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於2023年提出的概念,波特認為,「每一個企業都是在設計、生產、銷售、傳送和輔助其產品的過程中進行種種活動的集合體。所有這些活動可以用一個價值鏈來表明。」企業的價值創造是通過一系列活動構成的,這些活動可分為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兩類,基本活動包括內部後勤、生產作業、外部後勤、市場和銷售、服務等;而輔助活動則包括採購、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基礎設施等。
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的生產經營活動,構成了一個創造價值的動態過程,即價值鏈。
價值鏈在經濟活動中是無處不在的,上下游關聯的企業與企業之間存在行業價值鏈,企業內部各業務單元的聯絡構成了企業的價值鏈,企業內部各業務單元之間也存在著價值鏈聯結。價值鏈上的每一項價值活動都會對企業最終能夠實現多大的價值造成影響。
波特的「價值鏈」理論揭示,企業與企業的競爭,不只是某個環節的競爭,而是整個價值鏈的競爭,而整個價值鏈的綜合競爭力決定企業的競爭力。用波特的話來說:「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由一連串企業內部物質與技術上的具體活動與利潤所構成,當你和其他企業競爭時,其實是內部多項活動在進行競爭,而不是某一項活動的競爭。
」一,價值鏈的概念和構成
1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為企業的股東和其他利益集團包括員工、顧客、供貨商以及所在地區和相關行業等創造價值。如果把「企業」這個「黑匣子」開啟,我們可以把企業創造價值的過程分解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的經濟活動,或者稱之為「增值活動」,其總和即構成企業的「價值鏈」。任何一個企業都是其產品在設計、生產、銷售、交貨和售後服務方面所進行的各項活動的聚合體。
每一項經營管理活動就是這一價值鏈條上的一個環節。企業的價值鏈及其進行單個活動的方式,反映了該企業的歷史、戰略、實施戰略的方式以及活動自身的主要經濟狀況。
二、價值鏈與企業的競爭優勢 、
1 「價值鏈」理論的基本觀點是,在一個企業眾多的「價值活動」中,並不是每一個環節都創造價值。企業所創造的價值,實際上來自企業價值鏈上的某些特定的價值活動;這些真正創造價值的經營活動,就是企業價值鏈的「戰略環節」。企業在競爭中的優勢,尤其是能夠長期保持的優勢,說到底,是企業在價值鏈某些特定的戰略價值環節上的優勢。
而行業的壟斷優勢來自於該行業的某些特定環節的壟斷優勢,抓住了這些關鍵環節,也就抓住了整個價值鏈。
2 這些決定企業經營成敗和效益的戰略環節可以是產品開發、工藝設計,也可以是市場營銷、資訊科技,或者認識管理等等,視不同的行業而異。在高檔時裝業,這種戰略環節一般是設計能力;在捲菸業,這種戰略環節主要是廣告宣傳和公共關係策略(也就是如何對付各種**和消費者組織的戒菸努力);在餐飲業,這種戰略環節主要是餐館地點的選擇。 雖然如前所述不同行業有不同的價值鏈,同一環節在各行業的作用也不相同,但是,對於具有較大規模的企業,例如跨國公司則可以通過價值鏈上的關鍵環節也就是核心能力在相關行業中進行擴散和移植,從而提高企業尤其是跨國公司的競爭優勢。
跨國公司在國際營銷活動中擁有全球跨行業營銷的範圍經濟效應。這種範圍經濟效應是跨國公司通過最佳廣度(範圍)地使用通用型要素和資源而獲得的。這種通用型要素可以是通用的生產裝置、管理經驗、營銷技能和研究開發能力。
由於在價值鏈的每一個環節幾乎都能發現通用型要素的存在,那麼,當兩個行業的價值鏈上的關鍵環節也就是核心能力需要相同的通用型要素時,跨國公司就將自己在一個行業中的核心能力擴散到另一個相關行業,使得範圍經濟效應轉化為範圍經濟優勢。因此,跨國公司在一個行業的營銷溝通活動中獲得的先進知識、經驗和技能,可以不需要很大的追加投資就能轉移到其他相關行業。
2樓:匿名使用者
對於銷售人員來說,如何把產品或服務迅速銷售出去,這是再重要不過的事情了。銷售人員的工作性質決定了要與客戶緊密接觸,要做好銷售工作,就必須做到能準確識別客戶的溝通風格,然後根據不同的情境,與客戶靈活的、有效的銷售溝通。 從本質上講,銷售人員的銷售過程就是一個有效溝通的過程,這個過程包含有目的地提供資訊、講解、說明或演示,不斷地進行引導、說服和認同以及這些環節中的互動反饋等。
由此可見,溝通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不僅包括說,而且也包括聽。 事實上,銷售人員銷售過程中的「傾聽」可能比單純的「演講式」的產品介紹更為重要。有效的傾聽需要調動銷售人員的感官去參與:
通過眼睛去觀察,通過心靈去感受,通過大腦去思考,通過嘴去提問。有效的溝通使銷售人員不僅可以全面瞭解客戶的需要,而且可以發現客戶潛在的需求,幫助客戶找到解決問題的合適方案。更為重要的是,有效的溝通還可以在銷售人員和客戶之間建立起信任的關係,這對於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提高客戶的忠誠度等具有重要作用。
溝通過程 有效的銷售溝通過程是銷售人員與客戶之間的雙向互動過程。嚴格意義上說,所謂銷售溝通,就是指使用語言、文字、符號或手勢、表情等表現形式,對產品或服務的銷售進行解釋、說明或演示,以促使溝通雙方對溝通的內容擁有共同的理解、認識或認同的過程。由此可知,銷售溝通過程就是銷售人員與客戶之間相互交換資訊以達成共享、共識的一個過程 。
因此,銷售溝通過程涉及到資訊的傳送者(銷售人員或客戶)和資訊的接收者(客戶或銷售人員)以及對溝通內容進行的編碼(把欲傳達的意思用語言或非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解碼(對用語言或非語言傳達的內容的理解)和噪音(影響溝通雙方對溝通內容達成一致認識或理解的內、外部因素)等環節。 具體地說,在銷售溝通過程中,資訊的傳送者和接收者就是銷售人員和客戶,他們隨著銷售溝通過程的資訊互動,不斷地在傳送者和接收者的角色之間轉換。而資訊的傳送與接收又直接牽涉到銷售人員和客戶的感官,比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與味覺等器官。
銷售溝通過程中的編碼是指銷售人員和客戶把自己的思想、觀點、意見、情感等資訊根據一定的規則「翻譯」成可以傳送的訊號。編碼是銷售溝通中資訊交流和人際交往中極其重要的環節。而資訊的解碼,則恰好是資訊編碼的逆過程,就是對傳送過來的語言或非語言的資訊進行分析、識別和理解等,進而通過語言或非語言的手段進行反饋:
質疑、知曉、反對或認同等。 此外,銷售溝通過程中還涉及到資訊傳送的媒介,稱為通道或載體。比如,通過語言的溝通,傳送通道或載體就是空氣,或輔助溝通的其他物件,比如電腦、網路等。
資訊溝通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噪音,包括現實的和抽象的噪音兩大類。事實上,噪音無處不在,比如,在電腦城的櫃檯前討價還價,臨近的櫃檯音響很大,就會對溝通造成干擾,這是現實的噪音;溝通雙方的情緒狀態、個性特點、文化背景、心理素質、價值標準等也是影響有效溝通的「噪音」因素,這是抽象的噪音。 溝通風格 溝通風格是人們外在行為的一種綜合性體現。
溝通風格受到兩個基本要素,即控制性和敏感性的影響。控制性反映了個人的行為在他人眼中顯示出來的堅強有力與始終如一;而敏感性則反映了個人的行為在他人眼中顯示出來的個人情感或關心他人的程度。依據控制性和敏感性進行二維劃分,就形成了四種典型的溝通風格,如圖1、表1所示。
研究表明,沒有一種溝通風格在引導人們走向成功的過程中佔據著主導地位。也就是說,人們無須為自己的溝通風格感到擔憂,任何一種溝通風格都可以有助於成功。人們需要做的就是了解每種溝通風格的優劣勢,並識別與之溝通的客戶的溝通風格,然後揚長避短地與客戶進行溝通。
進一步研究發現,溝通風格與人們的個性、價值觀、認知水平、文化背景、社會階層等因素緊密相關,並且在長期的社會生活過程中沉澱為一種習慣性行為。 事實上,每一種溝通風格都有其潛在的動力,若要持續保持並不斷開發,需要精心地培育;反之,每一種溝通風格也有其潛在的阻力,若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減輕或有效避免。實踐表明,有效的做法是不輕易改變自己的溝通風格,但在溝通的過程中可以適度地調整自己的溝通風格,向你的溝通物件靠攏。
作為優秀的銷售人員,不僅要熟知自己的溝通風格,更為重要的是必須能夠在與客戶溝通之初迅速地識別出客戶的溝通風格,然後靈活地、有針對性地與之行之有效的銷售溝通。事實上,人們的溝通風格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識別,優秀的銷售人員總是能夠通過察言觀色、旁敲側擊等手段迅速地判斷出客戶的溝通風格。表2列舉了四種典型溝通風格的現實表現及優劣勢。
掌握各種溝通風格的現實表現對於銷售人員有效識別、辨認客戶的溝通風格,促進銷售業績具有莫大的幫助。 對於優秀的銷售人員來說,識別、辨認客戶的溝通風格僅僅是其與客戶有效溝通的先決條件。真正的銷售溝通過程能否做到有效,能否通過溝通實現銷售,完成交易,還取決於銷售人員在溝通過程中的靈活應對措施。
表3列舉了不同溝通風格的銷售人員針對不同溝通風格的客戶的應對措施。熟練掌握這些應對措施,對於銷售人員提高銷售效率,提升銷售業績具有實戰價值。 儘管銷售過程中的溝通千變萬化,眼花繚亂,但只要銷售人員和客戶雙方僅僅把握一個溝通的核心,即達成一致,促成交易;同時在溝通的形式和風格上把握儘量匹配的原則,就容易取得銷售溝通中的成功!
為了提升銷售業績,就有必要加強銷售溝通,因而也就有必要降低心理習慣性防衛。作為優秀的銷售人員,必須懂得在適當的時候順應客戶的溝通風格;為了順應客戶的溝通風格,銷售人員首先必須調整自己的溝通風格。不過需要指出,這裡的調整風格,既不是違心順從,也不是耍滑頭欺騙他人,而是在圍繞促成銷售的核心原則下的靈活應對。
概括地說,銷售人員調整溝通風格的原則與技巧有: 1.感同身受,即站在客戶對方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也就是「同理心」,將心比心地換位思考,同時不斷地降低自己習慣性防衛的程度。
2.**遠矚,即具有前瞻性與創造性,為了加強溝通有效性,必須不斷學習與持續進步。 3.
隨機應變,即根據不同的溝通情境與溝通物件,採取不同的對策,正可謂「該出手時就出手。」 4.自我超越,即不僅要對自我的溝通風格及其行為有清楚的認識,而且還要不斷反思、評估並靈活調整自己的溝通風格,不斷適應風雲變幻的「溝通」場景
簡述價值鏈分析的基本內容價值鏈分析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按照價值活動的工藝程式,基本活動分為5個部分 內部後勤 生產作業 外部後勤 市場營銷和銷售 服務 輔助活動有3個部分 企業基礎設施 人力資源管理 技術開發 採購 由邁克爾 波特提出的 價值鏈分析法 把企業內外價值增加的活動分為基本活動和支援性活動,基本活動涉及企業生產 銷售 進料後勤 發貨後勤 售後...
分析企業的營運能力主要看什麼,分析企業營運能力的主要指標有哪些
主要是資產週轉率的指標,意思就是看你投入使用的資產能獲得多少收入即資產投入帶來的收入。如 流動資產週轉率,資產週轉率,存貨週轉率,應收賬款週轉率。都是用收入除以相關資產,看資產週轉幾次。分析企業營運能力的主要指標有哪些 一 應收賬款週轉率 應收賬款週轉率也稱應收賬款週轉次數,是一定時期內商品或產品主...
試分析企業價值評估與構成企業的各單項資產的簡單評估值加和之間的區別
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 評估物件的差別。企業評估的物件是按照特定生產工藝或經營目標有機組合在一起的資產綜合體,而構成企業的各個單項資產的簡單評估值加和,則是先將各個要素資產作為獨立的評估物件進行評估,再歸總求和 2 評估時所需要考慮的因素上的差異。企業評估是以企業的獲利能力作為核心的,圍繞著影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