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予意在山水
竇皇后(約569年—約613年),諡稱太穆皇后,是定州總管神武公竇毅與北周武帝姐姐襄陽長公主的女兒。
據說這位太穆皇后生來不凡,剛出孃胎頭髮就長過頸項,三歲時這頭髮就已經與她的身高一樣長短了。周武帝對這位外甥女非常喜愛,自幼就將她養在宮中。她對舅舅北周武帝與皇后突厥公主夫妻失和的狀態非常擔心,勸周武帝說:
「四邊未靜,突厥尚強,願舅抑情撫慰,以蒼生為念。但須突厥之助,則江南、關東不能為患矣!」這時竇氏可能只有六七歲年紀,能有如此見解,頓時語驚四座。
周武帝第一個正色以對,立即接納小甥女的進諫,從此對阿史那皇后態度大為轉變。
隋文帝受北周禪,竇氏大哭道:「恨我不為男,以救舅氏之難。」竇毅與襄陽長公主忙掩其口說:
「汝勿妄言,滅吾族矣!」竇毅對妻子襄陽長公主提出要求:「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許人,當為求賢夫。
」——經過廣泛而苛刻的「比武招親」,最終「雀屏中選」的東床快婿也非尋常人,乃是未來的唐高祖李淵。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平陽公主都是她的親生子女。
隋大業年間,在涿郡去世,時年四十五歲。唐朝建立後,竇氏追封為皇后;唐高宗上元元年八月時,上尊號為太穆順聖皇后。
2樓:媚林秋桐
竇氏,名字沒有記載!
李世民的母親叫什麼名字,她有什麼事蹟嗎?
3樓:匿名使用者
高祖太穆皇后竇氏是李世民的生母
相關的事蹟在舊唐書後妃傳裡面有,我也不知道你看不看得懂:
高祖太穆皇后竇氏,京兆始平人,隋定州總管、神武公毅之女也。後母,周
武帝姊襄陽長公主。後生而發垂過頸,三歲與身齊。周武帝特愛重之,養於宮中。
時武帝納突厥女為後,無寵,後尚幼,竊言於帝曰:「四邊未靜,突厥尚強,願
舅抑情撫慰,以蒼生為念。但須突厥之助,則江南、關東不能為患矣。」武帝深
納之。毅聞之,謂長公主曰:「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許人,當為求賢夫。」
乃於門屏畫二孔雀,諸公子有求婚者,輒與兩箭射之,潛約中目者許之。前後數
十輩莫能中,高祖後至,兩發各中一目。毅大悅,遂歸於我帝。及周武帝崩,後
追思如喪所生。隋文帝受禪,後聞而流涕,自投於床曰:「恨我不為男,以救舅
氏之難。」毅與長公主遽掩口曰:「汝勿妄言,滅吾族矣!」
後事元貞太后,以孝聞。太后素有羸疾,時或危篤。諸姒以太后性嚴懼譴,
皆稱疾而退,惟後晝夜扶侍,不**履者,動淹旬月焉。善書學,類高祖之書,
人不能辨。工篇章,而好存規戒。大業中,高祖為扶風太守,有駿馬數匹。常言
於高祖曰:「上好鷹愛馬,公之所知,此堪進御,不可久留,人或言者,必為身
累,願熟思之。」高祖未決,竟以此獲譴。未幾,後崩於涿郡,時年四十五。高
祖追思後言,方為自安之計,數求鷹犬以進之,俄而擢拜將軍,因流涕謂諸子曰:
「我早從汝母之言,居此官久矣。」初葬壽安陵,後祔葬獻陵。上元元年八月,
改上尊號曰太穆順聖皇后。
4樓:雙語不怕
李世民的母親竇氏,出身官宦之間,竇氏的父親叫竇毅,是定州總管,封爵神武公,娶的是周武帝姐姐襄陽長公主。竇氏出生以後,因為周武帝很喜歡,就養在宮中。周武帝時的北周,已經有了統一北齊的實力,但是事奉突厥卻十分謹慎。
周武帝就迎娶了突厥公主為皇后。這種政治婚姻當然沒有感情基礎,所以周武帝並不喜歡這個突厥皇后,日常生活中的夫妻關係大約也很冷淡。這一點被小小年紀的竇氏看在眼裡,她對舅舅周武帝說:
現在中國還沒有統一,突厥還很強大,舅舅應該抑制自己的情感,好好對待突厥皇后,只要突厥配合,江南和北齊就容易對付了,統一大業也容易實現。她的童言無忌,顯示出超常的政治智慧。
如果是大人,看到這一點並不困難,難的是無法跟皇帝說。而竇氏一個小女孩,竟然說出這番深明大義的話,證明她是一位很早熟的政治女性。周武帝一代梟雄,聽了這話,如雷貫耳,乖乖地聽從了小外甥女的指點。
這件事證明李世民的母親竇氏是一位善於政治思考的女性。無論什麼時代,只有大人物才會運用這樣的大思維。這麼小的孩子,就有這麼高的見解,表明她的政治智慧很早熟。
一定是後宮的特殊環境培養了竇氏的政治智慧。為什麼說李世民的家族是一個政治世家呢?請看他的父親,他的爺爺,他的曾祖父,現在還有他的母親,全是政治人物。
這是李世民成長的最重要的家庭背景。
高祖太穆皇后竇氏,京兆始平人,隋定州總管、神武公毅之女也。後母,周
武帝姊襄陽長公主。後生而發垂過頸,三歲與身齊。周武帝特愛重之,養於宮中。
時武帝納突厥女為後,無寵,後尚幼,竊言於帝曰:「四邊未靜,突厥尚強,願
舅抑情撫慰,以蒼生為念。但須突厥之助,則江南、關東不能為患矣。」武帝深
納之。毅聞之,謂長公主曰:「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許人,當為求賢夫。」
乃於門屏畫二孔雀,諸公子有求婚者,輒與兩箭射之,潛約中目者許之。前後數
十輩莫能中,高祖後至,兩發各中一目。毅大悅,遂歸於我帝。及周武帝崩,後
追思如喪所生。隋文帝受禪,後聞而流涕,自投於床曰:「恨我不為男,以救舅
氏之難。」毅與長公主遽掩口曰:「汝勿妄言,滅吾族矣!」
後事元貞太后,以孝聞。太后素有羸疾,時或危篤。諸姒以太后性嚴懼譴,
皆稱疾而退,惟後晝夜扶侍,不**履者,動淹旬月焉。善書學,類高祖之書,
人不能辨。工篇章,而好存規戒。大業中,高祖為扶風太守,有駿馬數匹。常言
於高祖曰:「上好鷹愛馬,公之所知,此堪進御,不可久留,人或言者,必為身
累,願熟思之。」高祖未決,竟以此獲譴。未幾,後崩於涿郡,時年四十五。高
祖追思後言,方為自安之計,數求鷹犬以進之,俄而擢拜將軍,因流涕謂諸子曰:
「我早從汝母之言,居此官久矣。」初葬壽安陵,後祔葬獻陵。上元元年八月,
改上尊號曰太穆順聖皇后。
5樓:匿名使用者
世民的母親竇氏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陽長公主的女兒
竇氏父親竇毅,為定州總管,封爵神武公,娶的是周武帝姐姐襄陽長公主。竇氏出生以後,因為周武帝很喜歡,就養在宮中。周武帝時的北周,已經有了統一北齊的實力,但是事奉突厥卻十分謹慎。
周武帝就迎娶了突厥公主為皇后。這種政治婚姻當然沒有感情基礎,所以周武帝並不喜歡這個突厥皇后,日常生活中的夫妻關係大約也很冷淡。這一點被小小年紀的竇氏看在眼裡,她對舅舅周武帝說:
現在中國還沒有統一,突厥還很強大,舅舅應該抑制自己的情感,好好對待突厥皇后,只要突厥配合,江南和北齊就容易對付了,統一大業也容易實現。她的童言無忌,顯示出超常的政治智慧。
如果是大人,看到這一點並不困難,難的是無法跟皇帝說。而竇氏一個小女孩,竟然說出這番深明大義的話,證明她是一位很早熟的政治女性。周武帝一代梟雄,聽了這話,如雷貫耳,乖乖地聽從了小外甥女的指點。
這件事證明李世民的母親竇氏是一位善於政治思考的女性。無論什麼時代,只有大人物才會運用這樣的大思維。這麼小的孩子,就有這麼高的見解,表明她的政治智慧很早熟。
一定是後宮的特殊環境培養了竇氏的政治智慧。為什麼說李世民的家族是一個政治世家呢?請看他的父親,他的爺爺,他的曾祖父,現在還有他的母親,全是政治人物。
這是李世民成長的最重要的家庭背景。
楊堅是篡奪北周政權而建立隋朝的,竇氏聽說楊堅稱帝的訊息,眼淚噴湧而出,一頭撲到床上,發狠說:「只恨我不是男兒,不能拯救舅舅家。」他父親竇毅趕快來捂她的嘴,低聲說:
不要亂說,這是會被族滅的啊。這件事證明了竇氏的膽識。有見識,還要有膽識,才是政治人才的標誌。
6樓:匿名使用者
他的妻子竇氏也是隋朝貴族出身,是北周武帝的外甥女。
很煩的,說不請,自己去看唐史並不如煙
7樓:匿名使用者
唐太宗李世民於公元598出生於武功這個地方(不知道現在在**)。他的名字取自「濟世安民」中的世和民兩個字,可見他一出生就被家族賦予了厚望。李世民出生在一個顯赫的家庭,他父親七歲的時候就領了唐國公(最高的爵位),成為當時8個支撐國家的望族之一。
談到李世民的家庭,不得不提起她的母親竇氏,那可以是女中翹楚。據說她母親很小的時候,當時的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他的舅舅,覺得她很聰慧,就把她帶到宮中撫養。因此她很小的時候就在耳濡目染了很多宮廷事情,也鍛鍊了一番政治智慧。
有一個故事這麼說的,當時宇文邕的皇后是突厥人,那是宇文邕為了拉攏北方強大的突厥勢力而做的政治聯姻。也就是政治聯姻的緣故(也有可能是文化差異,沒看到中西方婚姻的離婚率很高嗎),宇文邕對他的這個皇后沒有什麼感情,表現的很冷淡。大臣們看到這一點就很著急。
因為當時突厥對北周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而宇文邕對待皇后的態度,被外人看來也是北周對突厥的態度(皇帝也不好當啊),對他們的政治同盟關係是非常不利的。但是這個又是皇帝自己家的事情,皇帝的私事,大臣怎麼敢說:「皇帝請對你皇后好一些,多多去皇后那裡,陪她過夜?
不要因為你對皇后的態度,影響了突厥對我們的態度」。竇氏則敏銳的發現了這個問題,她就勸誡她舅舅說你應該多陪陪皇后。宇文邕也是聰明人,馬上就醒悟了,我娶她過來不就是為了加強兩國關係嘛?
我現在怎麼忘了。於是他就去耐性的去陪皇后,安撫皇后。而竇氏當時敢說出這句話來的時候,也就不到七歲。
當時的叫長孫晟的大臣聽到了這個故事,讚歎不已,跟他的弟弟說:「這個女子這麼不凡,她當來的兒子必然是大器,我們應該和他們聯姻,把女兒嫁過去」。後來,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就是這麼娶過來的(指腹為婚嘛)。
宇文邕死的比較早,他的子孫即位之後,不理政事,荒淫無道,大權逐漸的掌握到楊堅的手上。楊堅大權在握,在覺得時機成熟的時候,就逼迫北周皇帝禪位給他,後來為了免除後患,斬草除根,把皇族的後裔也殺的七七八八。跟宇文邕很有感情的竇氏聽了之後非常氣憤,都到床下哭到:
「恨自己不是男兒,不能為舅舅報仇。」他的父親趕快把她的嘴巴捂上說「這句話可不能亂說的。給別人聽到可是要殺頭的。
」當時竇氏的英傑豪氣可見一斑。慢慢的,竇氏到了成親的年齡了,長的非常美麗大方,在加上自己家族的背景,四方慕名來求婚的人非常多,每天來家裡的求親者都絡繹不絕。他們家就擺出一個屏風放到庭院,上面畫著兩個非常漂亮的孔雀,對來的賓客說,誰可以從門口射箭射中兩個孔雀的眼睛,才可以進去。
於是,應聘者就站在門口射箭,眼睛沒有射到,那兩個孔雀倒是慘了,射的萬劍穿身(罪過罪過)。李淵最後一個人來,拿起弓箭,唰唰兩下,孔雀就瞎了,真是技驚四座,媳婦兒也就這樣取到了。孔雀中選成語來由也是如此。
說到這個故事,我琢磨者背後應該還有其他故事。如果單純論射箭,那麼軍中的類似養由其的士兵肯定不少,射中眼睛應該問題不大,怎麼沒有見他們來射箭?可見,在射箭這關之前,應該有一個初試,入選的人應該都是要麼就是家族顯赫,要麼學識飽滿。
而竇氏出這道題,也許能入她法眼是是那入能為相,出則為將的人,而不是那些文縐縐的達官子弟們。而只有這樣文武雙全的人才能在當時天下未定的亂世中發出耀眼的光芒吧。(看來文武雙修真的很難,話說許邵對曹操的評價就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歷史如此的相似)。
李淵後面的成功跟竇氏也有莫大的關係。竇氏取回來之後,生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四個兒子分別為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各個都是人中俊傑,能文能武。
當時隋煬帝雖然吃喝玩樂,荒淫無道,但是還是有一定的政治智慧的。他看到李淵名望很高,而且當時民間謠傳姓李的將取代姓楊,因此很忌憚他。李淵臉上很早就出現皺紋,隋煬帝就抓住這一點,有一次,他當著大家的面,嘲笑李淵是婆婆臉。
如果是平時私下大家互相開玩笑還無所謂,而這次隋煬帝在文武百官面前公然嘲笑他,明擺的就是拂他的臉,降低他的威望。李淵很鬱悶,回到家裡悶悶不樂,竇氏聽到之後,過來恭喜他說,皇帝說你婆婆臉。婆婆是什麼,不就是一個家族大堂的堂主嘛?
說明你以後就是唐主啊。李淵一聽,轉憂為喜,很是高興。再有,李淵作為一個習武的人,也非常喜歡飛鷹犬馬,有空和大家圍場狩獵,好不快活。
有次,好不容易找到幾匹非常好的駿馬,愛不釋手,每天騎著馬得意洋洋。竇氏知道之後,非常擔憂,說「你也知道隋煬帝也是非常喜歡駿馬的人,你現在有了這麼幾匹的好馬,即使在隋煬帝的馬廄裡面也找不到幾匹。你應該給把這些馬儘早進貢給隋煬帝,否則皇帝會嫉妒的。
」李淵當時沒有聽進去,後來果真,隋煬帝故意找些藉口找碴來了。李淵只有硬著頭皮把馬給送出去才平息了事。後來,李淵就四處找好的飛鷹犬馬,送給隋煬帝,隋煬帝很高興,就封李淵做了大將軍。
那個時侯,竇氏已經去世了,在家宴慶賀的時候,李淵給自己的兒子感嘆到:「如果我早聽你媽媽的話,這個職位早就是我的了。」說完淚流滿面,泣不成音,這也是李淵對韶華早逝的竇氏深切追憶吧。
後來李淵登位後,追封竇氏為皇后,並從此不再封皇后。
李世民的年號是什麼,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年號是什麼
李世民年號 貞觀。唐太宗李世民 公元598年1月28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 生於武功之別館,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 戰略家 軍事家 詩人。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 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
唐朝李世民老家在哪裡,唐太宗李世民老家是那裡的
唐朝李世民老家在隴西成紀。李世民於公元598年 隋文帝開皇十七年 農曆十二月戊午日 一說公元599年,開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 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別館,父親是時任隋朝 的李淵,母親是北周皇族竇氏。李世民4歲的時候,家裡來了一位自稱會相面的書生,對其父李淵說 您是貴人,而且您有貴子。當見到李世民時,書生竟...
李世民之後的皇帝是誰,唐太宗李世民之後的皇帝是誰
唐高宗李治 628 683年 就是武則天的老公。武則天 624年 705年 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唐睿宗李旦 662年 716年 唐中宗李顯 656 710年 少帝 或者 殤帝 李重茂,在位1個月 唐玄宗李隆基 685年 762年 唐肅宗李亨 711年 762年 唐代宗李豫 726年 77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