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這首詩的題目是什麼?求解

2021-03-07 07:47:05 字數 4007 閱讀 6427

1樓:翁錦文

「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出自唐朝魏徵的《諫唐太宗十思疏》。

《諫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宰相魏徵寫給唐太宗的一篇奏疏。在這篇文章中,魏徵緊扣「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這個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安邦治國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闢的論述,其主題是在於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國家長治久安,君王必須努力積聚德義,具體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等十個建議。魏徵敢於直諫,在貞觀年間先後上疏二百餘道,強調「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對唐太宗開創的千古稱頌的「貞觀之治」起了重大作用。

《諫唐太宗十思疏》原文: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守之難乎?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

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車朽索,其可忽呼?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巨集此九德。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並用,垂拱而治。何必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哉!

2樓:做自己

雖然(可以)用嚴酷的刑罰監督(人們),用威風怒氣來嚇唬(人們),(人們)最終苟且免於刑罰但不會感恩戴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內心裡卻不服氣。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老百姓

3樓:devil佰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

「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出自哪首詩?

4樓:桃子君

《諫太宗十思疏》

《諫太宗十思疏》

唐代:魏徵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

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望國 一作:

思國)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其取之易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以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巨集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諫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諫議大夫魏徵寫給唐太宗的一篇奏疏。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鑑不遠,故能勵精圖治。隨著功業日隆,生活漸加奢靡,「喜聞順旨之說」,「不悅逆耳之言」。

魏徵以此為憂,多次上疏切諫,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先以比喻開篇,通過成敗得失的比較推論,歸結到「可畏惟人」 ,指出了爭取人心的重要性。在這篇文章中,魏徵緊扣「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規勸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終,虛心納下,賞罰公正;用人時要知人善任,簡能擇善;生活上要崇尚節儉,不輕用民力。

這個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安邦治國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闢的論述,其主題是在於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國家長治久安,君王必須努力積聚德義,具體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等十個建議。寫得語重心長,剴切深厚。

下列句子意思理解恰當的一項是( ) a.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最終免不了心懷不軌,表面恭

5樓:芷艾

c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理解文中某些關鍵性語句,如重點實詞、虛詞意義、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等,用規範的現代漢語把它表達出來。a「終荀免而不懷仁」應為:

最終苟且以求免於刑罰。b.如果真的能夠做到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要想到用知足來自我剋制.d「豫遊」應譯為「出巡遊玩」。所以選c。

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心不服。的翻譯 10

6樓:斯帕狄

翻譯為:即使用嚴酷的刑罰來督責(人們),用威風怒氣來嚇唬(人們),(臣民)只求苟且免於刑罰而不懷念感激國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內心裡卻不服氣。

原文: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

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譯文:(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賦予的重大使命,他們沒有一個不為國家深切地憂慮而且治理成效顯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後國君的品德就開始衰微了。國君開頭做得好的確實很多,能夠堅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難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難嗎?

過去奪取天下時力量有餘,現在守衛天下卻力量不足,這是為什麼呢?

通常處在深重的憂慮之中一定能竭盡誠心來對待臣民,已經成功,就放縱自己的性情來傲視別人。竭盡誠心,雖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結成一家,傲視別人,就會使親人成為陌路之人。

即使用嚴酷的刑罰來督責(人們),用威風怒氣來嚇唬(人們),(臣民)只求苟且免於刑罰而不懷念感激國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內心裡卻不服氣。(臣民)對國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們像水一樣)能夠負載船隻,也能顛覆船隻,這是應當深切謹慎的。疾馳的馬車卻用腐爛的繩索駕馭,怎麼可以疏忽大意呢?

出自《諫太宗十思疏》是魏徵於貞觀十一年(637)寫給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勸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積其德義。

7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很謹慎使用嚴刑來監督他們,用聲威嚇唬他們,結果大家只圖苟且免除罪罰,卻不懷念仁德,表面上恭順而不是內心裡悅服。

8樓:卌霚

即使用嚴酷的刑罰監督人民,用威勢和怒責威嚇人民,(人們)最終(只是)苟且免於刑罰,但是並不會懷念(皇上的)仁慈,在表面上恭敬在心中卻不服。

雖:即使

董:監督

振:通震,威嚇

苟:苟且

貌、心:名作狀

9樓:匿名使用者

即使用嚴酷的刑罰督責人們,用威風怒氣恫嚇人們,結果只能使人們圖求苟且以免於刑罰,卻不會懷念國君的恩德,表面上態度恭敬,可是心裡並不服氣。

雖董知以嚴行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怎麼翻譯?

10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很謹慎使用嚴刑來監督他們,用聲威嚇唬他們,結果大家只圖苟且免除罪罰,卻不懷念仁德,表面上恭順而不是內心裡悅服。

翻譯題:1 嗚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為?2 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11樓:匿名使用者

1.唉!我能死裡逃生算是幸運了,可幸運地活下來要幹什麼呢?

2.即使用嚴酷的刑罰監督人民,用威風怒氣來威嚇他們,(人民)最終只是苟且免於刑罰但是並不會懷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而在內心裡卻不服氣

終苟免而不懷仁的終是什麼意思

12樓:313傾國傾城

終的意思:結果

【原文】:

諫太宗十思疏

為什麼男人要三妻四妾而女人就要從一而終

天下烏鴉一般黑 找個好男人的想法本來就是可笑的 男人的生理決定了男人必然花心 男人因性而愛,女人因愛而性。好男人的標準是 心裡想,但只是想想,能剋制住自己壞男人的標準是 心裡想,但不止是想,他還去做任何男人見到妻子以外的美女都會心動 但心動,不等於要行動 寬恕男人們吧!現在已經不是了,不是嗎?我們都...

為什麼只有女人要從一而終,為什麼女人就要從一而終,男人就可以萬綠叢中找紅??

樓上的,這只是站著女人的角度看問題。誰說就女人從一而終,什麼叫謊言啊?不是一個真心愛你的人,會想跟你結婚,會想和你過嗎?和你不愛的人你會嗎?男人是溫和的動物,女人就象飼養員,你不好好喂,當然會出問題啊!但也不排除個別.所以說不要把男人看那麼的無心無肺,多少痴情男為自己心愛的女人而付出生命,又有多少痴...

我喜歡你,這不丟人,也沒有錯我喜歡你,從一而終,認真且慫

暗戀一個人不好嘛?偏偏要講出來?可能就會覺得慶幸他也喜歡我呢?那就不是有機會在一起了?不好嗎?反駁這個問題。並不好,現在的年紀不適合談所謂的物件。反正也會分手。騙錢騙情還騙青春,簡直就是在浪費。雖然誰的一生中不會遇到幾個渣貨,但是呢?乾乾淨淨的人生他不好嘛?談戀愛感覺在羞辱。有的人會覺得我不後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