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社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左右概括

2021-03-09 05:15:19 字數 5074 閱讀 1104

1樓:匿名使用者

通過我和夥伴們月夜行船,船上看戲,月下歸航等情節的描寫,表現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

2樓:手機使用者

通過寫我和夥伴的事反映了社會的黑暗,突出了孩子的天真。

3樓:匿名使用者

現實生活的殘酷和血腥之餘的童年遐想!

4樓:肖嘉無昂熙

就是他去看戲,和小夥伴一起去看社戲,一路上覺得很好玩,在看社戲的時候已經沒幾個人了,演員也懈了。我們在回家的路上還偷豆子吃。因為我誇獎了六一的豆子,所以他有送給我了一些豆子,後來就再也沒吃到那麼好吃的豆子,看過那麼好看的戲了。

5樓:司彩皇甫仙媛

社戲》全文原有前後兩個部分,課文節選自後一部分,描寫作者幼時一段看社戲的往事,表現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的心情。

童年對許多人來說,是快樂美好的,是一段難忘的體驗。在**後回憶往事時,對當時的人和事,更是懷著一種浪漫的情感。本文作者塑造了一群淳樸可愛的農村孩子的形象,如雙喜、阿發、桂生等。

這些小夥伴聰明活潑、膽大心細、熱情友愛。「我」看不成戲,「他們都嘆息而且表同情」;開船時「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萬一;看戲時桂生殷勤地為「我」買豆漿舀水;回家的路上阿發以「我們的大得多」為由,建議去「偷」自家的豆。這些都是他們純真童心的突出表現。

雙喜是小夥伴中「最聰明的」,好像小夥伴的小領袖一般,他的性格也表現得最為突出:他心細如髮,聰明伶俐,當「我」看不成戲,「急得要哭」時,雙喜馬上能想出「好主意」,並且能舉出讓「外祖母和母親也相信」的理由;鐵頭老生夜晚不翻筋斗,「我」很失望,雙喜又用「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來安慰「我」,表現了大哥哥般的親切體貼;他能拿主意,當老旦唱個沒完沒了,大家都已經厭倦但又不好說回去的時候,又是他提議回家;回程時大家偷阿發家的豆,雙喜後又勸止大家「再多偷,倘給阿發的娘知道是要哭罵的」,說明他善於為他人著想。

本文的景物描寫極具特色。作者採用寫意筆法,從色彩、氣味和聲響等方面,描繪了月夜行船、船頭看戲、午夜歸航這幾個畫面,情景交融,充滿水鄉特色。色彩如豆麥的「碧綠」,遠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潔」,漁火、燈光的「紅」,航船的「白」;氣味如豆麥和水草的「清香」等;聲響如船行的「潺潺」聲,孩子們的笑聲,橫笛的「宛轉,悠揚」,諸方面寫得簡潔乾淨,生動傳神。

作者還運用各種比喻、擬人等手法,如表現船行之快,用遠山來陪襯,「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直接描寫船,「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揹著一群孩子在浪花裡躥」,化靜為動,增強了景物描寫的效果。

魯迅《社戲》主要內容

6樓:匿名使用者

《社戲》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寫於2023年的短篇**,這篇**以作者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依據,用第一人稱寫「我」20年來三次看戲的經歷:兩次是辛亥革命後在北京看京戲,一次是少年時代在浙江紹興鄉村看社戲。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墨,刻畫了一群農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好品德,表達了作者對少年時代生活的懷念,特別是對農家朋友誠摯情誼的眷念。

雙喜是小夥伴中「最聰明的」,小領袖一般,他心細如髮,聰明伶俐,當「我」看不成戲,「急得要哭」時,雙喜馬上能想出「好主意」,並且能舉出讓「外祖母和母親也相信」的理由;鐵頭老生夜晚不翻筋頭,「我」很失望,雙喜又用「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來安慰「我」,表現了他的親切體貼。

六一公公是淳樸鄉民的代表,六一公公對於孩子們偷他的豆,只是責備「不肯好好的摘,踏壞了不少」,聽說摘豆是為了請客,馬上說「這是應該的」,他並不是吝嗇的人;後來他又親自送豆,表現了他熱情好客的性格。「我」誇了他一句,「竟然非常感激起來」,體現了老實厚道的農民本色。

擴充套件資料

《社戲》寫於2023年10月。作品寫到在北京看戲的時候,說那是「倒數上去二十年中」的事。從作品發表時算起,倒數上去二十年,便是辛亥革命前十年左右。

當時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如剛剛經過了2023年的中日甲午戰爭,2023年的戊戌變法,2023年的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戰爭……清王朝的反動統治者正在「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和帝國主義勾結起來,加緊奴役和盤剝中國人民。

魯迅於2023年懷著救國救民的思想,留學於日本,2023年至2023年年底先後任教於杭州、紹興。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主義的清王朝,於2023年1日建立中華**臨時**。對此,魯迅非常興奮,熱情地歡迎和支援,並應當時教育總長蔡元培的邀請,赴南京教育部任部員,後隨教育部遷北京。

此後接連發生了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他說「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於是失望,頹唐得很了。」終於使他認識到,經過辛亥革命,中國的社會現狀「招牌雖換,貨色照舊」,沒有什麼改變。

十月革命給正在沉思,探索的魯迅以強烈的震動,使他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愛國運動暴發,使魯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奮,於是用筆起來無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質,發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鐵屋子」的號召。他從此「一發而不可收」,以徹底的反封建的思想向敵人接連投去匕首和機槍,表現了鮮明的革命者的立場。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表了**《社戲》。

7樓:旋律的淚殤

社戲》是魯迅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作於2023年10月,作者少年時代在農村看社戲經久不忘,到了成年,在北京看的京戲卻索然無味。作者在回憶對比中讚美了農民子女的優秀品質,給讀者留下了質樸,溫厚,可愛的農村小朋友的形象,農村是作者少年時代的樂土,可以不必讀書,可以釣魚放牛,可以看社戲,作者描摹出孩子的真實心理。同時,作品的心理描寫也非常出色,如對看社戲僱不到船時的急切和有船時的輕鬆兩種心情,刻畫的真切動人。

作品對人物的刻畫,相當生動形象,展示了其個性:雙喜熱情、機靈,直率;阿發無私、能幹;六一公公純樸,大度,都只用寥寥幾筆便勾畫出了他們各自的特徵。作者用抒情的筆語寫自然山水景緻,諸如豆麥和水草的清香,月色的朦朧,笛聲的宛轉悠揚,營造了一種恬靜淡雅的夜景,給作品增添了魅力,作品還描寫了淳厚的民風。

演社戲看社戲的習俗風情都發出濃厚的鄉土氣息,民風的描述起了陪襯作用,使作品讀來饒有情趣,親切感人

8樓:辣媽菲菲

老教師講解八年級下冊第1課《社戲》。把握課文內容,理解重難點。

9樓:仝靚田華皓

主角在童年時的一個夏天,在平橋村的一個晚上與一群平橋村的孩子去看社戲,在歸途中還偷了阿發家與六一公公家的羅漢豆。主角對這段童年回憶很難忘。

《社戲》概括主要內容 20

10樓:匿名使用者

本文敘述了「我」十一二歲時從平橋村葉航到趙莊看社戲的一段美好回憶,刻畫了一群農家少年的形象,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美好品質,展示了農村自由天地中充滿詩情畫意的兒童生活畫卷,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11樓:析問香庫山

《社戲》一課記敘了「我」和小夥伴們去趙莊看社戲的過程,表現了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之情。課文從平橋村是我的樂土,寫到去趙莊看社戲的整個過程,其間,重點描寫了「看社戲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戲途中」、「看社戲後歸航偷豆」。

本文分為三個層次:

1,盼看社戲

2,去看社戲

3,換年社戲

其中第二層可分為:戲前波折

夏夜行船

船頭看戲

歸航偷豆。

《社戲》的故事情節很簡單,是用第一人稱寫的。課文敘述「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兒」)與外婆家的農民孩子在看戲前後的一些有意思的事。魯迅把這些事寫得十分生動有趣,使人讀後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全文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我」的樂土平橋村。(從「我們魯鎮的習慣」到「卻全都嘲笑起來了」。)

第二部分,「我」在樂土中也有不樂的時候。(從「至於我在那裡所第一盼望的」到「而且知道他們在戲臺下買豆漿喝」。)

第三部分,「我」與農民孩子們到趙莊去看戲的情景。(從「這天我不釣蝦」到「各自回去了」。)

第四部分,「我」對吃豆和看戲的懷念。(從「第二天」到文末)

12樓:匿名使用者

本文分為三個層次:

1,盼看社戲 2,去看社戲 3,換年社戲

其中第二層可分為:戲前波折 夏夜行船 船頭看戲 歸航偷豆本文主要內容:

以"社戲"為線索,回憶了美好的童年往事,刻畫了一群栩栩如生的農家孩子的形象,表現了勞動任命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美好品質.主要講魯迅童年在家鄉的趣事和家鄉的民俗風情,反映了魯迅對故鄉的熱愛,對美好童年的嚮往。

《社戲》全文原有前後兩個部分,課文節選自後一部分,描寫作者幼時一段看社戲的往事,表現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的心情。

13樓:艾倫出牆吧

用第一人稱寫「我」20年來三次看戲的經歷:兩次是辛亥革命後在北京看京戲,一次是少年時代在浙江紹興鄉村看社戲。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墨,刻畫了一群農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好品德,表達了作者對少年時代生活的懷念,特別是對農家朋友誠摯情誼的眷念。

《社戲》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寫於2023年的短篇**,發表於同年12月《**月刊》第13卷12號,後收入**集《吶喊》。這篇**以作者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依據。

創作背景:《社戲》寫於2023年10月。作品寫到在北京看戲的時候,說那是「倒數上去二十年中」的事。

從作品發表時算起,倒數上去二十年,便是辛亥革命前十年左右。當時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如剛剛經過了2023年的中日甲午戰爭,2023年的戊戌變法,2023年的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戰爭……清王朝的反動統治者正在「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和帝國主義勾結起來,加緊奴役和盤剝中國人民。魯迅於2023年懷著救國救民的思想,留學於日本,2023年至2023年年底先後任教於杭州、紹興。

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主義的清王朝,於2023年1日建立中華**臨時**。對此,魯迅非常興奮,熱情地歡迎和支援,並應當時教育總長蔡元培的邀請,赴南京教育部任部員,後隨教育部遷北京。此後接連發生了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他說「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於是失望,頹唐得很了。

」終於使他認識到,經過辛亥革命,中國的社會現狀「招牌雖換,貨色照舊」,沒有什麼改變。十月革命給正在沉思,探索的魯迅以強烈的震動,使他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愛國運動暴發,使魯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奮,於是用筆起來無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質,發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鐵屋子」的號召。

他從此「一發而不可收」,以徹底的反封建的思想向敵人接連投去匕首和機槍,表現了鮮明的革命者的立場。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表了**《社戲》。

魯迅的《秋夜》的主要內容,左右魯迅的《秋夜》的主要內容,150字左右

魯迅 秋夜 內容簡介 經典是時間淘洗後留存的精品,它們是人性的畫像,是人性的註解。經典的意義在於常讀常新,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它們依然是讀書人書架上不變的風景。在轉瞬即變的時空裡,在人生無以反覆的過程中,經典是打敗了時間的文字 聲音和表情。那些坦誠的語句,那些無畏的吶喊,那些人類精神的思考,喚醒了我們...

魯迅《孔乙己》主要內容,孔乙己的主要內容

魯迅的 孔乙己。塑造了孔乙己這一個迂腐的舊知識分子的一個形象。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穿著長衫站著喝酒。數著花生豆說 多乎哉,不多也。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唯一的人。既愚腐,又善良,好吃懶做,賣弄學問。孔乙己只是一個讀書人,深受社會 的讀書人而已!不是壞人也不是好人 孔乙己是一個被封建社會科舉制度毒害的讀...

怎樣歸納文章主要內容文章的主要內容怎麼概括

1.抓體裁。不同體裁的文章,歸納其主要內容的方法不同。對寫入的文章應抓 寫誰 在什麼地方做了什麼事 對寫事的文章可按事情的 六 要素 來歸納。對寫景和狀物的文章要抓 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都有什麼特點 2.抓題目。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對文章主要內容的高度概括。有些文章在歸納主要內容時,只要將題目加以擴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