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樊廣中
對於歷史,我想說的是:關鍵在平時,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尤其對考小綜合或大綜合的同學來說,平時的基礎是決定勝敗的關鍵。
我自己就曾經吃過這樣的虧。教我歷史的魏獻策老師是一位非常盡職盡責的好老師。他的課彷彿有一種魔力能把你緊緊地吸引住,浩浩歷史長河在他的講解下彷彿一下子就與我們拉近了。
更重要的是,他總能引導我們透過紛繁複雜的歷史現象去思考它們背後的聯絡與實質。這是學習歷史的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導下,高一時我的歷史學得很順利。
也許是讓勝利衝昏了頭腦,高二時我開始偷懶了,不再注重基礎知識的及時掌握。只是到了考試前才臨時背一背。到高三下學期總複習時,我才發現自己是多麼愚蠢。
高一的知識由於有紮實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費多少力就能輕鬆地回憶起全部內容。而高二的課文我即使讀了好幾遍還是有忘的可能。我這才知道為什麼老師總讓我們「抓基礎、重平時」。
高中歷史的學習與初中完全不同,並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解決問題的。高中歷史更需要的還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複習一次,每個月再總複習一次。
複習時關鍵是要反覆地看書,在反覆中提高。書才是最根本的。離開書本談能力是不現實的。
在讀每一節的內容時,要想想在一個歷史事件之前之後都發生了些什麼事,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內在的聯絡,能夠說明什麼歷史道理。也可進行歷史事件間的橫向縱向的比較。例如,某兩場政變或兩種政策之間有什麼異同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異同,說明了什麼。
分析異同點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從背景、性質、影響等幾個固定的版塊去想。有的書上說,要把歷史學成「立體」的。我想,所謂的「立體」,大概也就是這種橫向與縱向的聯絡吧。
經常這樣思考,對不同的歷史現象,我們就可以較準確地分析出它們的實質,無論碰到什麼題都能迎刃而解。這是讀書時要注意的問題。書本決不僅僅是讀過即可的,光記住一些時間、地點、事件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歷史思維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後的東西。
相信你不久就會發現,歷史是越讀越有味的。
其次,做題當然也很重要。做題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再回顧再思考的過程。現在的歷史題,單純考知識本身的已經很少了。
往往都是考你對某一事件的分析。這就需要用到讀書時積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選擇題時,常常碰到一些諸如問「根本原因」、「實質」之類的問題,這通常要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方面去分析。
只要是有關於這幾方面的選項,一般來說就是正確的。再如「直接」與「間接」這樣的問題,在我看來,其實也很簡單。答「直接」時,你就讓頭腦變簡單些,一開始想到什麼就是什麼,完全不必拐什麼彎。
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歸入「間接」那部分去了。
至於問答題,則更需要你的思考與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題目是你曾經見過的,更不必費心去背某道題,只要掌握了方法,問答題也是很好解決的。首先是分析。
通過回想老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的介紹,儘量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不要擔心想太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的。更何況現在的考試一再強調「要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要有創新,有自己的觀點」,所以你就要儘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達。最好是分條闡述,一點寫一兩行,不必太嗦,關鍵是把要點寫出,因為評卷時也是按點給分的,寫得太多,一個要點繞了好幾個彎才講完,不僅會喧賓奪主,使老師因找不到要點而扣分,還會浪費許多時間,以致來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條時也有一個技巧,即根據所給的分數決定要分幾條。
一般一個要點是兩到三分,如果一道題是八分,那麼很可能它的要點就有四個。用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減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實在想不出還要答些什麼,也要儘可能寫滿那個推算出的條數。同時,還要注意序列號的安排。
大點小點用不同的序列號標出,就會顯得層次分明,邏輯性強,這樣也就不容易丟分。最後,字跡一定要工整。想想看,一個老師要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改完那麼多的試卷,如果字跡潦草,有哪個閱卷老師會有好心情給你高分呢?
最後,多與老師同學交流對學習歷史也很有幫助。一個人無論怎樣細心都會有疏忽的地方,通過與同學交流筆記、與老師**習題,往往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也可讀一讀像《歷史學習》這樣的雜誌,瞭解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東西,提高自己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對解題很有幫助。
到高三下學期的時候,要爭取每天都花一至兩個小時在歷史上。因為歷史有一個特點,容易忘。今天記得滾瓜爛熟的東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所以複習歷史更要注意計劃性。除了跟上老師的複習進度外,自己還應有自己的計劃,給自己定一個時間表,哪段時間複習哪段內容,注意科學合理,確保能夠按時完成。可以雙條線同時進行。
一條是老師的,一條是你自己的。例如老師在複習世界史,你掌握好世界史的同時,還可再看看中國史。不僅記住了更多的內容,還有利於進行中外比較,使自己對高中三年的歷史知識有一個總體上的把握,效果要比單獨複習世界史好上幾倍。
另外,專題複習也很重要。可以幫助你掌握好歷史線索,可以深入地研究一些歷史規律之類的東西,增加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其實,歷史是一門很有意思的科目,不用擔心學不好它,只要肯用心,掌握方法之後,歷史會變得很簡單了。
2樓:勿傷
背下來,多看書,學會把它們聯絡起來,最主要的還是興趣
3樓:匿名使用者
熟能生巧,還有就是把時間串起來一起記憶
怎樣學習高中的中國古代史?
4樓:匿名使用者
你可以bai
自己把中國古代du史分成幾個段落
比如原始
zhi社會dao
,奴隸社會夏商版一個,春秋戰國一個,秦漢一權個,三國兩晉南北朝一個......
把他們分開,小一些,然後分段記能好一些。
分段後在把每一段的總結一下,列在紙上,政治一份,經濟一份,社會文化一份。
然後把紙條隨身攜帶,沒事的時候就掏出來看看。看的多了不用背,自然就在腦子裡了
記得要多複習,不要記住了就不看了,那樣時間長了就會前功盡棄了
再者可以看一些感興趣的歷史**,不過不要相信野史,還有注意重點是課本,不是**,那只是輔助的,還有百家講壇,不錯,我經常看,特別是易中天品三國,可以看看
最後祝你學習愉快!
5樓:李沛瑾
看百家講壇就不錯,在看一些歷史人物的傳記,看一些不違背歷史有很有趣的歷史著作,想(明朝那些事兒)
6樓:匿名使用者
把初中 和高中的歷史書看一遍 大概的歷史 和年代都很清楚老 注意要看文科的歷史書
7樓:暢暢貓
是啊,學習首先要感興趣才學的好~~多看點其他書吧
8樓:糖味果果
我覺得,首先
bai就要背書du即使再出
題,zhi答案都要歸結到
dao書上,但可以回改變一下背書的方法,不要死答記硬背,又累有無效!當掌握了書上的只是後就做題,鞏固紮實一下!!
還有考試之前的臨陣磨槍是沒用的,什麼都是靠積累的!!當然什麼都是考題堆出來的,多做題!呵呵!
我有一部電視劇,你看看《恰同學少年》
祝你取得好成績!!
9樓:匿名使用者
當時我是自己作了個時代表,將每個朝代的事件,發明,人物等重點一一列舉,這樣可以一目瞭然,到時複習也很容易了
中國古代史的歷史潮流是什麼,中國古代史的歷史潮流是什麼?
1.君權不斷提升,相權不斷削弱,直至明初廢相。2.地方權力不斷削弱,權力不斷加強 3.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主要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當然現代局勢是不怎麼可能改變。古代大抵也就這樣。畢竟統治者不可能每一代都是符合人們心中的意願的 朝代的更替,集權不斷加強,相權削弱,重農抑商 這可以用幾個史觀來看待這個...
中國古代史中的夏朝,中國古代史中的夏朝
你好!據歷史考證,夏朝是處於奴隸社會,而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之後,因為新石器時代大概在一萬年前,因此,夏朝是在新石器時代之後。具體資料如下 夏朝 公元前 2033 至 公元前 1562 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十六世紀,是中國第一個王朝 夏王朝時期。標誌著中國若干萬年的原始社會基本結束,數千年的階級...
用時間軸整理中國古代史從秦到清,中國古代史,從夏朝到清朝的所有朝代順序表
1 秦朝 公 元前221年 公元前206年 2 西漢 公元前202年 公元8年 公元9年滅亡 3 新朝 公元9年 公元23年 4 東漢 公元25年 公元220年 5 三國 公元220年 公元280年 6 魏國 公元220年 公元265年 7 蜀國 公元221年 公元263年 8 吳國 公元22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