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四季是根據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來劃分的。在四季的劃分中,以太陽在黃道上的視位置為依據,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為界限。但是,東西方各國在劃分四季時所採用的界限點是不完全相同的。
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強調四季的天文意義,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的。如春季立春為始點,太陽黃經為315°,春分為中點,立夏為終點,太陽黃經變為45°,太陽在黃道上執行了90°。
西方四季劃分更強調四季的氣候意義,是以二分二至日作為四季的起始點的,如春季以春分為起始點,以夏至為終止點。這種四季比我國劃分的四季分別遲了一個半月。
從天文意義上講,我國的以四立為劃分四季界限更為科學。
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都等於全年的平均值,具有從極大值(或極小值)向極小值(或極大值)過渡的典型特徵。因此,把春分作為春季的中點,和把秋分作為秋季的中點是非常合理的;夏季裡,晝最長,夜最短,太陽高度最大的是夏至那一天,該日地表獲得太陽能量是最多的。所以,夏至作為夏季的中點是很合理的;同理,冬至作為冬季的中點也是很科學的。
但是,從實際氣候上講,夏至並不是最熱的時候,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時候,氣溫高低的極值都要分別推遲1~2個月。我國有「熱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說法。因此,把夏至和冬至分別安排為夏季和冬季的開始日期,與實際氣候能更好地對應。
所以,西方四季劃分更能體現實際的氣候意義。
無論是我國的具有天文意義的四季劃分,還是西方具有氣候意義的四季劃分,都是天文上的劃分方法。這是因為,二分、二至和四立在天文上都有確切的含義,都是把全年分成大體相等的四個季節,每個季節三個月,太陽在黃道上執行90°。它們都不能反映各地氣候的實際情況。
通過這種方法劃分的季節,就是天文四季。
天文四季是半球統一的。在半球的範圍內,每個季節有統一的開始和結束的時刻,並且在半球範圍內,每一地點均存在著這四個季節,每個季節都是等長的。
為了準確地反映各地的實際氣候情況,劃分四季常採用氣候上的方法,例如,採用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並且規定:候平均氣溫大於或等於22℃的時期為夏季,小於或等於10℃的時期為冬季,介於10℃~22℃之間的為春季或秋季。
按此標準劃分四季,中緯地區季節與氣候相一致,低緯地區和極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溫度變化很不明顯。同時,在中緯地區,各季的長度也不一樣。這就是氣候四季。
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
天文四季具有理論意義,氣候四季具有實用價值。天文四季是氣候四季劃分的基礎。天文四季是半球統一的。
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氣候四季則是區域性區域(中緯地區)統一的。天文四季的劃分取決於天文現象的變化,氣候四季的劃分取決於氣溫的變化。無論哪個半球的哪個地點,都有等長的天文四季;而氣候四季則在同一地點也不一定等長。
這是天文四季和氣候四季的主要不同之處。
2樓:匿名使用者
由於地球是斜著身子繞太陽轉,所以,地球上有些地區終年太陽很高;有些地區一年中太陽總在天邊轉;也有一些地區,有時是受到太陽的直射,有時又受到太陽斜射,也就是說,這些地區在各個季節中接受到的太陽光熱是不一樣的。根據各地區接受太陽光熱的不同,地球上就劃分為熱帶,南、北溫帶,南、北寒帶;而溫帶中還出現了四季氣候的變化。雖然在天文上,世界各地都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節氣,但是實際上並不是所有地區一年之中都可以劃分四季的。
寒帶地區終年嚴寒,從無酷暑;熱帶地區則全年炎熱,沒有春秋,更沒有冬季;只有溫帶地區才能劃分出春夏秋冬四季。當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的時候,北半球的溫帶地區進入夏天,而南半球的溫帶地區卻開始了它的冬季;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的時候,南半球的溫帶地區到了夏天,而北半球溫帶地區卻正好是嚴寒的冬季;太陽直射赤道附近地區的時候,南北半球的溫帶地區則分別是春季和秋季。我國的大部分地區位於北溫帶和**帶北部,正是冬冷夏熱、四季分明的地區。
那麼,一年中的四季是怎樣劃分的呢?
劃分四季的方法有很多種:
我國古代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四季的開始。
在我國出版的日曆上,公元紀年的日期旁邊,還標著一種農曆,這種曆法也叫夏曆,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陰曆」。我國民間習慣上用農曆的月份來劃分四季:農曆一月到三月是春季,四月到六月是夏季,七月至九月是秋季,十月到十二月是冬季。
孩子們都盼著過「年」,這個「年」就是指農曆正月初一;這一天既是一年的頭一天,也是農曆季節劃分上春季的開始,所以**節。
在天文上,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為四季的開始。
氣象上,通常以陽曆的3月到5月為春季,6月到8月為夏季,9月到11月為秋季,12月到第二年的2月為冬季。
3樓:匿名使用者
說白了,就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春夏秋冬四季是怎麼劃分的?
4樓:了了兩釐
氣象學上有一個方法是把3月至5月劃為春季,6月至8月劃為夏季,9月至11月劃為秋季,12月至下一年2月劃為冬季。把1年平均分為四等分來劃分四季
每一季都是三個月,我國一般把3月至5月劃為春季,6月至8月劃為夏季,9月至11月劃為秋季,12月至下一年2月劃為冬季
5樓:海之聲荊門店
一年有12個月,每3個月一個季節。
6樓:匿名使用者
「那兩間都是飯廳,自己選一間吧。」
7樓:萏誓軝萇粩淪凰
其實又何必,定位三種方法是什麼?
始終活在自我的貪慾中,滿身銅臭,無感恩德馨之沐浴,豈能贏得世人之好評?
春夏秋冬四季如何劃分?
8樓:易書科技
四季是根據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來劃分的。在四季的劃分中,以太陽在黃道上的視位置為依據,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為界限。但是,東西方各國在劃分四季時所採用的界限點是不完全相同的。
春夏秋冬概述第一種分類法: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的。如春季立春為始點,太陽黃經為315度,春分為中點,立夏為終點,太陽黃經變為45度,太陽在黃道上執行了90度。
這是一種傳統的,常見的方法。
第二種分類法:天文學分類法(即西方分類法)四季劃分更強調四季的氣候意義,是以二分二至日作為四季的起始點的,如春季以春分為起始點,以夏至為終止點。這種四季比我國傳統劃分的四季分別遲了一個半月。
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都等於全年的平均值,具有從極大值(或極小值)向極小值(或極大值)過渡的典型特徵。因此,把春分作為春季的中點,和把秋分作為秋季的中點是非常合理的;夏季裡,晝最長,夜最短,太陽高度最大的是夏至那一天,該日地表獲得太陽能量是最多的。所以,夏至作為夏季的中點是很合理的;同理,冬至作為冬季的中點也是很科學的。
但是,從實際氣候上講,夏至並不是最熱的時候,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時候,氣溫高低的極值都要分別推遲1~2個月。我國有「熱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說法。因此,把夏至和冬至分別安排為夏季和冬季的開始日期,與實際氣候能更好地對應。
所以,西方四季劃分更能體現實際的氣候意義。
無論是我國的具有天文意義的四季劃分,還是西方具有氣候意義的四季劃分,都是天文上的劃分方法。這是因為,二分、二至和四立在天文上都有確切的含義,都是把全年分成大體相等的4個季節,每個季節3個月,太陽在黃道上執行90度。它們都不能反映各地氣候的實際情況。
通過這種方法劃分的季節,就是天文四季。
天文四季是半球統一的。在半球的範圍內,每個季節有統一的開始和結束的時刻,並且在半球範圍內,每一個地點均存在著這4個季節,每個季節都是等長的。
第三種分類法:為了準確地反映各地的實際氣候情況,劃分四季常採用氣候上的方法即近代學者張寶坤分類法,採用氣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並且規定:
氣候平均氣溫≥22℃的時期為夏季,平均氣溫≤10℃的時期為冬季,介於10℃~22℃的為春季或秋季。按此標準劃分四季,中緯地區季節與氣候相一致,低緯地區和極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溫度變化很不明顯。同時,在中緯地區,各季的長度也不一樣。
這就是氣候四季。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這種方法,可以結合各地的具體氣候、農業,故運用較多。
第四種分類法:氣候統計法,因為一般以1月份為最冷月,因此,春季為3、4、5月;夏季為6、7、8月;秋季為9、10、11月;冬季為12、1、2月。這種四季分類法,比較適用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
天文四季具有理論意義,氣候四季具有實用價值。天文四季是氣候四季劃分的基礎。天文四季是半球統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氣候四季則是區域性區域(中緯地區)統一的,天文四季的劃分取決於天文現象的變化,氣候四季的劃分取決於氣溫的變化。
無論哪個半球的哪個地點,都有等長的天文四季;而氣候四季則在同一地點也不一定等長。這是天文四季和氣候四季的主要不同之處。
春夏秋冬四季是怎麼劃分的
9樓:enjoy暖色舞步
一是節氣法。 天文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為四季的開始。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四季的開始。這都是以地球在軌道上的位置為標準的。
二是農曆法。農曆1月到3月是春季,4月到6月是夏季,7月到9月是秋季,10月到12月是冬季。
三是陽曆法。氣象學上通常以陽曆3月到5月為春季,6月到8月為夏季,9月到11月為秋季,12月到第2年的2月為冬季。
四是物候法。楊柳展葉,桃花綻蕊,春天來了;綠樹成蔭,赤日炎炎,夏天到了;果樹葉落,水清露寒,時序至秋;草衷花凋,北風怒號,歲月入冬。
科學的劃分方法是將第四種方法進行量化,它是用5天平均氣溫的高低作為劃分四季的指標: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下,稱為冬季,穩定在22℃以上,稱為夏季,穩定在10至22℃之間,就是春季或秋季。
10樓:匿名使用者
(1),四季是根據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來劃分的。在四季的劃分中,以太陽在黃道上的視位置為依據,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為界限。但是,東西方各國在劃分四季時所採用的界限點是不完全相同的。
(2),第一種分類法: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的。如春季立春為始點,太陽黃經為315°,春分為中點,立夏為終點,太陽黃經變為45°,太陽在黃道上執行了90°。
這是一種傳統的,常見的方法.
(3),第二種分類法:天文學分類法(即西方分類法)四季劃分更強調四季的氣候意義,是以二分二至日作為四季的起始點的,如春季以春分為起始點,以夏至為終止點。這種四季比我國傳統劃分的四季分別遲了一個半月。
(4)**:`1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都等於全年的平均值,具有從極大值(或極小值)向極小值(或極大值)過渡的典型特徵。因此,把春分作為春季的中點,和把秋分作為秋季的中點是非常合理的;夏季裡,晝最長,夜最短,太陽高度最大的是夏至那一天,該日地表獲得太陽能量是最多的。
所以,夏至作為夏季的中點是很合理的;同理,冬至作為冬季的中點也是很科學的。
但是,從實際氣候上講,夏至並不是最熱的時候,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時候,氣溫高低的極值都要分別推遲1~2個月。我國有「熱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說法。因此,把夏至和冬至分別安排為夏季和冬季的開始日期,與實際氣候能更好地對應。
所以,西方四季劃分更能體現實際的氣候意義。 無論是我國的具有天文意義的四季劃分,還是西方具有氣候意義的四季劃分,都是天文上的劃分方法。這是因為,二分、二至和四立在天文上都有確切的含義,都是把全年分成大體相等的四個季節,每個季節三個月,太陽在黃道上執行90°。
它們都不能反映各地氣候的實際情況。通過這種方法劃分的季節,就是天文四季。
天文四季是半球統一的。在半球的範圍內,每個季節有統一的開始和結束的時刻,並且在半球範圍內,每一地點均存在著這四個季節,每個季節都是等長的。
(5),第三種分類法:為了準確地反映各地的實際氣候情況,劃分四季常採用氣候上的方法既近代學者張寶坤分類法,採用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並且規定:
候平均氣溫大於或等於22℃的時期為夏季,小於或等於10℃的時期為冬季,介於10℃~22℃之間的為春季或秋季。按此標準劃分四季,中緯地區季節與氣候相一致,低緯地區和極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溫度變化很不明顯。同時,在中緯地區,各季的長度也不一樣。
這就是氣候四季。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這種方法,可以結合各地的具體氣候,農業,故運用較多.
(6),第四種分類法:氣候統計法,因為一般以1月份為最冷月,因此,春季,為3,4,5月.夏季,為6,7,8月.秋季,為9,10,11月.冬季,為12,1,2月.這種四季分類法,比較適用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
(7),天文四季具有理論意義,氣候四季具有實用價值。天文四季是氣候四季劃分的基礎。天文四季是半球統一的。
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氣候四季則是區域性區域(中緯地區)統一的。天文四季的劃分取決於天文現象的變化,氣候四季的劃分取決於氣溫的變化。無論哪個半球的哪個地點,都有等長的天文四季;而氣候四季則在同一地點也不一定等長。
這是天文四季和氣候四季的主要不同之處。
春夏秋冬四季中什麼花最香,春夏秋冬四季開什麼花。各3種花名
春蘭 夏荷 秋菊 冬梅 春夏秋冬四季開什麼花。各3種花名 春季 紫羅蘭,三色中,牡丹,鬱金香 夏季 扶桑花,荷花,鳳仙花 秋天 秋海棠,紅掌,蝴蝶蘭 冬天 梅花,山茶花,馬蹄蓮 春夏秋冬的代表是 蘭 荷 菊 梅 其它的還有 春天開的花 桃花 梨花 杜鵑 櫻花 山茶花 迎春花 油菜花 夏天開的花 茉莉...
為什麼會有春夏秋冬四季為什麼會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地球繞太陽公轉,同時地球的自轉軸有一個23度27分的傾角。當北半球接受太陽光的直射而處在盛夏時,南半球則面對太陽光的斜照而正值隆冬。北半球的春天又對應著南半球的秋天,兩半球得到了同樣多的陽光。這便是四季的由來 在世界各地,不但有晝夜交替現象,而且有四季變化現象,並且南北半球的四季變化剛好相反。當我們...
為什麼會有春夏秋冬四季
這主要與地球公轉有關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速度為每秒30公里,繞太陽一週需要365天5時48分46秒。也就是一年,天文學上稱之為迴歸年。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一個橢圓,它的長直徑和短直徑相差不大,可近似為正圓。太陽就在這個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而焦點是不在橢圓中心的,因此地球離太陽的距離,就有時會近一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