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犯天下之不韙。
明末清初·顧炎武《日知錄·正始》。韙(wěi偉):是,對(常和否定詞連用)。
本句大意是:不顧廣大民眾的極力反對,公然去幹罪惡極大的事。此句又作「冒天下之大不韙」.見《左傳·隱公十一年》:
「君子是以知息之將亡也。……犯**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意思是:
君子所以知道息國將要滅亡……是因為它犯了五大「不韙」擊攻打別國,喪失軍隊打敗仗,不是應該的嗎?~可用於譴責嚴重損害民眾利益的人,也可用來說明敵人犯了天大的錯誤。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 顧炎武 《日知錄·正始》
一為不善,眾美皆亡。 壞事名言
陳壽《三國志》卷59,吳主五子傳一旦做了一件壞事,做過的所有好事將化為烏有。
西晉史學家 陳壽 《三國志》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四回。不出門:傳播不到門外去。
惡事:壞事,見不得人的事。這兩句大意是:
好事不容易傳出去,壞事傳得很快很廣。這是由人們一種很奇特的心理現象造成的一種很奇特的社會現象,往往好事不易引起人們的注意,而壞事卻一傳十,十人傳百,在不知不覺中傳得很快很遠。這兩句多用來形容壞事很容易被人們知道,含有警戒之意,也可單用「惡事傳千里」。
2樓:淚海之都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形容事物不是完美的,總會有缺漏的成語或是名言警句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釋義:再甘甜的瓜,瓜蒂都是苦的,天下的事物沒有十全十美的。說明任何事物沒有十全十美的道理。
同: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也 。意思:甜瓜之蒂味苦,比喻天下之事不可能十全十美。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釋義:短:不足;長:
有餘。比喻人都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沒有一個人全是優點,也沒有人全是缺點。出處:
戰國·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釋義:詩句表現了詞人曠達的胸懷。它說明離別等令人傷心、無奈的事總是難免的,世事往往有缺憾的道理。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釋義:足赤:足金,純金。
沒有純而又純的金子。比喻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完人:
完美的人,沒有一點缺點的人。也比喻不能要求一個人沒有一點缺點錯誤。出處:
宋·戴復古《寄興》:「**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願老君家。」
4樓:民生為本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解釋】足赤:足金,純金。沒有純而又純的金子。比喻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完人:完美的人,沒有一點缺點的人。也比喻不能要求一個人沒有一點缺點錯誤。
【出處】宋·戴復古《寄興》:「**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願老君家。」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長處和短處。
出自《楚辭·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論》:
「鄙語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白起 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 應侯 。」
有沒有勸誡人們不要大喜大悲的詞句或者成語
5樓:匿名使用者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6樓:微笑聽心碎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故字開頭的詩句或名言或警句或成語或一些句子
故故人一別幾時見,春草還從舊處生。顧況 贈遠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步自封 故弄玄虛 故態復萌 故地重遊 故宮禾黍 新新陳代謝 新仇舊恨 新愁舊恨 新發於硎 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婚燕爾 新來乍到 新亭對泣 新鮮血液 新硎初試 新春伊始 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
以貸字開頭的成語,以“貸”字開頭的成語或四字詞語
告貸無門 告貸 向別人借錢。想借錢但沒有地主借。指生活陷入困境。借貸無門 借貸 借錢。沒有地方借錢。嚴懲不貸 懲 處罰 貸 寬容。嚴厲懲罰,絕不寬恕。責無旁貸 貸 推卸。自己應盡的責任,不能推卸給旁人。百不一貸 猶言無一寬免。帶貸字的只有這四個成語 責無旁貸 嚴懲不貸 借貸無門 告貸無門沒有貸字開頭...
以張開頭的詞語或成語,可以當名字用
張大其辭 張徨失措 張狂妄行 張袂成帷 張冠李戴 張袂成陰 張皇幽眇 張慌失措 張三呂四 張本繼末 張惶失措 張王趙李 張眉努眼 張眉張眼 張嘴結舌 張三李四 張脣植髭 張甲李乙 張皇其事 張脈僨興 張皇失措 張燈結綵 張大其詞 張揚其事 張牙切齒 張口結舌 張嘴撟舌 張良借箸 張燈結采 張眼露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