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全球史觀(整體史觀)
全球史觀的基本特徵是:將整個人類歷史看做一個整體來研究。其研究的物件不僅包括歐洲,也包括廣大亞非拉地區。
斯塔夫裡阿諾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對全球史觀做了如下描述: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關注的是全人類,而不僅僅是歐洲人或是非歐洲人。此外,全球史並不等於國別史或地區史的簡單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區和國家歷史的相互聯絡和影響。
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世界史時,重點考慮世界是如何從孤立走向一體的;重點理解西航路的開闢、殖民擴張、工業革命、世界市場、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全球化等問題。同時,在學習中國史時,把它放在整個世界歷史的大背景、大視野下進行考察。
2、文明史觀
文明史觀認為,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文明史觀的基本特徵是:以生產力的發展為標準,把人類歷史劃分為農業文明時代和工業文明時代;重視至今仍有重大影響的文明成果,從現實追溯歷史,從歷史聯絡現實,說明人類歷史是如何傳承的,注重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以文明型別為研究的基本單位,承認文明的多元性。
以文明史觀為指導,我們要重點理解並掌握資本主義發展從手工工場時代到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再到資訊時代的演變過程;要重點複習歷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如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美國的三權分立制等;以及古代文化中對今天人類社會的發展依然有重大影響的思想如民主思想等。
3、現代化史觀
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過程就是現代化。現代化史觀重點考察的就是這一發展演變的過程。現代化史觀的基本特徵是:
認為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過程包括經濟上的工業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學化、大眾化和通俗化,以及社會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現代化的型別可以分為原發型和傳導型,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英法美是原發型、資本主義的現代化,日本史傳導型、資本主義的現代化,而中國則是傳導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
4、唯物史觀(歷史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是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紀中葉創立。《德意志意識形態》是它形成的主要標誌。
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特徵是:認為歷史的主體是現實的人,他們的性質和活動受制於所處的物質生活條件;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一般過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能動的反作用於社會存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矛盾,是推動一切盛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在階級社會中表現為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在歷史學習時,當我們分析歷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和最大影響時,基本上使用的都是這一方法。
2樓:
英雄史觀,就認為英雄推動歷史發展,人民史觀,就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唯物史觀,歷史唯物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主要內容:歷史唯物主義者認為歷史發展是有其特定規律的,即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對生產力有反作用,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社會。
文明史觀,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從本質上說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從橫向看,人類文明史的內涵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類文明從範圍上可以分成古希臘與古羅馬文明、中華古代文明、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社會主義文明等若干系統:一要注意不同文明型別的特點與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型別的文明之間的交流、借鑑、融合與碰撞。
從縱向看,人類文明經歷了漁獵採集時代、農業文明時代(包括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工業文明時代(包括手工工場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和資訊時代)。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就是現代化的過程。
全球史觀,是建立在人們的意識對全球化現實反映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超地區、超民族的史學觀念,是一種從全球的視野和巨集觀歷史學的角度去考察和研究世界史的方法。全球史觀認為人類歷史是由分散走向整體的動態過程,它包括長時段的發展趨勢性以及整體性。趨勢性就是說全球史觀反映了人類文明相互交流逐步擺脫分散並走向一體化發展的趨勢,世界逐步聯為一體,而且這種趨勢至今尚有加強的前景。
而整體性則說明全球史觀以人類社會整體發展程序為敘述物件,超越西方史學以國家為單位的敘事傳統,從學術發生的角度顛覆「歐洲中心論」以不同人群、社會、民族、國家之間的互動為切入點,開闢了考察世界歷史的新視角,建立了編纂世界通史的新框架,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理論啟發性。
現代化史觀,強調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化,是歷史的縱向發展。現代化發生在封建社會後期,是人類社會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必經階段。它是以科技為動力,以經濟的工業化和政治的民主化為核心,包括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方式的全方位的社會變革。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是人類實現現代化的兩種基本途徑,走什麼道路是歷史的選擇,由國情決定。
3樓:匿名使用者
唯物史觀
文明史觀
全球史觀
社會史觀
英雄史觀
唯心史觀
生態史觀
歷史史觀有哪幾種?都是怎樣區分的?
4樓:joker金金金金
歷史觀的分類及介紹:
1、階級史觀(革命史觀)
又稱階級鬥爭史觀,從階級的視角去研究歷史,研究各個歷史階層中不同主導的階級和各個階級的發展狀況對所在歷史時期的影響;主要觀點是各個階級為了適應自身發展對原有統治階級開展了革命,開創了新的歷史時期;
2、文明史觀
文明史觀認為,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文明史觀的基本特徵是:以生產力的發展為標準,把人類歷史劃分為農業文明時代和工業文明時代;重視至今仍有重大影響的文明成果,從現實追溯歷史,從歷史聯絡現實,說明人類歷史是如何傳承的,注重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以文明型別為研究的基本單位,承認文明的多元性。
3、唯物史觀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綜合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關係對生產力,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巨大的反作用。當上層建築及其生產關係束縛生產力的發展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的發生變革。在階級社會裡,人類社會這一基本矛盾表現為階級矛盾.
4、全球史觀(整體史觀)
全球史觀的基本特徵是:將整個人類歷史看做一個整體來研究。其研究的物件不僅包括歐洲,也包括廣大亞非拉地區。
斯塔夫裡阿諾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對全球史觀做了如下描述: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關注的是全人類,而不僅僅是歐洲人或是非歐洲人。
此外,全球史並不等於國別史或地區史的簡單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區和國家歷史的相互聯絡和影響。
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世界史時,重點考慮世界是如何從孤立走向一體的;重點理解新航路的開闢、殖民擴張、工業革命、世界市場、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全球化等問題。同時,在學習中國史時,把它放在整個世界歷史的大背景、大視野下進行考察;
5、(近)現代化史觀
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過程就是(近)現代化。現代化史觀重點考察的就是這一發展演變的過程。
(近)現代化史觀的基本特徵是:認為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過程包括經濟上的工業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學化、大眾化和通俗化,以及社會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近)現代化的型別可以分為原發型和傳導型,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
英法美是原發型、資本主義的(近)現代化,日本是傳導型、資本主義的(近)現代化,而中國則是傳導型、社會主義的(近)現代化;
6、英雄史觀
強調個人英雄對歷史的突出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不過往往會犯(課本上的)唯心主義錯誤,片面的強調個人對歷史的絕對性作用;
7、正統史觀
這種史觀主要處於君主**的歷史時期,君主為了維持自身統治,而倡導「正統」一說,即自身身為君主的合法性和確定性。主要表現在君主神化(如:出生有異象或教皇授冕)或者賢明化(即早期賢王名臣的後裔),以及「五行更替說」;
8、社會史觀
即從各個歷史時期發展的不同社會狀況和社會變化來研究歷史的發展,主要表明社會變化對歷史的影響和預兆。相比其他各種史觀,該史觀更加註重底層民眾的社會生活狀況,以研究社會風土人情為主。
9、個人歷史觀
就是個人把歷史熟讀後,有新的體驗,新的啟發,來指導自己的行動。
5樓:超人我不會飛
當下國內外史學界的主要史學研究正規化有如下幾種:
1、文明史觀:把人類歷史發展看成是不同文明的發展,以及關注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聯絡。
2、全球史觀:不是孤立地考察個別地區或國家的歷史發展,而是把人類歷史發展看成一個整體,注重不同地區之間的人類活動的相互聯絡。
3、現代化史觀(或近代化史觀):把人類歷史發展看成一個現代化的過程。所謂現代化,就是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變遷過程,它將引起社會生產力、經濟制度(市場化、工業化)、政治制度(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科學化、理性化)乃至人們的社會生活、價值觀念和心理態度等各方面的全方位變革。
4、社會史觀:考察人類歷史活動不再以重大歷史活動和著名歷史人物為主線,而是以普通大眾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習俗為主。
5、唯物史觀:即以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主要突出經濟活動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主要活動,強調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根本矛盾(社會進化論、聯絡和矛盾論、群眾創造論、歷史情境)。
歷史史觀有哪幾種,都是怎樣區分的?
6樓:大大大大倩倩
有階級史觀、文明史觀、唯物史觀、全球史觀(整體史觀)、英雄史觀。
區分方法是:研究世界的視角和角度不同,因此各種不同的史觀擁有對世界不同的解讀。
1、階級史觀(革命史觀)
又稱階級鬥爭史觀,從階級的視角去研究歷史,研究各個歷史階層中不同主導的階級和各個階級的發展狀況對所在歷史時期的影響。
主要觀點是各個階級為了適應自身發展對原有統治階級開展了革命,開創了新的歷史時期;
2、文明史觀
文明史觀認為,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文明史觀的基本特徵是:以生產力的發展為標準,把人類歷史劃分為農業文明時代和工業文明時代。
重視至今仍有重大影響的文明成果,從現實追溯歷史,從歷史聯絡現實,說明人類歷史是如何傳承的,注重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以文明型別為研究的基本單位,承認文明的多元性。
3、唯物史觀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綜合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關係對生產力,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巨大的反作用。
當上層建築及其生產關係束縛生產力的發展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的發生變革。在階級社會裡,人類社會這一基本矛盾表現為階級矛盾.
4、全球史觀(整體史觀)
全球史觀的基本特徵是:將整個人類歷史看做一個整體來研究。其研究的物件不僅包括歐洲,也包括廣大亞非拉地區。
斯塔夫裡阿諾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對全球史觀做了如下描述: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關注的是全人類,而不僅僅是歐洲人或是非歐洲人。
此外,全球史並不等於國別史或地區史的簡單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區和國家歷史的相互聯絡和影響。
5、英雄史觀
強調個人英雄對歷史的突出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不過往往會犯(課本上的)唯心主義錯誤,片面的強調個人對歷史的絕對性作用。
歷史唯物主義的群眾史觀唯物史觀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區別與聯絡?
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一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是社會成員的大多數。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範疇,從事物質財富生 產的體力勞動者和從事精神財富生產的腦力勞動者 知識分子 都始終是人民群眾的主體。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創造社會歷史的決定力...
歷史史觀該如何區分
當下國內外史學界的主要史學研究正規化有如下幾種 1 文明史觀 把人類歷史發版展看成權是不同文明的 發展,以及關注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聯絡。2 全球史觀 不是孤立地考察個別地區或國家的歷史發展,而是把人類歷史發展看成一個整體,注重不同地區之間的人類活動的相互聯絡。3 現代化史觀 或近代化史觀 把人類歷史...
歷史觀點闡釋題,如何做歷史評價題,解題思路是怎麼樣
老子的本名歷史上有爭議,但很多人都支援他叫李耽,毫無疑問他是道教的創始人,道德經中闡釋了老子的人生觀,與世界觀,以及為人處政的 方式,老子生於春秋末期和孔子在戰國初期,所以有史記載老子比孔子大20歲,孔子曾經拜在老子門下,但很多儒家的學者都駁斥此觀點,但老子的觀念對孔子的觀念也起到一定的影響 道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