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川田家末句賞析

2021-03-07 20:36:58 字數 1469 閱讀 7787

1樓:匿名使用者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羨慕

?我不禁悵然地吟起《式微》。

夕陽西下、夜幕將臨之際,詩人面對一幅恬然自樂的田家晚歸圖,油然而生羨慕之情。詩的核心是一個「歸」字。

詩人一開頭,首先描寫夕陽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蒼茫的濃烈氣氛,作為總背景,統攝全篇。接著,詩人一筆就落到「歸」字上,描繪了牛羊徐徐歸村的情景,使人很自然地聯想起《詩經》裡的幾句詩:「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詩人痴情地目送牛羊歸村,直至沒入深巷。就在這時,詩人看到了更為動人的情景:

柴門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著柺杖,正迎候著放牧歸來的小孩。這種樸素的散發著泥土芬芳的深情,感染了詩人,似乎也分享到了牧童歸家的樂趣。頓時間,他感到這田野上的一切生命,在這黃昏時節,似乎都在思歸。

不是嗎?麥地裡的野雞叫得多動情啊,那是在呼喚自己的配偶呢;桑林裡的桑葉已所剩無幾,蠶兒開始吐絲作繭,營就自己的安樂窩,找到自己的歸宿了。田野上,農夫們三三兩兩,扛著鋤頭下地歸來,在田間小道上偶然相遇,親切絮語,簡直有點樂而忘歸呢。

詩人目睹這一切,聯想到自己的處境和身世,十分感慨。自開元二十五年(737)宰相張九齡被排擠出朝廷之後,王維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進退兩難。在這種心緒下他來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歸,唯獨自己尚旁徨中路,怎能不既羨慕又惆悵?

所以詩人感慨系之地說:「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其實,農夫們並不閒逸。

但詩人覺得和自己擔驚受怕的官場生活相比,農夫們安然得多,自在得多,故有閒逸之感。《式微》是《詩經·邶風》中的一篇,詩中反覆詠歎:「式微,式微,胡不歸?

」詩人藉以抒發自己急欲歸隱田園的心情,不僅在意境上與首句「斜陽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內容上也落在「歸」字上,使寫景與抒情契合無間,渾然一體,畫龍點睛式地揭示了主題。讀完這最後一句,才恍然大悟:前面寫了那麼多的「歸」,實際上都是反襯,以人皆有所歸,反襯自己獨無所歸;以人皆歸得及時、親切、愜意,反襯自己歸隱太遲以及自己混跡官場的孤單、苦悶。

這最後一句是全詩的重心和靈魂。如果以為詩人的本意就在於完成那幅田家晚歸圖,這就失之於膚淺了。全詩不事雕繪,純用白描,自然清新,詩意盎然。

2樓:匿名使用者

本詩純用白描,不加雕琢,樸素清新。一切看似作者將所見隨手入詩,實則經過認真選擇,如「野老倚仗」,極為傳神,「田夫荷鋤」,又頗有代表性。前八句描繪,為最後兩句蓄足了勢,使最後作者發出的感慨更為深沉。

最後兩句,沒有藉助任何景物,而是對上述景物所觸發的情感進行了直接地抒發和表達,這種情感在這兩句中充分地表達了出來。「即此羨閒逸」,這一句本身就在告訴我們詩人站出來了,而且很明確地說自己羨慕這種閒逸的生活,但詩人又不能實現這種過閒適生活的願望,所以只能「悵然吟式微」。「式微」語出《詩經·邶風》「式微式微,胡不歸」。

「式」是句首發語詞。「微」有多種解釋,一說「猶衰,再言之衰之甚也」,就是指每況愈下;一說指天黑,在這裡這兩種解釋都講得通。可以認為作者在說自己境況越來越不好,想辭官歸隱,也可以認為是天黑了,與前文斜陽相照,又有幽隱曖昧之意。

總之,是表達了一種欲求而不得的心緒。

王維《渭川田家》後兩句的用了什麼手法有什麼作用,表達了什麼感情

後兩句用典表現了農村平靜閒適 悠閒可愛的生活。這種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家生活圖景也是作者當時心境的反映,反映了他對官場生活的厭惡。王維的渭川田家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思想感情呢?表現手法?詩歌傳統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我覺得這首詩用到了賦和興。一開始那些都是陳述田家生活麼,日暮西斜,牛羊歸家,親人 老婆...

渭川田家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人生追求

渭川田家 是王維一首經典的田園詩,描繪的是春末夏初渭水邊上農村夕歸景緻,以人皆有所歸,反襯自己獨無所歸 以人皆歸得及時 親切 愜意,反襯自己歸隱太遲,以及自己混跡官場的孤單 苦悶。詩人藉此抒發自己歸隱田園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嚮往安逸幽靜的情懷。渭川田家 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描寫的是初夏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