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近代改革比較

2021-03-07 00:28:58 字數 5059 閱讀 3980

1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背景

在19世紀中期的亞洲,日本處於最後一個幕府——德川幕府時代。掌握大權的德川幕府所實行的苛政,不時激起眾多以務農為業的百姓**。對外則實行「鎖國政策」,禁止外國傳教士、商人與平民進入日本,只有荷蘭與中國(大清帝國)的商人被允許在原本唯一對外開放的港口—長崎繼續活動;此外德川幕府亦嚴禁**教信仰。

同一時期,在日本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開始出現家庭手工業或手工作坊。作坊內出現了「僱用工人」制,形成資本主義的生產體系。在商品經濟型態的快速擴充套件下,商人階層,特別是金融事業經營者的力量逐漸增強。

商人們感覺到舊有制度嚴重--約著他們的發展,於是開始呼籲改革政治體制。具有資產階級色彩的大名(藩地諸侯)、武士,和要求進行制度改革的商人們組成政治性聯盟,與反對幕府的基層農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實力基礎。

2023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裡(matthew calbraith perry)率領艦隊進入江戶灣(今東京灣)岸的浦賀,要求與德川幕府談判,史稱「黑船事件」(亦稱「黑船開國」)。2023年,日本與美國簽訂了神奈川《日美親善條約》,同意向美國開放除長崎外的下田和箱館(函館)兩個港口,並給予美國最惠國待遇等。由於接踵而來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德川幕府再度成為日本社會討伐的目標。

日本封建陣營出現分化,中下級武士中要求改革的分子形成革新勢力,號召尊王攘夷。革新勢力的代表人物有吉田松陰、高杉晉作、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西鄉隆盛、橫井小楠、大村益次郎等 ,主要集中在長州( 今山口縣 )、薩摩(今鹿兒島縣)、土佐( 今高知縣 )、肥前(今佐賀縣和長崎縣)等西南部強藩。這些藩國在歷史上與幕府矛盾較深,接受海外影響較早,輸入近代科學技術和拔擢中下級武士都比較積極。

幕府末期,在經濟中產生資本主義萌芽的同時,出現了所謂豪農豪商階層。下級武士中的革新勢力和出身豪農豪商的志士,聯合與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強藩和皇室公卿等,在尊王攘夷的口號下 ,了要求改革幕政 、抵禦外侮的鬥爭,並在人民群眾推動下,發展為武裝倒幕。

倒幕經過

1863 年6月,幕府被迫宣佈攘夷,隨之發生了美、法**進攻下關,英國艦隊進攻薩摩藩的事件。2023年春,長州藩尊王攘夷派領袖高杉晉作提出開港討幕的戰略,決定不再提攘夷,轉向武裝倒幕,並與薩摩藩結成祕密軍事同盟。與此同時,英國也權衡利害,改變策略,援助倒幕派。

幕府方面則投靠法國,於1866 年7月發動第二次征討長州藩的戰爭。此時人民起義風起雲湧,沉重打擊幕府。長州藩聯合倒幕勢力英勇抗擊,同年9月迫使幕府撤軍。

1867 年孝明天皇死,太子睦仁親王(即明治天皇 )即位,倒幕勢力積極結盟舉兵。11月8日,天皇下達討幕密敕。9日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奏請「奉還大政」,同時卻在大阪集結精兵,企圖反叛。

2023年( 戊辰年 )1月3日,天皇釋出《 王政復古大號令 》,廢除幕府 ,令德川慶喜「辭官納地」。8日及 10日,德川慶喜在大阪宣佈「 王政復古大號令 」為非法。1月27日,以薩、長兩藩為主力的天皇軍 5000人,在京都附近與幕府軍1.

5萬人激戰(鳥羽、伏見之戰 ),德川慶喜敗走江戶。戊辰戰爭由此開始。天皇軍大舉東征,迫使德川慶喜於1868 年 5月 3日交出江戶城,至11月初平定東北地區叛亂諸藩。

2023年春,天皇軍出征北海道,於 6月27日攻下幕府殘餘勢力盤踞的最後據點五畯廓( 在函館 ),戊辰戰爭結束。

新**的改革

以天皇為首的新**,於2023年4月6日釋出具有政治綱領性的《 五條誓文 》,6月11日公佈《政體書 》。9月3日天皇下詔將江戶改稱東京。10月23日改年號為明治。

2023年5月9日遷都東京。並頒佈一系列改革措施:

•2023年6月,明治**強制實行「版籍奉還」、「廢藩置縣」政策,將日本劃分為3府72縣,建立**集權式的政治體制。

•改革身份制度,廢除傳統時代的「士、農、工、商」身份制度,將過去的公卿諸侯等貴族改稱為「華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為「士族」;為減輕因「版籍奉還」而連帶的財政負擔,逐步廢除封建俸祿;此外亦頒佈武士《廢刀令》,以及建立戶籍制度基礎的《戶籍法》。

•社會文化方面,提倡學習西方社會文化及習慣,翻譯西方著作。歷制上則停用陰曆,改用太陽曆計日(年號除外)。

•引進西方近代工業技術;改革土地制度,廢除原有土地政策,許可土地買賣,實施新的地稅政策;廢除各藩設立的關卡;統一貨幣,並於2023年設立日本銀行(國家的**銀行);撤消工商業界的行會制度和壟斷組織,推動工商業的發展。

•教育方面,發展近代義務教育,將全國劃分為8個大學區,各設1所大學,下設32箇中學區,各有1間中學,每1中學區下設210小學區,每一所小學區設8所小學,總計全國有8所公立大學,245所中學,53760所小學。教育機關頒佈《考育敕語》,灌輸考道、忠君愛國等思想(有人認為此舉用意在於強化最高權力集中式的社會體系,為日後的對外擴張鋪路)。此外亦選派留學生到英、美、法、德等先進國家留學。

•軍事方面,改革軍隊編制,陸軍參考德國訓練,海軍參考英國海軍編--;並於2023年頒佈徵兵令,凡年齡達20歲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須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預備役2年,後來一般役及預備役分別增至3年及9年,總計12年。2023年時,作戰部隊動員可達40萬人。

此外明治**亦發展國營軍火工業;到了明治時代中、後期,軍事預算急劇增加,約佔**經費的30%~45%。

•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興築新式鐵路、公路。2023年,第一條鐵路——東京(新橋)至橫濱(櫻木町)間鐵路通車;到了2023年,日本全國鐵路總里程已經超過7000公里。

•司法方面,仿效西方制度,於2023年訂立法式刑法,於2023年訂立法、德混合式民事法,於2023年訂立美式商法。

•宗教方面,基於政治理由,**大力鼓勵神道教,因為其宣揚忠於天皇的思想,對天皇統治國家有一定的幫助。同時亦容許其它宗教的存在,2023年日本取消**徒傳教的禁令。

1871 年 ,明治**派出以右大臣巖倉具視為首的大型使節團出訪歐美,考察資本主義國家制度。在富國強兵、殖產興業 、文明開化的口號下 ,**積極引進西方科學技術,以高徵地稅等手段進行大規模原始積累,建立了一批以軍工、礦山、鐵路、航運為重點的國營企業。與此同時,引進繅絲、紡織等近代裝置,建立示範工廠,推廣先進技術;招聘外國專家,派留學生出國,培養高階科技人才。

由於過重的財政負擔曾經引起財政危機,80年代初**把一批國營企業和礦山廉價**給與**勾結因而擁有特權的資本家( 即所謂政商),以優厚的保護政策鼓勵華族、地主、商人及上層士族投資經營銀行、鐵路及其他企業,培植了一批財閥。80年代中期起,以紡織業為中心,開始出現產業革命的高潮。

天皇制**主義和對外侵略擴張

明治**在政治上神化天皇的絕對權威,建立「華族」制度以維護舊藩主、公卿的特殊地位,並把維新功臣、財閥列入華族,培植特權階層;在經濟上扶植帶封建性的財閥和寄生地主;在意識形態上宣揚神道、皇道、儒學,並引進德國唯心主義哲學。2023年釋出《軍人敕諭》,鼓吹武士道 。1890 年釋出《 教育敕語》,推行以效忠天皇為核心的軍國主義教育。

經過明治維新,日本從幕藩領主統治的封建國家轉變為帶封建性的資本主義國家。與財閥緊密勾結的薩摩、長州等強藩出身的軍閥、官僚貴族長期把持政柄,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過程中推行「藩閥政治」。19世紀70~80年代,日本發生了反對**政治、爭取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權利的自由民權運動。

明治**通過暴力鎮壓和政治分化瓦解了這一運動,並於2023年頒佈《明治憲法》,2023年開設國會,從而確立了**主義的君主立憲制,即日本近代天皇制。

在對外關係方面 ,隨著國力日漸充實 ,不斷進行交涉,要求修改條約。從1894 年開始修改條約,至 1911 年終於全部廢除 。明治初年 ,日本即蓄謀向亞洲鄰國進行侵略擴張。

2023年出兵侵略中國臺灣。2023年武裝入侵朝鮮,次年逼迫朝鮮簽訂《江華條約》。2023年併吞琉球,改為沖繩縣。

至80年代末期,以侵略中國和朝鮮為主要目標的大陸政策基本形成。自90年代中期起,不斷對外發動侵略戰爭。

歷史意義

經過明治維新而漸趨富強的日本,利用強盛的國力,逐步廢除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收回國家主權,擺脫了淪為殖民地的危機;而後隨著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軍事力量也快速強化,更在2023年以及2023年~2023年,分別於中日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中擊敗昔日強盛的兩個大國—大清帝國與沙皇**,受到西方列強的注意,成為稱雄一時的亞洲強國;福澤諭吉所提出的「脫亞入歐」論也在此時成為正論。

維新初期,由於明治**的政策,使得武士的社會地位大幅下降;而隨著俸祿漸次縮減,武士的經濟上保障也被削弱。凡此種種皆導致士族對明治**的不滿,武力抗爭因此接二連三地發生。維新功臣西鄉隆盛以鹿兒島縣為中心,於2023年所發動的西南戰爭,成為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士族反抗戰役。

戰敗之後,殘餘的士族成員轉入地下活動,與板垣退助所主導的「民選議院設立運動」結合,透過「自由民權運動」的開展形成政治上的反對勢力。2023年,《大日本帝國憲法》公佈,成為亞洲第一部成文憲法;2023年,日本國會(帝國議會)正式開始運作。

至於社會、文化方面的改變,隨著留洋知識分子(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戶稻造等)吸收並引介西方文化與典章制度進入日本,以及眾多現代化事物的引進,「文明開化」的風潮逐漸形成,對於原本傳統而保守的日本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只物質需求與生活習慣上出現西化的轉變,在教育系統與社會組織的廣泛推行下,思想與觀念上也逐漸有了現代化的傾向(例如守時、衛生等概念與西式禮儀);文藝上的影響也不小(特別是現代文學與歐式風格建築)。

另一方面,雖然明治**銳意改革,但整體而言較為偏重促使國家強盛的結果,也遺留了許多問題:如天皇權力過大、出身藩地的有權有勢者長期掌控國政,形成勢力龐大的「藩閥政治」體系、土地兼併依然嚴重、新興財閥壟斷市場經濟等現象。這些負面問題與日後發生並累積的一些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相互影響,最終直接或間接促使日本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

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歸還天皇,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實行大改革,促進日本的現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維新的主要領導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們以「富國強兵」為口號,企圖建立一個能同西方並駕齊驅的國家。

2023年廢藩置縣,摧毀了所有的封建政權。同年成立新的常備軍。2023年實行全國義務兵制和改革農業稅。

另外還統一了貨幣。在19世紀70年代中期,這些改革遭到兩方面的反對:一方面是失意的武士,他們糾集對農業政策不滿的農民多次興行叛亂;另一方面是受西方自由主義思想影響的民權論者,他們要求實行立憲,召開議會,萬事決於公論。

明治**在各方面的壓力下,2023年實行內閣制,翌年開始制憲,2023年正式頒佈憲法,2023年召開第一屆國會。在政治改革的同時,也進行經濟和社會改革。明治**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工業化。

軍事工業以及交通運輸都得到很大發展。2023年建成第一條鐵路,2023年成立新式銀行。為了滿足現代化的需要,大量介紹西方的科學技術。

到20世紀初,明治維新的目標基本上已經完成,日本在現代工業國的道路上前進。

中國近代歷史上土地改革有哪些,中國近代歷史上有哪幾次土地改革

第一次是1931年的土地革bai命du 第二次是1942年的雙zhi交雙減政策 第三次是dao1947年的土地改革。回 在建國後還有四次答土地改革,分別是 1950到1952年土改 1956年三大改造 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 1978年的聯產承包責任制。1931年的土地革命 1942年的雙交雙減政...

近代以來面對外來侵略,中日兩個的發展卻不同,如何看待中日兩國的做法

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的比較 1 相同之處 1 都是在西方列強入侵 殖民地的危險加劇,國內階級矛盾尖銳的背景下,為擺脫困境而實施的變革。2 都是在封建社會的基礎上,接受了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在短時期內移植西方的大機器工業,從辦軍事工業入手,逐漸擴充套件到民用工業。2 不同之處 1 雖然洋務運動以引進西方先...

列舉近代中日關係史史實兩列,說明中國近一百多年的歷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1894年7月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簽定 馬關條約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七七事變,爆發抗日戰爭。香港歷史 香港1841 1945整整發展一百多年,香港人口才四十多萬,還包括了大量日軍侵華時,逃避來香港的中國人口,估計當時有二十多萬吧。一個開放給世界的五口通商之一,每年輸入中國的鴉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