景照明有如下特點:
(1)太陽光與天空散光照明範圍廣,照度高;
(2)太陽以平等的光流投射到地面,照明均勻,同一地區的照度基本一致,景物的照明效果幾乎相同;
(3)被陽光照明的,陰暗界限分明,清晰有力,投影很實,投影效果不隨景物距離的變化而變化,只隨太陽高度的變化而變。
太陽光照明效果受大自然自身規律的支配,大氣層氣象的變化以及地球的自轉運動調節著太陽光的照明效果。。
外景照明的要點:
(1)全景鏡頭的光線以背景為主;
(2)中景鏡頭光線主要表現人物;
(3)近景與特寫鏡頭的拍攝。有兩種用光方法:一是選擇陽光的角度,人物可適當地錯位;另一種是利用頂光時間,擋掉自然光後用反光板或燈光來照明。
注意此時人物眼神的表現,這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
(4)外景光線的處理必須注意影調的統一
2.內景照明
在攝影棚或演播室內用人工光對人物、場景進行光線處理。
其特點是運用人工光源模擬和再現生活中的自然光效。運用內景照明可創造典型環境,渲染氣氛,刻畫人物性格。內景照明不受天氣變化的影響,可以用不同型別的燈,從不同角度和距離對人物、場景進行照明。
由於內景是多光源照明,易造成多種投影餘光,因此須遮擋多餘的光,做到光多而不相互干擾,燈多而投影不亂,畫面效果乾淨統一。
八、實景照明與區域性照明
在真實的室內環境中進行光線處理。在原有自然光效基礎上布光或創造新的光線效果是實景照明的兩種型別。前者以自然光照明為主,人工光照明為輔;後者以人工光照明為主,自然光照明為輔。
實景照明的優點是可以獲得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畫面效果,還可以縮短影視教材的生產週期,節約經費。其不便之處是照明燈具安裝受場地限制,自然光的變化容易影響光線效果。佈置實景照明時,應注意自然光與人工光的亮度平衡、色溫平衡以及天氣晴、陰的變化對室內光線的影響。
2. 區域性照明
用人工光對被攝體的區域性進行照明。有以下幾種情況:
強調和突出人物或景物的某一部分;
對景物或人物的區域性進行修飾。
區域性照明要注意與整體光線的關係,要處理得自然、合理、不露人工痕跡。
九、光線的設計、方向、分佈與效果
1. 光線設計
為表現人物、場景造型和氣氛所制定的照明方案。光線設計應以生活中原有光效為依據,從稿本的情節內容出發,並結合被攝人物和場景的具體情況,設想出光線的造型和光線的氣氛。其內容包括:
主要光線方向,色光的運用;人物主光和副光的亮度或照度之比;光線的性質(軟光或硬光);表現的時間(日景或夜景);景物亮度的設定以及光線的分佈,最高亮度、最低亮度和基準亮度的控制點。光線設計是攝影(象)創作構思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影響攝影(象)造型、畫面影調和基調的重要因素。
2.光線方向
光源位置與拍攝方位之間所形成的光線照射角度。光源位置和拍攝方向兩者之一有所改變,都可認為是光線方向的改變。光線方向在立體空間中的變化是十分豐富的。
光線的方向是景物造型的主要條件,在影視攝影(象)中又是鏡頭銜接的一個因素。
3.光線分佈
景物的光線分佈主要決定於光線的方向,不同的光線方向可以形成不同的光線分佈,相同的光線方向照射不同的景物也可以形成不同的光線分佈。光源與景物之間有遮擋物以及區域性照明都會影響光線分佈。不同的光線分佈可以產生不同的形態感和光線氣氛。
4.光線效果
泛指自然光和人工光在客觀環境裡及畫面中所產生的各種效果。隨著光種、光線性質、光線角度、光線成分、光的強烈以及環境條件的不同,景物表現出明暗分佈、明暗對比、明暗層次、光影形式、色彩等千差萬別的變化,這些變化即光線效果。自然環境裡的一切光線效果,在攝影(象)畫面中都可能得到再現。
攝影(象)師必須掌握各種光線條件下的光線效果特性及其造型可能性,在一定的創作意圖下,恰當地運用它,以高度的造型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塑造藝術形象。
十、基本照明方法
依據拍攝構思創造特定的光線效果,完成攝影(象)畫面構圖與造型任務的一般方法。包括對被攝體進行布光(照明),確定光位,測定光照強度,調整光比,糾正干擾等。基本步驟為:
確定主光的光位,對被攝體作初步造型;
配以輔助光來彌補主光不足之處,改進未被主光照明部分的造型;
為了區別主體與背景,增強被攝體的空間感,可運用輪廓光照明;
為了交代環境背景,突出和烘托被攝體,使用背景光處理背景;
被攝體區域性,如服飾區域性、髮式等造型不理想或與整體不協調,可用修飾光作修飾照明,加強整體造型與形式美感。
十一、人物照明
1.人物照明的形式
正面光照明。即在拍攝物件的正面照明,可獲得平調畫面,人物像缺乏起伏感和立體感;
標準光照明。主光由人物的側面照明。使臉部有明顯的明暗層次,能表現人物的立體感、形態感,這是表現人物常用的照明方法。
側光照明。側光照明能鮮明地表現出人物的輪廓形態,突出臉部的皺紋,常用來表現人物的特定情緒。
剪影效果。燈光由後側或背逆方向照明。人物臉部全部處於陰影中,而人臉的四周呈現出亮的輪廓。如果背廓較高,則逆光照出剪影效果,後側光照出半剪影效果。
頂光與腳光。從人物的頭頂上部或腳部射向人臉的光線,可得頂光與腳光的效果。一般是醜化人的光,為造成某種特定情緒而運用。在影視教材中比較少見。
2.不同景別的人物照明
全景人物照明。主要是表現人物活動和事件發生的環境特點。處理全景光線時,要注意整個環境光線效果,人物與背景的對比,以及人物活動時光線的變化。
中景人物照明。主要是人物的手勢、動作。中景照明必須表現出人物的立體感與形態感,著重表現人物的姿態與動作,所以光線應從環境的描寫轉到人物上來。
近景人物照明。人物近照一般是通過人的臉部表情表現人物的精神狀態的內心活動的,因此近景照明必須著力描繪臉部的某些細節。
陽光和燈光有什麼區別平光和夾光有什麼區別
太陽光和燈光本質上是相同的,都是由光子組成,又由波的形式存在。區別在於各個波段的含量不一樣,太陽光的紫外線含量比白熾燈多得多 而且太陽光強度遠比燈光強度大,太陽光光照強度可達6萬 10萬lx,而白熾燈每瓦大約可發出12.56 lx的光,所以手機螢幕在太陽光下看不清在燈光下卻能看得很清楚。所以太陽光對...
光照和熱量有什麼區別,光照與熱量有什麼區別
因為太陽 抄迴歸運動襲,在0度到23度26秒,該地越靠近太陽運動時,熱量就越高.另外在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緯度越高,也就是越靠北,白天就越長,那麼日照時間就越長,這樣,光照就越大。熱量與光照的區別 熱量是指溫度,影響因素主要是緯度。緯度低熱量越多,相反緯度高熱量越少。還有就是海拔因素,同一緯度,海拔...
攝影和攝像的區別,攝影和攝像有什麼區別 是一回事嗎
1 性質不同 攝影通過物體所反射的光線使感光介質 的過程。2 狀態不同 攝影是一種靜態的影像。攝像是一種連續動態的影像記錄過程。3 對裝置要求不同 攝影對畫素 清晰度 要求更高,所以相機的畫素高於攝像機。攝像對動態畫面處理 變焦 要求更高些,所以攝像機在焦距轉換上要求比相機的高。攝影是以 的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