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歷史名人故事的成語關於歷史名人故事的成語,8個

2021-03-09 05:30:13 字數 5722 閱讀 2289

1樓:苓月綺蘭

源於歷史名人的成語:

班門弄斧 不為五斗米折腰 才高八斗 負荊請罪

高山流水 口蜜腹劍 毛遂自薦 巧取豪奪

三顧茅廬 三遷之教 四面楚歌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附:班門弄斧

魯班是位能工巧匠,善於雕刻與建築,技藝舉世無雙,人稱「巧人」,被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門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就是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被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稱「班門弄斧」。這和俗語所說的「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李白是舉世聞名的唐代大詩人。他死後,許多文人墨客經過他的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詩抒發內心的感受。他的墓前凡是能夠寫字的地方,都留有後人所寫的詩句。

明代詩人梅之煥來到李白墓,看到這些拙劣的詩句,譏諷那些詩人是「魯班門前弄大斧」,不自量力。後來這句話就被後人縮成「班門弄斧」。

從此,「班門弄斧」的成語就流傳了下來,常用來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有時也表示不敢在行家面前賣弄自己的小本領。

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是我國最早的田園詩人。公元405年秋,他為了養家餬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縣當縣令。這年冬天,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

這位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人去叫縣令陶淵明來見他。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於是他馬上動身。不料卻被督郵派來的這人攔住:

「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並且要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了了,他長嘆一聲,說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

」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並且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了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縣。

後來,「不為五斗米折腰」這則成語就用來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才高八斗

謝靈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山水詩作家。他聰明好學,讀過許多書,從小就受到祖父謝玄的厚愛。

雖然身為永嘉太守,但謝靈運自嘆懷才不遇,經常丟下公務不管,出去遊山玩水。後來,他辭官移居會稽,常常與友人酗酒作樂。當地太守派人勸他節制一些,卻被他怒斥一頓。

可是,謝靈運所寫的山水詩,卻深受人們的喜愛。他每寫出一首新詩,立刻就會被人爭相抄錄,很快流傳開去。

宋文帝很賞識謝靈運的文學才能,特地將他召回京都任職,並把他的詩作和書法稱為「二寶」,常常要他邊侍宴,便寫詩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謝靈運受到這種禮遇後,更加狂妄自大。一次,他一邊喝酒一邊自誇道:

「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人共分一斗。」

成語「才高八斗」由此而來,後常用以形容人的極高文才。

負荊請罪

「負荊請罪」指揹著荊杖,表示服罪,請求原諒,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自請嚴厲責罰。

戰國時候,藺相如因為外交有功,被封上卿,官位在廉頗大將軍之上。廉頗因此心中不快,揚言要當面侮辱藺相如。藺相如知道後,不願和廉頗爭位次先後,便處處留意,避讓廉頗。

一次,藺相如乘車外出,遠遠看到藺頗的車子迎面而來,急忙叫手下人把車趕到小巷裡,避開藺頗。藺相如的手下以為他害怕藺頗,非常氣憤。而藺相如卻對他們說:

「秦國這樣強大,我都不怕,廉將軍有什麼可怕的?強橫的秦國今天之所以不敢對我們趙國輕易用兵,只是因為趙國有我和廉將軍兩人。如果我們兩人不能和睦共處,反而相互攻擊,秦國就會趁機侵略趙國。

我所以對廉將軍避讓,是因為我把國家的安慰放在前頭,不計較私人的怨恨。」他的這番話使手下人極為感動。從此以後,藺相如手下的人也學著他的樣子,對廉頗手下的人處處謙讓。

此事傳到了廉頗的耳中,他被藺相如如此寬大的胸懷深深感動。於是,他脫下上衣,在背上綁了一根荊杖,到藺相如家中請罪。藺相如見他態度真誠,便親自解下他背上的荊杖,請他坐下,兩人坦誠暢敘,從此誓同生死,成為至交。

高山流水

俞伯牙是春秋時期一位著名的琴師。他聰穎好學,精通音律,但總覺得自己的琴藝不夠高超。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到東海的蓬萊島上傾聽海浪聲。

俞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海面上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如入仙境一般。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夜,俞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然,他聽到岸上有人拍手叫絕,便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

於是,俞伯牙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開始演奏。當他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雄偉而莊重,真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

」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寬廣浩蕩,好像無邊的大海一般!」俞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

「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

從此,他們兩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成語「高山流水」由此而來,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優美。

口蜜腹劍

「口蜜腹劍」這則成語比喻口頭上說話好聽,像蜜一樣甜,肚子裡卻懷著暗害人的陰謀。

李林甫是唐玄宗時候的宰相。他忌才害人,總是想方設法排斥打擊那些聲望比他高、權勢和他差不多的人。對唐玄宗,他卻有另一套諂媚逢承的本領。

他竭力遷就玄宗,並且採用種種手法,討好玄宗寵信的妃嬪以及心腹太監,取得他們的歡心和支援,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

李林甫和人接觸時,外表總是露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嘴裡盡說些動聽的「善意」話。但實際上,他的性格非常陰險狡猾,常常暗中害人。一次,他裝做誠懇的樣子對同僚李適之說:

「華山出產大量**,如果能夠開採出來,就可大大增加國家的財富。可惜皇上還不知道。」李適之以為這是真話,連忙跑去建議玄宗快點開採。

玄宗一聽很高興,立刻把李林甫找來商議,李林甫卻說:「這件事我早知道了。華山是帝王『風水』集中的地方,怎麼可以隨便開採呢?

別人勸您開採,恐怕是不懷好意。我幾次想把這件事告訴您,只是不敢開口。」玄宗被他這番話所打動,認為他真是一位忠君愛國的臣子,反而對李適之極為滿意,逐漸疏遠了。

就這樣,李林甫憑藉「口蜜腹劍」的特殊「本領」,一直做了十幾年宰相。

毛遂自薦

公元前251年,秦國的軍隊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國,要求楚王與趙國聯合起來抗擊秦國。平原君打算挑出20個有智有勇的人,跟隨他前往楚國。

一個名叫毛遂的人,向平原君自我推薦道:「聽說您要帶20人前往楚國,現在尚缺一人,請您讓我來湊滿數吧。」平原君不熟悉毛遂,問道:

「先生到我門下有幾年了?」「已有三年了。」「一個有本事的人就好比一把錐子,裝進口袋馬上可以看到錐尖戳破口袋鑽出來。

可是你來這裡三年,我從未聽別人有稱讚你的話,可見你一無所長。所以你不適合去,還是留下吧。」「今天,我就請您把我當作錐子放進口袋。

如果早放進口袋,那麼鑽出口袋的就不僅是錐尖,恐怕整個錐子都會鑽出來呢。」毛遂回答說。於是,平原君同意他隨同前往。

途中,同行的人在與毛遂的交談過程中,逐步發覺他是個了不起的人物,都很欽佩他。最後,他還說服楚王與平原君歃血為盟,聯合抗秦。

「毛遂自薦」這一成語由此而來,後用來比喻自告奮勇從事某項工作。

巧取豪奪

宋朝有位著名的書畫家米芾,極愛收藏名人字畫,為此,他不惜採用欺騙的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平日,只要聽說誰家有名人字畫,他就千方百計把它借來,說是觀賞,其實是臨摹。他可以臨摹得跟原作字畫一模一樣,以假亂真。

然後,把臨摹品還給人家,自己留下真跡。有時,他甚至把原作和臨摹品同時給原主挑選,原主往往上當,誤選了他的臨摹作品。

有一次,米芾在船上遇見了蔡攸,蔡攸拿出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的真跡請他欣賞。米芾一看就不肯放手,一定要用一幅畫同蔡攸交換。蔡攸不同意,他就苦苦哀求,糾纏不休,最後竟以投河自殺相要挾。

蔡攸無奈,只得同意交換。類似這樣的事情很多,當時的人便把米芾這種伎倆叫做「巧取豪奪」。

後來,「巧取豪奪」就被用來比喻用卑鄙的欺詐手段佔有別人的財物或權利。

三顧茅廬

東漢末年,劉備經多方打聽,得知諸葛亮是個傑出的人才,隱居在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便專程到隆中去拜訪。第一次,劉備帶同關羽、張飛,到隆中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這天,諸葛亮恰巧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而歸。

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諸葛亮出山。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來就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

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再一次去請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

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他們共同**時局,分析形勢,設計如何奪取政權統一天下的方略。劉備大為歎服,願以諸葛亮為師,請他出山相助,復興漢室。

劉備三次親自敦請諸葛亮被叫做「三顧茅廬」。後來,就用這一成語比喻誠心誠意邀請或多次專程拜訪。

三遷之教

「三遷之教」形容慈母希望子女成才,選擇良好的學習環境,教育有方。

孟子是戰國時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3歲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孟母是個很有教養的婦女,為了把兒子培養成為有用的人,非常重視對孟子的教育。

孟家附近有一塊墓地,送葬的隊伍經常從他家門前走過。於是,孟子經常模仿隊伍中吹鼓手和婦女哭哭啼啼的樣子,還不時到墓地上玩死人下葬的把戲。孟母對兒子這樣玩耍很生氣,認為沒有出息,不利於他讀書,便把家遷到了城裡。

之後,孟母要求他熟讀《論語》,像孔子那樣做人。開始,孟子還能靜下心來讀書,但他家處於鬧市,打鐵聲、殺豬聲、喊賣聲終日不斷,聽著聽著,他就讀不下去了。孟母覺得在這個地方居住,確實很難集中心思讀書,便再次搬遷到城東的學宮對面居住。

學宮那裡經常書聲琅琅,一派讀書氣氛,孟子果然安下心來讀書。有時,他還向學宮裡張望,**裡面的學生是怎樣讀書,又是怎樣跟隨老師演習周禮的,回到家裡,競也模仿起來。不久,孟母將他送進了學宮,系統地學習《詩經》、《尚書》,長進很快。

後來,孟子終於成為僅次於孔子的名儒。

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敵,處於孤立無援、走投無路的絕境。

公元前206年,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之間,開始了長達5年的楚漢戰爭。公元前202年,項羽敗退到垓下,彈盡糧絕,被漢軍團團圍住。這時,項羽的兵力已經被消滅得差不多了,糧食也已吃完。

而劉邦的軍隊兵強馬壯,糧草充足,把楚軍包圍了好幾重,項羽很難突破重圍。

為了徹底瓦解楚軍的鬥志,劉邦叫漢軍唱起了楚地的歌曲,使楚軍以為漢軍已經盡佔楚地。一天夜裡,項羽聽到四面都響起了楚地的歌聲,不由得自言自語起來:「難道漢軍已經完全佔領楚地了嗎?

為什麼劉邦的軍隊裡楚人這麼多呢?」他深感大勢已去,命人在營帳中擺酒,痛飲解愁。當天夜裡,項羽率領800多名騎兵,拼死突破重圍,向南逃去。

最後身邊只剩28名騎兵,而追來的漢軍有好幾千人。項羽走投無路,在烏江拔劍自刎。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比喻心甘情願地進入圈套。

太公姓姜名尚,是輔佐周文王、周武王滅商的功臣。在沒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時候,他隱居在陝西渭水邊一個地方。那裡是周文王統治的地區,姜太公希望能引起文王對自己的注意,建立功業。

太公常在溪旁垂釣。一般人釣魚,都是用彎鉤,上面掛著有香味的餌食,然後把它沉在水裡,誘騙魚兒上鉤。但太公的釣鉤是直的,上面不掛魚餌,也不沉到水裡,並且離水面三尺高。

他一邊高高舉起釣竿,一邊自言自語道:「不想活的魚兒呀,你們願意的話,就自己上鉤吧!」一天,有個柴夫來到溪邊,見太公用不放魚餌的直鉤在水面上釣魚,便對他說:

「老先生,像你這樣釣魚,100年也釣不到一條魚的!」太公舉了舉釣竿,說:「對你說實話吧!

我不是為了釣到魚,而是是為了釣到王與侯!」

太公奇特的釣魚方法,終於傳到了周文王那裡。周文王知道後,派一名士兵去叫他來。但太公並不理睬這個士兵,只顧自己釣魚,並自言自語道:

「釣啊,釣啊,魚兒不上鉤,蝦兒來胡鬧!」聽了士兵的稟報後,周文王改派一名**去請太公來。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邊釣邊說:

「釣啊,釣啊,大魚不上鉤,小魚別胡鬧!」周文王這才意識到,這個釣者必是位賢才,要親自去請他才對。於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換了衣服,帶著厚禮,前往聘請太公。

後來,姜太公輔佐文王,興邦立國,還幫助文王的兒

帶有歷史故事的成語,關於歷史故事的成語

紙上談兵,三顧茅廬,紙上談兵 退避三舍 望梅止渴 破釜沉舟 暗渡陳倉 四面楚歌 草木接兵 勢如破筍 望洋興嘆 後來居上 聞雞起舞 指鹿為馬 洛陽紙貴 守株待兔 胸有成竹 雞鳴狗盜 刮目相看 手不釋卷 毛遂自薦 聲東擊西 草船借箭 虛張聲勢步步為營 過五關斬六將 舌戰群儒 如魚得水 戰國 完璧歸趙 藺...

谷性的歷史名人,商丘歷史名人

商丘人傑地靈,這裡不僅出現了大批帝王將相,而且湧現出了眾多的政治家 思想家 軍事家 文學藝術家 科學家等等 這裡不僅出現了一批有特殊貢獻的才子,而且湧現出了不讓鬚眉的巾幗英雄和才女。這裡是孔子的祖居地 是老子 墨子 莊子 惠施 魏元忠 張方平 石延年 袁可立 侯方域和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故里 是司馬相如...

泰山歷史名人的簡介,泰山歷史名人的簡介

泰山歷史名人介紹 1 孔子游泰山 相傳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多次登泰山,孟子 有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的記載。據儒家經典 禮記 載,孔子在泰山見到有個婦人在路邊哭泣,便讓學生子路問其緣故,婦人說 從前我公爹被虎傷害了,丈夫又死於虎口,如今,我兒子又這樣送了命,孔子問 為什麼不搬走呢?婦人說,這兒沒有苛捐雜...