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狀元,榜眼

2021-03-08 20:28:57 字數 6690 閱讀 3551

1樓:匿名使用者

1、秀才

秀才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漢武帝改革選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舉人才,即為察舉。

元封四年,命公卿、諸州每年各舉薦秀才一名,意為優秀人才。東漢因避光武帝名諱,遂改稱茂才。

三國曹魏時沿襲察舉,復改稱秀才。至南北朝時,舉薦秀才尤為重視。隋代始行科舉制,設秀才科。唐初沿置此科,及第者稱秀才。後廢秀才科,秀才遂作為一般讀書人的泛稱。

宋代為士子和應舉者的統稱。明代曾一度採用薦舉之法,亦有舉秀才。明清時期,秀才亦專用以稱府、州、縣學生員。

2、舉人

舉人是本謂被薦舉之人。漢代取士,無考試之法,朝廷令郡國守相薦舉賢才,因以「舉人」稱所舉之人。唐、宋時有進士科,凡應科目經有司貢舉者,通謂之舉人。

至明、清時,則稱鄉試中試的人為舉人,亦稱為大會狀、大春元。

3、貢士

中國古代**一級科舉考試中試者之稱。原指古諸侯推薦給天子的士。漢指郡國薦舉的孝廉。

《後漢書·左雄傳》:「郡國考廉,古之貢士。」此稱始見於《禮記·射義》:

「諸侯歲獻,貢士於天子。」唐、宋時,以州(府)、縣科舉考試(鄉貢、鄉舉)中試者稱鄉貢士。

4、進士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此稱始見於《禮記·王制》。隋煬帝大業年間始置進士科目。

唐亦設此科,凡應試者謂之舉進士,中試者皆稱進士。元、明、清時,貢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

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5、狀元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簡介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

6、榜眼

科舉時代對殿試第二名的美稱其名始於 北宋 初,當時殿試錄取的第

二、三名,皆稱為榜眼。後第三名稱「探花」,榜眼專指第二名。

2樓:漢尼拔_塔塔

順序排錯了兄弟。

狀元等諸如此類的名稱,是度讀書人通過科舉制度的考試獲得的「名次」。

起於隋,後逐步完善。

是隋文帝楊堅為了打破上層建築被世家大族壟斷而發明的一種幫助社會階層流通的手段。

好處就是上述描述當中出現的兩點。

一、打破了上層建築被世家大族壟斷的局面;

二、窮人也有了上升通道。

壞處是考試內容單一,導致其他學科被視為旁門左道而冷落。

然後科舉制度是。

你只要讀書,就是童生。

然後你要先參加院試,中了就叫秀才。

中秀才後你就可以參加鄉試了,中了就叫舉人。

然後中了舉之後,你就有兩條路可走。

一是繼續考,二是等分配。但等分配這個比較譜,一般再考不中的才會選這個。

舉人完了,你就要參加會試。

中了之後叫貢士。

最後你就參加殿試,中了後就叫進士。

然後進士有三個等級,第一個等級叫狀元,第二叫榜眼,第三個叫探花。

所謂的連中三元。就是鄉試,會試,殿試都考第一名。

什麼是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狀元,榜眼,探花

3樓:匿名使用者

從隋朝開始,萌芽出科舉這一制度,到唐朝唐太宗時,尤為突出,因需要寒門子弟削弱專

世家。屬

產生了科舉的制度,科舉分為幾個階段,秀才,是參加縣試、 府一級的童子試考試通過的(第一名叫案首)

舉人:通過在省城貢院的考試(鄉試)取得舉人(第一名叫解元)貢士:通過在京城貢院的會試取得貢士資格(第一名叫會元)進士:

貢士通過殿試取得進士資格(第一甲的第一、二、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賜為進士及第

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狀元、榜眼、探花是什麼關係呢?

4樓:顏菲

它們是古代科舉考試下為通過者的名稱。

通過縣級別的考試稱秀才,這時候就是有功名在身,可以不用參軍,上公堂不用下跪。

通過了地方上省級別的考試-會試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通過了京師會試全國級別考試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後將貢士分為三甲,

一、二、三甲通稱進士。其中一甲三名,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

5樓:匿名使用者

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

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

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若干人。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

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唐伯虎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

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

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階的**擔任。

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師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經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

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

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

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明代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許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

庶吉士出身的人升遷很快,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

6樓:匿名使用者

看完這張**你應該就能明白了,不過有幾個地方要說明一下,你看到的**裡的童生,就是資格考試一樣,過了,就是童生,也就有資格考秀才,中間的秀才,舉人,貢士你應該能看懂,然後就是做後的考試,殿試,會考上一部分,叫進士,官方說法,前三名,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民間說法叫狀元,榜樣,探花

然後還有一個地方,就是有翰林院的那種,就是殿試之後,有人出眾的,選入翰林院,叫庶吉士

其實現代教育和古代有點像:中小學基礎教育(就像古代童生)→大學的學士(像秀才)→碩士研究生(舉人)→博士(進士)→博士後(流動站選,像庶吉士)

博士就像包含貢士與進士

7樓:阿波羅太陽王

是科舉制度由下往上的層層晉級的等級資格。

8樓:匿名使用者

科舉制四個級別: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院試過了稱秀才,鄉試過了正榜有名字的稱舉人,會試過了稱貢士,殿試後錄為前三甲都稱進士。

殿試一甲有三名,按名次分別為稱狀元,榜眼,探花

9樓:匿名使用者

是古時候的科舉制度。。。跟現在的抗公務員差不多,考出的成績就是官職的大小

10樓:佛醫聖師

科舉考試來

大致分為四級:院試——鄉自試——bai會試——殿試四級du。

(1)院試未考中前叫「童生」。zhi考中後dao稱「生員」「秀才」。

(2)鄉試每三年考一次,參考者秀才,及格者員舉人,第一名稱解元。

(3)會試是在鄉試的基礎上開展的。時間是在鄉試的第二年春天,地點京城禮部官衙,考中後稱「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4)殿試由皇帝主持考試,貢士考中了就叫進士。

殿試第一名叫狀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11樓:紙張

關係如下:

鄉試,相當與縣級別的考試,過了就是生員(秀才),這時候就是有功名在回身,可以不答用參軍,公堂不用下跪了。

舉人就是通過了地方上的考試-會試,類似省級別。可以有很多名,不是說第一名是舉人,其他人就不是了。

貢士是進京趕考後由京城的**審考,中了之後才叫的。

進士就是皇帝出面考試,中了的考生,一次大概有1-200多人。

進士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要遊街的。

12樓:孕寶億家親

秀才是在參加縣

bai裡考試中的,沒有官du

職,有教zhi書資格,舉人是

dao參加省裡考回試中的,貢士是參加全國答考試的(全國一般為江北和江南貢院(南京)),中了貢士的參加殿試(也就是皇帝的面試和現場考試)的為進士,在進士裡邊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

13樓:匿名使用者

童試通過的稱秀才,鄉試通過的稱舉人,會試通過的稱貢士,殿試通過的稱進士

14樓:灑孩紙

童生參加院試,中者成為秀才;秀才參加鄉試(秋闈),中者成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舉人蔘加會試(春闈),中者成為貢士,第一名為會元。貢士才有資格參加殿試,殿試時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第一狀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二甲若干名,被稱為進士;三甲若干名,被稱為同進士。

15樓:

抓瞎了~

鄉試,相當與縣級別的考試,過了就是生員(秀才),這時候就是有功名在身,可以不用參軍,公堂不用下跪了。

舉人就是通過了地方上的考試-會試,類似省級別。可以有很多名,不是說第一名是舉人,其他人就不是了。

貢士是進京趕考後由京城的**審考,中了之後才叫的進士就是皇帝出面考試,中了的考生,一次大概有1-200多人。

進士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要遊街的。

明白了麼?

16樓:溦風暮雪

通過鄉試的是秀才,第一名是舉人,通過貢院考試的是貢士,通過殿試的是進士,殿試第一名是狀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

探花、狀元、秀才、舉人、進士、榜眼。從等級排名是?

17樓:範德化

進士前三名依次是狀元、榜眼、探花,考試次序從小到大:秀才,舉人,進士。

1、狀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

2、榜眼:「榜眼」,是指全國最高階別的科舉考試,所選拔出來的進士第二人。第一名狀元,第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

3、探花:"探花"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中對位列第三的舉子的稱謂。與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合稱"三鼎甲"。

在唐代的科舉時就已經出現。"探花"作為第三人的代稱確立於北宋晚期。時至今日,"探花"的稱呼仍歷久不衰。

4、進士: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考試殿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

5、舉人:舉人,為一種士人的身份,等級在「生員」之上。雅稱為「孝廉」,俗稱「老爺」。對入京師參與會試的舉人雅稱為「公車」。舉人有時也被稱為鄉進士。

6、秀才:秀才別稱茂才,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漢武帝改革選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舉人才,即為察舉。

擴充套件資料

科舉考試分級:

1、及第

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

」古時考中進士要披宮袍,這裡「披宮錦」即指中進士。《祭妹文》:「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

」「登科」是及第的別稱,也就是考中進士。

2、進士

參見「殿試」條。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貢生參加殿試錄為三甲都叫進士。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餘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

3、狀元

參見「殿試」條。科舉制度殿試第一名,又稱殿元、鼎元。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王維,宋代文天祥都是經殿試而被賜狀元稱號的。

4、會元

參見「會試」條。舉人蔘加會試,第一名稱會元,其餘考中的稱貢士。

5、解元

參見「鄉試」條。生員(秀才)參加鄉試,第一名稱解元,第二至五名為經元,其餘考中的稱舉人。

6、連中三元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凡在鄉、會、殿三試中連續獲得第一名,被稱為「連中三元」。據統計,歷史上連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7、鼎甲

指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別稱鼎元。

8、貢士

參加會試而被錄取的稱貢士。

9、舉人

參見「鄉試」條。參加鄉試而被錄取的稱舉人。舉人可授知縣官職。

《儒林外史》第三回寫范進中舉後,張鄉紳立即送賀儀銀和房屋,範的丈人胡屠戶也立時變了嘴臉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範得了訊息,高興得發了瘋。說明古代中舉後便可升官發財。

10、生員

即秀才,參見「童生試」條。通過院試(童試)的可稱為生員或秀才。如王安石《傷仲永》「傳一鄉秀才觀之」。東漢時避光武帝劉秀諱,而稱秀才為茂才。

探花狀元秀才舉人進士榜眼,具體的等級排名是怎樣的

從高到低 狀元 榜眼 探花 進士 舉人 秀才。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 元 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制度唐制,舉人赴京應禮部試者皆須投狀,因稱居首者為狀頭,故有狀元之稱。榜眼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在殿試中,取得進士第二名的名稱,與第一名狀元,第三名探花合稱 三鼎甲 探花是中國古代科舉...

進士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秀才 舉人 進士相當於今天什麼學歷

相當於七品。直接給答案,沒有廢話。科舉是六級考試。第一級我也不知道。喪偶式考童生。過了就是考秀才。然後考舉人。舉人以後就能做官了!實際上為什麼有的答不出來是幾品官?因為分地區跟品級。如果是貧困地區,可能官大一點兒。但是舉人基本是後補。然後是貢生。貢生是選資格,然後進士是選名次。舉人叫做鄉試,第一名是...

古代的探花相當與現代什麼學位秀才舉人進士在古代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相當於現在考博士的第三名 探花 歷史 探花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在殿試中,取得進士第三名的名稱,與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合稱 三鼎甲 探花 一名在唐代的科舉經已出現。當時中進士者會園遊慶祝,稱 探花宴 以進士中的年少貌美者為 探花使 到各名園採摘鮮花,迎接狀元。北宋開始,進士必須經過皇帝殿試,並且定立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